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医学影像》2001,10(1):2-4
目的通过18F-FDG PET显像在消化道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和随访结果,与CT/MR和手术病理结果的对比研究,以评价PET在消化道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消化道恶性肿块13例(胰腺癌10例,直肠癌2例和肝癌1例)、良性肿块5例和恶性肿瘤(胃癌5例,直肠癌4例和肝癌1例)手术治疗后10例共28例患者进行18F-FDG PET全身显像,采用双盲法将PET诊断结果与同期的CT/MR影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3例消化道恶性肿块PET和CT/MR均见原发灶病变,10例PET显像结果与CT/MR相同,另外3例胰腺癌患者PET显像见腹腔淋巴结和脊柱转移.5例良性消化道占位性病变PET全身显像均阴性,其中1例病例病理诊断为直肠腺瘤.10例消化恶性肿瘤术后随访中有3例PET阳性结果与CT/MR相同,4例PET全身显像阴性,另外3例PET显像见其他部位病灶.结论18F-FDG PET显像对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具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对恶性肿瘤治疗后随访确认或排除肿瘤残留和复发以及发现全身部位的转移等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对全身转移病灶的定性和定位诊断优于CT/MR.  相似文献   

2.
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且易复发、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死率无论在男性还是女性患者中均占恶性肿瘤的第一位[1].我国肺癌患者5a生存率不足10%,而国外发达国家为14%~20%,这5%~10%的差距就在早期诊断上[2,3].本院应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X线体层成像仪(PET/CT)显像对92例肺部疾病患者行早期定性、定位诊断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痴呆最常见的病因,早期诊断困难。PET显像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目前淀粉样蛋白显像是早期诊断AD的最佳选择,葡萄糖显像对病情评估有较高价值。本文对PET显像中葡萄糖显像、淀粉样蛋白显像和tau蛋白显像在AD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18F-FDG显像在管理经治肺癌患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18F-FDG PET显像在诊断、治疗经治肺癌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对92例经治肺癌患者进行18F-FDG PET显像及CT检查,检查后随访6~48个月,将未发生死亡及转移患者的标准摄取值(SUV)与其余患者相比较;分析患者SUV与其生存状况.结果对于经治肺癌患者,18F-FDG PET在诊断敏感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上均明显优于CT;未发生死亡及转移患者SUV小于其余患者;患者生存状况与其SUV大小具有相关性.结论 18F-FDG PET显像在监测肺癌治疗后患者病情及治疗计划制定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18F-FDG PET或PET/CT显像研究血清癌胚抗原(CEA)升高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1例患者中,无既往恶性肿瘤病史者42例,有恶性肿瘤病史者39例。全身PET或PET/CT显像者78例,局部显像者3例。所有患者临床随访时间皆大于6个月。【结果】81例中,随访结果证实有恶性肿瘤者70例,无恶性肿瘤者11例。PET对恶性肿瘤的检出灵敏度为91.5%,特异性为85.7%。假阳性1例,为结肠腺瘤;假阴性5例,见于肺泡癌(3例)、卵巢浆液乳头状囊腺癌(1例)和胃印戒细胞癌(1例)。真阳性患者中,肺癌 结直肠癌占72.3%。恶性病灶的多少及严重程度与CEA水平的高低无明显关系。【结论】PET在探查和诊断CEA升高者体内恶性肿瘤方面是一种很有用的显像技术。PET显像阴性者须结合其他影像技术并判断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6.
正电子示踪剂PET显像是反映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在分子水平监测人体组织细胞代谢、酶和受体活性以及基因表达的重要的分子影像技术,PET/CT也是迄今用于临床分子影像成像的最佳设备.PET/CT显像在临床主要用于肿瘤、脑和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和对治疗方案的选掸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18F-FDG PET显像在消化道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和随访结果,与CT/MR和手术病理结果的对比研究,以评价PET在消化道肿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消化道恶性肿块13例(胰腺癌10例,直肠癌2例和肝癌1例)、良性肿块5例和恶性肿瘤(胃癌5例,直肠癌4例和肝癌1例)手术治疗后10例共28例患者进行~(18)F-FDG PET全身显像,采用双盲法将PET诊断结果与同期的CT/MR影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3例消化道恶性肿块PET和CT/MR均见原发灶病变,10例PET显像结果与CT/MR相同,另外3例胰腺癌患者PET显像见腹腔淋巴结和脊柱转移。5例良性消化道占位性病变PET全身显像均阴性,其中1例病例病理诊断为直肠腺瘤。10例消化恶性肿瘤术后随访中有3例PET阳性结果与CT/MR相同,4例PET全身显像阴性,另外3例PET显像见其他部位病灶。结论 ~(18)F-FDG PET显像对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具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对恶性肿瘤治疗后随访确认或排除肿瘤残留和复发以及发现全身部位的转移等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对全身转移病灶的定性和定位诊断优于CT/MR。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18F-FDG PET显像在消化道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和随访结果,与CT/MR和手术病理结果的对比研究,以评价PET在消化道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消化道恶性肿块13例(胰腺癌10例,直肠癌2例和肝癌1例)、良性肿块例结果与同期的CT/MR影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3例消化道恶性肿块PET和CT/MR均见原发灶病变,10例PET显像结果与CT/MR相同,另外3例胰腺癌者PET显像见腹腔淋巴结和脊柱转移。5例良性消化道占位性病变PET全身显像均阴性,其中1例病例病理诊断为直肠腺癌。10例消化恶性肿瘤术后随中3例PET阳性结果与CT/MR相同,4例PET全身显像阴性,另外3例PET显像见其他瓿位病灶。结论 ^18F-FDG PET显像对原发性恶性肿瘤的诊断、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具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对恶性肿瘤治疗后随访确诊或排除肿瘤残留和复发以及发现全身部位的转移等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对全身转移病灶的定性和定位诊断优于CT/MR。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结合高分辨率CT(HRCT)在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癌(PTBA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诊断准确率。资料与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26例PTBAC患者的18F-FDG PET/CT及HRCT影像资料,患者均先行18F-FDG PET/CT显像,其中15例根据诊断需要0~3 d内行HRCT检查,分析两者结合对PTBAC的诊断价值。结果:全组26例患者18F-FDG PET/CT显像检查,确切诊断肺癌9例,恶性不除外13例,肺感染性病变4例,确诊率为34.6%,误诊率较高;其中15例患者18F-FDG PET/CT显像后结合HRCT确切诊断肺癌13例,1例初次诊断感染性病变者后经结合HRCT图像诊断为肺癌,1例18F-FDG PET/CT显像及HRCT均疑为肺炎者,经18F-FDG PET/CT延迟显像后综合评判考虑肺癌,后病理证实;18F-FDG PET/CT结合HRCT诊断正确率达100%。结论:PTBAC的18F-FDG PET/CT显像特点及HRCT表现复杂多样,PET/CT结合HRCT在PTBAC诊断中的应用能够大大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10.
18F-FDG PET/CT已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分期、疗效监测及预后评价。最大标准化摄取值是最常用的半定量评估指标,但它只是单点估计,忽略了18F-FDG摄取分布的变化,且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动态18F-FDG PET/CT检查是一个连续采集过程,可以利用动力学模型定量分析肿瘤组织对FDG的净摄取率,与传统的SUV相比,动态扫描可以对肿瘤微小代谢变化做出早期评估,更直接、有效地反映示踪剂的摄取。但因其扫描时间长、参数分析复杂等因素限制了临床应用,目前,随着多种简化扫描协议的开发,动态18F-FDG扫描已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从动态18F-FDG PET/CT显像局限性及简化方案及动态18F-FDG PET/CT显像在肺癌、乳腺癌、胰腺癌、淋巴瘤、骨髓瘤、胶质母细胞瘤、软组织肉瘤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中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