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结节性硬化症三家系1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结节性硬化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个家系11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结节性硬化症常累及皮肤、脑、肾等器官, 癫痫和皮肤损害是最早、最常见的症状,还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 表现多种多样, 易误诊。结论 颅脑CT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主要死因为癫痫持续状态。癫痫发作者应用一种抗痫药物效果不佳, 与氯硝基安定合用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伴有脑部损害的强直性肌营养不良(DM)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DM疾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收集至我院就诊的伴有脑损害的临床诊断为DM的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0例患者均为慢性起病,以双手无力、活动不灵活起病多见,其中6例有家族史,部分病例伴有白天嗜睡,智能下降、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心脏、眼部、内分泌等其他多系统损害。10例均行肌电图检查提示肌源性损害,均发现有肌强直电位。10例均行头部磁共振(MRI)检查,8例可见额顶颞叶白质不同程度的脱髓鞘,2例出现脑室扩大、脑积水,1例可见前床突状脑膜瘤、脑部多发软化灶。2例行肌活检,主要表现为部分肌纤维萎缩,变性、坏死肌纤维,核内移及肌浆块形成。3例患者行肌肉MRI,显示肌肉弥漫性异常信号; 1例行肺部CT示肺部感染,2例行强直性肌营养不良蛋白激酶(DMPK)基因CTG重复序列分析示拷贝数超过正常范围。结论 DM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遗传性疾病,除常见累及肌肉、心脏、内分泌、眼部系统外,还常累及脑部白质、脑室脑膜、呼吸系统,对诊断DM的患者应进行头部和呼吸系统方面的检查;此外,肌肉MRI对DM的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原发病灶部位深而隐蔽,早期症状常不典型,常以颅神经受损的表现为主,故一些患者辗转于内科、眼科、耳鼻喉科而被延误诊断。现将所见病历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皮质盲(cortical blindness)通常定义为枕叶纹状皮质损害导致的双眼视力丧失.广义上讲,外侧膝状体以后的双侧视觉通路受损均可导致视力障碍,称为大脑盲(cerebralblindness).故皮质盲是大脑盲的一种类型.皮质盲或大脑盲必须具备的特征为:①双眼视力丧失;②瞳孔对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正常;③眼科检查视网膜结构、功能正常;④眼外肌运动正常.一些学者强调皮质盲的视力损害程度严重,应在光感到无光感水平;有些则认为任何水平的视力损害均可出现,只要双侧基本一致[1].产生皮质盲的病因多种多样,基于临床上很多皮质盲的患者首诊于眼科,当眼科常规检查无法解释双眼视力下降或视力障碍程度与现存眼部病变不相符合时,神经系统检查及头颅影像学可提供重要诊断线索.我们对临床常见引起皮质盲的病因进行了总结归纳,以利于提高神经眼科的诊断率,减少误诊.由于视椎动脉、4脑转移瘤当病变累.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是人类严重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他如颅脑创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也常导致严重致残和死亡.这些原发于颅内的急性脑损伤常并发心脏损害和功能障碍,称为神经源性心脏损害,指无心脏疾病患者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后短期内(数小时至2周)出现心电图改变、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心功能衰竭.其一方面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医疗费用,另一方面还加剧原发性脑损伤,甚至成为增加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死亡率的主要因素[1].  相似文献   

6.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0-06—2012-12收治颅脑损伤患者2 652例,除开放性脑损伤因无法进行GCS评分不便于统计及GCS 7分以上者,1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于伤后2~10d检查电解质出现不同程度的高钠血症,在血钠<150mmol/L时均予静脉补液限制钠盐的同时胃管内注入蒸溜水200mL,q4h。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首诊于眼科的一过性黑蒙患者的病因,使患者能得到及时的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2003-10~2007-04首诊于眼科的一过性黑蒙患者74例的临床资料,就其年龄、职业、病因进行分析。结果一过性黑蒙多发于50岁以上,体质量正常者21例(28.38%),超重且腰部肥胖者53例(71.62%);合并高血压者29例(39.2%),糖尿病20例(27%),颈椎病16例(21.6%)。结论一过性黑蒙多发于50岁以上从事脑力劳动,精神压力大的人群,尤其是伴有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一过性黑蒙是短暂性脑缺血的眼部表现,应及时转到神经内科治疗,以防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研究在国外已有多年的历史 ,中到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神经心理方面存在损害 ,而关于轻度颅脑损伤患者是否存在神经心理损害的观点不一致。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心理学变化与损伤的严重程度、损伤的不同侧或部位、精神症状、赔偿等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出现了研究颅脑损伤神经心理的新工具 ,这使神经心理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神经眼科学作为一门神经病学与眼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其疾病范畴涉及所有表现为眼部症状体征的原发性和继发性神经系统损害.由于脑与眼之间广泛的解剖生理联系,脑血管病不仅是神经病学领域内临床和研究工作中最为常见和重要的疾病,也因其常见的眼部表现而成为神经眼科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近年来,逐步演化出血管神经眼科(vascular neuroophthalmology)概念[1].血管神经眼科学是神经眼科学的进一步纵深分支,涵盖所有因血管因素导致的视功能障碍、眼球运动障碍以及瞳孔变化.临床表现依损害部位、受累血管大小、种类、分布而异,症状可涉及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一过性黑矇、视觉感知障碍、眼肌麻痹、复视、瞳孔异常等.  相似文献   

10.
正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急症之一,常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和器具碰撞、敲打等对颅脑产生伤害。颅脑损伤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常合并严重并发症,病情极其复杂、变化较快,救治难度大,预后差,病死率高,治疗不及时常危及生命,或留有严重后遗症。因此及时恰当的救治和有效的护理,是患者转危为安的关键。选取我科2013-10—2014-10收治的46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颅脑损伤患者的特点进行观察和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颈动脉狭窄的早期眼科临床表现,以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首诊于眼科,确诊为颈动脉狭窄的38例(49眼)患者,眼科门诊常规检查: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瞳孔反射、眼压、裂隙灯、视野、散瞳眼底检查、眼底荧光造影及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CDFI)。结果 38例(49眼)患者均为颈动脉狭窄。眼部表现为一过性黑5 18例18眼,视力下降伴视野缺损11例18眼,视力突然下降6例10眼,突然视物不见2例2眼。持续高眼压1例1眼。结论颈动脉狭窄患者可因眼部不适为首发症状而就诊于眼科,眼科医生应该高度重视,及时排查,以免延误诊治。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DON)为糖尿病的三大慢性并发症之一,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的运动、感觉和植物神经等[1]。现将2006-02~2010-02鹿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所有因糖尿病而实行眼部检查的120例患者(240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6-02~2010-02我院共收治糖尿病患者120例,均经检查确诊,男52例,女68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72岁,病程2~24a。120例患者行检查240眼,男114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眼部神经鞘瘤的临床诊断和病理特征及其治疗。方法 对56例眼部神经鞘瘤住院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点、病理资料和手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6例均经病理证实为眼部神经鞘瘤,30-50岁多见,占55.4%,多发于肌锥内及眼眶上方,56例手术全切除,其中经前路开眶肿瘤摘除术38例,侧壁开眶肿瘤摘除术14例,眼球摘除术3例,睫状体肿瘤摘除1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12年,2例复发。结论 眼部神经鞘瘤诊断要结合临床及CT、彩超等影像学检查,手术全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研究在国外已有多年的历史,中到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神经心理方面存在损害,而关于轻度颅脑损伤患者是否存在神经心理损害的观点不一致。颅脑损伤患者的神经心理学变化与损伤的严重程度、损伤的不同侧或部位、精神症状、赔偿等多种因素有关。近年来出现了研究颅脑损伤神经心理的新工具,这使神经心理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蝶鞍肿瘤出现眼部征状取决于肿瘤的位置、生长方向等,所以眼科医师应全面详细了解病史。减少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6.
脑脊液感染是神经外科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河南肿瘤医院神经外科2010-01-2011-12对25例颅脑肿瘤术后脑脊液感染患者在应用敏感抗生素的前提下行持续腰大池置管外引流术,取得较好效果。现将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的方法及护理要点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共25例,男13例,女12例;年龄20~68岁,平均42岁。其中大脑凸面肿瘤7例,鞍区肿瘤6  相似文献   

17.
<正>特发性高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HES)是嗜酸性粒细胞数目持续增多伴多脏器损害的疾病,常累及皮肤、肺、消化道、心脏等器官,神经系统受累者少见,合并脑梗死的报道更少。本文报道1例伴发多发脑梗死的HES,期望有助于临床深入认识此病。1 病例报告患者女,65岁,因"反应迟钝5 d,四肢无力4 d"于2018-02-14入院。患者入住院前5 d无明显原因出现反应迟钝,1 d后出现四肢无  相似文献   

18.
<正>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对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若患者出现脑卒中、缺氧、昏迷、脑外伤症状后TNF-α水平上升,且升高水平与脑损伤程度及预后存在一定相关性[1]。本文选取15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析高压氧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03—2012-07 154例重型颅  相似文献   

19.
脊索瘤是临床少见、局部侵袭性生长的先天性肿瘤,起源于胚胎脊索残余组织,好发于骶尾部和斜坡、蝶鞍及鞍旁中颅窝等颅底区域。1 临床表现 病程多呈缓慢发展,最常见症状和体征为头痛及单侧或双侧外展神经损害。1.1 鞍部型 肿瘤常累及视神经、视交叉和垂体,可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视乳头原发性萎缩、垂体功能低下。少数可累及下丘脑而出现多饮多尿、肥胖和嗜睡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颅脑肿瘤患者进行生存曲线分析,探讨影响颅脑肿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04—2015-01治疗的140例颅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电话、门诊、微信等方式随访,随访截止2020-01-01,获取患者的生存状态或死亡时间,主要观察终点是总生存期,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行多因素分析,探讨颅脑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随访结束时,1a生存率为87.78%,3a生存率为43.33%,5a生存率为29.29%,中位生存时间(MST)为34.6个月。结合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治疗方式等临床特征分析发现,年龄、手术方式、术前KPS评分、病理分型、有无术后放疗、有无术后化疗、Ki-67水平对患者术后预后有显著影响(P0.05);而性别、肿瘤最大直径、有无钙化、有无脑积水对生存期无明显影响(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方式、术前KPS、病理分型、术后放疗、术后化疗、Ki-67水平是颅脑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 年龄越大、术前KPS评分越低、Ki-67表达水平越高、病理类型为脑转移瘤患者预后越差,全切手术、术后进行放化疗将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