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手术效果.方法 切除胬肉后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方式治疗翼状胬肉,303例(414眼)术后回访8-24月.有13眼复发,复发率为3%,1眼睑球粘连,移植片及巩膜坏死5例.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有效重建眼表,降低翼状胬肉的复发率,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翼状胬肉是常见的眼表疾病 ,治疗方法繁多 ,但常因术后复发而使眼科医生感到困惑。近年来随着角膜缘干细胞理论的建立及完善 ,结合翼状胬肉的发病机制 ,我们在手术显微镜下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自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6月对 36例 36眼翼状胬肉施行手术治疗 ,其中男 2 0眼 ,女 16眼 ,年龄最小 39岁 ,最大 5 3岁 ,平均 47岁。静止性翼状胬肉 7眼 ,进行性翼状胬肉2 4眼 ,复发性翼状胬肉 5眼 ,患病年限 3~ 7年。2 手术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手术 ,使用爱尔卡因表…  相似文献   

3.
带蒂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手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新方法。方法翼状胬肉术后复发患者21例,共24只眼,其中第1次术后复发者18例21只眼,第2次术后复发者3例3只眼。方法以带蒂角膜缘干细胞修复胬肉切除后角膜缘暴露区,同时以结膜蒂完全覆盖巩膜暴露区。结果术后第1天患者眼部刺激症状轻,角膜上皮完全覆盖胬肉切除后角膜上皮缺损区。24只术眼追踪1 ̄3年无复发,局部球结膜平坦,无明显瘢痕。结论带蒂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可以加快胬肉切除术后角膜创面上皮的修复,是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阮哲云 《现代实用医学》2001,13(10):498-498
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较高 ,近年来报道采用丝裂霉素C局部滴注预防术后复发有较好疗效。本文观察了 18例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胬肉切除联合结膜转移及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湿敷的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18例 2 1眼 ,男 10例 12眼 ,女 8例 11眼 ;年龄4 6~ 72岁 ,平均 5 5岁。术后复发时间2个月至 3年。采用单纯胬肉切除或联合结膜瓣转移术。1.2 手术方法 全部手术均在显微镜下进行。以 1%地卡因作表面麻醉及 2 %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沿角膜缘剪开并分离球结膜 ,剥离翼状胬肉头部 ,分离、剪除翼状胬肉根部 ,暴露巩膜表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110只患眼)翼状胬肉患者,50例(60只患眼)行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38例(50只患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观察术后角膜上皮修复、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随访观察6~18个月,翼状胬肉单纯切除组有19只患眼复发(31.7%),角膜上皮恢复时间为3~7天,平均4.8天,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有2只患眼复发(4.0%),角膜上皮恢复时间为1~3天,平均2.1天。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能促进术区角膜上皮修复,减少翼状胬肉复发,是治疗翼状胬肉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翼状胬肉是外眼常见病 ,充血肥厚的胬肉组织可牵引压迫局部角膜引起散光。尤其是复发性胬肉 ,其瘢痕常引起睑球粘连 ,患者在转动眼球时常伴有牵拉痛。目前虽然有许多治疗方法 ,却很难控制其复发。有报道胬肉术后复发率高达 2 0 %~ 70 % [1] 。我科近年来采用显微手术切除局部病变组织 ,自体球结膜及角膜缘上皮移位覆盖切除后巩膜面方法治疗原发及复发性胬肉 51例 ,经长期观察 ,取得了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7年~ 1999年共手术治疗翼状胬肉病人 4 6例 51眼 ,年龄 38~ 72岁 ,其中 11眼为复发性胬肉。1.2 …  相似文献   

7.
目前 ,翼状胬肉仍以手术治疗为主 ,但单纯切除术后复发率较高 ,而复发性胬肉因其生长力更强 ,瘢痕增生明显 ,使治疗更为棘手。为了降低胬肉术后复发率 ,我们于 1996年 9月起采用平阳霉素注射联合翼状胬肉切除、结膜瓣移植和巩膜暴露治疗翼状胬肉 ,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 49例 5 6眼 ,其中右眼2 3例 ,左眼 19例 ,双眼 7例 ;原发性翼状胬肉 49眼 ,复发性翼状胬肉 7眼 ,均为活动性胬肉。胬肉头部长至角膜缘内 2mm以上。患者男性 2 4例 ,女性 2 5例 ;年龄 2 6~ 5 0岁 2 4例 ,5 1~ 70岁 2 5例。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预防翼状胬肉复发的手术方法。方法 将 115眼翼状胬肉随机分为三组 ,分别予不同手术方法治疗。A组 3 5眼行翼状胬肉切除巩膜暴露 +丝裂霉素C(MitomycinC ,以下简称MMC)棉片敷贴 ;B组 3 7眼行翼状胬肉切除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C组 43眼予翼状胬肉切除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MMC。观察三组复发率 ,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随访 1~ 3年半 ,A组复发率 2 5 .71%,B组复发率 13 .5 1%,C组复发率为 0 ,C组显著低于A、B组 (P<0 .0 5 )。A组角膜上皮愈合天数为 6± 1.17d ,B组为 5± 0 .96d ,C组为 4± 0 .64d ,C组愈合时间显著快于A、B组 (P <0 .0 1)。A组 2例浅层巩膜融解 ,C组 1例浅层角膜融解 ,均在 1周内治愈 ,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MMC治疗翼状胬肉疗效确切 ,并发症少 ,复发率低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翼状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目前治疗方法很多。 1 996~ 1 999年 ,我们对 2 5 3例患者 ( 3 0 8只眼 )进行了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球结膜转移术 ,2 0 0 0~ 2 0 0 3年对 1 3 5人 ( 1 83只眼 )进行了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经回顾分析 ,对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对 2 5 3例患者 ( 3 0 8只眼 )进行了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球结膜转移术。男女之比 1 .1 3∶1 ,年龄3 5~ 72岁 ,平均 ( 4 8± 8.3 )岁。 2 0 0 0~ 2 0 0 3年 ,对 1 3 5人( 1 83只眼 )进行了翼状胬肉联合角膜缘干…  相似文献   

10.
符艳丽 《广西医学》2009,31(4):507-508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为66例(78眼)翼状胬肉在局麻下行胬肉切除,将同侧眼颞上方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到胬肉处的巩膜上。术后随访6-12月。结果术后移植片均在位存活。术后随访6-12个月,治愈64例(76眼),治愈率97.0%;2例(2眼)复发,复发率3.0%。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有利于重建角膜缘功能,是一种治疗翼状胬肉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晓光  李莉  刘轶   《中国医学工程》2014,(11):141-141
目的观察逆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单独巩膜固定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逆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单独巩膜固定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方法治疗翼状胬肉68例(68只眼),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1例(1只眼)胬肉复发,复发率为1.47%。结论单独巩膜固定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复发率低,取材方便,简单易行,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临床效果。方法翼状胬肉86例(90眼),随机分为两组。角膜缘干细胞组45例(47眼)行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羊膜组41例(43眼)行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观察术后角膜愈合情况、羊膜上皮化、新生血管及胬肉复发情况。结果两种术式产生的不适症状时间相似。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后角膜创面愈合稍快于羊膜移植组。羊膜上皮化时间4~7 d。随访6个月至2年干细胞组胬肉复发2眼,羊膜组胬肉复发3眼。除复发病历外,手术区1个半月后均无明显新生血管生长。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及羊膜移植均有助于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是治疗翼状胬肉的良好术式。两种手术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萍  顾豪  黄辉 《黑龙江医学》2007,31(1):46-47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逆行切除加相邻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结膜转位术,防止胬肉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逆行切除翼状胬肉,转位相邻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结膜转位于巩膜裸露区。结果24例30只眼的翼状胬肉患者角膜上皮、结膜上皮缺损区,在术后4~5 d全部愈合,随访6~12个月1例复发。结论翼状胬肉逆行切除加相邻角膜缘干细胞自体结膜转位治疗翼状胬肉手术简单、易操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单纯胬肉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65只眼翼状胬肉病人分成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和翼状胬肉单纯切除组,观察术后患者疗效和复发率.结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较单纯胬肉切除组不适症状时间短,角膜愈合好,随访6~24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翼状胬肉复发1眼,单纯胬肉切除组翼状胬肉复发5眼.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较单纯胬肉切除能显著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两者比较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优于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手术治疗翼状胬肉,减少复发.方法:常规切除病变,用电烙器在角膜缘外1~2 mm处的巩膜表面做一排5~7个点灼烙,其上覆盖浸有0.02%丝裂霉素C的4mm×4mm棉片,保持4min,然后用50mL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取5 mm ×5mm下方球结膜及角膜缘上皮瓣,将其移植于手术创面.结果:手术创面及巩膜裸区3~5天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3年,治愈54例58眼,复发4例4眼再次行相同手术,术后滴用丝裂霉素C眼药水,未再复发.结论:丝裂霉素C能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因此也能抑制翼状胬肉术后的新生血管及残留组织的再生,从而减少和预防翼状胬肉术后的复发;自体球结膜与角膜缘上皮移植又重建修复了角膜缘局部上皮组织,恢复了干细胞的功能,阻止了结膜上皮和新生血管侵入角膜,术后胬肉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55例63眼。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55例63眼翼状胬肉患者治愈53例61眼,复发2例2眼,治愈率为96.83%,复发率为3.17%。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治疗翼状胬肉安全有效、复发率低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308例(342眼)翼状胬肉均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并作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随访6~24月。[结果]术后少数患者有异物感、畏光、流泪等不适,1周内基本消失,随访6~24个月,308例(342眼)中有21眼复发,复发率6.14%,其中复发性胬肉5眼,复发率为12.19%,肉芽组织增生3眼,发生率为1.29%,自根部切除后治愈。[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是目前治疗翼状胬肉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奕霞 《农垦医学》2001,23(5):297-298
翼状胬肉为眼科常见病及多发病 ,可靠的治疗方法为手术 ,但术后易复发 ,据报导复发率高达30 %~ 69% [1 ,2 ] ,复发后的胬肉因瘢痕组织增多 ,给再次手术增加困难 ,且造成角膜云翳、斑翳等影响视力及美观。我院对翼状胬肉术后给予贝复舒眼液点眼 ,观察其对角膜新鲜创面的修复作用 ,显示能促进角膜上皮再生 ,改善角膜愈合质量 ,减少胬肉术后复发。1 临床资料选择 1 999年 1月~ 2 0 0 0年 7月门诊治疗翼状胬肉病例 96例 ,1 0 5眼 ,均为进行性胬肉 ,胬肉头部接近瞳孔领。胬肉头部位于角膜缘及超过瞳孔缘的病例均未入选 ,保证病变程度一致。患…  相似文献   

19.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 ,对照组 2 6例 2 8只眼 ,显微镜下常规行胬肉切除术。治疗组 2 6例 2 7只眼 ,常规行胬肉切除后 ,取术眼上方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于病变处角膜缘。结果 随访 3个月~ 1年 6个月 ,治疗组 2 6例 2 7只眼 ,1例复发 ,复发率为 3 70 %。对照组 2 6例 2 8只眼 6例复发 ,复发率为 2 1 4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87例(96眼)翼状胬肉在局麻下行胬肉切除,将同侧眼颞上方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到胬肉处的巩膜上。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术后移植片均在位存活。术后随访6~24个月,治愈86例(95眼),治愈率98.6%;1例(1眼)复发,复发率1.04%。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有利于重建角膜缘功能,是一种治疗翼状胬肉有效的手术方法,在基层医院易于开展,应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