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温病诊治中禁忌思想的认识中国政法大学校医院李玉平温病是由外感温热之邪所引起的,以发热为主,易化燥伤阴为特点的一类外感热病。随着祖国医学的不断深人发展,治疗外感热病宗《伤寒论》的理法方药,已不能适应临床的实际需要,到明清时代,温病学说日臻成熟,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温病的治疗一般都以清热养阴为总則,选用寒凉之品。而把温热药作为温病的禁忌,只在变证或挟寒证才可用之。然而寒凉药与温热药合用也是治疗温病不可忽视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温病的病因,以外感温热病邪为主,其发病与否,与正气强弱有关。历代湿病学家十分重视体质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治疗上也处处贯穿体质辨治观。本文仅就《温病条辨》的体质辨治进行初探,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4.
温病是感受温热病邪,以发热为主症,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养阴法的合理运用在温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则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方面论述了"治未病"思想对温病养阴法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温病是感受温热病邪,以发热为主症,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养阴法的合理运用在温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章则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方面论述了"治未病"思想对温病养阴法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温病学问答     
1.温病的致病原因是什么? 答:温病主要是外感温热病邪所致。所谓温热病邪,是指外邪中属于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如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它们的性质属热,从外感受,致病迅速。此外,还有疫病之温  相似文献   

7.
试论少阳在外感病中的枢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感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感受外感六淫等邪气而发病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 ,自然界一年四季不同的气候变化形成了四时六气 ,异常的气候变化是外感六淫之邪致病的条件。《伤寒论》与《温病学》论述外感病发病病因不同 ,伤寒是以感受寒邪为主因 ;温病是以感受温热之邪、湿热、戾气为主因。《伤寒论》明确指出风寒之邪从体表而入 ,按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转变。《温病学》指出温热之邪从口鼻而入 ,经上中下三焦转变。外感之邪侵入人体的途径不外体表与口鼻 ,外感病邪出皮毛而入者卫表首当其冲 ;外邪从口鼻而入者 ,肺为易侵部位…  相似文献   

8.
温病是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是温热病邪引起的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外感疾病,后期尤多阴枯液涸之象。所以,吴锡璜说:“治温病宜刻顾其津液”,故有“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之说。这就告诉人们治疗温病必时刻顾护津液。四时温热之邪,或从口鼻而入,或风寒侵表...  相似文献   

9.
温病是属于外感病中的一个大类。外感病包括伤寒、中风和温病等,而温病则是由外感温热病邪所引起以发热为主要特征并具有传染性和季节性的一类疾病。它包括多种急性传染病和某些传染性小而不严格规定隔离的感染性疾病,如春温风湿、暑温、湿温、秋燥、冬温等。这类疾病虽然因发病季节不同,病原各异,而有很多类型,但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例如,在病因上,有特异的致病因素——六淫、戾  相似文献   

10.
南京中医学院温病教研组给温病下了一个新频的定义:温病是由外感温热病邪引起、以发热为主要特征并具有传染性和季节性的一类疾病。它包括了多种急性传染病和某些传染性小而不严格规定隔离的感染性发热疾病。综观近年各地对温病的治法,括言之有五:祛邪解毒法、扶正养阴法、通里攻下法、活血化淤法、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运用温病理论治疗上海市 8例SARS患者的临床资料 ,认为SARS属中医温病范畴 ,病因以疫毒时邪为主 ,流通渠道为分邪与透邪 ,用药不可过于寒凉 ,甘寒之中配入咸寒 ,以及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温热病是由温热之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为特点的急性外感热病。 温病最善伤阴,历代温病学家在《外感温热篇》、《温病条辨》、《温病经纬》中均提出“保津养阴”,“复其津,救其阴”,其说屡见不鲜。而且一再告诫不可误表,不可妄攻,以防耗津伤阴,切忌辛温解表,注意保津液,保胃气,而慎于涌吐,当下则下,而不可妄下。对于阴亏当下者,宜用增水行舟的润下救津法,避免误治。因此我们对于温热病伤津耗阴这一基本病机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温病属外感热病,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四时不同的温热病邪.根据"客者除之"的原则,祛邪为温病治疗的重要方面,邪去则正安.吴鞠通说:"治外感如将,兵贵神速,机园法活,祛邪务尽".阐明了祛邪是治疗温病的重心.温病祛邪,透法是其中之一.温病的发展演变是从温邪深入程度来判断在卫、在气、在营、在血,而卫气营血的各个阶段都需要祛邪,也都存在运用透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辛温药在治疗外感病初起时其配伍应用经历了单纯使用辛温药、辛温苦寒相配、辛温与辛凉相配的3个变化过程。萌芽阶段(战国到晋唐)、成长阶段(宋金元)与形成阶段(明清)是温病学派形成过程中的3个重要时期,随着温病学派的崛起,辛温药由最初的辛温峻烈之品到后来的微辛温之品,其与寒凉药的比例也不断变化。本文对三个时期温病初起时辛温与寒凉的配伍应用进行了梳理,强调根据病机临证处方用药,注重寒温并用、性味合化的组方思路,辨治温病初起时可体现为辛温与寒凉药物配伍,意在使用辛温开郁达邪,与清热凉解祛邪相结合,根据气机郁闭与热邪炽盛的程度决定选药与用量。为临床辨治温病时辛温药与辛凉药的配伍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温病的治疗,从刘河间提出寒凉为主的治法以后,经过历代医家,特别是叶、薛、吴、王诸温病学家的发展和补充,已经形成一整套以清热养阴为主的治疗学体系,近年来,更有人对清热解毒法,通下法、养阴法,进行了专题探讨和研究,使温病的寒凉治法发展到了新的阶段。温病治热以寒本无可非议,然过分褒凉贬温以致一闻温热就投寒凉且一清到底,“至死而不悟”反谓“药未胜病”就成为偏见,因此,本文提出了治温病用温热变法的理  相似文献   

16.
王素梅教授应用温热药治疗儿科疾病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颅囟经>提出小儿为"纯阳"之体以来,后世医家对此多有阐发和论述,其中影响最大的首推宋代钱乙,其治疗重视养阴,祛邪多用寒凉.近代大多数医家也多推崇钱乙的学说,认为小儿阳证、热证居多,即使感寒也易从阳化热,故治疗多以寒凉药物为主,慎用温热药.导师王素梅教授在继承前人学说的基础上,师古而不泥古,在应用寒凉药物的同时,善于加减化裁应用温热药治疗小儿常见病,效果显著.以下是其经验介绍.  相似文献   

17.
从气候、环境论岭南外感热病的证治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岭南地处亚热带,气候炎热,湿润多雨,人群体质以“阳热质”、“湿热质”、“气阴两虚质”居多,故岭南外感热病表现出阳热郁结、气机不畅,多挟湿的临床特点,在治疗上须重视清解透热、宣畅气机和化解湿邪。外感热病初起,治宜透表汇热和疏表化湿。外邪入里,以疏理宣畅气机,调整脏腑功能为治疗关键。病温热者,宜用寒凉宣汇之品或用寒凉宣热和辛温开通之品合用,疏畅气机,使温热之邪由里向外透达;病湿热或温病挟湿者,须注意分消湿热,万应重视化湿。宣通三焦是疏理气机,分消湿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正> 《温病学》(1979年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认为:“温病是由温热病邪引起的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外感疾病”,笔者认为此说作为“温病概念”不够全面,难以概其全貌。“概念”,在《辞源》中解释为:“就种种观念,概括其相类似者,而成一共同之观念也。”就温病的概念来讲,也当从多种类型的热性病中,找出其相类似的特点,以概括之,至于这“相类似点”从什么角度去寻求、去归纳?笔者认为,当从病因和临床表现两个大的方面去考虑。一、就病因而言,温病的病因应以“感受温邪为主因”作为温病的“相类似点”概括之。因为温病的病因,就目前讲,仍跳不出“外感不外六淫”  相似文献   

19.
温热病是感受四时不同温热病毒所引起的多种急性热病。由于四时气候不同,产生病毒有异,其病证亦各具特点。但他们之间也存在共同性,以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全身酸痛、咳嗽、咽痛等表卫证为特征。温热病表证通常多热象偏重,世医每喜用辛凉苦寒之味,而畏用辛温发汗之药,殊不知姜防辛温走散,非桂附温热守中可比,并无助热之弊。对于病初表邪郁闭较甚之时,寒凉药又不直用之过早,薄荷、蝉衣之类轻透之药于表实者欠其力微。临床治疗宜侧重辛散,当辛温解表药透其外邪,使寒邪从微汗而解,庶不致有凉遏冰伏之弊。余多年未对药物的研究和…  相似文献   

20.
<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气候特点温热潮湿,依中医"用寒远寒、用热远热"治则,又受西医抗生素治疗的影响,该地区治疗肺病以使用清热解毒寒凉药为主,常用"黄芩、金银花"之类,而"麻黄、桂枝"之类辛温热药则因惧其温热之性而少有人使用。然而临床上当用温热药之肺病不在少数,医者应以"有是证,用是方"、"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为原则,不必拘泥于"三因制宜",更不应中药西化而妄用寒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