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精神病人家属疾病知识知晓率及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精神病人家属对精神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及健康教育需求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110例精神病人家属的疾病知识的认识情况和健康教育的需求。结果精神病人家属的疾病知识知晓率不到 41.0%。病人家属健康教育需求均在65.5%以上。结论对精神病人家属开展健康教育是必要的,增强家属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对提高病人治疗的支持力,促进病人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股骨颈骨折病人对疾病知识的认识,帮助患掌握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的知识和技巧,最大程度地恢复下肢功能。方法对89例股骨颈骨折患采用个体.病人教育和家属教育、功能锻炼示范教育相结合.由责任护士负责评估、制定实施健康教育计划。通过自我评价、护士长评价等方式。结果.健康教育有效率为80%以上,提高了患参与康复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有关医学表明,肿瘤病人中约有66%患抑郁症,10%患精神衰弱症,8%患强迫症,因此要解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压力和负担,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配合医生做好和完成各种检查治疗工作,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心理特点,及时解除心理压力和负担,提高治疗效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李小珠 《护理学报》2007,14(4):28-29
目的了解出院精神病病人家属健康知识需求,提高精神病病人的康复质量。方法用自行设计的精神病健康知识问卷,出院时对病人家属进行健康知识调查。结果出院精神病病人家属对精神病健康知识很缺乏,了解及认识率均低于40%,特别是对疾病复发的信号、复查常识、服药方法、时间及注意事项的了解更缺乏。出院精神病病人家属对健康教育知识有着强烈的需求,希望直接通过电话或医护人员的个别指导获取有关精神病的保健知识的占多数。结论出院精神病病人家属的疾病相关知识缺乏,健康教育亟待加强,且应根据家属需要采用多种健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5.
肛肠疾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肛肠疾病患对健康教育及方式的需求,以便采取有效的干预对策。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2002年1月至6月住院治疗愿意合作的265例患进行健康教育内容、方式需求的调查。结果:患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有希望了解病情及治疗方案占92、07%,要求了解病因及诱因占87.92%,要求了解预防肛肠疾病知识占81.3%,对医.疗费用的关注率为100%。健康教育方式主要是当面讲授及电话咨询。结论:(1)重视健康教育内容和形式的研究,最大限度并有针对性地向患提供健康教育信息;(2)重视患的知情权、决定权,着眼其社会、心理需求,提高其满意度;(3)提高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的水平,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6.
1110名农村居民卫生知识、卫生行为现状与健康教育需求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地区因受经济、文化、环境和传统卫生观念的影响,尽管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但缺乏对卫生保健的投资。平均卫生知识知晓率为58.62%,卫生行为正确率为46.69%;卫生行为正确率相对较低。大部分调查对象对消灭“四害”知识、食品卫生知识、预防传染病等卫生知识需求相对较高,而对职业危害、地方病、性病等特殊人群疾病的卫生保健知识需求率较低。在卫生保健知识传播形式的需求方面以电视最多,需求率95.60%,其次是广播及黑板报、报纸,需求率为93.91%。因此,应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疾病的特点,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在广大农村逐步普及健康教育,使农村居民树立科学的卫生观念,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促进卫生行为的形成,是增进全县人民健康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口腔科门诊患者的影响。方法:常规教育方法包括书面教育、口头教育、示范性教育。因人而异的个性化教育方法包括反复性教育、院外教育方法等。结果:每月发放征求意见卡统计,特别是近三年多来,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病人对健康知识掌握率达95.1%。在口腔科门诊均能自觉配合医生的治疗,对护理工作人员满意度达到99.35%。结论:通过健康教育,普及预防口腔科疾病的知识,提高患者自我保健能力。融洽护患关系,使患者在接受治疗时,能主动积极的配合完成治疗过程。激发护士的学习积极性,以满足不同病人对健康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冠心病的健康教育知识,以促进疾病的康复。方法对189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知识指导。由专人负责、制定、实施、评价健康教育计划。结果健康教育效果评价,90%的病人受益,增加了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使老年冠心病患者保持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肿瘤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健康教育的需求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420例肿瘤患者健康教育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在有关疾病知识教育方面,患者最关心的是目前自身疾病的严重程度、自己的治疗方案及效果.均占100.0%:其次是心理指导和躯体症状改善,分别占95.0%、90.0%;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对各种检查相关知识、并发症的预防及营养指导最关心,分别占82.1%、78.1%和70.0%;出院后患者对复查时间、继续治疗及用药方法需求最迫切,占90.0%、88.1%。且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不同住院次数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文化程度较高、中老年、住院次数少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较高。结论应结合肿瘤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社区慢性病患者对养生康复健康教育的需求,指导护理人员有目的地进行健康教育。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20例冠心病、高血压、慢性肝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慢性病患者进行中医养生康复认知情况、知识需求及需求方式的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20例患者中有11%了解中医养生康复相关知识,有43%部分了解,有46%不了解;所有患者对养生康复健康教育有不同程度、不同类别的需求,对各项教育内容的总需求率均在90%以上;对疾病预防、四季养生、中医食疗知识的需求居强烈需求的前3位;医护人员一对一教育是最受欢迎的健康教育形式;75%的患者希望同时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结论慢性病患者对中医养生康复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存在不足,需求较大;慢性病患者的自我保健、养生康复和预防为主的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术前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主动康复意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术前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67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34例)在术前开始行一对一讲解化疗知识及示范上肢功能锻炼,对照组(33例)在术后24h内根据患者病情状态一对一讲解术后相关知识。调查两组患者术后1周主动康复意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主动了解自身康复治疗相关知识及上肢功能锻炼的配合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实验组患者术后能较主动了解自身康复治疗相关知识,功能锻炼的配合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通过术前健康教育,患者术后能主动索求健康知识,积极主动配合患侧上肢功能锻炼,提高了生活质量,也加强了护患沟通,拉近了护患间距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序贯式健康教育在行关节镜下双束双隧道重建前交叉韧带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6例行关节镜下双束双隧道重建前交叉韧带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入院、术前、术后、出院前阶段教育方法;观察组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采取序贯式健康教育,即根据疾病的特点制定序贯式健康教育表,按照统一标准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情况及对护士工作满意情况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对疾病治疗、护理、康复知识的知晓率及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关节镜下双束双隧道重建前交叉韧带术患者采用序贯式健康教育可提高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强化康复能力和自查能力,进而提高了治疗效果及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精神病患者家属精神卫生知识水平及结构调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精神病患者家属的精神卫生知识水平和结构,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家属精神卫生知识调查表,》对随机抽取的、在精神专科医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患者的家属,共308人进行调查。结果认为自己的精神卫生知识不足及希望接受健康教育的家属分别占89.6%和88.6%。52.3%、62.7%和54.5%的家属对“药物的作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如何进行家庭护理”等知识不了解;63.3%家属了解亲人“所患疾病的名称;”了解防止精神病复发主要方法的家属占62.3%;对精神病的病因表示不了解的家属占31.5%。结论精神病专科医院患者家属的精神卫生知识较为缺乏,知识结构不均衡。在这一群体中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骨折患者疾病知识及健康知识的需求。方法: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调查60例骨折患者对疾病知识和健康知识的需求。结果:骨折疼痛早期患者最迫切的需要是疾病相关的知识、药物作用、牵引、手术治疗方法、骨折肢体体位。入院初期患者对自我调护、饮食调护、肢体功能锻炼的需求较低。疼痛缓解期需求较高。结论:必须针对患者疾病各个时期的需求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疾病各期健康知识,以利于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对精神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知、信、行三方面了解180例康复期住院精神病病人对精神病有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健康教育内容、咨询方式的需求。结果显示:多数病人认为生活习惯、性格、遵医行为对疾病的预后有影响,但部分病人不相信精神病可得到长期控制,社会支持不足不一定是疾病复发的原因。教育内容方面:多数病人希望了解精神病发病原因、诱因、治疗方法、康复方法及出院指导方面的有关知识。教育方式上多选择个别交谈及护士家访。  相似文献   

16.
神经内科患者不同住院阶段健康需求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患者不同住院阶段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需求状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02例神经内科患者不同住院阶段健康需求状况进行调查。结果神经内科患者入院时最需求健康教育内容为疾病相关信息及心理支持:住院期间为活动与休息指导、并发症的预防;出院时为康复锻炼方法、治疗用药方法。健康教育方式需求多样,入院时最需求教育方式为语言教育和认知式自助疗法:住院期间为功能训练指导和阅读教育;出院阶段为文字教育和康复互助。结论针对患者不同住院阶段对健康敦育内容及方式需求,应在满足患者健康教育内容需求基础上,采用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方式,以满足患者不同住院阶段的健康教育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脑卒中患者和家属出院前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为护士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和家属实施出院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84例患者和96名家属进行出院健康教育内容、方式和时间的需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在健康教育内容方面,患者在出院前比较想了解的健康教育内容前4位是用药知识、饮食指导、心理指导及预防复发方面的需求;家属在出院前比较想了解的健康教育内容前四位为:预后、肢体和语言康复指导、治疗方法与效果及监测方法的需求;患者和家属在心理指导、预后、肢体和语言康复指导及用药知识方面存在差异.在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上,患者和家属选择最多的是个别交谈指导,其次是分发传单或小册子;患者和家属在由医务人员讲解示范方面存在差异.在健康教育时间的选择上,大部分患者和家属需要在出院前1 d给予约30 min的出院指导.结论 护士在患者出院前,应针对患者与家属对健康教育需求的不同,分别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出院宣教.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表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对本院近一年内入住神经内科普通病房的所有脑卒中患者进行采样,选取150例(实验组78例,对照组72例)。对照组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神经内科常规的健康宣教,实验组则采用经过研究制作的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对两组患者康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中所有人都能掌握脑卒中康复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而参照组中仍然有18%的患者不清楚脑卒中康复必备知识,18%的患者只能基本掌握脑卒中康复基础知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度为98.72%,基本满意度为1.28%,无不满意患者。对照组满意度为79.17%,基本满意度为18.5%,不满意度为8.33%,可见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表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对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增加患者住院满意度,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对卒中危险因素、早期症状、康复知识的认知情况。方法分层随机抽取甘肃省10 家不同级别医院1043 例神经内外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患者对卒中各种危险因素中,知晓率最高的为高血压(61.55%), 全部危险因素知晓率为6.42%; 防治方法中, 合理饮食知晓率最高(56.18%), 其次为戒烟戒酒(52.92%);早期症状中,偏侧肢体发麻知晓率最高(53.88%),其次为头痛头晕(50.14%),视物模糊、恶心呕吐、舌部发硬等症状的知晓率均低于30%;60%患者对康复相关知识完全不了解,22%不清楚是否需要康复治疗;无论家庭月收入高低,约80%脑卒中患者在治疗期间选择药物治疗,进行康复的比率不足30%。结论对脑卒中危险因素、早期症状、康复知识的普及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健康教育和康复知识的宣传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