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0 毫秒
1.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低场MRI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分析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低场MRI征象,评价ANFH的MRI分期及其关节积液的分级.材料和方法:在分析50例正常髋MRI基础上回顾性对照分析51例(90个股骨头)ANFH的低场MRI和X线平片资料.结果:90个ANFH中,20个(22 %) X线平片为阴性;64个(71%)MRI示"脂肪强度征"即坏死区内或近侧可见类似皮下脂肪样信号.按照 Hungerford分期:0期9个,Ⅰ期13个,Ⅱ期31个,Ⅲ期26个,Ⅳ期11个.ANFH引起的关节积液多为2~3级(60个髋,占67%);Ⅲ、Ⅳ期ANFH合并关节积液量比0~Ⅱ期明显多(P<0.005).结论:低场MRI能够准确显示ANFH的范围、程度、信号特征及其关节积液的情况,并能够对早期ANFH作出可靠诊断;"脂肪强度征"为低场MRI的特征性表现,对诊断ANFH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MRI随访在经导管动脉灌注(TAI)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对22例(30髋)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确诊的非创伤性ANFH患者采用TAI治疗,并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髋关节功能及MRI影像改变.随访观察9~ 36个月.按ARCO分期,0期1髋;Ⅰ期6髋;Ⅱ期20髋;Ⅲa期3髋.结果 TAI术后,0期+Ⅰ期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平均(82.7±2.48)分增至术后平均(99.98±3.45)分;Ⅱ期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平均(76.9±3.23)分增至术后平均(95.07±3.68)分;Ⅲa期患者髋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平均(69.8±1.22)分增至术后平均(90.09±3.17)分.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MRI随访发现19髋(63.3%)有不同程度好转,股骨头坏死区病灶稳定,见增生、硬化及囊变缩小,骨髓水肿范围变小,髋关节积液减少;2髋(6.7%)病变基本保持不变;9髋(30%)病变加重,表现为骨髓水肿范围增大、髋关节积液增多,但在继续随访中病变好转.结论 非创伤性ANFH患者TAI术后MRI随访有一定的价值,但需结合患者的临床及其他影像资料才是科学的随访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 病人髋关节周围软组织改变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证实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人的髋关节周围软组织改变的MRI表现.结果 MRI显示73例患者122个股骨头出现缺血性坏死,其中35例患者发现软组织无菌性炎症改变,且坏死分期越高改变越重.结论 MRI能早期发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周围软组织异常及范围.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对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早期诊断及评价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怀疑或经X线检查诊断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进行双髋关节MRI检查,并对其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期和敏感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X线检查发现ANFH37个部位。其中Ⅱ期21个,表现为骨疏松、骨硬化或囊状透亮区;Ⅲ期7个,股骨头轻度变形或塌陷,其内见骨质囊状破坏、骨质增生、硬化;Ⅳ期9个,股骨头明显变形或塌陷,关节间隙狭窄。MRI检查发现ANFH43个部位,Ⅰ期6个,见股骨头双线征;Ⅱ期20个,表现为股骨头内带状或散在的斑点状、不规则长T1、长T2信号,或广泛的不规则的混杂信号影;Ⅲ期8个,为新月形长T1、长T2信号影,周围伴长T1、短T2环状信号影;Ⅳ期9个,股骨头明显变形或塌陷,其内见大片长T1、长T2信号影及周围硬化环,关节间隙狭窄。对X线和MRI早期股骨头坏死的诊断率进行卡方检验显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MRI可早期显示ANFH病变,并准确分期,有助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I评价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分析股骨头缺血坏死 (ANFH)的MRI征象 ,评价ANFH的MRI分期。方法 在分析 5 0例正常髋MRI基础上回顾性对照分析 5 0例 (78个股骨头 )ANFH的MRI和X线平片资料 ,并将ANFH的影像学分期与坏死区MRI信号特征 (分型 )进行了联系与对比。结果  (1) 78个ANFH中 ,15个 (2 0 % )X线平片为阴性 ;3 5个 (4 5 % )在T1WI上出现“脂肪强度征” ;2 7个 (3 5 % )在T2 WI上可见“双线征”。 (2 )将ANFH的Mitchell分型与Hungerford分期列于对应表中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A型和B型与 0~Ⅱ期之间 ,C型和D型与Ⅲ、Ⅳ之间有密切的对应关系 (Ρ <0 .0 0 5 )。 (3 )ANFH引起的关节积液多为 2~ 3级 (72 % ) ;Ⅲ、Ⅳ期ANFH合并关节积液量比 0~Ⅱ期明显多 (Ρ <0 .0 0 5 )。结论 MRI能够准确显示ANFH的范围、程度及信号特征 ,使早期ANFH的诊断成为现实 ;ANFH的MRI分型与其影像学分期之间有密切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6.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NFH)是一种常见髋关节病,临床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目前国内外文献对ANFH的MRI诊断已有相当多研究,但对不同病因间所致ANFH的MRI对比研究报道甚少.为此,本文将着重对不同病因所致ANFH分期的MRI表现特点进行对比研究,以了解MRI有无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对随访确诊40例(60髋)成人ANFH的MRI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对成人ANFH的显示及诊断能力。结果 40例患者(60髋)MRI表现为早期ANFH 39髋,中晚期21髋,其中坏死区MRI表现为A型脂肪信号型20髋,B型血液信号型19髋,C型水样信号型10髋,D型纤维组织信号型11髋。线样征19髋其中"单线征"2髋,"双线征"17髋。47髋骨髓水肿,MRI表现为0级7例,1级23例,2级8例,3级9例。关节囊积液,其中0级3髋,1级40髋,2级9髋,3级8髋。结论 MRI在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及分期分级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药联合髋关节注射自体BMSCs治疗中晚期ANFH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髋关节注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中晚期ANFH患者(FicatⅢ~Ⅳ期),其中研究组30例(44髋),给予髋关节注射自体BMSCs悬液10 ml,BMSCs数量约为2×(107~108)个;对照组30例(45髋)患者,给予髋关节注射玻璃酸钠注射剂25 mg/髋。治疗1次为1个疗程。同时两组患者均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服用宁亚功主任自拟方药。治疗6个月后观察患者双髋关节X片及髋关节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为86.36%高于对照组的75.55%(P〈0.05);髋关节评分研究组的(56.614±15.072)分高于对照组的(46.000±10.039)分(P〈0.01)。结论中药联合髋关节注射自体BMSCs治疗中晚期ANFH,能够促进坏死区骨修复,缓解症状,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磁共振STIR序列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经MRI普查后STIR序列显示不同程度骨髓水肿及关节积液,而常规T1WI及T2WI未明确提示ANFH特征性改变的18例临床高危患者4~6个月后复查,对其影像征象进行分期和对比性分析。结果复查后有14例患者(共25部位股骨头)可诊断为Ⅰ~Ⅱ期ANFH,病变部位与MRI初次检查时STIR序列所显示的骨髓水肿部位基本一致。结论 MRI在检测ANFH病变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尤其STIR序列对ANFH的早期诊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CT及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成人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X线、CT及MRI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63例75个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平片、CT及MRI的诊断结果.结果 75个早期ANFH中, Ⅰ期30髋;Ⅱ期45髋;早期(Ⅰ~Ⅱ期)股骨头坏死的X线平片、CT及MRI的确诊率分别是25.3%, 64%及100%.结论 MRI在早期诊断ANFH的敏感性和准确率方面优于CT和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1985~1993年间63例(72个股骨头)早期ANFH患者进行了前瞻性随访研究,平均随访6年零1个月(4~12年)。72个早期坏死的股骨头中,55个因其对侧髋有临床症状和股骨头塌陷而被发现,有17个因胶原性疾病应用激素治疗后查体发现。所有病例均经MRI确诊,其中特发性5例,酒精性9例,使用激素49例。应用超导型0.5T(1985~1988年)和1.5T(1989~1993年)磁共振设备。该研究只采用SE序列冠状位T_1WI进行评价,扫描参数  相似文献   

12.
杨军  白晓东  闫君  邢更彦 《武警医学》2022,33(6):528-532
 目的 探讨精准微创治疗部队官兵创伤性股骨头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ANFH)的有效性并进行相关分析。方法 选取2014-02至2018-04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骨科收治的共77例(93髋)ANFH患者,均为部队官兵。随机分为单纯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治疗组(对照组)46髋,导向器镜下精准钻孔减压联合ESWT治疗组(联合治疗组)47髋,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的3、6个月及最终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VAS评分和Harris髋关节评分进行主观疼痛和髋关节功能评估,并对两组股骨头塌陷及生存时间情况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比记录。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72个月,两组治疗前髋关节主观疼痛及功能评价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髋关节主观疼痛及功能比较,联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优良率(85.11%)、股骨头塌陷及生存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8, P=0.016)。结论 导向器镜下精准钻孔减压联合ESWT较单纯ESWT治疗,对部队官兵ARCO Ⅰ-ⅢA期ANFH髋关节功能和延缓股骨头塌陷疗效更为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的MRI征象,评价ANFH的MRI分期。方法:对58例股骨缺血坏死的患者进行双侧股骨头MRI检查并将.ANFH的影像学分期与MRI信号特征对比。结果:①90个股骨头缺血坏死20个X线平片为阴性;27个在T2WI上“见双线征”。Ⅲ、Ⅳ期22个在T1WI股骨头碎裂、塌陷、续发退行性变;②ANFH的MRI分期依据Ficat分期法共分为五期;③早期ANFH引起的关节积液多为2—3级。结论:MRI能够准确显示ANFH的范围程度及信号特征,尤其对早期ANFH的诊断尤其敏感是常规X线CT所不及。  相似文献   

14.
股骨头缺血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是一种成人常见的髋关节病变,临床出现典型的股骨头缺血坏死时,患者大多已进入不可逆的中晚期(Ⅲ~Ⅳ期),此时往往容易失去最佳治疗时机。如何能够有效的早期发现(Ⅰ~Ⅱ期)和治疗,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对44例ANFH的MRI表现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探讨低场强MRI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及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CR,CT,ECT和MRI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23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早期(符合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标准Ⅰ期-Ⅱ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CR,CT,ECT和MRI的影像学特征及其检查结果。结果CR诊断早期ANFH11髋,阳性率为47.8%,CT诊断早期ANFH14髋,阳性率为60.9%,ECT诊断诊断早期ANFH21髋,阳性率为91.3%,MRI诊断早期ANFH22髋,阳性率为95.7%。经统计学处理,X2=19.38,P<0.01,CR,CT,ECT和MRI四者敏感性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影像学诊断而言,CR诊断敏感性较低,CT可提供较多的诊断信息,ECT和MRI的敏感性高于CT及CR,MRI可准确地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相似文献   

16.
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研究医源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7个长期大量激素治疗后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例。男 11例 ,女 16例 ,年龄 2 0~ 46岁 ,平均 3 5 .6岁 ,病程 1~ 5年。口服强的松最大剂量 ( 60~ 2 5 )mg/d ,用药时间6个月~ 5年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出现时间为用药后 3个月~ 2年。 2 0例行X线检查 ,15例行MRI检查 ,均行X线、MRI检查的有10例。 8例行CT检查 ,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X线平片诊断早期ANFH 6例 ,7个股骨头 ,CT诊断 7例 ,11个股骨头。MRI诊断 15例 ,2 1个股骨头。MRI早期诊断ANFH的 2 1个股骨头中 ,19个出现线样低信号 ,其中表现为“单线征”6个 ,“双线征”13个。结论 MRI“线样征”是诊断早期缺血坏死的特征性表现。MRI诊断早期ANFH的阳性率高于X线、CT。MRI是早期诊断激素性ANFH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经髋部动脉灌注术治疗ANFH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随访研究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确诊并经髋部动脉灌注术治疗的100例(129髋)ANFH病人1-4年,按Ficat分期,0期0髋,Ⅰ期33髋,Ⅱ期68髋,Ⅲ期23髋,Ⅳ期5髋,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髋关节功能及影像学改变。结果:经髋部动脉灌注治疗后1-4年的Ⅰ、Ⅱ期患者疼痛及生活能力较前改善(P<0.05),Ⅱ期患者关节活动度及行走距离较前改善(P<0.05);Ⅰ、Ⅱ期患者治疗后DSA显示血管增多,部分血管再通,实质期染色变化;MRI显示骨髓水肿信号及关节积液减少,骨坏死范围及坏死骨缩小;X线平片显示不同程度的骨质修复。Ⅲ、Ⅳ期患者治疗后1-3年临床症状、髋关节功能及影像学评价疗效不理想。结论:经髋部动脉灌注术治疗ANFH对Ⅰ、Ⅱ期患者有较好的中远期疗效,对Ⅲ、Ⅳ期患者中远期疗效不理想。  相似文献   

18.
李岩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9):1596-1598
目的 探讨MRI联合CT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98例ANF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都进行两侧髋关节的CT和MRI检查,对两者定性诊断敏感度和早期影像学进行分析.结果 CT诊断ANFH敏感度为88.78%,MRI为90.81%,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974,P=0.103);二者联合诊断准确率为97.96%(96/98),与CT及MRI诊断敏感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4.321、4.095,P=0.016、0.022);CT和MRI对ANFH阳性患者检测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与MRI检查方法对于ANFH的诊断均具较高的敏感性,但二者联合应用后可互补对ANFH患者进行诊断,显著提高诊断敏感度,为今后ANFH患者的诊断提供有效可行的模式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成像(MRI)对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MRI表现,以提高AS的早期诊断。方法对52例AS髋关节的病例进行MRI横、冠状位扫描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作自旋回波(SE)T1WI,快速自旋回波(FSE-XL)T2WI+脂肪抑制,3D FW FGRE T1WI。男性40例,女性12例,年龄14~58岁,平均30.36岁。结果 52例共104个髋关节有不同程度异常MRI表现,其中累及双侧髋关节47例,单侧5例。MRI表现有:关节积液50例98个髋关节;骨髓水肿19例;关节软骨异常10例;关节面软骨下囊状骨破坏15例;骨质疏松25例;关节间隙狭窄3例;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12例;附着点炎症10例。结论 MRI是显示AS的髋关节受累最有效的方法,可用于早期诊断和疾病活动期的评价,为临床治疗、预防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战士训练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发病机制及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的疗效。方法ARCO分期Ⅰ-Ⅲ期的股骨头坏死战士(排除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者)108例,男86例,女22例,年龄18~25岁,由患者自愿选择治疗方法。其中50例采用ESWT联合钻孔减压术治疗,于钻孔减压术后第2天将9~12kV(0.16~0.22mJ/mm2)的体外冲击波作用于患处,治疗后6、12个月复查双髋X线、MRI及髋关节Harris评分(HHS)。58例患者采用单纯钻孔减压术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两组中均无ANFH恶化。ESWT治疗后ARCOⅠ、Ⅱ、Ⅲ期病例股骨头坏死区分别减小了22.9%、32.8%、34.3%,其中ARCOⅡ、Ⅲ期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单纯钻孔减压治疗组(P<0.01)。治疗后6、12个月复查显示,ESWT联合钻孔减压治疗组HHS升高较早、较快,由54.2分分别升至90.2、83.2分,疗效优于单纯钻孔减压治疗,其中ARCOⅡ、Ⅲ期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单纯钻孔减压治疗组(P<0.01)。结论ESWT对早中期ANFH疗效显著,有望在临床治疗骨肌系统慢性损伤性训练伤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