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上海市静安区老年肺结核发病水平及流行特点,为探讨老年肺结核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99-2009年新发现老年人肺结核疫情资料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年龄组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利用单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999-2009年静安区肺结核老年发病率近11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P〈0.05),最高是2001年,发病率为58.34/10万,最低是2009年,发病率为26.74/10万。但每年老年肺结核发病率明显高于人群结核发病率。其中75岁以上年龄组占老年肺结核总数的比例最高,总计占38.79%。随着年龄的增加复治、伴合并症、痰菌涂片阳性、病灶累及3个肺野以上老年患者比例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治疗成功率呈现下降趋势,而病死率和死于非肺结核率有上升趋势(P均〈0.05)。结论老年人肺结核早发现和及时全程的治疗管理是应该关注的重点工作。成功治愈老年肺结核的关键是保证患者合理服药,积极进行健康教育、身心治疗和全程督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13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转归的影响因素,为结核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2006年间登记的213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3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男女性别之比为3.84:1,不同性别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15-44岁年龄组治愈率显著高于45岁以上组(P〈0.05);痰菌量1+-2+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3+-4+组(P〈0.05);病变范围1-3个肺野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4-6个肺野组(P〈0.05)。结论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的年龄、病变范围、痰菌量显著影响转归结果;应改进DOTS质量,提高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甘肃省贫困及少数民族地区复治涂阳耐药肺结核病人的耐药性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甘肃省复治涂阳耐药肺结核病人耐药性发生的措施和建议。方法采用非概率性目的抽样,选取2004年9月至2005年8月进行药敏试验的贫困及少数民族地区,166例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进行随访问卷等回顾性调查。结果单因素分析,不同居住地、文化程度、登记分类、初治诊断机构、是否接受宣传教育、累计用药时间、有无合并症、督导者、督导管理方式、既往不规则治疗和中断治疗等对耐药率变化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进一步对P〈0.05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患者的受教育程度、患者居住地区、有无合并症、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所接受的督导方式是甘肃贫困及少数民族地区耐药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结核病的耐药问题已经成为甘肃省贫困及少数民族地区结核病防治的难点。患者自身客观条件和DOT管理的实施是复治耐药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研究耐多药肺结核(MDR PTB)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及治疗结局,并探讨影响其治疗结局的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178例MDR PT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础资料,按照其治疗结局分为良好结局组和不良结局组,使用卡方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筛选影响患者治疗结局的因素。结果 178例MDR PTB患者中,经治疗,出现良好结局158例(88.8%),包括治愈146例(82.0%),完成治疗12例(6.8%);出现不良结局20例(11.2%),其中治疗失败4例(2.2%),死亡16例(9.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学历、治疗类型、督导管理情况、合并症情况、二线药使用情况不同的患者其治疗结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合并肺外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肿瘤情况不同的患者其治疗结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督导管理、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情况、合并肺外结核情况及合并肿瘤情况是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MDR PTB治疗难度大、疗程长,部分人群需重点关注,如中年患者、低学历患者、低体质量患者、复治结核患者及合并症较多的患者等。相关机构应通过及早治疗患者合并症,鼓励开展全程督导管理等措施,以降低患者失访率,提高患者治愈率,改善患者治疗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评价莫西沙星治疗首次复阳肺结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52例首次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79)和对照组(n=73)。化疗方案均应用2HREZ/4HR(H异烟肼、R利福平、E乙胺丁醇及Z吡嗪酰胺),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莫西沙星,对照组应用左氧氟沙星,按各自方案实施6个月短化治疗。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及对照组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5.89%、74.2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吸收总有效率为97.26%、84.2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含有莫西沙星方案治疗首次复阳肺结核,有助于痰菌阴转及病灶吸收好转,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型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予甘舒霖30R早晚餐前皮下注射,对照组予格列美脲+二甲双胍口服,观察12周,比较两组患者5个时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反应、痰菌阴转情况和肺结核病灶X线变化。结果:低血糖发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痰菌阴转率治疗组(95%)显著高于对照组(72.2%)(P〈0.05),病灶吸收情况治疗组(83.3%)显著好于对照组(53.3%)(P〈0.01),空洞闭合治疗组(84.6%)显著好于对照组(54.5%)(P〈0.01)。结论: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在控制血糖、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及空洞闭合情况均优于口服降糖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62例复治肺结核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n=32)和对照组(n=30),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果两组在总有效率,显效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在用药副反应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结合常规治疗应用于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对于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探讨复治肺结核患者耐药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肺结核防治策略提供相关参考依据。 方法 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选择全国22家医疗机构2009-2012年确诊的复治肺结核患者377例,按是 否耐药分为耐药组和敏感组,比较两组在基本情况,首次治疗情况及既往史方面的差异,分析复治肺结核 患者耐药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复治肺结核患者中共148 例耐药患者,耐药率为39.26% (148/377), 经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结核病接触史(χ 2=6.375,犘=0.012);治疗前症状及体征评分(χ 2=11.899,犘= 0.005);既往治疗次数(χ 2=10.209,犘=0.001);既往用药个数(χ 2=3.986,犘=0.046)及既往用药不良 反应(χ 2=4.468,犘=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治疗前症状及体征 评分≥6分和既往治疗>2次是耐药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犗犚(95%犆犐)分别为1.894 (1.228~2.922) 和 2.166 (1.074~4.370)。结论 复治肺结核患者耐药率较高,服药不规律及既往治疗次数增多增加了复治 肺结核患者耐药风险。 关键词:肺结核;复治;耐药;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8)09 0641 06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贵州省肺结核患者的规则服药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完善贵州省肺结核患者管理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自然间断点分级方法将全省按照2017年贵州省结核报告发病率分为高中低三层,每层随机抽取一个县作为样本县,收集三个县2017年纳入基本公共卫生管理的肺结核患者的健康管理资料,调查患者规则服药现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使用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对患者一般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 logistic 回归。结果 共调查1 796名肺结核患者,规则服药率86.97%。年龄、复治、服药不良反应、依从性、村医按规定频率随访、村医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规则服药的主要影响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R(治疗分类)=6.436,复治患者出现不规则服药的危险性是初治患者的6.436倍;OR(村医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5.352,村医未进行健康教育的患者出现不规则服药的危险性是村医进行了健康教育的患者的5.352倍;OR(村医按规定频率随访)=13.187,村医未按规定频率随访的患者出现不规则服药的危险性是村医按照规定频率随访患者的13.187倍。结论 贵州省肺结核患者规则服药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应重点加强对高龄患者和复治患者的督导管理,充分发挥乡村医生在结核病防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真菌性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8年7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109例肺结核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分为合并感染组(44例)和单纯感染组(65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比较,对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合并感染最常见类型为白色念珠菌(72.7%),合并感染患者出现咳痰比例显著高于单纯肺结核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肺结核复治、病程长、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应用时间长的患者肺结核合并真菌性肺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肺结核初治、病程短、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应用时间短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分析显示肺结核复治、病程长、长时间使用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是合并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患者咳痰较明显,复治肺结核、病程长、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应用时间长的患者要警惕合并真菌感染的可能,同时要做好针对性预防和早期诊治的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11.
蔡宗洋 《现代保健》2014,(33):112-114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69例老年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36.09%(61/169);性别、合并症、住院时间、吸烟、抗生素滥用、侵入性操作、糖皮质激素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卧床、近期感染和营养不良程度不同等在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抗生素滥用史、低蛋白血症和糖皮质激素应用史等是COPD并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COPD合并肺部感染与滥用抗生素、低蛋白血症、呼吸机辅助呼吸和糖皮质激素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2.
李春明  蒋钰 《现代保健》2014,(36):80-82
目的:分析影响居家治疗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从而探讨有效的治疗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221例,对所有患者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患者在家中服用药物的依从性,并根据依从情况将其分为依从性好与依从性差。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影响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果:性别(β=1.448,P〈0.05)、年龄(β=1.221,P〈0.05)、学历(β=0.979,P〈0.05)、家庭月收入(β=1.207,P〈0.05)以及居住情况(β=1.204,P〈0.05)是影响患者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论:性别、年龄、学历、家庭月收入以及居住情况对肺结核居家治疗依从性有所影响,要对其进行相关教育,给予重视,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治肺结核患者耐药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肺结核防治策略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方法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选择全国22家医疗机构2009-2012年确诊的复治肺结核患者377例,按是否耐药分为耐药组和敏感组,比较两组在基本情况,首次治疗情况及既往史方面的差异,分析复治肺结核患者耐药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复治肺结核患者中共148例耐药患者,耐药率为39.26%(148/377),经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结核病接触史(χ~2=6.375,P=0.012);治疗前症状及体征评分(χ~2=11.899,P=0.005);既往治疗次数(χ~2=10.209,P=0.001);既往用药个数(χ~2=3.986,P=0.046)及既往用药不良反应(χ~2=4.468,P=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治疗前症状及体征评分≥6分和既往治疗2次是耐药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 (95%CI)分别为1.894 (1.228~2.922)和2.166(1.074~4.370)。结论复治肺结核患者耐药率较高,服药不规律及既往治疗次数增多增加了复治肺结核患者耐药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宜宾市翠屏区涂阳肺结核患者氟喹诺酮类药物(FQS)耐药原因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统计分析宜宾市翠屏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5-2010年间进行痰培养+药敏试验检查的76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痰培养菌株FQS的耐药检查结果,结合患者临床病史调查分析肺结核患者FQS耐药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76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FQS耐药率为30.3%,估算宜宾市翠屏区涂阳肺结核FQS耐药率为20.3%~40.3%(95%CI)。复治涂阳患者FQS耐药率比初治涂阳患者耐药率高,初治涂阳、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使用FQS的主要原因分别是诊断性抗感染治疗和抗结核治疗。复治、FQS用药史是产生FQS耐药性的危险因素,督导服药是减少耐药的保护性因素。结论不规范使用FQS和自服药抗结核治疗方式是宜宾市翠屏区肺结核患者发生FQS耐药的主要原因,应加强DOTS治疗策略的落实和加大对耐药结核病控制的政府投入。  相似文献   

15.
蔡政友  梁汝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11):1722-1723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传统抗结核药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评估两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2个月及8个月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个月时观察组X线胸片病变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个月时观察组空洞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治疗副反应产生。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传统抗结核药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疗效明确,副作用少,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李鸿昌 《健康天地》2010,4(8):36-36
目的:为了了解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提高肺结核老年人的诊治水平。方法:选择我院住院20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与200例中青年肺结核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肺结核患者在临床表现,肺部病变,痰涂片,合并症、复治率及肝损伤等方面与中青年患者均有显著差异。结论:老年肺结核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肺部病交广泛,涂阳率高,合并症多,复治率高及更易发生肝损伤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对1992~2007年在利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登记的新发涂阳肺结核患者1405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405例病人中,未治愈者420例,治愈者985例。与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治疗失败有关联的因素有年龄、职业、合并症、肺部空洞性病灶、咯血、胸闷、病变部位多少、不规则服药、体重指数、劳动疲乏、经济收入和生活负性事件。其中年龄越大、不消瘦和经济收入越高能够减少初治失败,其他9个因素能够增加初治失败的几率。[结论]规范服药、加强营养、治疗合并症是提高新发涂阳肺结核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病耐药菌群分布情况,并探究影响合并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 方法 调查对象为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经确诊的194例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根据菌株鉴定及耐药性实验分析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耐药菌群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并选择同期收治的206例老年肺结核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 结果 ①194例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培养出病原菌237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最多,占22.36%,肺炎克雷伯杆菌次之,占16.88%,金黄色葡萄球菌排第三位,占13.50%。②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溶血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的耐药率为100%,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低;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100%,上述四种菌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较低。③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程、住院时间、吸烟史、合并基础疾病、肺结核复治、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入侵性操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898、24.135、16.012、25.781、96.958、63.180、59.307、38.295,均 P <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结核复治( Wald= 5.237, P= 0.008, OR =2.663,95% CI :1.374~3.726)、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Wald= 7.214, P= 0.002, OR =3.468,95% CI :1.732~6.946)、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Wald= 2.703, P= 0.019, OR =2.565,95% CI :1.537~4.281)、入侵性操作( Wald= 7.893, P <0.001, OR =3.200,95% CI :1.475~6.942)是影响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老年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耐药菌群主要有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次之、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治疗期间肺结核复治、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入侵性操作是影响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结核住院患者的药物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我市178例肺结核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记录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文化程度等一般临床资料和患者住院期间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并分析肺结核患者其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现状,通过非条件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可能影响肺结核住院患者药物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果本文结果示大部分肺结核住院患者(62.92%)药物治疗依从性较差,其中大部分为经常忘记服药、漏服药、不遵从医嘱服药及拒绝服药;通过非条件单因素分析可得,年龄、病程、文化程度、服药方式、医护人员的随访、医疗保险、婚姻状况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均可能为导致肺结核住院患者其药物依从性不佳的影响因素(P0.05);通过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可得,年龄≥50岁、文化程度初中以下、自服药、医护人员无定期随访、无医疗保险及重度药物不良反应均为导致肺结核住院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不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目前肺结核住院患者其药物治疗依从性较差,与多种因素有关,需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复治肺结核发生耐多药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复治耐多药肺结核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成组设计的病例-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复治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与复治非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复治耐多药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调查172例复治肺结核患者,其中病例组99例,对照组7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户籍和婚姻状况等一般特征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病例组患病时间、抗结核治疗时间、接受抗结核治疗次数、不良反应率、使用过异烟肼或利福平、治疗中断次数等均高于对照组(P0.05),初治满疗程率则低于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复治肺结核发生耐多药相关因素有接受抗结核治疗次数≥3次、治疗过程出现不良反应和初治持续时间6个月的OR值(95%CI)分别为5.07(1.89~13.64)、4.27(2.04~8.94)和2.35(1.06~5.22)。结论治疗次数多、治疗过程出现不良反应和持续时间短是复治肺结核患者发生耐多药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