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接触血液且被其污染的非一次性医疗器械,应经过初步消毒(物理或化学方法)、洗刷冲净、可靠的灭菌3个步骤处理后才能施治于患者,否则可能通过不合格医疗器械传播造成医源性疾病(如肝炎、AIDS等)。为了解非一次性医疗器械在消毒(灭菌)后待用时残留血的状况,我们于1998年1~12月对某市医疗机构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了残留血试验检测,报告如下。1 方法1.1 调查方法 在全市的医疗机构中选择1所省属教学医院,随机抽检2所市直医院、5所县医院、10所乡镇卫生院、5所企业(部队)医院,对其经消毒灭菌后备用的非一次性医疗器械随机抽查后进行残留血检…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可通过医疗器械与人体各组织接触而造成医源性感染。因此,防止和控制医疗器械的污染极为重要,为了解我市医疗器械HBsAg的污染状况,按卫生部颁发《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于1996年对我市医院和个体诊所的医疗器械进行HBsAg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监测对象:凡是取得执业许可证的医院和个体诊所作为监测对象。1.2 监测内容:探针、牙钻、注射器、刮宫器、手术刀、注射针、胃镜。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对医院中的器械及医疗环境的污染情况,于1992年3月中对我局所属两个职工医院、一个港区门诊部进行了HBsAg污染情况调查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1.职工医院、门诊部的内科、外科、妇产科、口腔科、检验科已消毒或灭菌后待用的医疗器械,医务人员手和工作服以及医疗环境(医务人员的诊断台面、检查床面、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乙型肝炎在人群中传播较为广泛,而医疗器械的污染,被认为是重要传播途径之一。为了解本地区医疗单位的医疗器械HBsAg污染情况,特作此次调查。一、调查对象对区辖内23间市、区属医疗单位普遍进行抽查。主要抽查内、外、牙、妇产等科及治疗室有关器械。二、采样方法因估计污染率低,故采取混合标本检查  相似文献   

5.
对9所医院的医疗器械、医疗环境物体进行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结果表明,从411份样本中,检出HBsAg 阳性标本5份,总阳性率为1.22%,医疗器械、医疗环境物体标本HBsAg 阳性率分别为1.27%、1.20%,提示医院内环境存在着HBsAg 污染,应加强监测工作及对医院的消毒管理、  相似文献   

6.
吴丽娜  谢莉莉 《海南医学》2012,23(4):106-107
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和医护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1].因为口腔修复科使用的医疗器械和材料众多,而且器械和材料接触血液和唾液频繁,再加上诊疗环境、医疗器械、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等极易污染,是医院最易造成交叉感染的科室之一.医院感染无论对个人和社会都带来严重危害,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在2005年3月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中,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控制院内交叉感染越来越受到重视.供应室是医院医疗器械、护理物品消毒、交换的主要场所,对控制院内交叉感染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此问题谈点工作体会.(1)加强人员管理:对供应室全体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掌握无菌技术理论与操作,增强无菌观念,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定期考核检查;(2)合理布局:供应室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和改造,设内外走廊、划分出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各室均安装有消毒紫外线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质量,探究防控方法.方法:调查本地区18所医院(一级医院4所,二级医院9所,三级医院5所),调查时间在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观察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清洗的质量.结果:18所医院中,有10所(55.6%)医院消毒供应室不完整,基础设施设备不完善、医疗器械清洗流程不合理.8所(44.4%)医院消毒供应室完整、基础设施完备、医疗器械清洗流程合理.医疗器械消毒质量初步检测中,一级医院达标率在65.0%~82.5%,二级医院为75.0% ~ 95.0%,三级医院均可达到100%.采用试纸对医疗器械消毒情况做进一步检测,一级医院达标率57.5%~ 75.0%,二级医院为65.0%~ 90.0%,三级医院均可达到100%.结论:一级医院和二级医院大多存在消毒供应室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消毒流程不合理等问题,医疗器械消毒质量较低,需要加强防控.三级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基础设施设备相对完善,制度合理,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流程合理,医疗器械清洗质量均达到标准.  相似文献   

9.
特异性感染医疗器械清洗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具有一定规模医院的供应室来说,用后的医疗器械污染严重,许多器械带有血迹、脓迹、干燥的排泄物和分泌物,若清洗不彻底会给灭菌带来困难甚至造成灭菌失败。特异性感染手术后器械属于高度危险物品,据研究资料表明,对接触血液的器械灭菌后进行抽查,残留血阳性率为35.9%,HBsAg阳性率为2.86%,且未经彻底清洁的染毒材料虽经1个灭菌周期,  相似文献   

10.
医疗器械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为了解我市医疗器械消毒质量情况,我们于1997年6~10月对本市33家医疗机构(4个市级医院、6个中心卫生院和23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了医疗器械消毒质量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对接受监测的单位均预先通知,监测的医疗器械均为消毒或灭菌后的有效期内。 对接触粘膜或进入组织的医疗器械表面用联苯胺法检测残留血(隐血试验),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计算残留血和HBsAg阳性率。 对接触皮肤或粘膜的医疗器械表面进行细菌总数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在医院内交叉感染现象日渐增多,为了解医院污染情况,我们在北京四个医院,对医疗器械和外环境可能污染场所的物体表面涂抹采样134件,用固相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并进行消毒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母婴病房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加强病房的管理,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内容.为了解我院新生儿暖箱污染状况及有效的消毒方法,2010年6月~2011年6月对91例次母婴同室内使用的暖箱贮水槽,分别用碘伏液和84液进行终末消毒,并进行细菌学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院新生儿病房暖箱贮水槽(宁波戴维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新生儿暖箱)均在新生儿出箱后采取终未消毒.消毒液选用碘伏消毒液、84消毒液(北京四环卫生药械厂有限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宜昌市医院物体表面HBsAg污染和血液污染状况.方法 抽取医院物体表面样品,用ELlSA法检测HBsAg,对接触血液或创面的非一次性医疗器械表面检测隐血试验.结果 11家大型医院物体表面HBsAg阳性率为1.6%,妇产科、口腔科、手术室、外科分别为0、3.6%、0、0.非一次性医疗器械表面隐血试验阳性率为15.0%,妇产科、口腔科、手术室、外科分别为21.7%、16.7%、0、0.结论医疗机构妇产科、口腔科物体表面污染较为严重,存在医源性疾病传播的危险性.应进一步加强医院消毒监督管理,预防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4.
医源性传播是乙型肝炎和非甲非乙型肝炎的重要传播途径。本文以HBsAg作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或污染)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初步检测了四个医疗机构中医疗器械及外环境受HBV污染程度及范围,同时对医务人员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为加强医院管理,切断医源性传播,控制肝炎流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某医院骨科植入医疗器械知情同意书填写状况的调查,旨在规范植入医疗器械知情同意书填写。方法抽查某医院2012年1月-3月的终末病案,检查植入医疗器械知情同意书的填写情况。结果 2440份植入医疗器械知情同意书中,存在各种缺漏的达529份,其中部分知情同意书存在多项的缺漏。结论正确填写植入医疗器械知情同意书,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并可以在规范耗材使用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心供应室是指将医院各科室使用的各种医疗器械的处理及供应集中实施的服务部门,由于中心供应室所供应的器材直接或间接用于患者治疗、诊断,因此要求其清洁(无菌)是严格的,再生器械如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便会受到不同程度匠污染,因此保证无菌、防止院内污染,对器械和材料进行非常可靠的消毒处理,是该系统的重点.其重要作用和地位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医院手术室护士对医疗器械管理法规知识掌握情况和需求情况,为做好医疗器械管理法规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8家三级医院及7家二级医院的209名手术室护士进行医疗器械管理法规知识问卷调查,然后进行医疗器械法规知识培训,并再次进行调查,两次调查的内容相同.结果 75%以上人员没有学习过相关医疗器械法规,培训前手术室护士掌握的医疗器械管理法规知识情况不尽如人意,对15个相关问题回答正确率平均为46.88%,经培训后护士对医疗器械管理法规知识明显提高(P<0.01).结论 培训有助于护士更好地掌握医疗器械管理法规知识,医院管理层和护士自身应重视加强医疗器械管理法规的学习培训,并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健全学习培训制度.  相似文献   

18.
<正> 医务工作者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危人群。为了解我区各县医院工作人员中 HBV 感染情况,我们分别对六所县级综合医院职工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并监测了各医院的医疗器械污染现状,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是医疗器械上市后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旨在基于Apriori算法分析2021年山东省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关联性。 方法 对2021年山东省各监测机构上报的63 041起不良伤害事件,按广义医疗器械分类划分为三类(无源医疗器械、有源医疗器械以及体外诊断试剂)医疗器械不良事件进行描述分析。采用关联规则挖掘中的Apriori模型,挖掘出与不良事件相关的器械类别、使用科室、医院类别、是否超期使用以及上报单位所属地区,探索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关联风险。 结果 不良事件中包含有源医疗器械20 564起、无源医疗器械42 181起及体外诊断试剂296起。其中,无源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最多的地级市为烟台市(5 711起)、科室为手术室(835起)、医院类别为二级综合医院(5 320起);有源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最多的地级市为济南市(2 271起)、科室为手术室(196起)、医院类别为三级综合医院(1 108起);体外诊断试剂不良事件发生最多的地级市为烟台市(42起)、科室为儿科(6起)、医院类别为一级医院(42起)。根据关联规则可知,一级医院中卫生院使用未超期无源器械关联规则支持度最高,而在超期使用产品中,日照市的三级综合医院重症监护室使用有源器械发生不良事件支持度最高。 结论 各不良事件发生与各级别医院及使用科室存在强关联,而在超期产品使用中也存在类似问题,这可为各监测单位及医疗机构深化管理医疗器械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福州市四所医院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医院感染调查。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3.71%,时点患病率为12.42%。有易感染因素和侵袭性操作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明显增高,医院感染发病率随患病者年龄的增大及住院天数的延长而增高。对医院房间空气、室内环境标本及医疗器械进行污染状况调查,不合格率分别为45%(9/20),75.87%(107/141),22.22%(12/54)。对感染伤口分离培养获得的24株细菌进行药敏试验,58.33%(14/24)的菌株耐5种或5种以上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