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文娟 《苏州医学》2006,29(2):128-130
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医疗后果及其原因产生分歧而向卫生行政部门或司法机关提请处理所引起的纠纷。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人们法制意识的增强及医疗知识的普及,在医疗服务中,患方对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同时,部分医务人员的服务理念没有转变,换位思考和服务意识不强等原因,使医疗纠纷呈增多趋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不同程度地困扰着各级医疗机构的管理者,甚至干扰了医疗机构的正常秩序。笔者通过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医疗过失的分析,探讨减少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
作者分析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举证责任倒置”和新形势下医疗纠纷的特点对社会、医疗行政机构和医疗机构提出的新“挑战”。阐明了社会、医疗行政机构和医疗机构等三个层面应对新“挑战”的策略和措施。即社会应当理解医疗机构,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医疗行政机构摈弃对医疗机构的隶属观念和“一票否决”做法,充分发挥行政职能;医疗机构要更新观念,调整服务理念,规范医疗行为,突出预防为主的原则,正确处理医疗纠纷、医疗差错和事故,不断加强质量建设,为社会提供优质低价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了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公立医疗卫生事业具有多样性。公益性是公立医疗机构的本质属性。政府主导,国家所有,体现社会公平正义,不以营利为目的,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履行公共医疗服务义务,向全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要坚持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维护公益性质、改善公益性质、实现公益性质,使人民群众共同享有公益性的医疗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4.
吴小龙 《医学动物防制》2004,20(12):767-768
关于“过度治疗”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有的认为“过度治疗”是指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超过疾病实际需要的诊断与治疗医疗行为;有的认为“过度治疗”是指医疗过度服务或医疗行业提供了超出个体和社会医疗保健实际需求的医疗服务;也有的认为“过度治疗”是指由于医疗机构对人类的生命采取了过多的控制和社会变得更多的依赖于医疗保健而产生的医疗行为。  相似文献   

5.
杨淑  武锋 《医学与社会》2010,23(5):52-53
对特需医疗服务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认为公立医院不应作为特需服务提供的主体.政府应鼓励私立医疗机构承担起特需服务的任务,同时限制公立医院提供特需服务,使其逐步退出特需服务市场,回归公益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老年人移动医疗服务使用状况、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及不同个人特征的差异性,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赋能移动医疗服务平台完善服务质量,为更广泛地使用移动医疗服务提供定量依据。方法:构建扩展的移动医疗服务UTAUT模型,采用便利抽样对老年人进行现场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31份,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路径检验和个人特征的多群组调节效应分析。结果:信效度检验删掉了感知成本,路径检验结果表明除了感知风险外,感知有用、社会影响、便利条件都正向影响移动医疗服务的使用意愿,路径系数分别为0.128、0.389和0.386;性别对感知有用、社会影响和便利条件影响使用意愿具有调节作用。结论:应发掘老年人需求,提供专业化、特色化移动医疗服务;构建家庭、医疗机构和平台三方协作的服务模式,并进行差异化宣传。  相似文献   

7.
2004年,是国家卫生部对医疗市场改革关键的一年。国家对重点大医院加大投入,做大做强,同时鼓励民营等多种形式的私有制医院加入竞争。对于二级医院机构国家取消财政拨款补助,使二级医疗机构面临以下四种结局:(1)上靠,(2)下沉,(3)解散,(4)改制。上靠,是指二级医疗机构并入三级医疗机构;下沉,是指二级医疗机构沉入社区作为社区医疗服务站;解散,是指二级医疗机构负债经营,到了资不抵债的地步自动解体;改制,是指二级医疗机构被外资收购或私有化。国家希望形成一种病员有大病去三级医院诊治,小病在社区医疗服务站解决的就诊模式。  相似文献   

8.
张锋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4,4(2):192-192,F003
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医疗保障体制的重大改革。这一制度,通过个人帐户和社会统筹相结合的方式,保障广大职工的基本医疗;同时通过医保机构与医疗机构的相互制约,抑制过快的医疗支出增长,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9.
医疗服务价格关系到千家万户,既是一段时间以来的社会热点,也是医疗机构容易产生不良反应的常见问题之一,它已引起党和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2005年2月16日于京召开的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专门提出:要继续采取有力措施,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特别要严格规范医疗收费,严格管理药品价格和医疗检查收费,切实解决看病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看病贵、看病难一直都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为此,国家发改委接连发布17道降价今治理药价虚高;同时,修订《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将原来的5000多个医疗服务项目减至3966个。此后,各地纷纷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了调整。但这次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整体效果如何?新的医疗价格体系存在哪些问题?日前,由四川大学公共卫生管理学院毛正中教授等人共同完成的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六批中标课题《对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评价》,对此有了很好的评价和分析,现摘登该课题成果供参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建立覆盖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对医疗服务提供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医疗服务提供方的应对策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运行机制;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加强医疗机构成本管理。  相似文献   

12.
从医疗侵权特殊性角度探讨医疗损害赔偿。其特殊性在于,依据调查结果显示,医疗损害的特殊性已得到社会公众和法律业界的普遍认可;医疗服务是“必要的缺陷服务”;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具有公益性特点;无主观故意的医疗损害与有主观故意的人身损害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认为,医疗损害赔偿应采取限额赔偿方式;医疗损害应属一般过错责任范畴;我国应有限地引入无过错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13.
赵齐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8):949-951
在医疗体制改革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医院财务管理,解决目前社区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中的一系列问题,探索建立、健全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新型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社区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必须认真思考的新课题。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政府资金投入不足:改革后会计业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系统内会计信息不能兼容的问题;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水平问题。对策:政府要加强对社区医疗机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补偿机制;改革医院财务会计核算制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水平;建立区域内统一的社区医疗管理系统软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研究医疗服务市场的交易成本与医疗信息不对称的关系,以及医疗信息披露制度在控制医疗服务的交易成本降低搜寻成本、控制信息成本、优化约束成本的作用等,以加强促进医疗信息披露制度的实施,进而有效控制交易成本的产生.同时也分析指出了医疗信息披露制度控制交易成本在规范医疗服务市场中的作用:改善患者信息劣势地位,帮助患者理性就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控制药价,提升医院公益性;维护医疗秩序,促进公平竞争,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5.
数字     
《中国医院院长》2008,(8):18-18
92%vs17% 香港特区政府在医疗方面每年投入300亿港元左右,占公益性医疗机构总投入的92%,所支费用是特区政府年度经常性开支的15%,是GDP的2.8%。中国政府财政对大陆卫生服务投入为总费用的17%,医疗机构主要依靠以药补医和医疗服务收费维持运行。  相似文献   

16.
赵颈秋  吴蓉 《中国病案》2002,3(1):25-25,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全面推进,有效地抑制了原有医疗的弊端,提高了社会化程度,覆盖广,保障多,并制约了不合理医疗行为的费用浪费,以低水平、广覆盖、个人帐号和社会统筹相结合,这在一定范围内使医疗服务利用率下降,门诊和住院费用降低,影响医院的效益,同时,多医疗机构定点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大了可定点医疗机构间以及定点与非定点医疗机构间的竞争,新的医疗制度建立医药  相似文献   

17.
在医疗改革中,公立医院作为非营利性的公众服务机构如何体现其公益性,并保障公众、医院、医务人员等多方利益共赢和良性发展是改革的核心问题。为此,必须重新构建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分配体系,着重评价服务质量、服务量、管理效果及成本控制等核心指标,既要保证公益性服务,又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同时兼顾医院自身发展与特色建设。  相似文献   

18.
医疗体制的重重弊端已经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一种极为流行的见解是把所有问题的根源都归结为政府财政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太少。于是,无论是卫生部门,还是各类公立医疗机构,都呼吁政府增加对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投入。在每年的“两会期间”,医疗卫生界代表的这类呼吁更是不绝于耳。在很多人看来,政府补偿不足似乎就是公立医疗机构社会公益性淡化的根源;而公立医疗机构社会公益性的回归,必须依赖政府大量拨款。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入,社区医疗已逐渐成为一种新医疗服务模式。社区卫生服务站不但是医院收治病人的一个窗口,同时也是医院感染控制的前沿。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还未把社区卫生服务站纳入医院卫生学监测范围。我们对我院所辖的三个社区服务站进行了多次卫生学监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基层社区中医药医疗服务的营销策略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层社区的中医药诊疗服务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广大民众健康的基本要素之一。笔者认为:基层社区中医药服务如何发挥传统中医药服务于大众的作用,关系到基层社区的中医药医疗机构生存发展的问题;基层社区的中医药医疗机构应在树立基层社区的中医药医疗服务的理念;基层社区中医药的医疗服务及质量管理等方面来完善基层社区的中医药医疗市场的服务工作。更好的为广大民众提供中医药医疗服务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