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艾滋病并口腔白念珠菌感染与CD4关系及药物敏感试验研究. 方法对24例艾滋病并发口腔白念珠菌感染者分析其药敏试验结果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 结果白念珠菌的药敏依次为5-氟胞嘧啶(24/24),两性霉素B(23/24),制霉菌素(19/24),氟康唑(4/6),咪康唑(10/24),益康唑(8/24),酮康唑(7/24).经血液途径比经性途径感染者更易合并口腔白念珠菌感染. 结论口腔白念珠菌感染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且耐药情况严重,是艾滋病病情严重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情况、相关因素、菌株分布及治疗现状.方法 对 2006年1月-2010年6月期间诊断的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共诊断院内肺部真菌感染6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基础疾病,占76.7%;56例患者(86.2%)具有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抗真菌治疗的有效率为87.2%.结论 呼吸科病房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以念珠菌感染所占比例最高,应早期采用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烯醇化酶(enolase,ENO)是糖酵解过程中必需的关键酶,能催化磷酸甘油酸向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也能在糖异生过程中催化逆向反应。白念珠烯醇化酶由440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Mr)47 000左右。据研究,其含量分别约占白念珠菌孢子相和菌丝相的0.7%和2%[1],是白念珠菌含量最为丰富的蛋白质之一。近年来,住院患者院内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i infection,IFI)的问题日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侵袭性真菌感染危险因素的增多,如器官移植、中性粒细胞减少、长期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等,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临床上侵袭性真菌感染仍以念珠菌属感染为主,其中白念珠菌感染占54%、光滑念珠菌占22%、近平滑念珠菌占6%、热带念珠菌占5.7%、克柔念珠菌占4.3%。随着抗真菌药物长期反复广泛应用,对抗真菌药物耐药的念珠菌也愈来愈多,  相似文献   

5.
播散性念珠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病。据Biguet统计,该菌属各种不同菌株致病力差异很大,其中最常见的白色念珠菌占阳性血培养的68%,其次热带念珠菌(18%)和近平滑念珠菌(12%),本文首先选择白念珠菌为研究对象,提取其细胞壁上存在的甘露聚糖(Mannan),并研究该多糖抗原与我们获得的命名为A7C4杂交瘤细胞珠分泌的鼠IgM型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移mAb)免疫反应特性。进而建立ABC—ELISA,检测血清甘露聚糖血症,以便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密度感应分子(quorum sensing molecule)tyrosol(对羟基苯乙醇)和farnesol(法呢醇)对白念珠菌生物被膜形成的调控作用.方法 在tyrosol和farnesol干预下构建白念珠菌临床株和标准株生物被膜,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应用RT-PCR技术检测密度感应分子对白念珠菌HTA1和EFG1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并采用MTT法观察密度感应分子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 tyrosol对白念珠菌生物被膜的菌丝发生和细胞活性无明显促进作用,也无法中和farnesol对菌丝发生和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tyrosol使白念珠菌生物被膜内细胞HTA1的表达增强,对EFG1的表达并无明显影响;tyrosol不能改变famesol对HTA1和EFG1表达的抑制作用.结论 tyrosol能在一定程度恢复口腔白念珠菌生物被膜内细胞的活跃状态,但当tyrosol与famesol同时存在时,tyrosol的作用被后者的抑制效应所掩盖,细胞对farnesol更敏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不同浓度光敏剂5-氨基酮戊酸(5-ALA)在白念珠菌体内生成原卟啉IX (PpIX)进行荧光强度测定,探求PpIX荧光强度与ALA浓度的关系.为光动力治疗白念珠菌选择最佳的光敏剂浓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将各组白念珠菌悬液与不同浓度5-ALA混合后避光60min孵育.利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测量PpIX荧光强度.结果 实验组白念珠菌与不同浓度ALA避光孵育后均有荧光物质PpIX产生,200mg/mL以上ALA浓度组产生的PpIX强度无统计学意义.300mg/mL以下ALA浓度与PpIX生成强度有相关性.对照组没有检测到PpIX.结论 ALA浓度与生成的PpIX荧光强度密切相关.这为临床ALA-PDT治疗白念珠菌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联合抗氟康唑诱导产生的耐药稳定白念珠菌的作用.方法采用多步诱导法,在YEPD培养基中,利用氟康唑诱导白念珠菌敏感株产生耐药稳定菌株.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NCCLS)制定的标准,采用棋盘微量稀释法测定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对耐药稳定菌株的联合药敏试验,并对诱导耐药稳定菌株ERG11基因的编码区序列进行DNA测序.结果临床敏感菌株和标准敏感菌株能被诱导形成耐药菌株,但大部分不稳定,诱导耐药稳定株ERG11基因的编码区DNA测序有突变点存在,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联用对诱导耐药稳定株可产生协同作用.结论特比萘芬与氟康唑或伊曲康唑联合应用对基因突变产生的耐药株有协同作用,可阻止或延迟氟康唑诱导的耐药性白念珠菌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胃黏膜损伤时细胞凋亡形式及作用。方法制备大鼠水浸-束缚应激(WRS)模型,计算溃疡指数(UI);TUNEL法检测胃黏膜细胞凋亡;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大鼠比较,WRS后2h,黏膜损伤严重(P<0.01),凋亡细胞明显增多(P<0.01),BCl-2表达明显减弱(P<0.05),BAX表达明显增加(P<0.01);WRS后24h,黏膜修复,凋亡细胞仍高于正常水平(P<0.05),BCl-2表达基本恢复正常,BAX表达仍高于正常水平(P<0.05)。透射电镜下可见WRS组发生凋亡的细胞形态各异。结论细胞凋亡是急性胃黏膜损伤过程中细胞死亡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0.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在胃黏膜损伤中的作用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在不同因素诱发的胃黏膜损伤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用乙醇、吲哚美辛、应激诱发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检测胃黏膜溃疡指数(UI),一氧化氮(NO)和ADMA水平,以及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DDAH)的活性;检测幽门螺旋杆菌(Hp)处理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细胞培养液中NO,ADMA和TNF-α水平,以及细胞中DDAH活性。结果:乙醇、吲哚美辛、应激诱发大鼠胃黏膜损伤的同时ADMA水平显著升高以及DDAH活性下降;Hp处理GES-1细胞24 h后,ADMA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DDAH活性下降;外源性ADMA也能显著升高GES-1细胞TNF-α水平。结论:ADMA是促进胃黏膜损伤的重要因子,除抑制NO生成外,还具有直接致炎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全血白细胞吞噬白念珠菌的流式细胞术检测方法。方法绘制白念珠菌生长曲线后,取生长对数中期的白念珠菌,以活体细胞示踪荧光探针二乙酰羧基荧光黄琥珀酰亚胺酯(CFDA-SE)标记,与以PC5标记的CD45单克隆抗体预标记的全血白细胞,在37℃分别反应10、30、60min(MOI≈10∶1),以流式细胞术观察CD45阳性细胞对白念珠菌的吞噬情况。结果白念珠菌在液体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培养基(YPD)中37℃、50mL/LCO2培养,第5~11h为对数生长期。10mmol/LCFDA-SE染色30min,可使白念珠菌均匀着色;CD45阳性细胞和标记的白念珠菌作用10、30、60min,CD45阳性细胞中中性粒细胞的吞噬率分别为(80.1±6.1)%、(83.8±7.7)%和(92.3±11.2)%;单核细胞的吞噬率为(11.2±3.6)%、(15.8±4.4)%和(27.7±6.8)%,淋巴细胞作为无明显吞噬作用内参,其吞噬率为(0.9±0.3)%、(0.8±0.4)%和(5.2±1.6)%。结论成功建立流式细胞术检测全血白细胞吞噬白念珠菌的方法,全血白细胞与白念珠菌共孵育30min是较为合适的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12.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 ,H .pylori)的cag致病岛(cagpathogenecityisland ,cagPAI)被认为是主要的疾病相关毒力因子,与胃上皮细胞IL 8的分泌相关。研究表明,cagE基因位于cagPAI的下游,是cagPAI存在的标志,与H .pylori感染后胃黏膜细胞因子IL 8的合成释放及严重的胃黏膜炎症相关〔1〕。cagE基因在我国患者中的分布特点及与胃肠道疾病的关系尚未完全明确,我们应用两对不同引物扩增临床分离菌株cagE片段并观测胃黏膜的炎症程度,初步评价该基因与不同H .pylori相关胃肠道疾病的关系。材料和方法菌株分离培养:临床分离共14 5株H…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对内毒素诱导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CCl4制备肝硬化PHG大鼠模型。热处理诱导HSP70表达,注射内毒素及其拮抗剂BPI21,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HSP70和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胃黏膜病理变化。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PHG组、PHG+热处理组、PHG+内毒素组及PHG+BPI21组。结果: (1) PHG时胃黏膜HSP70表达明显减少,血浆内毒素及胃黏膜TNF-α表达明显增加,胃黏膜损伤明显;(2) 外源性内毒素增加PHG大鼠胃黏膜TNF-α表达,加重其胃黏膜损伤;BPI21则显著减少其TNF-α表达,减轻胃黏膜损伤;(3)热处理增加PHG大鼠胃黏膜HSP70表达,减少TNF-α表达,减轻胃黏膜损伤。结论: HSP70减轻PHG胃黏膜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胃黏膜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免疫功能低下Wistar大鼠白念珠菌肺炎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用于免疫干预研究的免疫功能低下白念珠菌肺炎Wistar大鼠模型.方法醋酸考的松皮下注射制成大鼠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并于第14天气管内灌注白念珠菌,制成免疫功能低下合并白念珠菌肺炎模型.检测免疫功能低下组,免疫功能低下+白念珠菌1、3、7?d组,正常组,正常+白念珠菌1、3、7?d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及杀菌功能;抗原提呈功能;培养上清中TNF-α活性和IL-1β、IL-6水平;血淋巴细胞杀伤功能;血清IFN-γ活性、IL-1β、IL-6水平;免疫功能低下+白念珠菌1、7?d组和正常+白念珠菌1、7?d组肺组织IFN-γ、TNF-α、IL-1β、IL-6表达;并于第7天进行左肺白念珠菌培养计数.结果免疫功能低下的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和杀菌功能,抗原提呈功能,以及分泌TNF-α、IL-1β、IL-6的功能均明显低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大鼠;免疫功能低下的大鼠血中淋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明显低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大鼠;免疫功能低下的大鼠血清IFN-γ活性和IL-1β、IL-6水平明显低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大鼠.免疫功能低下合并白念珠菌肺炎大鼠肺组织IFN-γ、TNF-α、IL-1β、IL-6表达灌菌后第1天均低于白念珠菌肺炎大鼠,第7天均高于白念珠菌肺炎大鼠.免疫功能低下的大鼠左肺白念珠菌培养计数6.50×108CFU,免疫功能正常的大鼠左肺白念珠菌培养未见白念珠菌生长.结论该模型是免疫功能低下宿主肺部感染研究的适宜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黄芩漱口液预防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活动期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效果评价及其对口腔酸碱平衡的影响.方法:选用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本院我科收治的91例SLE活动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6).对照组使用2.5%碳酸氢钠漱口,观察组使用黄芩漱口液漱口,对比两组患者感染情况、真菌培养转阴率及口腔酸碱平衡状态.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真菌感染发生率、口腔黏膜白斑发生率和溃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真菌培养转阴率和口腔pH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芩漱口液预防SLE活动期患者有明显疗效,能够有效调节口腔酸碱平衡状态,抑制口腔真菌感染,促进溃疡愈合,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信息动态     
胃溃疡(gastric ulcer)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黄芪甲苷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从而增加胃液的pH值,促进胃黏膜细胞的再生等途径减轻吲哚美辛引起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时胃黏膜的损伤,并促进溃疡的愈合.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SPF级Wistar雄性大鼠40只,体质量220±20 g(北京维通利华试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证编号:SCXK京2008-2010).  相似文献   

17.
抗白念珠菌天然抗体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正常机体内是否存在抗白念珠菌天然抗体。方法取饲养于无菌条件下的C57BL/6小鼠和SCID小鼠外周血,ELISA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清中抗白念珠菌IgM和IgG抗体的水平。结果ELISA结果显示,与SCID小鼠相比,C57BL/6小鼠血清中存在一定滴度的抗白念珠菌IgM,但没有抗白念珠菌IgG;经白念珠菌预先吸附后,正常血清IgM与白念珠菌的结合明显减弱。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C57BL/6小鼠血清与白念珠菌的反应明显增强。结论正常机体内天然存在与白念珠菌结合的以IgM型为主的天然抗体。  相似文献   

18.
白色念球菌可能具有荚膜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色念珠菌(Candidaalbicans)又称白假丝酵母,是常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传统认为白色念珠菌无荚膜,我们在试验中曾发现似有荚膜结构,为此,进一步进行白色念珠菌是否具有荚膜的试验。材料与方法菌株:白色念珠菌、肺炎双球菌、乙型副伤寒杆菌和新型隐球菌,均为本教研室保存菌种。均按常规做过鉴定,还证实了白色念珠菌形成芽管;接种于玉米粉培养基中形成厚膜孢子。培养基:沙保琼脂、血琼脂、营养琼脂。实验动物:昆明小鼠(本院实验动物中心供给)BALBc小鼠(江西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免疫血清:白色念珠菌全菌体抗原静脉免疫…  相似文献   

19.
由于器官移植患者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癌症患者长期接受放化疗以及广谱抗生素的滥用和艾滋病的广泛传播,免疫功能低下者人数不断增多,真菌感染发生率逐年增加,尤其是白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感染最为常见。三唑类药物氟康唑是治疗念珠菌感染的常用药物,长期用药和重复给药往往会引起耐药现象,最终导致治疗失败。目前已经明确的白念珠菌的耐药机制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胃黏膜三叶因子2(TFF2)的表达变化. 方法 胃前壁黏膜下注射冰乙酸,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T-PCR法分别从蛋白水平及基因水平检测正常组(6只)、溃疡组(42只)和盐水组(42只)大鼠胃黏膜组织TFF2的表达变化. 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正常组大鼠胃黏膜TFF2蛋白呈弱阳性表达.溃疡术后1d组TFF2阳性细胞即显著增多,至溃疡术后6d TFF2积分吸光度值达到高峰,阳性细胞以靠近黏膜肌层信号较强,壁细胞阳性表达较多.溃疡术后10d及14d TFF2积分吸光度值低于溃疡术后6d组,但仍维持于较高水平;溃疡术后23d TFF2积分吸光度值显著降低,但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RT-PCR结果显示,TFF2 mRNA变化趋势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基本一致,以溃疡术后4d和6d表达较为强烈. 结论 TFF2在维持胃黏膜的完整性和促进其快速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