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胰腺囊性病变60例CT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胰腺发性病变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胰腺挺性病变患者的CT表现。结果胰腺似性瞧肿27例,平扫为袋状水样密度影,增强扫描,挺壁轻度强化,内无分隔;胰腺脓肿16例,平扫为类圆形液性密度,内见小气泡影;胰腺建腺瘤10例,平扫为类圆形的水样或肌肉样密度影,增强扫描澎壁分隔及壁结节呈不规则强化;胰腺礁腺癌7例,平扫呈囊状水样密度及壁结节,其内有分隔,增强扫描囊壁、壁结节及分隔可见不规则明显强化。结论CT能显示病变本身和胰腺及胰周形态学改变,有助于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薛玉国  方亮 《黑龙江医药》2000,13(3):187-188
提高对胰腺囊性病变的CF诊断水平.作者根据被证实的28例胰腺囊肿,胰腺囊性瘤,胰腺囊腺癌的CT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三者的主要CT表现是a.胰腺囊肿圆形,卵圆形水样密度区,边界清楚;b.胰腺囊性瘤,大小不一,囊壁厚薄不均的囊性肿物,胰腺境界清晰.c.胰腺囊腺癌病变区胰腺肿大及密度异常.胰管扩张与梗阻性囊肿.根据前述要点,参考其他征象,密切结合临床,CT诊断正确率迭95%以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胰腺囊腺癌CT表现的认识,评价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胰腺囊腺癌的CT表现,CT检查包括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CT平扫4例均呈囊性低密度肿物,囊壁较清楚。病变位于胰头部1例,胰体、尾部3例,最大病灶为5.6cm×6.8cm位于胰头,最小者为3.0cm×3.1cm在胰体部,病灶呈圆形1例,类圆形2例及分叶形1例。CT值1.1HU~28.2HU。2例囊内见线状分隔,2例囊壁厚薄不均并见壁结节。1例囊壁弧形钙化伴囊内结节状钙化。增强后囊壁、壁结节及囊内间隔不同程度强化。1例胰头病变推压十二指肠及下腔静脉,1例肝内见囊性转移状。结论CT检查能全面地显示胰腺囊腺癌的特征性图像和血管侵犯及远处转移的情况,为正确诊断与合理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阑尾黏液性囊腺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提高其术前正确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术前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阑尾黏液性囊腺瘤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 10例中6例阑尾囊状膨胀呈长圆形、2例呈茄子状、2例呈类圆形;3例内部密度不均匀,其余7例密度均匀;4例囊壁有弧形钙化,3例壁出现小壁结节伴轻度强化,壁平均厚约3 mm,5例囊内有细条状分隔。结论阑尾黏液性肿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对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CT表现及鉴别要点。方法 26例手术证实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均经CT平扫,11例进行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的CT资料。结果根据Todanis分类法,本组Ⅰ型20例,Ⅱ型1例,Ⅲ型1例,Ⅳ型2例,Ⅴ型2例。Ⅰ型CT平扫表现为肝、肾、胰头之间边缘光整的圆形囊性密度影,增强后呈薄壁环形均匀强化;Ⅱ型CT平扫表现为胆总管外侧壁囊性低密度影;Ⅲ型CT平扫表现壁内段胆总管囊状膨出;Ⅳ型CT平扫表现为肝内胆管及肝外胆管多发性低密度囊性扩张;Ⅴ型CT平扫表现为肝内胆管囊状、柱状扩张。结论小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并为诊断本病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病变的CT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胰腺囊性病变的CT影像学特点。结果囊腺肿瘤5例,假性囊肿5例,真性囊肿1例,无功能性胰岛素细胞瘤2例,胰腺癌囊性变2例。结论胰腺囊性病变的CT特征,除了分析囊壁的形态、分隔等CT表现外,还应结合临床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7.
囊性肾癌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 探讨囊性肾癌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提高对囊性肾癌的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总结本院 6 例囊性肾癌的诊断、治疗与随访.结果:囊性肾癌在超声、CT 及MR 的影像学表现的主要特点为囊壁厚、可呈多房分隔,可有附壁结节、可见不规则钙化,边缘不清晰,囊性占位性病变彩色多普勒检查囊壁或分隔上有明显的血流信号.CT增强扫描后囊壁、壁结节及分隔强化.MR检查T1WI像呈近似等信号,T2WI 像呈稍高信号的囊壁及分隔,增强表现其囊壁及分隔信号增强.术后病理证实全部为囊性肾癌.随访2年,未见肿瘤复发与转移.结论:综合运用超声、CT及MR检查,可以提高囊性肾癌的术前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万载鑫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7):2653-2653,2665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表现特征,提高CT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平扫和增强表现。结果肿瘤位于胰尾4例,胰体2例,胰头3例。CT平扫9例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囊实性肿块,边界清楚。CT增强扫描表现为动脉期肿瘤实质性部分呈均匀轻度强化,静脉期延迟期逐渐强化明显是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重要征象,囊性部分在动脉期和静脉期均无强化,增强扫描肿块各期强化CT值均低于正常胰腺实质部分。结论 CT是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重要检查方法,动脉期肿瘤实质性部分呈均匀轻度强化,静脉期延迟期逐渐强化明显,是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腺神经内分泌癌的CT和MRI表现,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胰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3例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6例中发生于胰头区和胰体尾部各3例,其中1例发现肝脏转移。CT表现为胰腺稍低密度占位,边界清楚,其内均可见囊变坏死,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实质部分强化明显,胰腺期及平衡期肿瘤可持续强化或变成等密度。MRI平扫及动态增强信号表现与CT所见大体相似,但MRI在动脉期及胰腺期瘤体周围环形薄壁高信号强化为其特有特征。结论 CT和MRI结合检查,能显示胰腺神经内分泌癌的特征,在该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在多层螺旋CT的影像表现和应用价值。方法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病例(黏液性囊腺瘤10例,黏液性囊腺癌4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肿瘤的大小、部位、囊壁、壁结节、分房、钙化以及增强进行分析。结果该组病例提示病变位于胰体尾部(12/14),边缘钙化(5/14),病变最大囊的直径大于2cm(9/14),囊壁厚薄不均(8/14),壁结节(6/14),壁结节轻中度强化(5/14)等影像学特征。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较好对胰腺黏液性囊性肿瘤作出准确判断,但对不典型表现的诊断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11.
肝血管瘤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荣增辉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7):1045-1046
目的:分析肝血管瘤的CT表现,提高对肝血管瘤的认识。方法:对63例肝血管瘤进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肝血管瘤CT平扫多表现为肝内单发或多发圆形、类圆形的低密度影,边界较清楚;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边缘呈结节状、环状强化,静脉期强化区扩大或呈等、高密度强化,延迟扫描病灶填充呈等密度改变。结论:CT平扫及增强扫描是诊断肝血管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检查对回盲部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回盲部肿块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 28例中回盲部腺癌15例,CT平扫表现为回盲部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邻近盲肠肠壁不规则增厚,肠腔狭窄。淋巴瘤2例,表现为回盲部肠腔内软组织肿块,密度较均匀,周围脂肪间隙较清晰,增强扫描轻中度均匀强化,伴肠系膜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阑尾周围脓肿6例,表现为回盲部类圆形或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内部见低密度坏死区及气泡影,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增强扫描壁呈环状或蜂窝状强化,低密度坏死区不强化。肠结核2例,表现为肠管壁增厚,分层状,粘膜面明显强化,肠腔呈不规则狭窄,肠系膜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呈环状强化。阑尾粘液囊肿3例,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水样囊性肿块,壁均匀,其中1例囊壁伴有弧形钙化,增强扫描壁轻度强化。结论 CT检查对回盲部肿块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胰腺囊腺瘤是比较少见的胰腺囊性肿瘤,为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的胰腺囊性肿瘤,就其CT、MR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复习文献。结果5例黏液性囊腺瘤,2例浆液性囊腺瘤,病灶呈单个或多发囊状改变,囊大小不等,囊内有分隔,部分囊壁有结节,一例囊壁见点状或蛋壳状钙化,5例术前诊断为胰腺囊腺瘤。结论胰腺囊腺瘤在CT及MRI检查中有一定的特异性,大多可做出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的不典型表现,提高HCC的诊断正确率.方法 16例HCC患者平扫后行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造影剂注射速率为3.0 ml/s,然后开始肝动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扫描,观察病灶的强化方式.结果 7例肝动脉期边缘有环形或点状强化,门静脉期强化程度和范围较动脉期大,延迟期强化范围进一步扩大,表现出延迟强化.4例肝动脉期边缘部呈不规则环形强化,门静脉期和延迟期此强化环呈等密度,内见壁结节影.2例肝动脉期呈高密度,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呈等密度.3例三期增强扫描始终无明显强化表现,呈低密度.结论 HCC在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不典型强化方式是HCC的病理基础和生长方式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分析孤立性肺结节病灶的CT表现 ,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选择孤立性肺结节病灶 4 0例 ,自肺尖向肺底连续CT平扫 ,层厚 10mm ,间隔 0 ,行 1 5mm层厚病灶重建。增强扫描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 10 0ml,经肘静脉推注 ,速率 2~ 3ml/s。结果 病灶位于右肺 2 8例 (70 % ) ,下叶 2 3例(5 7 5 % ) ;结节病灶为圆形 14例 (35 % ) ,类圆形 11例 (2 7 5 % ) ,不规则形 15例 (37 5 % ) ;病灶边缘可见分叶征 14例 ,切迹征 5例 ,长毛刺征 10例 ,短毛刺征 12例 ;病灶密度均匀 15例 ,不均匀 2 5例 ,其中 9例内部可见钙化 ;恶性病灶注入对比剂后 30s开始强化 ,2min达峰值 ,CT值较平扫平均上升 4 1Hu ,而良性病灶注入对比剂后 30s无强化 ,且无明显峰值 ,CT值较平扫上升小于 2 0Hu。结论 掌握病灶的分布、形态、边缘性状、密度及增强前后变化等特征 ,有助于提高结节病灶的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MDCT扫描对胰腺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胰腺脂肪瘤的CT平扫及增强表现,分析其影像及临床特点。结果2例均定位明确,并明确定性。平扫病灶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影,边缘清楚,其内绝大部分呈均匀低密度影,CT值-74—120Hu,1例夹杂纤细条索状稍高密度影。2例均增强扫描,1例增强后病灶内见轻度条状强化。结论胰腺脂肪瘤具有典型CT表现,CT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黄建军  田志诚  胡华强 《现代医药卫生》2013,(13):1968-1969,1971
目的探讨甲状舌管囊肿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的24例甲状舌管囊肿患者的CT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14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 24例甲状舌管囊肿患者中,21例位于颈前正中,3例偏向一侧;9例与舌骨直接关联,13例与甲状腺直接关联,1例位于舌骨上方,1例位于舌骨和甲状腺之间。CT平扫囊肿均呈低密度,5例囊内见分隔、分房,4例囊壁可见等密度结节影突入囊内;14例增强扫描囊内均无强化,其中13例囊壁强化,2例囊内分隔、囊壁结节有强化。结论甲状舌骨囊肿的特定部位及CT表现具有特征性,可为临床提供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王金屏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0):38-39,140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及重组技术对肝胆管囊腺瘤的诊断价值,分析其影像特征,以提高肝胆管囊腺瘤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为肝胆管囊腺瘤的多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影像,并行多平面重组(MPR)、冠状面和矢状面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图像重组。结果 5例肝胆管囊腺瘤的多排螺旋CT影像均表现为多房囊性病变,囊内有分隔,囊壁光滑,部分囊壁均匀增厚,部分较薄、不规则、呈结节状。增强后囊壁及分隔不同程度强化,延迟期大部呈等密度,其中1例延迟强化。MPR及MIP图像上清晰显示不同角度多房分隔的形态及壁结节形状,VR图像清晰显示门脉血管受压及移位程度。结论肝胆管囊腺瘤的多排螺旋CT影像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及三维重组图像对诊断有重要价值,提高了和其他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胰腺囊性病变的MRI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33个病灶)胰腺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MRI平扫、MRCP和多期增强扫描,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31例患者中,单纯性囊肿1例,囊壁薄且均匀,囊内呈均匀的长T1长T2信号。潴留性囊肿2例,均与胰管相通,其中1例伴发胰头囊腺癌。假性囊肿2例、坏死性包裹4例,均有胰腺炎病史,2例假性囊肿囊壁均匀,囊内为均匀长T1长T2信号;4例坏死性包裹囊壁厚薄不一,囊内信号不均。浆液性囊腺瘤5例,囊壁及间隔纤细,各囊腔之间信号相同,3例呈蜂窝状。黏液性囊腺瘤5例,2例可见壁结节,3例患者各囊腔间信号一致;黏液性囊腺癌5例,均可见壁结节,各囊腔间信号不一。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4例,呈与主胰管相通的“葡萄串”状囊性病灶。实性假乳头状瘤5例,3例为囊实性,2例以囊性成分为主,增强后实性部分呈渐进性强化。结论 MRI在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双源CT增强扫描在胰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诊治的30例经手术活检证实的胰腺癌的双源CT增强扫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对肿瘤的部位、大小、影像表现、邻近血管及脏器是否受侵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 30例中平扫呈低密度的20例,8例呈略低密度,2例呈等密度.平扫发现胰头部不规则增大或钩突部圆钝,胰腺体尾部增大或分叶结构消失;可见液化坏死的低密度灶.双源CT增强扫描可见不均匀性强化,其实质明显低于正常胰腺实质强化.结论 双源CT增强扫描对胰腺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