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进展期胃癌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40例及观察组42例,2组患者均采用ECF-L方案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2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比较2组化疗前1天及化疗2个周期后外周血CD_3~+、CD_4~+、CD_8~+T细胞亚群比例及NK细胞比例。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2个周期的治疗,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为40.5%,对照组ORR为37.5%。2组OR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5%(P0.05)。观察组化疗2个周期后CD_3~+、CD_4~+T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CD_4~+/CD_8~+比例均高于化疗前1天,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神经毒性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能够改善进展期胃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减轻化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与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脲嘧啶(CEF方案)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经空芯针穿刺确诊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17例,随机分为多西他赛组(7例),EF组(10例),分别给予多西他赛方案,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脲嘧啶方案化疗3个周期,化疗结束2周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比较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治疗前、后TNM分期变化,及不同激素受体患者的疗效.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多西他赛组优于CEF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NM分期均较新辅助化疗前降低(P<0.05),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受体阴性者疗效优于雌激素受体阳性者(P<0.05),孕激素受体阴性者疗效优于孕激素受体阳性者(P<0.05).结论:多西他赛与环磷酰胺、表阿霉素、氟脲嘧啶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安全有效,激素受体阴性者疗效优于阳性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晚期胃癌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与SOX化疗方案联合应用对患者疾病控制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6例晚期胃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予SOX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治疗。两组均治疗4个周期,比较两组缓解情况、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缓解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组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ORTC QLQ-C3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晚期胃癌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SOX化疗方案治疗,能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疾病控制率、缓解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烯紫杉醇、表阿霉素与环磷酰胺联合化疗与序贯化疗对乳腺癌患者空腹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100例将其分为两组。所选患者均接受化疗,其中50例(观察组)接受序贯化疗,50例(对照组)则接受多烯紫杉醇、表阿霉素与环磷酰胺联合化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化疗前后空腹血糖水平及其胰岛β细胞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空腹胰岛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其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评价指数(HOME-IR)及胰岛β细胞稳态模型评价指数(HOME-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以多烯紫杉醇、表阿霉素及环磷酰胺为主的序贯化疗方案较联合化疗方案可有效减小患者血糖波动,降低治疗过程中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程度,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和顺铂与多西他赛和顺铂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病理检查确诊的43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和顺铂,平均化疗5.3个周期。对照组21例,采用多西他赛和顺铂化疗,平均化疗5.5个周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CR+PR)59.09%,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9例,稳定(NC)6例,进展(PD)3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2.86%,CR2例,PR7例,NC8例,PD4例。治疗组白细胞下降程度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细胞亚群CD3、CD4和CD4/CD8比值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和顺铂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可以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增加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肺癌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测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PE、CAE方案治疗肺癌前后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总数、NK细胞活性、SIL-2R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改善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儿造血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急性白血病患儿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化疗同时给予黄芪注射液0.5~1.0 mL/(kg·d),共30 d,对照组单用化疗,2组其他支持治疗相同.观察2组化疗后缓解率,化疗前、后血常规、T淋巴细胞亚群和自然杀伤细胞水平.结果 化疗后治疗组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T细胞亚群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缓解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2组T细胞亚群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前(P<0.05);治疗组抗生素使用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芪注射液可减轻化疗对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促进造血功能恢复,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崔东海 《临床医学》2012,32(7):115-116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减轻化疗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安阳市肿瘤医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进行诊疗的恶性肿瘤患者98例,以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常规放化疗与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淋巴细胞亚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淋巴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后淋巴细胞亚群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免疫功能保护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放疗化疗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有效改善患者免疫系统的损伤,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肿瘤放疗与化疗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与单纯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76例中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GP方案化疗,对照组单用GP方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vs 54.05%)(χ2=6.48,P〈0.05)。治疗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值有明显提高[(2.58±0.15)vs(3.76±0.23),P〈0.05];对照组治疗后CD4/CD8比值降低[(2.38±0.12)vs(1.76±0.32),P〈0.05]。生活质量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恶心呕吐反应及白细胞减少情况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能提高中晚期肺癌化疗有效率、减轻化疗后恶心呕吐反应及白细胞减少、降低化疗对中晚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我科2005-07/2008-06共收治乳腺癌化疗患者100例,经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女性,年龄30-70岁,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88例,保乳术12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乳腺癌。化疗采用CEF(环磷酰胺加表阿霉素加5-氟尿嘧啶)方案68例,ET方案(表阿霉素加紫杉醇)方案10例,CTF(环磷酰胺、吡柔比星、5-氟脲嘧啶)方案22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T细胞凋亡和细胞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选择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40例脓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和参芪扶正治疗组(2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 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于治疗1、3、7 d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和细胞凋亡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 (IL-6、IL-10)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后3 d APACHEⅡ评分均较治疗后1 d明显降低,并持续到治疗后7 d,且参芪扶正治疗组的降低程度较常规治疗组更显著(分:10.05±3.71比13.15±4.65,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外周血TNF-α、IL-6水平均逐渐下降;IL-10水平先升高,到7 d时又下降;7 d时参芪扶正治疗组TNF-α和IL-6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TNF-α(ng/L):204.6±18.1比218.9±21.3,IL-6(ng/L):3.68±0.30比3.95±0.49,均P<0.05〕;而参芪扶正组与常规治疗组IL-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g/L:173.8±23.3比174.8±18.9,P>0.05).两组治疗后1、3、7 d CD4+T细胞和CD4+/CD8+先下降后上升,CD8+T细胞逐渐下降及CD4+、CD8+T细胞凋亡率先升后降,参芪扶正治疗组治疗后7 d CD4+T细胞、CD4+/CD8+及CD4+T细胞凋亡率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D4+T细胞:(38.3±4.7)%比(35.5±5.5)%,CD4+/CD8+:1.55±0.29比1.36±0.27,CD4+T细胞凋亡率:(11.2±3.8)%比(14.1±5.5)%,均P<0.05〕;两组各时间点CD8+T及其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有效降低脓毒症患者CD4+T细胞凋亡率,增加CD4+T细胞和CD4+/CD8+,降低炎症指标,改善脓毒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乳腺癌的效果及对造血功能、静脉血栓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6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行AC-T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参芪扶正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造血功能、D2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指标变化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D2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D2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D2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乳腺癌疗效更佳,患者造血功能显著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深静脉血栓风险显著降低,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多西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序贯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序贯组各20例。联合组患者给予表阿霉素和多西紫杉醇联合治疗;序贯组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序贯化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Ki-67、P-gp、GST-π、P53等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GST-π、P-gp、Ki-67和P53阳性表达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序贯组与联合组患者的GST-π、P-gp、Ki-67和P53阳性表达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GST-π、P-gp、Ki-67和P53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联合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蒽环类药物表阿霉素序贯化与联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效果相当,GST-π、P-gp、Ki-67和P53阳性表达率无差异,但是序贯化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FOLFOX方案与CF方案新辅助化疗对大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入组83例大肠癌患者,其中观察组43例,行FOLFOX新辅助化疗1个周期,对照组40例,行CF方案新辅助化疗1个周期,化疗结束后1周如Karnof sky评分≥80分则行根治性手术。比较2组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及术后第7天、第14天外周血T细胞亚群免疫及血清IgG水平;同时检测50例正常健康人的免疫功能进行对照。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T细胞亚群及IgG水平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第7天外周血T细胞亚群免疫功能及血清IgG水平均下降,术后第14天均有所恢复,但2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经FOLFOX方案与CF方案新辅助化疗对大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均基本相同,临床上可根据具体情况针对性选用不同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加洛铂治疗老年中晚期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63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晚期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1例,单纯使用多西他赛加洛铂化疗;观察组32例,使用多西他赛加洛铂化疗,同时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在治疗2个周期时评价2组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2组的近期疗效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中医症候改善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P0.01),对照组的中性粒细胞减少、ALT升高及乏力等毒副反应则多于观察组(P0.05或P0.01)。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加洛铂可明显改善老年中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减少患者化疗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的影响。方法90例NSCLC患者均采用NP方案化疗。其中治疗组45例化疗前1周开始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观察两组近期疗效,远期生存率,化疗后生活质量评价、血液毒性反应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近期疗效及1、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3年生存率治疗组为44.45%,对照组为17.7%,前者高于后者(P〈0.05);化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治疗组化疗后血液毒性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免疫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对NSCLC化疗有一定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9):3345-3347
目的观察表阿霉素联合多西紫杉醇序贯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表阿霉素、多西紫杉醇联合治疗,观察组采用表阿霉素、多西紫杉醇序贯治疗。治疗2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3年复发率、转移率及死亡率;记录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线3年复发率、转移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阿霉素联合多西紫杉醇序贯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有效率高,能降低3年复发率、转移率及死亡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外周血和骨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化疗联合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患者外周血和骨髓的影响。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在化疗的同时静脉滴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化疗。结果化疗后第15天,治疗组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显著升高,31例骨髓增生活跃,3例增生低下,对照组仅8例增生活跃,22例增生低下,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疗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急性白血病有快速促进外周血细胞恢复,有效保护骨髓造血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多西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3例晚期乳腺癌病人,采用多西紫杉醇75mg/m^2,静注,表阿霉素50mg/m^2,静脉滴注1小时,第一天,21天一周期,共计4-6周期。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为63.6%(CR21.2%,PR42.4%),中位疾病进展时间(1’rP)10.1月,总生存期(0s)18.2月;毒副作用以血液学毒性为主。结论 对于晚期乳腺癌,多西紫杉醇加表阿霉素方案化疗具有较高的疗效及较轻的毒副作用,病人耐受性较好,可以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随机抽取我院68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A、B两组各34例。A组患者给予5-氟尿嘧啶、环磷酰胺、阿霉素化疗;B组患者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表柔比星化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患者中,显效14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4%;B组患者显效23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1%。B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A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对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有极其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