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联合外周静脉应用尼可地尔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 状动脉介入(PPCI)治疗术后心肌微循环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100例接受P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根据 不同给药方式分为尼可地尔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尼可地尔组于PPCI术中开通靶血管即刻予冠状动脉注射尼 可地尔并静脉持续泵入24 h,对照组于PPCI术中予冠脉注射生理盐水并静脉持续泵入24 h。主要观察指标为PPCI 术后即刻冠脉血流及心肌血流灌注情况,包括介入术后TIMI血流分级、校正TIMI帧计数(CTFC)、再灌注心律失常、 ST段回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达峰时间及峰值,次要观察指标为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及左 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2组内手术前后肝肾功能、心率、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 组相比,PPCI术后尼可地尔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比例、慢血流/无复流比例、住院期间MACE比例、CTFC、CK-MB 峰值降低;TIMI 3 级血流患者比例、CK-MB 达峰时间提前至 14 h 内的比例、ST 段回落的比例均明显增加(均 P< 0.05)。2组患者住院期间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脉联合外周静脉应用尼可地尔有助于实现 STEMI患者PPCI术后梗死血管的血运重建,减少慢血流/无复流的发生,限制梗死面积,增加心肌血流灌注,改善心 肌微循环和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围术期静脉泵入尼可地尔对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 100例接受PCI术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静脉泵入硝酸甘油治疗,试验组患者围术期静脉泵入尼可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心肌梗死溶...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术后心肌微循环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2月—2022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行CABG治疗患者6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尼可地尔治疗,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TIMI血流分级,术前及术后1个月心肌微循环评价指标[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脉(RCA)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cTFC)]、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期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肌损伤标志物[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1个月,观察组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u=2.338,P=0.019);2组LAD、LCX、RCA的cTFC均较术前减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LVEF高于术前,LVESD、LVEDD小于术前,且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小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老年糖尿病并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心肌保护效应。方法:选取老年糖尿病并STEMI患者124例,均符合直接PCI适应证,按照分层区组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62例)和尼可地尔组(6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PCI;尼可地尔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术前给予注射用尼可地尔以0.06 mg·kg-1(限制3~4 mg/次)静注,术中2 mg冠状动脉内给药,并以4 mg·h-1静脉泵注24 h,之后尼可地尔片5 mg/次,3次/d,口服6个月。于术前及术后监测两组患者:(1)心肌IRI指标: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心力衰竭指标: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2)冠状动脉微循环灌注指标: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和校正的TIMI帧数(CTFC);(3)再灌注心律失常(RA);(4)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室壁运动评分指数(WMSI)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5)术后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6)术后6个月内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于PCI术后0,6,12,24 h及术后3,7 d,尼可地尔组的血清cTnI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F组间=62.537,P组间<0.01);(2)PCI术后尼可地尔组TIMI血流分级优于对照组(Z=-2.227,P=0.026),CTFC低于对照组(t=5.937,P<0.001);(3)PCI后14 d尼可地尔组的WMSI低于对照组(t=14.974,P<0.001),LVEF高于对照组(t=-5.268,P<0.001);(4)于术后1,3,7,14 d,尼可地尔组的血清NT-pro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组间=54.818,P组间<0.01);(5)IRA开通后4 h内尼可地尔组RA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9.325,P=0.002);(6)术后6个月内尼可地尔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613,P=0.032);(7)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χ2=0.614,P=0.4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尼可地尔对老年糖尿病并STEMI患者直接PCI的IRI具有心肌保护效应,能有效改善PCI后的心脏血流灌注,减轻心肌的IRI,改善室壁运动及左心功能,减少RA的发生,降低短期MACE发生率,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观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应用尼可地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 相关心肌损伤及术后长期应用对心绞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PCI 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1 例,随机分为尼可地尔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行优化冠心病药物治疗,尼可地尔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尼可地尔5 mg 口服,每日3 次,应用1 周行PCI。术前,术后6、18、24 h 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I),术后6 个月随访心绞痛缓解情况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 最终有75 例完成研究,尼可地尔组37 例,常规组38 例,2 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和术后随访时均未发生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术后尼可地尔组血清CK-MB 和cTnI 水平较常规组降低(P < 0.05),尼可地尔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缓解较常规组明显(P < 0.05)。结论 尼可地尔能减轻不稳定型心绞痛PCI 相关心肌损伤,长期应用对心绞痛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经指引导管和经OTW(over the wire)球囊中心腔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无复流的疗效。方法连续入选2006年1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确诊为急性STEMI并接受急诊PCI治疗,术中出现无复流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经OTW球囊注射替罗非班组49例和对照组经指引导管注射替罗非班47例。通过对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注射药物后、PCI结束前末次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评估心肌梗死溶酸试验(TIMI)和矫正的TIMI帧数(cTFC)及TIMI心肌组织灌注分级(TMP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60d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l event,MACE)。结果经OTW球囊注射替罗非班组较对照组患者用药后首次和PCI结束前末次造影结果均显示:OTW组术后梗死的相关动脉(IRA)的TIMI3级和TMPG3级血流发生率明显高于了对照组;cTFC的下降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用药后5d,hs-CRP也明显的下降出现了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60dMAC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中出现无复流患者,经OTW球囊注射替罗非班可更好改善冠状动脉血流,改善心肌水平再灌注状态、抑制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吕建庄  张敏娟  葛兴利 《安徽医药》2015,36(9):1103-1105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与尼可地尔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相关心肌损伤干预作用。方法 将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曲美他嗪组和尼可地尔组,分别采用不同药物治疗,比较心肌损伤相关指标水平。结果 术前3组CK-MB、IcTn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6、12、24小时CK-MB与cTnI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美他嗪组与尼可地尔组患者术后MPV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美他嗪组与尼可地尔组术后CK-MB、cTnI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曲美他嗪组与尼可地尔组患者术后CK-MB与cTnI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前使用曲美他嗪与尼可地尔,可减少PCI引起的心肌损伤,发挥心肌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中无复流的疗效.方法:将82例急性STEMI行急诊PCI术且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的患者分为2组,替罗非班组(48例)于冠脉内注入替罗非班10 μg· kg-1,5 min内注射完毕,继以0.15μg· kg-1·min-1静脉维持38 h;对照组(34例)于冠脉内注入维拉帕米200 μg,15 min内注射完毕.观察2组给药后20 min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和校正的TIMI帧数(CTFC).结果:给药后20 min,替罗非班组TIMI血流和TMPG心肌灌注3级获得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给药前2组CTFC帧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给药后20 min替罗非班组CTF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以有效地改善STEMI急诊PCI术中无复流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术前用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术前应用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心梗)患者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性心梗拟行急诊PCI治疗患者105例,分为替罗非班组(术前给药)47例及对照组58例,比较2组PCI前后梗死相关血管(IRA)TIMI血流分级(TGF),术后IRA血流校正TIMI计帧数(cTFC),手术操作时间,造影剂消耗量和出血并发症的差别。结果:替罗非班组术前造影IRA前向血流达TIMI2~3级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TIMI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替罗非班组校正TIMI计帧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替罗非班组手术操作时间更短(P<0.01),造影剂消耗量更少(P<0.01)。2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段抬高型急性心梗(STEMI)急诊PCI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可提高术前IRA开通率,改善术后冠脉血流,简化手术难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评价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使用血栓抽吸导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我院符合急诊PCI条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40例,平均分为两组(血栓抽吸组与单纯介入组),血栓抽吸组在PCI术中使用血栓抽吸导管,单纯介入组实施常规PCI治疗。通过术后TIMI血流分级评价冠状动脉再通情况。结果 PCI术后抽吸组TIMI血流3级患者共18例,占90.0%,TIMI血流2级患者2例,占10.0%;对照组TIMI血流3级患者9例,占45.0%,TIMI血流2级患者6例,占30.0%。两组相比,术后TIMI血流3级血流患者抽吸组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TIMI血流2级血流患者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中适宜的应用血栓抽吸导管能显著减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再灌注治疗后无复流现象的发生,能有效改善IRA的TIMI血流分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冠脉内注射尼可地尔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PPCI术后心肌血流灌注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入选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术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导管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心内科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行直接PCI术中成功应用血栓抽吸导管的STEMI患者68例作为研究组,以同期行单纯直接PCI的STEMI患者122例作为对照组。评估PCI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组织灌注分级(TMPG)及矫正的TIMI帧数(cTFC)、PCI术中无复流的发生率、直接支架置入率、PCI术后60min完全ST段回落率、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和肌钙蛋白T(TNT)峰值、PCI术后7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PCI术后即刻TIMI 3级及TMPG 3级血流比例更高(分别为92.6%比77.9%,88.2%比70.5%,P均<0.01);cTFC帧数更少[(44.2±16.8)帧比(57.3±23.6)帧,P<0.01];无复流发生率低(7.4%比22.1%,P<0.01);直接支架置入率高(22.1%比9.0%,P<0.05);PCI术后60min完全ST段回落率高(82.3%比66.4%,P<0.05);CK-MB和TNT峰值低[分别为(171.4±44.6)U/L比(202.4±38.6)U/L,(5.36±1.81)ng/L比(6.48±1.94)ng/L,P均<0.01];PCI术后7dLVEF高[(56.6±7.9)%比(52.6±6.7)%,P<0.01)]。结论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可以增加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术中的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组织灌注,减少无复流现象的发生,减少心肌坏死,改善心功能,为STEMI患者直接PCI术中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联合替格瑞洛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难治性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300例PCI术后出现难治性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150例。对比组患者实施标准抗心绞痛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比组的基础上进行尼可地尔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高于对比组的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联合替格瑞洛治疗PCI术后难治性心绞痛效果较好,对患者心肌供血的改善情况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丹参多酚酸盐减少PCI相关性心肌梗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减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相关性心肌梗死的作用并研究其机制。方法 将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丹参多酚酸盐组,2组均给予心绞痛标准治疗。丹参多酚酸盐组在PCI术前和围术期静脉滴注丹参多酚酸盐。检测患者入院后第1天以及PCI术后24 h的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oluble thrombomodulin,sTM)、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的变化情况。观察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以及PCI术后6个月的心血管事件和处理措施。结果 2组患者PCI术后均出现sTM、vWF、cTnI水平升高。丹参多酚酸盐组PCI术后的sTM、vWF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多酚酸盐组PCI相关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多酚酸盐组术后6个月心绞痛症状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再次冠脉造影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均未出现靶血管血运重建、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心源性休克、猝死等不良心血管事件。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可能通过减少PCI术中血管内皮损伤,从而减少PCI相关性心肌梗死,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复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STEMI患者分为替罗非班组(替罗非班+直接PCI,60例)和对照组(直接PCI,60例)。PCI术中根据TIMI血流分级、TIMI计帧法(cTFC)评价冠状动脉血流。术后24h进行实时心肌声学造影检查,计算心肌灌注缺损计分指数(CSI)及室壁运动计分指数(WMSI)。分析术后1h2组患者心电图sT段偏移总和比值(sumSTR)的变化。结果替罗非班组TIM13级血流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而cTF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相比CSI(1.23±0.33.1.38±0.43,P〈0.05),WMSI(1.52±0.39:1.70±0.38;P〈0.05)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替罗非班组术后1hsumSTR〉70%比例更高(P〈0.05)。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能改善STEMI患者PCI术后心肌血流,防止无复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后,经导管向远端血管床注射三磷酸腺苷(ATP)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6月-2010年9月,接受急诊PCI手术出现无复流的4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B组)24例和对照组(A组)22例。B组经导管注入ATP 200μg,A组注入维拉帕米200μg,必要时可以反复注射。观察注射药物后校正的TIMI血流帧幅数(CTFC)、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记录术后左室射血分数(EF值)及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种药物在多次给药后,均可以使90%的患者恢复TIMI 3级血流(A组:90.1%,B组:91.7%,P>0.05),A组、B组的CTFC值分别为26.5±14.6、258±10.3(P>0.05),但B组血压下降幅度明显小于A组[(8.7±5.6)mmHg vs(13.4±10.6)mmHg,P<0.05],需要IABP支持的患者数量有减少的趋势。两组的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导管向远端血管床注射三磷酸腺苷,可以即刻提高靶血管血流灌注和心肌组织灌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无复流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内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STEMI)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再灌注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我院急诊收治的84例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在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经血栓抽吸后冠状动脉内应用血小板GPIIb/IIIa受体阻滞药注射替罗非班(10μg·kg-1),再行常规PCI术;试验组在PCI术中经血栓抽吸后冠状动脉内应用替洛非班(10μg·kg-1),而后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20 mg),再行常规PCI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节点、术后心肌血流灌注、心功能、心电图ST段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术后,对照组和试验组PCI术后恢复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3级的比例分别为93.18%(41例/44例)和97.50%(39例/4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CTFC)分别为24.64±6.69和20.05±3.20,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等于3级比例分别为68.18%(30例/44例)和90.00%(36例/40例),术后2 h的ST段回落率分别为86.36%(38例/44例)和92.50%(37例/40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对照组出现心力衰竭5例,心律失常3例,出血事件2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2%(10例/44例);试验组出现心力衰竭3例,心律失常3例,出血事件1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0%(7例/4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替罗非班比较,冠状动脉内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可进一步改善术后心肌组织灌注水平,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减低无复流的发生率,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