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与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2例,均给予依那普利与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其中96例给予依那普利与非洛地平缓释片作为治疗组,96例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作为观察组。结果与观察组相比,治疗组血压达标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依那普利与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应用比单用非洛地平缓释片降压治疗临床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探讨硝苯地平控释片与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60名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则使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HT5"H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二者比较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二者比较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与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安全有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小,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压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苏培  郎奕  刘莉 《天津药学》2007,19(3):41-43
目的: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的方法比较两种钙拮抗剂(盐酸贝尼地平与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3例,随机分为两组,贝尼地平组41例,晨起口服贝尼地平1次/d,初始剂量4 mg;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组42例,晨起口服波依定1次/d,初始剂量5 mg。两组1周后血压未达显效者,剂量增加1倍。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血压均有明显下降,用药前后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贝尼地平组为总有效率82.93%,降压谷/峰(T/P)值SBP为65.00%,DBP为62.50%;非洛地平缓释片组总有效率为83.33%,降压T/P值SBP为66.45%,DBP为67.6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不良反应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盐酸贝尼地平或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肯定,未见明显不良反应,适合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硝苯地平控释片与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01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A组(50例)和B组(51例)。A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B组采用非洛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用药依从率。结果治疗后,B组收缩压(124.65±5.17)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77.38±4.89)mm Hg、心率(53.44±6.85)次/min均低于A组的(135.53±5.18)mm Hg、(86.52±4.77)mm Hg、(61.32±6.83)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用药依从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难治性高血压能够达到良好的降压效果,安全性强,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高,说明该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硝苯地平控释片与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6例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试验组38例。对照组予以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qd,口服;试验组予以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qd,口服。2组患者均治疗6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1%(35/38例)和73.68%(28/38例),收缩压分别为(129.28±13.02)和(136.35±14.09)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有头晕和水肿,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有头晕、水肿、皮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26%和7.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非洛地平缓释片,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波依定硝苯地平缓释片在高血压治疗中的达标率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元盛  古扎提  励扬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9):2868-2869
目的:观察波依定、硝苯地平缓释片在高血压治疗中的达标率。方法:选取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波依定5~10mg/d,疗程4周,血压平均从(158±18)/(99±11)mmHg降到(125±9)/(78±7)mmHg,4周降压达标率分别为83.7%,不良反应发生率3.3%;另一组给于硝苯地平缓释片20~40mg/d,疗程4周。血压平均从(160±9)/(100±12)mmHg降到(128±11)/(82±5)mmHg,4周降压达标率分别为71.4%,不良反应发生率5%。结果:治疗4周后波依定组降压效果优于硝苯地平缓释片组(P<0.05),两组均未发现任何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波依定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高效、安全、患者依从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和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伴难治性高血压的降压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82例肾功能不全合并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5例服用卡维地洛和非洛地平缓释片,对照组37例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比较治疗8周后2组降压效果、白细胞、电解质、肾功能、血糖、血脂变化。结果服药8周后观察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8.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维地洛与非洛地平缓释片2药合用能显著提高对难治性肾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且降压平稳、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非洛地平片与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及成本。方法将30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给予非洛地平片2.5 mg,1 d 2次;B组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1 d 1次。监测2组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疗程为3个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3.54%和84.46%,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43%和4.73%。A组成本-效果为118.51,B组成本-效果为297.21。结论药物经济学分析显示,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非洛地平片与非洛地平缓释片比较,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前者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9.
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方法将近两年我院高血压门诊患者中21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10mg,1次/d,晨服,如两周末未达标则加依那普利10mg继续治疗,疗程为8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1次/d,晨服,如2周末未达标则加依那普利10mg继续治疗,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测血压、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钾及心电图。结果两组血压均明显下降,治疗组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9.09%/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可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降压达标率明显优于单用依那普利降压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拉西地平片与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轻、中度老年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200例轻、中度高血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拉西地平片组与非洛地平缓释片组,分别给予拉西地平片(4 mg/次,1次/d)与非洛地平缓释片(5 mg/次,1次/d)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和24 h动态血压(ABPM)水平、生化指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服药8周后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2、4、6、8周后的SBP和DBP水平显著低于服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6、8周后的SBP和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服药8周后的ABPM结果显著低于服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服药8周后的ABPM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K+、Na+、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水平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拉西地平片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非洛地平缓释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西地平片与非洛地平缓释片均可作为治疗轻、中度老年性高血压病的理想药物,但拉西地平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氯沙坦与非洛地平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75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衰竭照组,治疗组给予氯沙坦50 mg.d-1,非洛地平10 mg.d-1,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20mg,bid,8周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压、24 h尿蛋白、血肌酐(Cr)、尿素氮(BUN)的水平。结果:2组治疗后血压均有显著下降(P<0.05),2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1或P<0.05),2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治疗后Cr、BUN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2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氯沙坦与非洛地平在降压的同时对老年人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衰竭患者肾功能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长效制剂的降压效果、持续时间。方法120例符合1999年WHO/ISH诊断标准门诊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10mg,1次/d;氨氯地平5mg,1次/d;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1次/d;4周为1疗程,观察其降压效果。结果3组病例服药后血压均显著下降,非洛地平缓释片组由治疗前的(21.4±1.64)/(13.29±0.69)kPa下降到(19.8±1.32)/(11.45±0.59)kPa;氨氯地平片组由治疗前的(22.85±1.54)/(13.9±1.34)kPa下降至(18.4±0.65)/(10.4±0.85)kPa;硝苯地平控释片组治疗前的(22.75±1.53)/(13.87±1.36)kPa下降至(18.3±0.79)/(10.8±0.79)kPa。结论从治疗效果比较,3组患者通过4周治疗后血压下降平稳,且能在24h维持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无“突释”现象所致的头痛、面红、头晕、心率增快等副反应,也无“延迟释放”现象造成血压骤升,是理想降压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与非洛地平联合使用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中的疗效。方法:采取A组给予非洛地平2.5 mg,1日2次,最大剂量为10 mg/d;B组给予卡托普利12.5 mg,无不良反应逐渐增大至25 mg,1日3次,最大剂量为100mg/d;C组同时给予非洛地平2.5 mg,1日2次及卡托普利12.5 mg逐渐增大至25 mg,1日3次,最大剂量非洛地平5 mg/d,卡托普利75 mg/d,对10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结果:单独用卡托普利或非洛地平降压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联合使用有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结论:非洛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使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可减少用药剂量,且联合用药对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均无明显影响。可减少副作用的发生,使血压平稳下降,且经济、安全、有效,是目前基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与非洛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贝那普利组32例,给予贝那普利10nag,1次/d,联合治疗组32例,在贝那普利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非洛地平5mg,1次/d,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检测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并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结果治疗4周后2组血压均下降,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治疗组降压幅度高于贝那普利组,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贝那普利与非洛地平联合应用降压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氯沙坦与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方法,将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80例,男48例,女32例,年龄46.2±8.6岁,分成氯沙坦组40例,口服氯沙坦50mg~100mg/d,疗程6周;非洛地平组40例,口服非洛地平5mg~10mg/d,疗程6周.每周测坐位血压、心率2次,治疗前后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6周末氯沙坦组与非洛地平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与90%,与治疗前对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动态血压测定24h、日间、夜间血压均值较治疗前下降(p<0.01).SBP和DBP的谷峰比值(T/P)均大于50%.不良反应非洛地平组略多于氯沙坦组.结论两种药物不影响血压昼夜节律,降压谷峰比值较好,均为有前途的抗高血压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依拉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例。试验组用依拉地平治疗,对照组采用非洛地平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用药前和用药第2、4、8周血压水平。结果2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前、治疗2周、4周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周,2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用药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依拉地平胶囊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与非洛地平缓释片相似,安全有效,并在治疗8周后,降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长效降压药物氨氯地平及硝苯地平控释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2例Ⅰ、Ⅱ期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方法,氨氯地平组5mg/d,硝苯地平控释片组30mg/d,疗程4周.结果:氨氯地平或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后,血压比治疗前有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药的不良反应都较少.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作为长效降压药物治疗Ⅰ、Ⅱ期高血压与氨氯地平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长效降压药物氨氯地平及硝苯地平控释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2例Ⅰ、Ⅱ期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方法,氨氯地平组5mg/d,硝苯地平控释片组30mg/d,疗程4周.结果:氨氯地平或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后,血压比治疗前有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药的不良反应都较少.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作为长效降压药物治疗Ⅰ、Ⅱ期高血压与氨氯地平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硝苯地平缓释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硝苯地平缓释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控释片组和缓释片组,各61例。缓释片组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每天2次;控释片组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每天1次。2组均治疗8周。观察2组血压变化情况、谷/峰(T/P)比值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控释片组总有效率为91.8%高于缓释片组的80.3%(P〈0.05);2组治疗后血压均降低,控释片组HR降低,缓释片组HR升高,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释片组治疗后血压、心率均低于缓释片组(P〈0.05);控释片组SBP与DBP降压T/P值分别为92.1%与85.9%,缓释片组分别为29.7%与25.6%;控释片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缓释片组(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具有良好的抗高血压作用,不良反应少,效果优于硝苯地平缓释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非洛地平作对照,观察尼卡地平的降压疗效。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病患者42例,经停用所有降压药1周后,随机分成A组(21例):口服尼卡地平每天10mg;B组(21例):口服非洛地平每天5mg,连续治疗4周,观察血压、心率、肝肾功能、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尼卡地平与非洛地平降压作用明显(P〈0.05),对偶测血压、脉压有下降作用(P〈0.05),2组之间降压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后心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化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较少。结论尼卡地平是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