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 目的 〖HT5"SS〗观察3种中和剂对常用手消毒剂的中和效果,为科学评价手消毒剂的消毒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和规范的6组设计方案,评价3种中和剂对常用手消毒剂涉及的聚六亚甲基双胍、氯己定、复合季铵盐和三氯羟基二苯醚等4种有效成分的中和效果。结果 中和剂A对5种手消毒剂原液和稀释液均不能有效中和;中和剂B仅能中和稀释后的低浓度聚六亚甲基双胍、氯己定和复合季铵盐;中和剂C可中和中高浓度的聚六亚甲基双胍、氯己定和复合季铵盐。3种中和剂对含三氯羟基二苯醚的手消毒剂原液和稀释液均不能有效中和。结论 中和剂C即D/E中和肉汤,对聚六亚甲基双胍、氯己定、复合季铵盐等多类手消毒剂的中和剂鉴定有实用意义,对于含三氯羟基二苯醚消毒剂的中和剂筛选仍然是难点,需要进一步实验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一种主要成分为醋酸氯己定的皮肤消毒剂杀菌效果检测试验中和剂的选择。方法 以单料D/E中和肉汤、双料D/E中和肉汤、5 g/L卵磷脂+100 g/L吐温80PBS、30 g/L卵磷脂+150 g/L吐温80PBS为备选中和剂,采用悬液定量法进行中和剂鉴定试验,比较4种中和剂对一种醋酸氯己定皮肤消毒剂的杀菌效果的中和作用。结果 含双料D/E中和肉汤和30 g/L卵磷脂+150 g/L吐温80PBS中和剂均可有效中和该消毒剂的残效作用,并且中和剂及中和产物对受试菌株均为无抑制和杀灭作用。结论 该种醋酸氯己定皮肤消毒剂适合的中和剂为含双料D/E中和肉汤和30 g/L卵磷脂+150 g/L吐温80PBS。消毒剂效果评价试验中选择适合的中和剂有助于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苯扎溴铵、醋酸氯己定、异丙醇和过氧乙酸4种消毒剂对腐败希瓦菌的消毒效果。方法 通过中和剂鉴定试验对10 g/L过氧乙酸、1 g/L苯扎溴铵、0.5 g/L醋酸氯己定和70%异丙醇4种消毒剂的中和剂进行鉴定,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计算各消毒剂对腐败希瓦菌的杀灭率。结果 所用中和剂均可有效中和对应消毒剂,中和剂及其中和产物对试验菌均无不良影响。10 g/L过氧乙酸在室温条件下作用5 min,对不锈钢片上腐败希瓦菌的杀灭率达99.9%,其他3种消毒剂在规定时间内均未达到消毒效果要求。结论 10 g/L过氧乙酸在制药企业生产车间杀灭腐败希瓦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研究苦参水提液与苯扎溴铵协同杀菌作用。方法 采样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一种苦参水提液复配制剂的杀菌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单用苦参水提液原液和单用1 000 mg/L苯扎溴铵消毒液杀菌效果均低于苦参水提液与苯扎溴铵复配制剂杀菌效果。苦参水提液与苯扎溴铵协同作用的〖WTBX〗T〖WTBZ〗/〖WTBX〗E〖WTBZ〗值在3.04~5 844.42之间,显示出明显的增效作用。结论 苦参水提液本身杀菌力较弱,其与苯扎溴铵有协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HT5"SS〗了解高浓度中和剂及中和产物对消毒剂灭菌试验结果的影响,为建立专门的消毒剂灭菌试验中和剂选择试验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以TSB培养基为对照,用2%戊二醛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进行试验,观察含不同中和剂、中和产物的TSB培养基对正常菌和消毒后残存菌生长的情况。结果 所有配方中和剂及中和产物对正常菌生长无影响,但对残存菌有抑制作用,尤以含中和产物培养基明显。结论 消毒剂灭菌试验采用在定量方法鉴定合格的中和剂中加入TSB培养基粉末配制培养基,造成培养体系中和剂及其中和产物浓度过高,可能引起假阴性结果;消毒后残存菌的生长复苏能力大大弱于正常菌,应以消毒后残存菌进行消毒剂灭菌试验中和剂选择试验。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HT5"SS〗建立妇科中药洗液中醋酸氯己定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法对某妇科中药洗液中醋酸氯己定含量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流动相流速0.3 ml/min和检测波长254 nm条件下,对某妇科中药洗液中醋酸氯己定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醋酸氯己定含量5~200 mg/L范围内的线性关系性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加标回收率在98.4%~100.3%之间,精密度RSD 3.8%。结论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妇科中药洗液中醋酸氯己定含量,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准确。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研究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抗菌药物耐药性与消毒剂抗性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药敏试验筛选泛耐药和敏感肺炎克雷伯菌,经MLST分子分型,测定最低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分析其对消毒剂抗性水平的影响。结果 经药敏试验筛选30株对常用抗菌药物几乎全部耐药的泛耐药菌和5株敏感菌,MLST分型显示〖JP2〗泛耐药菌分为6个型,76.67%为优势型ST11,5株敏感菌ST型各异。泛耐药菌中21株对碘伏MIC值为400 mg/L,〖JP〗26株对含氯消毒剂MIC值为300 mg/L,与大肠杆菌(8099)相同,其余均略低于标准菌株,5株敏感株对碘伏和含氯消毒剂MIC值均与标准菌株相同。结论 与抗菌药物敏感菌株相比,临床分离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含氯消毒剂和碘伏消毒剂的抗性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研究对氯间二甲苯酚消毒剂的中和剂及其杀菌效果,为准确评价该消毒剂相关性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选择对氯间二甲苯酚消毒剂的中和剂并观察其杀菌效果。结果 经过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程序选择出浓度为50 g/L吐温80为对氯间二甲苯酚消毒剂的有效中和剂。用浓度为2 200 mg/L对氯间二甲苯酚消毒剂作用3 min,对悬液内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杀灭对数值均达到合格要求。结论本研究选出了对氯间二甲苯酚消毒剂的有效中和剂,并观察出该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和真菌的有效杀灭浓度。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研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氯己定醇手消毒剂的抗性变化,为科学实施医院消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最小抑菌浓度测试方法,检测2种氯己定醇消毒剂对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分析其抗性变化。结果 A、B 2种消毒剂含醋酸氯己定分别为1 750.00 mg/L和5 000.00 mg/L,含乙醇均为体积分数67.3%。以醋酸氯己定标示MIC值,消毒剂A对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标准株的MIC值依次为43.75 mg/L、17.50 mg/L和29.20 mg/L;消毒剂B对上述3种细菌的MIC值依次为125.00 mg/L、50.00 mg/L和83.30 mg/L。结论 临床分离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氯己定醇手消毒剂的耐受浓度明显高于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提示其抗力有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建立和验证医用超声耦合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活菌计数培养方法,对医用超声耦合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适用性验证试验。结果 需氧菌总数计数法倾注法和滤膜过滤法细菌回收比值均值分别为0.90和1.11;酵母菌和霉菌总数计数法倾注法和滤膜过滤法细菌回收比值均值分别为0.90和1.03。倾注法和滤膜过滤法在医用超声耦合剂需氧菌总数、酵母菌和霉菌总数计数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滤膜过滤法检出能力优于倾注法。结论 滤膜过滤法更适合于医用超声耦合剂污染细菌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观察3种皮肤消毒剂的消毒效果,为临床选择皮肤消毒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皮肤消毒现场试验方法,对3种皮肤消毒剂消毒效果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体积分数75%乙醇和有效碘浓度为4 600 mg/L的络合碘消毒液1∶〖KG-*2〗9稀释液作用1.5 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杀灭对数值均>5.00;原液擦拭消毒作用1.0 min,对皮肤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均>1.00。浓度为2 000 mg/L苯扎溴铵消毒液作用4.5 min,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杀灭对数值均>5.00,擦拭消毒作用2 min,对皮肤自然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均>1.00。结论 络合碘消毒液和75%乙醇较苯扎溴铵消毒效果快速且有效。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HT5"SS〗筛选适合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杀灭微生物效果试验的中和剂。方法 参考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采用中和剂初选试验和中和剂鉴定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结果 采用10 g/L硫代硫酸钠+10 g/L吐温-80+5 g/L卵磷脂的PBS溶液可有效中和 1 500 mg/L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的残留效应,且中和剂本身及中和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无不良影响。结论 10 g/L硫代硫酸钠+10 g/L吐温-80+5 g/L卵磷脂的PBS溶液可以作为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杀灭微生物试验的中和剂。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建立消毒剂产品中氯己定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建立消毒产品中2种氯己定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验证。结果 分别以乙腈和磷酸二氢钾为流动相A与B,检测器波长254 nm。醋酸氯己定和葡萄糖酸氯己定检测线性范围5.0~200.0 mg/L,相关系数R为0.999 8,检出限0.1 mg/L,加标回收率94.1%~103.5%,相对标准偏差1.6%~3.1%。结论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消毒产品中醋酸氯己定和葡萄糖酸氯己定含量,方法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研究用不同浓度营养肉汤的试验菌悬液对贴膜法菌落回收的影响。方法 参照塑料表面抗菌性能试验方法,观察不同浓度营养肉汤的菌悬液对贴膜培养法回收菌数的影响。结果 以1〖KG-*3〗∶〖KG-*2〗500倍营养肉汤配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悬液,贴膜法回收菌数最高|以1〖KG-*3〗∶〖KG-*2〗1 000倍营养肉汤配制的大肠杆菌菌悬液,贴膜法回收菌数最高。结论 塑料表面抗菌试验中用贴膜法培养,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试验菌,分别以1〖KG-*3〗∶〖KG-*2〗500倍和1〖KG-*3〗∶〖KG-*2〗1 000倍营养肉汤为配制菌悬液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观察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杆菌对常用消毒剂的耐药情况及抗消毒剂基因携带状况。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和聚合酶链反应法,对96株临床肺炎克雷伯杆菌抗消毒剂和抗性基因携带情况进行检测。结果3种季铵盐和三氯生对96株肺炎克雷伯杆菌的MIC值均高于标准菌株,氯己定对96株肺炎克雷伯菌中的93株MIC值高于标准株。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qacEΔ1和qacE携带率均为76.0%;qacE-qacEΔ1携带率为70.8%。qacE、qacEΔ1和sugE(c)阳性菌株对三氯生、溴化铵、苯扎氯铵和醋酸氯己定等消毒剂抗性较阴性菌株强。结论该医院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杆菌对3类低效消毒剂显示出抗力增强的趋势,消毒剂抗性基因携带率也比较高,提示慎用低效消毒剂消毒关键性物品。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 了解医院常用化学消毒剂对不同材质医用手套渗透性的影响,为合理使用医用手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染料渗透试验方法,对某省部分医院门诊医疗操作中医用手套重复使用或消毒剂消毒后重复使用的情况及手套的渗透性进行评价。结果 静脉采血过程中一次性医用手套的使用率为81.25%,不同患者之间不能做到手套一人一更换,有部分护士在对不同患者采血间隙采用消毒剂擦拭消毒手套。分别接触碘伏、苯扎溴铵或氯己定等消毒剂20~120 min后,乳胶、丁腈、PVC手套对染料的渗透性增加。结论 一次性医用手套多次用消毒剂擦拭后重复使用可增加手套的渗透性,存在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HT5"SS〗鉴定所选用的方法是否能去除纳米二氧化钛的消毒效果。方法 参照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的中和剂鉴定试验方法,增加光源因素。结果 纳米二氧化钛在无紫外激发,也无任何光源作用时无消毒效果,在只有自然光源的情况下有微弱的消毒效果。结论 可以将遮蔽所有光源作为“中和”新型消毒剂纳米二氧化钛消毒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JP3〗了解天津市医疗机构肠镜消毒效果现状,为加强内镜消毒管理提供对策。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及采样监测的方法,对肠镜消毒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结果 采用手工及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的医疗机构分别有65.5%和15.5%;使用消毒剂包括戊二醛、酸性氧化电位水、邻苯二甲醛、含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肠镜细菌菌落数的平均合格率为91.4%,超标菌落数最高达1.41×104cfu/件,并检出铜绿假单胞菌1株、少动鞘氨醇单胞菌2株。结论 天津市医疗机构肠镜消毒现状良好,但需进一步加强肠镜消毒管理工作,提高医疗机构自身监测、检验能力。〖JP〗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JP2〗研究杀菌试验中产生的泡沫对过氧化氢消毒液杀菌效果的影响及其试验方法。方法 通过比较载体定量杀菌实验和悬液定量杀菌实验的方法,对实验中产生的泡沫影响过氧化氢消毒液杀菌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不锈钢片载体法定量杀菌试验中,过氧化氢消毒液能与目标细菌充分接触和作用,可以避免泡沫的影响,能准确评价常用浓度过氧化氢消毒液的杀菌性能。而布片、纸片载体可吸附大量气泡,悬液试验同样产生气泡影响试验效果。结论 针对某些易被触酶分解产生泡沫的过氧化氢消毒剂,采用不锈钢菌片浸泡定量杀菌试验法评估其杀菌效果。〖JP〗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观察某季铵盐和酚类复方消毒剂对不同指示菌株的杀灭效果,以及不同清洁状态消毒效果的差异。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观察不同条件下该消毒剂的消毒性能。结果〓该消毒剂1∶〖KG-*2〗50稀释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作用10 min消毒效果均达到合格,对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作用20 min可达到合格|该消毒剂1∶〖KG-*2〗200稀释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5 min、对白色念珠菌作用7.5 min,消毒效果可达到合格,对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作用22.5 min均未达到合格。在污染和清洁条件下,该消毒剂1∶〖KG-*2〗200稀释液作用22.5 min,对铜绿假单胞菌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是2.37和4.94|作用15 min对大肠埃希菌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是4.75和5.84。结论〓同一浓度下,该消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有良好的杀灭效果|但对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消毒效果较差。该消毒剂在清洁条件下,对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消毒效果均优于污染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