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运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患者越来越多.但无论是糖尿病患者还是患者家属,对于胰岛素治疗的自我管理并不了解,甚至存在不少误解. 糖尿病患者常纠结于"用还是不用"、"用了会不会成瘾"的问题.其实,胰岛素是一种生理性激素,糖尿病患者之所以需要胰岛素,是因为体内缺乏胰岛素.因此,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补充胰岛素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有的患者当血糖控制平稳后,仍可换回口服药治疗.由此可见,胰岛素治疗完全是生理需要,绝对不会成瘾.  相似文献   

2.
中老年2型糖尿病防治要点(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8哪些患者需要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进展,胰岛素缺乏的程度逐渐加重,当在合理饮食控制和运动条件下口服药不能达到血糖控制目标时,或不宜用口服药治疗的患者,就应该用胰岛素治疗。一些表现为非常高血糖水平的初发的糖尿病,特别是伴体重下降的患者(常有“三多一少”症状),由于存在葡萄糖毒症,使自身胰岛功能严重抑制,必须在开始时就用胰岛素治疗,待血糖控制、葡萄糖毒症消除后,  相似文献   

3.
8哪些患者需要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进展,胰岛素缺乏的程度逐渐加重,当在合理饮食控制和运动条件下口服药不能达到血糖控制目标时,或不宜用口服药治疗的患者,就应该用胰岛素治疗。一些表现为非常高血糖水平的初发的糖尿病,特别是伴体重下降的患者(常有“三多一少”症状),由于存在葡萄糖毒症,使自身胰岛功能严重抑制,必须在开始时就用胰岛素治疗,待血糖控制、葡萄糖毒症消除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临床常用胰岛素的剂量,指导糖尿病患者的安全、合理的使用胰岛素。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至2009年度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的剂量、疗效以及影响胰岛素使用剂量等相关情况。结果经临床观察显示,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过程中,11例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不理想,21例患者出现过低血糖、6例患者出现注射胰岛素部位的皮下脂肪变性。结论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药物,可有效调整患者的血糖水平、保护患者的胰岛β细胞,延缓及控制糖尿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江苏省2型糖尿病(T2DM)患者药物治疗方法与血糖控制的关系,为T2DM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3年12月—2014年1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江苏省常熟市和淮安市淮安区、清河区抽取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且采取药物治疗措施的15 037例T2DM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江苏省15 037例T2DM患者中,单用口服药治疗者12 318例(81.9%),单用胰岛素治疗者1 728例(11.5%),口服药联合胰岛素治疗者991例(6.6%);不同特征T2DM患者药物治疗方法比较,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地区、居住地、吸烟、饮酒、糖尿病病程、体质指数(BMI)及有无中心性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家族史的T2DM患者药物治疗方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江苏省T2DM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为32.5%,单用口服药治疗者、单用胰岛素治疗者和口服药联合胰岛素治疗者血糖控制达标率分别为34.7%、25.3%和17.7%;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地区、居住地、吸烟、饮酒、糖尿病病程、BM I及有无中心性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家族史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单用胰岛素治疗者和口服药联合胰岛素治疗者血糖控制达标率分别为单用口服药治疗者的0.679倍(OR=0.679,95%CI=0.599~0.770)和0.465倍(OR=0.465,95%CI=0.388~0.558)。结论江苏省T2DM患者的药物治疗率较高,但血糖控制达标率较低,单用口服药治疗者的血糖控制达标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初诊2型糖尿病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治疗是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个有效手段.通过对21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及护理的总结,就有关问题进行探索,得出使用胰岛素治疗前病人的心理准备、合理的膳食、胰岛素应用的护理及血糖监测,是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关键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长期使用胰岛素,会上瘾 "胰岛素打上去就撤不下来了""打胰岛素会上瘾"……经常听到糖友们这样的谈论,这导致很多该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拒绝使用.不仅如此,很多医生也是等到病人口服药无效,才会考虑使用胰岛素这一"压箱底的手段". 在发达国家,超过50%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在接受胰岛素治疗,而在中国仅有10%~20%,不是我们不需要,而是大家对它有误解.其实,胰岛素不仅降糖效果比口服药好,不会产生依赖,还能有效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金山区社区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描述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现状.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本区2型糖尿病患者11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结果 110位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平均值为(7.3±1.3)%.根据2007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推荐的控制目标,28.2%的患者HbA1c达标(<6.5%),4.5%的患者HbA1c、血压(BP)和甘油三酯(TG)都达标(HbA1c< 6.5%,BP< 130/80 mm Hg,TG< 1.5 mmol/L);降糖药使用位居前3位的依次为磺脲类、双胍类、胰岛素,分别占使用降糖药总人数的63.5%、50.0%和15.4%;血糖控制组患者单用口服药比例高于糖控制不良组患者.结论 本区2型糖尿病患者仍有相当比例患者HbA1c水平不达标,接受胰岛素治疗患者比例低,需要加强糖尿病预防控制工作,逐步改善糖尿病防治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某社区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与血糖控制情况,为患者合理用药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分析社区2017年1月-12月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档案资料,统计患者年龄、患病时间、持续时间、使用的药物等数据资料,同时对其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进行相应分析,以HbA1c 7. 0%为达标。结果 150例患者中57例HbA1c达标者,占总患者人数38%;其中胰岛素与口服药联用组达标率最高为45.8%,其次是口服药组为39.7%,单用胰岛素组达标率最低为23.5%;另,达标组患者年龄与未达标组相比更低,平均病程比较更短,差异明显,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 0.05)。结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达标率较低,接受胰岛素和口服治疗的患者的HbA1c达标率高于单独口服或胰岛素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正胰岛素在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每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以控制血糖,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也需要胰岛素的替代治疗。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相比,胰岛素泵的使用给需要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的患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安全性和血糖控制水平。胰岛素泵是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通过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方式,模拟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胰岛素泵由泵、小注射器和  相似文献   

11.
张先生是一位患病多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因药物继发性失效,医生建议他使用胰岛素治疗。但张先生顾虑重重。认为只有1型糖尿病才需用胰岛素治疗;一旦注射胰岛素就撤不下来了,必须终生使用……后经反复解释才接受胰岛素治疗,血糖等指标很快达标,张先生非常满意。那么2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的具体指征是什么呢?以下几项可供参考:1.口服降糖药不达标,主要指磺脲类药继发性失效。足量的口服药如优降糖15毫克,达美康320毫克,美吡达30毫克;足够时间,一般指3个月,不少于1个月,未能良好控制指标,空腹血糖>11.1毫摩/升,餐后血糖>13.9毫摩/升,此时可改用或加用、暂时或长期地使用胰岛素。  相似文献   

12.
漆晓玲  胡美玲 《现代养生》2014,(20):124-124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择期手术血糖控制中应用的优势。方法:选取在本科室控制血糖的择期手术患者12例分两组,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使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对照组使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达到手术指标过程中的优势。结果:使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组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短、安全有效。结论:择期手术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可以迅速控制血糖,减少住院日,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正糖尿病患者除服药、注射胰岛素、控制饮食之外,唯一可以自我疗愈的方法就是运动。运动有助于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进而减低胰岛素需求量。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预防与控制是不容忽视的,运动是不可或缺的。运动是糖尿病患者可亲自控制的一环,然而缺乏指引,患者可能使用错误姿势运动、运动过量或不足及缺乏效益等问题。运动可帮助降低体内血糖。通过运动或体力劳  相似文献   

14.
过去,人们普遍误以为需要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病情已相当严重,一些医生则因对胰岛素用途不甚了解而让糖尿病患者慎用胰岛素。如今,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专家提出的治疗方案,患糖尿病初期即可使用胰岛素,这样可以迅速把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这一方案已在美国得到实施。据美国糖尿病协会的数据,美国一半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7%以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家庭中使用胰岛素安全相关知识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采取自愿取样方法,按照自行设计的胰岛素使用知识调查评价表,对50例糖尿病患者家庭中使用胰岛素过程中存在的误区进行调查分析。有针对性进行教育,评价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糖尿病患者在家庭中如何使用胰岛素,注射时间与进餐关系、胰岛素计量调节、消毒液使用及选择、注射方法、胰岛素储存、针头重复使用、废弃针头的处理等方面知识存在认识不足及错误。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患者对家庭安全使用胰岛素知识显著提高。结论:糖尿病患者家庭安全使用胰岛素存在很多误区,有针对性进行护理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认识,提高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减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患者择期手术血糖控制中应用的优势。方法:选取在本科室控制血糖的择期手术患者12例分两组,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使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对照组使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达到手术指标过程中的优势。结果:使用胰岛素泵控制血糖组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短、安全有效。结论:择期手术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可以迅速控制血糖,减少住院日,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五、高血糖的药物治疗 2型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的疾病,在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中,胰岛β细胞功能随着病程的延长而逐渐下降,胰岛素抵抗的水平变化不大.因此,随着2型糖尿病病程的进展,对外源性的血糖控制手段的依赖性逐渐增大.在临床上常常需要口服药间的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在口服降糖药物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2010年4月-2012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72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使用胰岛素联合治疗方案,患者口服降糖药+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NPH),根据糖尿病患者不同症状进行每日1次或每日2次注射中效胰岛素;治疗组36例,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症型进行每日2次或3次或4次注射预混胰岛素的治疗方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病情得到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得到减轻,其中治疗组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能有效对抗黎明现象,使整个夜间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对照组采用每日2次注射预混胰岛素的治疗方案的患者对血糖的控制有时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3次注射治疗方案患者控制全天血糖效果较好,4次注射治疗方案患者餐后血糖及空腹血糖均能满意控制,便于调整胰岛索用量.结论 联合治疗方案适用于尚存部分胰岛功能、对外源性胰岛素需要量不太大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替代治疗方适用于1型糖尿病和胰岛功能严重衰竭的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19.
孙磊 《大众健康》2012,(10):56-57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习惯的不断改变,近几年使糖尿病患者的比例突飞猛进。糖尿病会伴随患者朋友们终生,而且非有效的控制血糖还会伤及身体的各个部位,也就是我们说的许发症。为了大家更好的生活,不发生或延缓发生并发症,减少糖尿病对身体的伤害,需要患者及时了解自身的血糖情况。此外,糖尿病患者对控制血糖采取的任何措施,比如调整用药、控制饮食和使用胰岛素等,也必须通过检测血糖才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20.
目前糖尿病发病率高,患者多。治疗糖尿病首先要控制好血糖,以防出现各种并发症。通常来说,2型糖尿病治疗是先饮食、运动治疗,无效后再加服降糖药,然后根据需要使用胰岛素。可是有些糖尿病人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当医生告知需要使用胰岛素时,总是试图拒绝,这些患者之所以心存忌讳,是因为对使用胰岛素的认识存在误区,如:打胰岛素就说明病情非常严重,打胰岛素会上瘾,打胰岛素会很疼,等等。事实上,适当使用胰岛素对控制血糖非常重要,否则可能错失了应用胰岛素的最佳时机,从而导致并发症的过早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