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几种易混种子类中药的扫描电镜鉴别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扫描电镜对几种易混中药酸枣仁和枳子、韭菜子和葱子、芥子和芸苔子的表面进行了扫描鉴别。结果表明:酸枣仁表面有许多不规则的凹窝,枳子表面却有许多乳头状突起;韭菜子种皮细胞不规则形或多角形,外壁附有角质突起,葱子种皮细胞多角形,可见胞间联丝;芥子种皮细胞类多角形。垂周壁厚且外突,芸苔子种皮细胞多角形,垂周壁薄,微突出,外壁内凹外被网状角质纹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素花党参和川党参种子的外观和显微鉴别,为药用党参的分类和鉴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体视显微镜和石蜡切片法对川党参和素花党参种子的外观性状及显微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川党参种子具排列较整齐的条型网状纹饰,横切面上的种皮细胞呈细柱状,种胚细胞内含草酸钙簇晶。而素花党参种子具类似指纹状细长纹理,横切面上的种皮细胞呈长条形或梭形,种胚细胞内含小晶体。结论素花党参和川党参可通过其种子的外观性状及显微特征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鉴定酸枣仁及主要伪品理枣仁、枳椇子,为酸枣仁药材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体视显微镜和石蜡切片法观察种子的外观形态、解剖结构和显微结构并拍照。结果酸枣、理枣仁、枳椇子在表面颜色、纵线纹有无、种皮质地等特征上有显著差异,可作为三者的性状鉴别特征;种皮栅状细胞大小、光辉带、晶体有无及晶体的种类可作为显微鉴别特征。结论可通过上述鉴别特征区分酸枣仁及其伪品理枣仁和枳椇子,为酸枣仁药材鉴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人血草的显微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人血草的开发利用和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性状鉴定与显微鉴定.结果:茎横切面中,皮层中部细胞壁增厚,木化,中柱鞘纤维束断续排列成环状;叶无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粉末中特异薄壁细胞表面有斜向交错网状纹理;皮层细胞壁增厚,木化.结论:上述特征可作为人血草药材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5.
连翘茎叶的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连翘茎叶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matK基因序列等进行鉴别. 方法:采集原植物叶片和嫩枝,对其进行生药鉴定.结果:连翘茎叶的生药特征为连翘叶质地较薄,但栅栏组织发达,海绵组织较紧密;气孔不定式.嫩枝表面有沟槽,表皮完整,维管柱椭圆形,韧皮纤维多散在,髓发达;粉末中导管成束,木纤维管胞状,木薄壁细胞壁念珠状,腔内纹孔明显.结论:上述特征可为连翘叶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酸枣仁与其非正品及伪制品的专属性鉴别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方法对酸枣仁与其非正品、伪制品进行鉴别。结果:性状鉴别中,枳椇子略小且种皮坚硬,不易破碎;理枣仁及酸枣仁伪制品平坦的一面无纵线纹;剥去外皮后,酸枣仁为黄白色,而其伪制品为桃红色;三者在颜色方面有明显差异。显微鉴别中,酸枣仁子叶表皮细胞含草酸钙结晶,且油滴较少;理枣仁与酸枣仁伪制品的胚乳及子叶细胞均无草酸钙结晶,且油滴众多;枳椇子的种皮栅状细胞比前三者明显较大,其外胚乳细胞含簇晶、方晶,子叶细胞含簇晶。结论:为酸枣仁与其非正品及伪制品的的专属性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党参种子的鉴定方法,旨在为党参种子的鉴定和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党参种子的来源、性状、显微、理化等方面对其进行鉴定研究。结果:党参种子的性状、脂肪油滴、种皮石细胞、胚乳细胞、糊粉粒等均可作为质量鉴定的依据。结论:通过性状鉴定、显微特征、蛋白电泳图谱鉴定评价甘肃党参种子科学实用,可为党参种子的鉴定学研究与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开展大枣生药学研究,为药材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显微特征采用显微制片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长椭圆形,表面红褐色,外果皮薄,中果皮棕黄色,肉质柔软,味甜,果核长纺锤形,砖红色;果皮表皮呈念珠状增厚,中果皮较厚,内含草酸钙簇晶、方晶和细小维管束;果皮超显微特征显示表面布满细小似干涸泥床的裂纹;叶片为典型等面叶结构。结论大枣外观性状与内部结构均显示有特殊的生药学特征,可为药材真伪鉴别及其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桃仁的显微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桃和山桃的干燥成熟种子进行显微鉴别。方法:采用显微鉴别的方法对桃仁、山桃仁的组织和粉末特征进行研究。结果:组织切片中桃仁的种皮细胞外侧含有大量石细胞、内胚乳细胞层较窄;粉末中含有种皮表皮细胞、子叶细胞、导管细胞等特征。结论:桃仁的石细胞、种皮表皮细胞、内胚乳及子叶细胞、导管细胞、糊粉粒均可作为鉴别特征,为桃仁的鉴别、质量评价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五味子南五味子及易混伪品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性状鉴别 五味子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 mm,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凹凸不平,显油润;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果肉柔软.种子1 2枚,肾形,长4 5 mm,表面棕黄色,平滑有光泽;种皮薄而脆,种脐在一侧,显著凹入,颜色较深;除去种皮可见淡黄色胚乳,角质状,油性,胚小,位于一端.  相似文献   

11.
藏药线叶龙胆的生药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线叶龙胆进行生药学鉴定研究。方法:利用来源、性状、显微与理化鉴定法对该药材进行鉴定研究,确立鉴别特征。结果:其粉末中有念珠状增厚表皮细胞﹑非腺毛﹑花瓣乳头状细胞和花柱碎片;薄层色谱中,供试品与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重现性好。结论:本研究为该药材的生药鉴定与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鸢尾科3种药用植物种子的形态学及显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鸢尾科3种药用植物射干、鸢尾、马蔺种子的形态学及显微结构,为射干、鸢尾、马蔺种子的质量评价和鉴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体式显微镜观察射干、鸢尾、马蔺种子形态,用石蜡切片方法制作射干、鸢尾、马蔺种子的切片,观察其显微结构。结果:射干和鸢尾种子均呈球形,外包黑色光滑的假种皮,表面有网状纹饰。射干种脐圆形或椭圆形,微凸,黄褐色。鸢尾种脐圆形,灰白色或黄白色。马蔺种子为不规则球形,暗砖红色、棕褐色或暗紫黑色,无光泽,内外种皮结合紧密,种脐黄白色,线形。显微结构可见,射干种皮细胞浅紫红色,鸢尾种皮细胞深紫色,马蔺种子不具假种皮,种皮结构较为复杂;三者的胚乳均较为发达、致密,胚位于中央。马蔺种子在形状、表皮颜色、假种皮有无、种脐颜色和形态上与射干、鸢尾种子有显著差异,从以上特征可与后两者予以区分;射干、鸢尾种子外观相似,但二者种脐的颜色和形态不同,种皮细胞颜色不同,可作为鉴别特征。结论:上述部分的特征可作为射干、鸢尾、马蔺种子的主要特征与其他物种区别,为三者的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盾叶薯蓣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在组织培养的基础上,对盾叶薯蓣人工种子中人工种皮、人工胚乳制作,人工种子一次性成苗及移栽成活率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人工种子快速繁殖的最适条件为:从盾叶薯蓣愈伤组织表面切取2~3mm小块茎,包埋在2.5%海藻酸钠里,滴入2%CaCl2中反应8~10min,人工胚乳MS/2+IAA0.4mg/L直接播种在MS/2培养基上,一次性成苗率可达100%左右,移栽成活率高达85%。说明以组织培养为基础的盾叶薯蓣人工种子快速繁殖技术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党参种子真实性鉴别方法,为党参种子品种鉴定以及党参种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不同来源党参分别进行了种子蛋白的SDS—PAGE电泳,子叶蛋白的SDS—PAGE电泳,子叶蛋白的非变性凝胶电泳。结果:三种电泳结果显示,种子蛋白的SDS—PAGE电泳,谱带清晰,分离到的差异谱带多;子叶蛋白的SDS—PAGE电泳,谱带模糊;子叶蛋白的PAGE电泳,谱带虽然清晰但是没有分离到有差异的谱带。结论:党参种子真实性鉴定应选择种子蛋白的SDS-PAGE电泳,通过电泳分析得到陕西凤县,甘肃文县,四川野生的亲缘关系比较近,比其他地方的党参种子多出一条R,值大约为0.060的谱带,根据Marker蛋白谱带可以初步推断这个差异蛋白的分子量为170KDa。  相似文献   

15.
李军  张召雷  王晓敏  刘立轩  冷晓红 《中草药》2022,53(24):7871-7879
目的 采用传统形态鉴定方法结合DNA条形码分子检测技术对黄芪及混伪品种子进行鉴定。方法 收集黄芪及混伪品种子、市售黄芪种子样品共58份,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游标卡尺进行种子外观形态特征的观察和记录,测定千粒重;提取单粒种子的基因组DNA,PCR扩增、双向测序获得ITS2及psbA-trnH序列。使用邻接法(neighbor joining,NJ)构建系统发育树,kimura二参数(kimura two-parameter,K2P)模型计算遗传距离,进行物种鉴定分析。结果 黄芪及混伪品种子在颜色、形状、长、宽、厚度及千粒重等方面存在细微差别;ITS2的测序成功率为100%,黄芪种间最小遗传距离均大于种内最大遗传距离;ITS2序列构建的NJ系统进化树将蒙古黄芪A.mongholicus var. mongholicus聚为独立一支,并将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锦鸡儿Caragana sinica、蜀葵Althaea rosea及黄芪属其他物种分开,可进行黄芪及其混伪品种子的鉴定。基于外观形态和ITS2条形码序列鉴定发现12份市售黄芪种子中有1份为斜茎黄芪。结论 基于种子形态鉴定和ITS2条形码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准确鉴定黄芪及混伪品种子,为规范黄芪种源及种植生产,进而保障黄芪药材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北五味子与南五味子的差别。方法:利用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TLC)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性等手段,对两药进行鉴别。结果:从性状看,北五味子果大肉厚质柔润,种子发亮有光泽;而南五味子粒小肉薄显干瘪,种子粗糙无光泽。就显微特征来讲,北五味子果皮表皮细胞壁增厚;南五味子果皮表皮细胞壁不增厚。又经TLC及HPLC色谱分析表明,北五味子含有五味子乙素,南五味子则不合这种物质。结论:南五味子所含成分及药性,与北五味子存在显著差异,认为不可替代北五味子药用。两种药材应分开入药。  相似文献   

17.
林凤越  曹辉  任欢欢  姚丽 《中草药》2019,50(9):2188-2193
目的基于DNA条形码技术建立人参与西洋参种子的分子鉴别方法。方法采用生药鉴定方法研究其性状、显微特征,并结合DNA条形码技术,基于中药材DNA条形码数据库,通过ITS2序列比对、遗传距离比较和构建临接(NJ)系统发育树,对人参与西洋参的种子进行鉴别研究。结果人参与西洋参种子的种内遗传距离分别小于种间遗传距离,系统发育树图中各物种均聚为一支,来自9个产地的42份人参及西洋参的种子均为正品,且容易区分。结论基于ITS2序列DNA条形码技术可以快速、准确、有效地鉴别人参与西洋参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8.
三叶木通全株均可入药,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但种子解剖结构的相关报道较少,该文研究了三叶木通果实与种子的形态结构以及种皮、珠孔区、胚及胚乳的解剖学特征,为木通属的系统分类研究以及药材预知子的鉴定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三叶木通种子的种皮由表皮细胞、厚壁细胞层、薄壁细胞层和色素层构成。珠孔区基部的外表皮细胞特化成了白色的种埠状结构,珠孔区的种皮含有大量的木质化结构。胚乳细胞分2层,外层黄棕色的胚乳细胞含有大量油滴,内层白色胚乳细胞含大量的糊粉粒和拟晶体。  相似文献   

19.
刺五加果实及种子内源萌发抑制物质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赵敏  王炎  康莉 《中国中药杂志》2001,26(8):534-538
目的 :通过对刺五加果实及种子内源萌发抑制物质的研究 ,探讨了刺五加种子休眠的原因。方法 :制备刺五加果实的各部分及种子的粗提物 ,并测定其活性 ;制备刺五加中果皮的乙醚提取液并进行纸层析 ,然后测定各区段的活性。结果和结论 :首次证明了刺五加果实及其外果皮、中果皮、种子中均含有一定活性的内源抑制物质。外果皮、中果皮、种子中所含的内源抑制物质对白菜种子萌发的抑制活性高于对白菜幼根生长抑制活性 ,刺五加中果皮乙醚提取物纸层析在Rf 0.l区段对白菜种子萌发和白菜幼根生长有最强抑制 ,刺五加果实粗提物能抑制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活性 ,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也有明显抑制作用 ,随粗提物浓度增大抑制活性明显增强。刺五加果实和种子中活性较高的内源抑制物质与刺五加种子的深沉休眠特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