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科合理用药不仅是提高疗效的重要保证,也是提高优生优育率的重要因素。但是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屡有发生,笔者调查小儿用药400例,发现不合理用药68例次,现报告如下。一、不合理用药的情况1.药物配伍不当包括以下三种类型:①同族或抗菌谱相同的抗生素同用:7例患儿在肌注青霉素的同时口服红霉素(干糖浆)或螺旋霉素,4例肌注洁霉素同时口服红霉素;3例小  相似文献   

2.
外感病是指自然界中六淫及疫疠邪气侵袭人体导致的疾病。在现代临床治疗外感病中,医生更多的是注重辨证、用方或药物的选择(如抗生素的选择)、用药的剂量与服药时间,很少关注患者用药后的具体事项。外感病的药后调护直接影响到用药的效果以及疾病的愈后与转归,应该受到医家的重视。但是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对处方后用药以及调护的注意事项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本文梳理古今文献,对外感病药物的服法、调护,从饮食宜忌、药后安养、情志调护等多方面进行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中药"反药"在经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药性功能相反的药物能否在方剂中同时配伍应用?历代医家众说纷纭,一些医家认为“反药”不可同用; 另一些医家则认为“反药”同用可起到相反相成,反抗夺积的效能。如《本草纲目》谓:“相恶、相反同用者,霸道也,有经有权,在用者识悟尔。”《医学正传》谓:“外有大毒之疾, 必有大毒之药以攻之,又不可以常理论也。如古方感应  相似文献   

4.
重复用药1.复方新诺明+TMP(甲氧苄氨嘧啶):复方新诺明中含有TMP,二者同用,属重复用药。2.克感敏+扑尔敏:克感敏中含有扑尔敏,二者同有,属重复用药。药效学上的相互拮抗3.胃复安+普鲁本辛:胃复安加强胃窦部收缩强度,松弛幽门,促进胃排空。而普鲁本辛则解除平滑肌  相似文献   

5.
注射用赖氨匹林(LAS)是乙酰水杨酸与赖氨酸的复盐,水溶性大,是一种可以肌注和静注的良好的解热镇痛药[1].临床上常需与他药同用,笔者模拟临床用药浓度,观察配伍液外观、pH值、紫外吸收光谱及LAS的含量变化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肝素抗凝剂对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临床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在抽取受血标本时或输血科工作人员在作交叉配血时,有时会只重视患的以往输血史和妊娠史,而对受血当前阶段用药情况综合考虑不多,以至于忽略了其它科室相关治疗(如肝索、抗凝剂药物治疗)对临床血型鉴定、输血科交叉配血所带来的干扰和影响。对我们所遇3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闫彩琴  尚全梅  贾永芷 《全科护理》2012,10(36):3405-3406
在儿科为小儿注射给药治疗过程中,所需用药剂量是根据患儿生长的公斤体重来计算,但医生在下医嘱时不会直接告诉护士用药量为多少毫升,而是以毫克或克为单位确定用药量。小儿用药量都是用成人的几分之几,在抢救病人的紧急关头要分秒必争,如果换算药物剂量出现误差,则达不到治疗目的,后果不堪设想。而目前尚无小儿专用小剂量包装的静脉或肌肉注射药物[1],因此要对用药剂量中的效价单位、重量单位及容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相反相成的配伍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分析讨论了寒热并投、敛散同用、升降相随、润燥合用、补泻兼施等具有代表性配伍的用药特点和适应证候。说明相反相成的配伍比相辅相成的配伍更有意义,能适应一些较复杂的病证,在临床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1热证发生的病因病理 小儿生理特点是:“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脏腑柔弱、骨气未成……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小儿患热证病因,不外内因及外因两种,如外感六淫而转化为热或因时气温热,病邪而为热皆属外因,因伤饮食或久病虚弱等而致之热皆属内因。  相似文献   

10.
刘以敏主任在临床中根据小儿特殊的生理特点,在临证中强调,小儿稚阴稚阳,用药不远寒热,以免伤阴伤阳,小儿由于脾胃不足,运化失司,易引起食积内热,故在临床治疗中,解外感之邪的同时应注重清小儿里热及消食化积。其灵活运用散热、清热祛湿及消食化积原则,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11.
慢性结肠炎以长期腹泻、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顽固不化、腹痛、肠鸣为主要症状。由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一般责于久泻脾虚、健运无权,或脾病及肾、肾阳亏虚,故以健脾止泻、温肾固下为常规治法。但临床所见,证情复杂,病机错综,有兼肝郁、食滞不化、湿热留恋、肠间蕴热、中气虚陷、关门不固、久泻伤阴等,给治疗带来了一定难度。现代医学多注重对症治疗,而中医采取证病辨治,并从虚实挟杂中选方用药,颇可弥补其不足。现将临床用药思路概述如下。消补同用,以助脾胃运化慢性结肠炎病程日久,每因饮食、劳累而诱发。久病属虚,此为常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头孢类药物期间饮酒致双硫仑样反应的关系。方法:对11例应用头孢类药物期间饮酒致身体不适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双硫仑样反应可出现于任何年龄,患者均为男性,年龄跨度大(21~63岁),多是饮酒后10~45min发病。经过静脉补液促排、低血压及休克者加大糖皮质激素用量并扩容、静注纳洛酮等,一般治疗4~12h逐渐缓解。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应用具有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在用药期间及停药后5~7d内应避免饮酒或应用含有乙醇的药物,避免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如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13.
儿科用药特点与儿科合理用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小儿尤其是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患儿用药的依从性、市场对儿科专用药物剂型的开发程度不够、不适当的广告宣传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目前儿科用药复杂化的局面,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用药,如经验性或臆断性用药太多,适应证过宽或失控,药物品种选择失当,用药方法不当等.目前在临床中,儿科用药安全性的缺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一、检查服药剂量:驱虫药用量不足,蛔虫不能打下并引起蛔虫骚动,发生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等,所以驱蛔治疗十分讲究用药剂量,应按正规用药剂量来治疗。二、检查用药方法:宜在空腹或半空腹时用药,故在清晨空腹或临睡前一次服下。如便秘可先服一些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0年4月在本院门急诊静脉输注可致双硫仑样反应药物的患者175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静脉用药护理。选择2010年5月~2011年4月与对照组匹配的患者2640例为实验组,在常规用药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出现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率为0.12%,对照组为1.26%,两组比较,χ2=22.84,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双硫仑样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药物性双硫仑样反应与患者用药后饮酒和接触酒精性液体有关,加强医护人员和患者对药物性双硫仑样反应知识的宣教,可提高患者用药后禁酒的依从性,以保证用药后安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小儿新陈代谢旺盛,肝肾功能不成熟,尤其是早产儿某些酶系统不成熟,用药不当易致不良反应或中毒。因此,准确小儿用药剂量,熟练掌握药物稀释与剂量换算技巧有重要意义。通常药物换算法:适用于不需稀释或不能稀释药物,所需用药毫升数=所需药物剂量/每毫升含药物剂量。如鲁米那钠10  相似文献   

17.
治疗药物监测就是在给病人用药后,采集一个或几个血液标本,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血药浓度),判断用药方案是否合理,如不合理,根据药代动力学原理调整用药方案,使血药浓度在有效范围内波动,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药物经各种途径进入血液后,绝大多数随着血流到达受体或作用部位,当药物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就产生药理作用,作用强弱和  相似文献   

18.
妊娠期用药时,大多药物都能通过胎盘,由于胎儿处于生长发育过程,其生理情况有异于成人,如孕妇用药不当,可能对胎儿和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包括致死、致畸,或致胎儿脏器损伤和功能异常。然而,若不加分析,对患病的孕妇一概不用药,也可能因此直接或间接影响胎儿,所以要提倡合理用药。现将妊娠期的药物使用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5173例儿童静脉滴注抗感染药物现状调查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科门诊静脉滴注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2003年10月-2004年4月儿科门诊行静脉滴注治疗的所有患儿,对其使用抗感染药物的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 ̄7岁是使用抗感染药物的高峰年龄段。抗感染药物应用占同期输液患儿的98.2%,抗感染药物使用频率高低顺位依次是:3代头孢类、抗病毒类、青霉素类、1代头孢类、中药、2代头孢类和氨基苷类。抗菌药物与抗病毒药物同用占56.14%,抗菌药物二联用药占9.51%,抗菌药物三联用药占0.19%。结论加强护理管理,是促进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有效途径,包括正确给药、细致观察、合理用药、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药灸同用治疗原发性肝癌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抽取腹水后,腹腔注入化疗药卡铂及免疫调节剂白介素-2,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药灸同用。观察两组腹水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腹水缓解有效率、生活质量卡式评分差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药灸同用对治疗原发性肝癌腹水疗效显著,并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