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椎动脉起始段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检查方法对92例脑血管病变患者进行诊断分析,用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和假阴性评价并比较两组诊断效果。结果:两组分级结果的等级相关系数为0.956,P<0.05,两种结果呈正相关性;以DSA为标准的CTA诊断的敏感度、准确率、特异度均>94%,假阳性<9%,假阴性<7%。结论:CTA检查在椎动脉起始段狭窄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优于DSA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探讨16排螺旋CT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9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通过采用16排螺旋CT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通过采用X线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表现,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阳性检出率和诊断结果,记录两组患者诊断后对症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为72.0%,阳性检出率为76.0%;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6.0%,阳性检出率为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75.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16排螺旋CT可以大大提高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检出率,具有准确的诊断结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在肺隔离症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经手术病理或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为肺隔离症患者17例,通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的X线平片诊断结果和CT诊断结果。结果 X线平片的诊断准确率为29.41%,CT诊断准确率为94.12%,CT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P<0.05);全部患者均存在肺内肿块异常密度灶,病灶全部集中于两肺下叶后基底段,且患者的CT检查征象各不相同,能对患者肿块与肺组织异常边缘情况进行清晰显示。结论 CT在肺隔离症影像诊断中的准确率较高,可清晰显示患者的肺组织病变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临床实用性强,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64排CT脑灌注(CT perfusion imaging,CTP)联合脑部血管造影对脑血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病理学检查、64排CT脑灌注检查、血管造影检查以及64排CT脑灌注联合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64排CT脑灌注组和血管造影组确诊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64排CT脑灌注联合血管和病理学检查组确诊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64排CT脑灌注联合血管造影组确诊率显著高于64排CT脑灌注组和血管造影组(P0.05);病理学检查组确诊率显著高于64排CT脑灌注组和血管造影组(P0.05)。结论联用64排CT脑灌注和脑部血管造影对脑血栓进行早期诊断,能够提高早期脑血栓的确诊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排CT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病变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4例行64排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CTA)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疑似冠心病或临床诊断冠心病的患者。以CAG结果为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统计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率,分析影响因素。结果:与CAG比较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率分别为轻度狭窄91.8%,中度狭窄87.4%,重度狭窄85.74%,闭塞100%。影响狭窄程度判断主要原因为钙化斑块、屏气不理想及心率波动。结论:CCTA检查是一种简便、安全的冠脉病变无创检查方法。CCTA检查在较准确的判断狭窄程度的同时还可观察斑块性质,以便尽早进行临床干预,防治心肌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双低CT血管造影在胸痛三联症患者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胸痛三联症患者100例,因胸痛、气促、胸闷、呼吸困难入院,其中50例患者接受常规血管造影检查,将其纳入对照组;另有50例患者接受双低CT血管造影检查,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CT值、有效辐射剂量、图像质量评分、扫描时间、碘剂量、噪声值、对比噪声比、诊断正确性。结果观察组有效辐射剂量小于对照组(P<0.05);CT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主动脉、肺主动脉图像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扫描时间、碘剂量、噪声值、对比噪声比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诊断正确率均高于90%,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低CT血管造影具有图像质量清晰、辐射小、扫描时间短、噪声小等特点,可作为诊断胸痛三联症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MRI造影与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在早期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疑似早期肝癌患者共70例,将患者按适应证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MRI造影检查,观察组患者给予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观察组35例患者中经过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诊断,确诊患者15例,达42.86%,对照组中确诊患者3例,确诊率为8.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用64排螺旋CT检查出29例患者的62个肝内病灶及16例患者的53个肝外病灶;对照组采用MRI检查出24例患者的44个肝内病灶以及14例患者的36个肝外病灶。观察组肝内病灶阳性率为82.2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用于诊断早期肝癌患者准确性以及精确度、敏感性等更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吴海华 《中外医疗》2016,(22):186-188
目的:探讨16排CT应用于肺隔离症诊断以及手术前评估的效果和价值。方法方便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接受诊断的51例疑似为肺隔离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16排CTA检查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敏感性、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16排CTA诊断肺隔离症的敏感度为97.7%,特异度为100%,准确率为98.0%,PPV为100%,NPV为87.5%。16排CTA从异常供血动脉评估方面来看,其诊断敏感度为97.9%,特异度为100%,准确率为98.1%,PPV为100%,NPV为83.3%。16排CT诊断效能与D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排CT在诊断肺隔离症方面准确率较高,可以作为替代DSA的诊断方法进行临床诊断。 CTA影像学检查不仅可以清晰地显示PS患者异常的供血动脉,还可以提供包括气管、肺实质、肺气肿等在内的更为具体的信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在脑血管狭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7年1月收治的42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进行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对比脑血管狭窄位置、数量及直径,并统计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准确率、误诊率及漏诊率。结果 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测的脑血管狭窄位置及数量总符合率为97.83%;两种检测方式检测脑血管狭窄的直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脑血管狭窄程度的准确率为96.48%(274/284)、漏诊率为0.35%(1/284)、误诊率为3.17%(9/284)。结论 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DSA相比具有相近的诊断准确率,且漏诊率、误诊率均较低,可准确判断脑血管狭窄的位置、数量、直径以及狭窄程度,且更加安全,费用更低,诊断价值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利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VR成像技术和DSA成像技术对患有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94例经病理学检验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2组,平均每组47例。A组患者在治疗前采用DSA成像技术进行诊断;B组患者在治疗前采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VR成像技术进行诊断。结果:B组患者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符合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诊断检查所需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及家属对诊断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患者;2组患者在诊断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不适反应。结论:利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VR成像技术对患有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非常高,且检查所需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低管电压、低剂量对比剂64排128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123例肺动脉栓塞患者,根据注射对比剂剂量以及管电压的不同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60例)和低剂量组(6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64排128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进行二次诊断,常规剂量组采取管电压120kv,造影剂为150ml;低剂量组采取管电压100kv,造影剂为35ml,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 低剂量组左、右肺静脉CT值均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患者图像质量总体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电压、低对比剂条件下64排128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可以显著提升图像质量,有利于肺动静脉的影像区分,在CT肺血管造影肺动脉栓塞诊断中可行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刘明祥 《当代医学》2010,16(25):98-98
目的探讨不同放射线的检查方法在进行诊断冠心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129例冠心病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以及常规冠状动脉的造影。结果 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敏感度为95.8%,特异性为94.3%。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钙化病变以及冠脉狭窄病变的显影有比较高的准确率。结论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可以进行冠心病患者的无创检查以及冠脉支架患者手术后的随访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64层CT脑灌注辅以CT血管造影在颈内动脉异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取本院50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再将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收治时间为2013年5月直至2015年7月,两组患者均进行64层CT脑灌注辅以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观察组健侧脑血流量(285.51±46.72)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侧对比剂峰值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患侧脑血容量以及脑血流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64层CT脑灌注辅以CT血管造影在颈内动脉异常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周围型小肺癌(SPLC)应用多排螺旋CT诊断的价值。方法本文收集我院2015年7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早期SPLC患者78例进行对比研究,78例患者均分别采用X线(对照组)及多排螺旋CT(观察组)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检查结果,探讨多排螺旋CT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80.77%(P0.05),64排螺旋CT征象包括支气管血管聚集征、胸膜凹陷征、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等。结论临床上针对早期SPLC患者应用多排螺旋CT进行诊断,可有效降低误诊率,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15.
王启云 《吉林医学》2015,(6):1181-1182
目的:探讨CT检查在腹部创伤患者病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选择128例腹部创伤的患者,根据对患者腹部的检查过程中采用的检测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6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B超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CT检查,患者扫描结束之后,对不同症状的患者根据扫描的结果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并且记录下手术治疗的结果,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率的高低。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腹部创伤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1.9%、93.8%,观察组患者腹部创伤的诊断准确率显著性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检查的检测方法准确率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值得对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转移性肝癌采用64排螺旋CT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转移性肝癌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由病理检查确诊,同时采用64排螺旋CT进行诊断,分析诊断结果,对比观察诊断结果的准确率。结果32例患者均采用病理检查金标准,采用64排螺旋CT诊断确诊27例,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64排螺旋CT对转移性肝癌进行诊断,能够获得较高的准确率,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非常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TA)检查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96例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随机抽样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多方面、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减少影响图像质量的干扰因素,提高检查与诊断的成功率。结果干预组的成像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贯穿于整个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的全过程,细致、科学有效地做好护理工作是检查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技术要求及在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对53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其中25例进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以常规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敏感率为95.8%,特异性为94.3%。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脉狭窄、支架管腔、钙化病变显影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作为冠心病患者无创检查和冠脉支架术后随访手段。  相似文献   

19.
黄迢华 《中外医疗》2016,(35):174-176
目的:整理该院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手术治疗资料,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或栓塞中的应用。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31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对其进行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患者进行颅内动脉瘤观察和诊断,将诊断结果与手术后疾病治疗情况进行对比,总结64排螺旋CT对颅内动脉瘤手术和栓塞的应用价值。结果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准确率99.37%,检查结果与手术确诊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通过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进行诊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指导手术和栓塞的治疗,具有极高的临床借鉴、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CT angiography,CTA)及各种图像重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A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确诊为AD的32例患者,均行64排CTA检查,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以及三维容积成像(VR)后处理。结果:32例患者CTA均显示内膜片、内膜破口、真假腔及分支血管受累情况。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能快速、准确、无创地诊断主动脉夹层,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