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分析萍乡市一起咽结膜热暴发的流行特征和病因,为今后此类传染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制定病例定义进行病例搜索,对所有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对游泳馆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对患者咽拭子标本和游泳池水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本起疫情累计病例84例,发病高峰在8月1~5日;年龄以5~13岁最多,占总病例数的77.38%。患者发病前均有游泳史,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伴咽痛、扁桃体红肿、眼结膜充血等。8份现症病人咽拭子标本经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确定为腺病毒感染。结论本起咽结膜热暴发疫情的病原体为腺病毒,暴发可能是通过被污染的游泳池水造成传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融安县2019年8月发生的1起游泳池腺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生原因,为同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描述流行特征,开展游泳馆现场卫生学调查,并采集相关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2019年8月12日至9月6日累计发病52例,罹患率为11.48%,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100%)、咽痛(40.38%)、眼结膜充血(34.62%)、咳嗽(26.92%)和流涕(19.23%)等。实验室检测结果为12份患者咽拭子标本和7份泳池水样品腺病毒核酸阳性,8份泳池水样品细菌总数均明显超标。结论该疫情是发生在游泳馆内的腺病毒感染暴发疫情,消毒等卫生管理措施不到位是本次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2011年7月石家庄市游泳馆暑假游泳培训班儿童游泳后出现以高热、咽痛、扁桃体肿大为特征的暴发疫情的病原和危险因素。方法制定病例临床诊断标准,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现场调查;采集患者咽拭子进行呼吸道病毒多重PCR检测与腺病毒分型PCR检测进行病原学调查;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暴发的流行因素,其中暴露组为游泳馆暑假游泳培训班儿童,分别以该游泳馆服务半径3 km内无该馆游泳史的非游泳培训班儿童、市区内其他室内游泳馆暑期游泳培训班儿童、同馆的体校运动员为非暴露组,分析游泳行为、该馆游泳史、该馆2~5号泳池暴露史、不同时段游泳史与发病的关联强度。结果 2011年7月,石家庄市游泳馆暑假游泳培训班儿童(2~5号池)中,发现咽结膜热病例131例,罹患率为58.22%,发病高峰为7月18日。腺病毒7型阳性30例,hexon基因和fiber基因的核酸序列无变异。队列研究显示该游泳馆暑期培训班儿童发病是无该馆游泳史的非游泳培训班儿童的26.58倍(RR=26.58,AR=56.03%,AR%=96.24%),是市区内其他室内游泳馆暑期游泳培训班儿童的12.55倍(RR=12.55,AR=53.58%,AR%=92.03%),是同馆体校运动员(1号池)的21.81倍(RR=21.81,AR=55.55%,AR%=95.41%);患病危险性随着游泳时段的后移而增加,呈时间效应关系(趋势性χ2=29.43,P=0.000)。结论石家庄市游泳馆暑期游泳培训班儿童游泳后发病是由该馆2~5号池水质受到腺病毒7型污染而引起的咽结膜热。应加强暑期培训班的传染病报告管理,严格泳池池水消毒,合理安排培训人次,防止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4.
一起腺病毒感染暴发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调查某军校一起腺病毒疫情暴发情况。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等方法确定疫情性质和病原学。结果在 8d内发生 12 6例以发热、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病人。血清腺病毒特异性IgM测定 6 8例病人阳性率为 76 .5 % ,10 0名无症状者阳性率为37.0 % ,两者间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7名病人咽拭子脱落上皮细胞免疫荧光试验检测腺病毒抗原 ,有 3例阳性 ;以 1例病人咽拭子标本腺病毒PCR产物测序 ,发现此株病毒是腺病毒 5型。病人经对症处理后痊愈 ,疫情得到迅速控制。结论基本可以判断这是一起由腺病毒 5型感染引起的暴发 ,传播途径可能是气溶胶导致的呼吸道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我军呼吸道腺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提出防控策略,为尽早发现疫情和暴发疫情处置提供借鉴。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数据库收集报道我军呼吸道腺病毒流行及暴发文献,对我军呼吸道腺病毒疫情暴发时间、地区分布、人群构成、年龄结构、病毒型别和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我军腺病毒暴发疫情文献19篇,包含疫情20起,引发疫情腺病毒型别包括5型、7型、11型、55型,其中,5型1起,7型7起,11型1起,55型9起,未知型别2起。7型、55型分别占暴发疫情病例的27.90%(1085/3889)和62.20%(2419/3889),发病人群多为新兵和学兵(员),占全部人群的93.81%(1380/1471),暴发疫情季节主要集中在冬春季(12月至来年3月),占总疫情数的95.00%(19/20),明显高于其他月份。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84.31%~100.00%)、咽痛及咽部不适(37.91%~86.96%)、咳嗽(15.66%~95.45%)等。7型和55型感染皆出现重症病例,特别是55型造成1例死亡病例。结论呼吸道腺病毒特别是7型与55型,是引起我军暴发疫情的主要病原之一,应加强冬春季,尤其是新兵训练期间和部队集结期间呼吸道腺病毒的监测,分析总结我军常见呼吸道腺病毒流行病学特征和传播扩散规律,提出有效防控措施,为部队呼吸道腺病毒防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一起小学生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的病原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学校类似传染病暴发疫情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制定病例定义,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共报告病例22例,罹患率为1.05%,均为二年级同班学生,临床症状以发热(体温38.0℃~40.7℃)为主(100.0%),其次为咽痛(54.55%)和咳嗽(36.36%)。采集病例咽拭子标本12份,均为腺病毒核酸阳性。通过现场采取积极有效防控措施,及时控制了疫情的蔓延。结论该疫情是由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与患者密切接触可能是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某部一起军营急性呼吸道腺病毒7型感染暴发的临床特征和病原学诊断,为此类疫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参训官兵共663人,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对166例患者进行现场调查,描述疾病特征;对其中32例急性期患者咽拭子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82例患病进行病毒血清抗体检测。结果 166例患者分布在整个营区,有明显的宿舍聚集现象,发病率为25.0%。166例患者全部有发热症状,其中伴咳嗽占15.7%、咽痛占38.0%、头痛占20.5%、肺炎占1.8%、结膜炎占1.2%。咽拭子标本经PCR检测腺病毒基因阳性占53.1%;经HepG2、Hela细胞培养,50.0%出现细胞病变;30例患者经IgM抗体筛查明确为腺病毒感染(36.6%);中和试验证实20例(24.4%)腺病毒抗体恢复期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升高。隔离患者、全面消毒后10 d,无新发病例。结论此次暴发疫情由腺病毒7型引起,经过及时而合理的预防措施能快速控制疾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学校甲型病毒性肝炎暴发疫情传播因素和传播扩散方式,为制定疫情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甲型病毒性肝炎暴发病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重点调查分析甲肝暴发疫情的感染传播因素和扩散方式,了解感染扩散的传播链及其构成比.[结果]共发生感染和病例159例,罹患率8.33%;存在密切接触、饮食或饮水的混合感染方式传播,但以密切接触的方式传播为主,占64.15%,经饮水或饮食方式传播占35.85%;传播链主要为:班-宿舍(混合宿舍)-班-宿舍(混合宿舍)的密切接触方式传播.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卫生状况比较差,疫情的发现和报告不及时,末能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甲肝疫苗免疫空白是疫情传播扩散的重要原因.[结论]感染传播方式的构成比可能与疫情的发生发展及疫情的控制措施效果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一起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查找危险因素及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等方法,分析疫情特征及可疑传播因素,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咽拭子进行A型流感、B型流感及腺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本次疫情共66例病例,罹患率为2.56%,其中学生61例(罹患率2.5%),教师5例(罹患率3.7%),检出腺病毒核酸阳性16份,其中3份经基因测序确定为腺病毒4型。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课间与病例一起玩耍是危险因素(OR:4.09,95%CI:1.97~8.50)。结论该起急性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由腺病毒4型引起,与病例密切接触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近年中国军队腺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流行规律,为处置军队暴发疫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收集1999年6月—2019年8月公开发表的中国军队腺病毒流行及暴发疫情文献,对疫情的病毒分型、暴发时间(包括年份和月份)、地区分布、人群结构和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中国军队腺病毒暴发疫情有效文献44篇,包含疫情46起,共有感染病例8 710例。引发疫情的腺病毒型别包括3型(1起)、5型(2起)、7型(19起)、11型(1起)、55型(16起)和未分型(7起);其中7型和55型分别占疫情的41.3%(19起)和34.8%(16起);感染例数分别占49.5%(4 312例)和35.9%(3 129例)。1、2月和12月这三个月暴发的疫情占总疫情的76.1%(35起),感染例数占91.8%(7 999例);发病人群主要以新兵或学兵为主,占全部人群的89.2%(2 504/2 807);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咳嗽、咽痛和咽部充血等;7型和55型腺病毒感染最常见,且易出现重症化倾向。结论 中国军队腺病毒感染以7型和55型最常见,在新兵或学兵集训的冬春季节,应加强腺病毒感染防控工作,防止出现腺病毒感染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一起7型腺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发生原因进行调查,探讨腺病毒感染的防控策略。方法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描述流行特征,对病例的咽拭子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以确定病原体,制订并实施综合性防控措施。结果 5个营区累计发病482例,罹患率15.25%(482/3161)。临床症状以发热伴头晕、乏力,以及咳嗽、咽痛等为主。病例咽拭子经实验室检测,病原体为7型腺病毒。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此次疫情由7型腺病毒感染引起,由于新兵分配扩散至其他营区。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一起发生在早读制小学内呼吸道感染疫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点进行探讨研究,分析其流行因素和传播途径,为制定疫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相应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进行现场调查,描述流行特征;采集患者咽拭子,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确定致病原。结果累计发现病例27例,无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发生,疫情波及范围较小。RT-PCR病毒核酸检测确认为腺病毒感染,病毒分型鉴定为腺病毒7型,其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发热(38℃以上),伴有乏力、头痛、咳嗽、咽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结论该疫情是由腺病毒7型引起的学校内呼吸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传播途径可能以密切接触和空气传播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1起发生在校园内的腺病毒感染暴发疫情,探讨可能的暴发原因,提出积极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为今后类似事件的调查处置提供参考。方法按照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和个案调查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病例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武进区某学校2018年11月18日—12月18日累计出现100例腺病毒感染病例,均为学生,罹患率为3.13%;其中男生69例,女生31例,男女比为2.231;发病班级男生罹患率为28.28%(69/244)、女生为19.14%(31/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4,P0.05);年龄集中在6~9岁,发病班级相对集中;部分病例发展为肺炎或支气管炎;该疫情共持续31d,高峰集中在11月27日—12月3日,流行病学曲线呈明显的点源暴露模式;13份病例咽拭子样本中10份检出腺病毒,阳性检出率为76.92%。同教室接触类似症状病人是学生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OR=8.44,95%CI:3.69~19.31)。结论这是1起由腺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的暴发疫情,学生间密切接触是其主要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查明甲肝暴发原因及传播途径,分析流行因素,制定控制措施,评价控制效果。方法对每例患者进行个案调查和三间分布;调查47名住院患者甲肝疫苗接种情况。结果本次甲肝暴发疫情集中在该镇中、小学、幼儿园共发病65人,18岁以下青少年占发病的98.46%(64/65),65名患者甲肝疫苗接种率为0。结论此次甲肝暴发的传播途径为日常生活接触,及时采取措施、加强对学校内外环境消毒、杀虫和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密切接触者及时采取丙球应急接种,易感人群接种甲肝疫苗是控制甲肝暴发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某小学发生的一起上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的病因。方法对该暴发疫情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例咽拭子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14年5月12日—6月3日某小学发生呼吸道感染患者43例,罹患率为1.31%;临床特征为高热、咽痛、咳嗽,主要体征为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疫情波及2个年级4个班,发病有聚集性,其中四(4)班罹患率最高,为52.54%;病例全部为学生,男女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疫情持续23天,5月22日达到发病高峰。采集12例现症病例的咽拭子进行常见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8例患者腺病毒核酸阳性,阳性率为66.67%。结论发生在某小学上呼吸道感染暴发疫情的病原体为腺病毒,与现症病例密切接触是疫情暴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某学校一起诺如病毒GⅡ型胃肠炎暴发疫情,探讨疫情暴发的原因、传播途径及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同类胃肠道暴发疫情提供依据和参考经验。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开展病例个案调查和统计分析,采集病例和对照肛拭子样本进行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2019年12月12~19日,累计搜索到185例病例,罹患率为3.84%(185/4 822);病例分布在七、八、九年级,罹患率分别为5.38%(31/576)、18.71%(104/556)、9.06%(50/552),年级间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47,P0.05)。教学楼1~5层学生罹患率分别为2.17%(5/230)、7.51%(26/346)、15.77%(53/336)、17.11%(65/380)、6.38%(25/392),不同楼层间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6,P0.05)。采集12份病例、10份学生对照及10份食堂工作人员对照的肛拭子样本,检测结果为9份病例样本诺如病毒GⅡ型阳性,1份食堂工作人员诺如病毒GⅡ型阳性,其余样本均为阴性。结论此次暴发疫情为一起由诺如病毒GⅡ型引起的胃肠炎暴发疫情,学生间密切接触为主要的传播方式,食堂工作人员隐性感染可能与此次疫情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一起中学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查明病原及可能传播途径,为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搜索病例并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法,了解病例发病情况和可疑传播途径,采集并检测桶装水、食物和肛拭子等有关标本。结果该校发现病例28例,均为学生,病例分散在14个班级,发病学生数最多的班级为910班,有5名学生发病,班级罹患率为10.00%。临床症状以呕吐为主,占85.71%。分别采集10份发病学生和38份食堂工作人员(无临床症状)大便(肛拭子),分别检出诺如病毒GⅡ型阳性7例和12例。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诺如病毒引起的胃肠炎暴发疫情;可能的感染来源是诺如病毒隐性感染的食堂工作人员通过直接或间接传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佛山市XN小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调查处理措施,探讨病例特点,评估防控措施,为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在社区暴发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个案调查和现场调查方法,对佛山市XN小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该起暴发疫情共报告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168例,采集其中20例病例的咽拭子经实验室检测19例为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病例症状以发热(占100.00%)、咽痛(占64.28%)、咳嗽(占76.79%)为主,无肺炎并发症。病例以一年级学生为主,占53.57%(90/168),男女性别比为1.75?1。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医学观察7 d,无出现异常情况。结论该起疫情是佛山市首起小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传播特征与季节性流感相似。  相似文献   

19.
胡喜梅  宋现  聂宇涛 《中国校医》2021,35(8):585-588
目的 调查分析某小学诺如病毒聚集性疫情流行特征、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PCR实验室检测方法查明原因,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疫情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疫情出现病例12例,其中实验室诊断病例2例,班级罹患率25.00%(12/48)。2份肛试子诺如病毒GⅡ型核酸检测阳性。首发病例可能为食源性感染,续发病例呈点源暴发特征,发病曲线有一明显单峰。主要危险因素为近距离(1 m内)暴露呕吐物(OR=15.00,P<0.01))和参与呕吐物清理(OR=15.40,P<0.05)。结论 该事件为一起诺如病毒GⅡ型感染引起的聚集性疫情,发生原因可能是首发病例发生食源性诺如病毒感染,其呕吐物污染教室环境,引起诺如病毒气溶胶或接触传播的点源暴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深圳市某社会福利中心胃肠炎暴发的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和实验室检测方法。结果本次胃肠炎暴发共27例病例,老人罹患率为7.95%(21/264),医护人员罹患率为5%(6/120)。患病老人肛拭子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8.18%(2/11),5份患病护工肛拭子中3份阳性,无症状护工肛拭子诺如病毒检出率为18.37%(9/49)。无症状携带者从检出病毒至无法检出的时间,最长为8 d,平均5 d。3份样本经基因序列测定,显示100%同源,为目前全球流行的Sydney2012变异株。结论本次疫情为一起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护理人员在传播可能起到桥梁作用。首次对暴发疫情中无症状病毒携带人员病毒携带时间和发病老人、发病护理人员的病毒携带时间进行监测,为今后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控制中隔离措施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