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虞立  李传明  陈歆  张鸣  张黎明  沙鹏  刘凯 《江苏医药》2012,38(21):2562-2564
目的 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动力髋加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效果.方法 高龄股骨转子粉碎性骨折患者56例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5例(A组)和DHS内固定术31例(B组).比较两组手术资料和效果.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相仿(P>0.05).A组手术时间较B组短[(58.6±22.5) min vs.(79.5±19.3) min].随访6-16个月.A组患者下地负重时间较B组早[(4.8±1.7)d vs.(52.7±5.7)d].A组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较B组高[(90.3±3.6)分vs.(86.7±5.4)分].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20.0% vs.41.5%)](P<0.05).结论 对于转子粉碎性骨折合并严重骨质疏松高龄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以快速恢复患者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陈晓孩  黄春燕  张伟  吴淑娟  王晖  蔡跃飘 《江苏医药》2021,47(6):588-590,594
目的 观察利奈唑胺抗感染治疗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液学毒性.方法 使用利奈唑胺注射液0.6 g静脉滴注(每日2次)抗感染治疗的119例患者中,59例显示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90 mL/min,A组),60例肾功能正常(肾小球滤过率≥90 mL/min,B组),比较两组给药后血液学毒性指标(血小板减少和贫血)及停药后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恢复情况,观察给药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给药后血小板减少发生率高于B组(47.5%vs.18.3%)(P<0.05),而贫血发生率与B组相仿(10.2%vs.5.0%)(P>0.05).A组给药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的时间短于B组[(5.5±3.6)d vs.(10.1±4.7)d](P<0.05),而出现贫血的时间与 B 组相仿[(4.5±1.3)d vs.(5.5±3.0)d](P>0.05).A组停药后血小板计数[(5.6±1.4)d vs.(7.8±3.3)d]和血红蛋白[(4.2±2.3)d vs.(3.8±1.4)d]恢复时间与B组相仿(P>0.05).A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B组(57.6%vs.28.3%)(P<0.05).结论 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利奈唑胺抗感染治疗易发生血液学毒性,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临床应积极监测患者的血液学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的时机.方法 将115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机械通气不同指征分为观察组A40例、观察组B 38例、对照组37例.对三组治愈率、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A治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3.4%)和观察组B(92.1%)(P<0.05或P<0.01);观察组A吸入性肺炎(2例)明显少于对照组(8例)(P<0.05);观察组A、观察组B住院时间[(4.46±0.51)d、(7.11±0.83)d]和机械通气时间[(55.40±5.24)h、(79.47±2.44)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0.40±1.12)d、(100.30±2.15)h](均P<0.01);观察组A住院时间[(4.46±0.51)d]和机械通气时间[(55.40±5.24) h]均明显短于观察组B[(7.11±0.83)d、(79.47±2.44)h](均P<0.01).结论 呼吸频率≥30次/min< 34次/min或≤10次/min,或自主呼吸减弱,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60 mm Hg< PaO2≤70 mm Hg)是机械通气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4.
蒋惠芳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1):1745-1747
目的 探讨“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流程”的实施对急危重剖宫产母婴安全、医患满意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规范化的“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流程”实施期间(2009年12月至2012年11月)某院急危重剖宫产手术630例作为A组.B组为“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流程”实施前(2006年12月至2009年11月)该院实施的急危重剖宫产手术425例.比较A、B两组手术室响应时间、手术开始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产后大出血产妇数、术后送重症监护病房产妇数、1 min及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手术医生、产妇的满意率.结果 A组产妇手术室响应时间、手术开始时间、手术时间分别为(12.7 ±5.1)min、(15.8±8.8) min、(69.5±12.8)min,均短于B组的(19.9±10.9)min、(26.1±1.8)min、(89.1±19.7) min(t=2.499、2.800、2.327,均P<0.05);A组出血量为(385.1±177.6) ml,少于B组的(415.5±102.1)ml(t=2.107,P<0.05);A组产后大出血产妇比例为18.3%,低于B组的28.2%(x2=14.60,P<0.05).A组1 min新生儿Apgar评分为8~10分者所占比例为74.8%,高于B组的53.4% (x2=19.277,P<0.05).A组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5%,低于B组的7.06%(x2=19.285,P<0.05),而A组手术医生及产妇的满意率分别为95%、90%,均高于B组的78%、68%(x2=12.374、14.587,均P<0.05).结论 严格执行“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流程”,能有效地缩短手术室响应时间及手术开始时间、降低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及手术医生、产妇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对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引发炎性肠梗阻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在本院行普外科腹部手术的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A、B两组,每组45例.B组使用西医方法治疗,A组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消失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而A组肛门排气时间快于B组[(3.03±0.98)d vs.(6.58±1.25)d],肠鸣音消失时间快于B组[(2.10±0.87)d vs.(5.67±1.36)d],症状消失时间快于B组[(6.14±0.56)dvs.(8.24±1.57)d],治疗时间短于B组[(11.01±2.14)d vs.(15.02±2.6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95.56% vs.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梗阻缓解情况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给予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炎性肠梗阻症状,提高其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病情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老年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给予A组常规护理,给予B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VAP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 A组患者的发病率(46.0% vs.14.0%)以及病死率(22.0%vs.4.0%)明显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17.13±0.87)dvs.(8.23±0.67)d]、住院时间[(21.25±8.52)d vs.(11.22±8.12)d]以及住院费用[(3.67±0.67)万元vs.(2.32±0.37)万元]均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老年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降低VAP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各大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深静脉血栓(DVT)对重症监护室(ICU)重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调查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入住本院ICU超过48h患者的病历资料,病例对照配对研究.比较DVT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病死率.结果 526例患者中有62例(11.79%)患有DVT,与对照组相比,DVT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更长[(17±11)d比(13±9)d,P<0.05],ICU住院时间更长[(21±15)d比(16±10)d,P<0.05],病死率更高[(50.0%(31/62)比34.5%(21/62),P<0.05].结论 ICU重症患者DVT患病率高,DVT明显延长了ICU重症患者带机时间、ICU住院时间,增加了ICU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抗蛇毒血清治疗毒蛇咬伤206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毒蛇咬伤是山区农村医院夏秋季常见外科急诊之一,病情急,并发症多,一般均需住院治疗,且存在一定的死亡率。我院自1983年开始应用抗蛇毒血清为主综合治疗毒蛇咬伤,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抗蛇毒血清治疗组:206例,男142例,女64例,中位年龄35.5岁(7~71岁),其中确认为蝮蛇蛟伤者154例,五步蛇咬伤31例,竹叶青蛇咬伤9例,蛇种不清者12例(根据蛇蛟地点、典型临床表现,绝大多数仍可确定为蝮蛇咬伤);咬伤至就诊时间平均28h(0.5~96h);按“毒蛇蛟伤病情分型标准”[2]:轻型140例,…  相似文献   

9.
邓伦杰  林梅  方贤继 《安徽医药》2021,25(11):2210-2214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学与影像学诊断确诊的PCOS病人60例,在观察其排卵特点的基础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其中A组(31例)予以针灸联合中药治疗,B组(29例)单纯予以西药(炔雌醇环丙孕酮片+氯米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子宫内膜厚度[(9.57±1.35)mm比(7.23±1.24)mm]、优势卵泡数量[(2.75±1.90)个比(1.35±1.05)个]、卵泡总数量[(6.11±0.85)个比(4.05±0.53)个]显著优于B组(P<0.05),卵泡生长时间[(17.55±2.34)d比(17.02±2.81)d]与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排卵率(100.00%比82.76%)、妊娠率(51.61%比34.48%)显著高于B组,早期流产率(3.23%比13.79%)低于B组(P<0.05).A、B组治疗前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LH/F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且A组显著优于B组(P<0.05).A组月经紊乱、闭经、不孕改善有效率分别为96.77%、100.00%和93.55%,B组分别为86.21%、86.21%和82.76%,A组均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 PCOS病人的排卵特点在临床中常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体质量指数超标、卵泡个数增多等,针对该病的这些排卵特点科学、合理的予以针灸联合中药治疗效果较好,无副作用、成本低廉.  相似文献   

10.
廉坤  孙海嵩  徐蔚  蒲军  赵宁辉 《中国医药》2012,7(9):1085-1086
目的 观察早期复方高支链氨基酸联合肠内营养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39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2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于伤后24 ~48 h内均给予肠内营养制剂(瑞素)营养支持,观察组联合使用复方高支链氨基酸注射液(20AA),对照组联合使用普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治疗7d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ALT、AST、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的变化,以及患者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治疗7d后,观察组患者ALT、AST明显低于对照组[(78±12)U/L比(96±12) U/L,(88±11)U/L比(107±14) U/L],前白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0.35±0.04)g/L比(0.31±0.03)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30.0% (6/20)比42.1%(8/1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持续时间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7.6±0.8)d比(8.8±1.3)d,P<0.05].结论 与早期肠内营养联合普通复方氨基酸相比,早期复方高支链氨基酸联合肠内营养更有利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恢复,并能减少患者感染性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胸腺肽联合比阿培南治疗革兰阴性杆菌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4例革兰阴性杆菌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胸腺肽联合比阿培南治疗组26例(A组)和比阿培南治疗组28例(B组),疗程均为7~14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阿培南使用时间、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B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4.6%、8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时间(8.2±3.4)d,优于B组的(13.2±3.6)d(P<0.05);A、B两组细菌清除率86.7%、80.7% (P >0.05).结论 胸腺肽联合比阿培南治疗革兰阴性杆菌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比阿培南单用治疗时间短,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赵新 《中国医药》2013,8(8):1155-1156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 12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A、B、C组,每组40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A组予舒芬太尼10 μg(1 rrl)加0.75%罗哌卡因(12 ml),B组予舒芬太尼20 μg(1 ml)加0.75%罗哌卡因(12 ml),C组给予0.75%罗哌卡因(12 ml)加0.9%氯化钠溶液l ml.观察术中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起效时间、无痛平面时间、镇痛持续时间,改良Bromage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C组比较,A、B组起效时间、无痛平面时间、感觉阻滞达最高平面时间缩短[起效时间:(6.1±1.7),(5.4±1.5)min比(13.6±1.9)min,无痛平面时间:(8.1±1.8),(7.6±2.1)min比(17.3±2.2) min,感觉阻滞达最高平面时间:(14.3±2.4),(12.8 ±2.7)min比(19.9 ±2.8)min];镇痛持续时间延长[(289±33),(308±34) min比(203±4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在切皮时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在探查、取胎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C组[(10±11)比(35 ±25),(18±10)分](P<0.05或P<0.01).C组寒颤的发生率与A组、B组比较[22.5% (9/40)比10.0% (4/40),2.5% (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罗哌卡因麻醉加入舒芬太尼可增强罗哌卡因麻醉效果,20μg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可减轻探查取胎时内脏牵拉不适症状,减少术中寒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宁艳辉  许常娟 《中国医药》2012,7(6):762-763
目的 探讨妇科再造胶囊用于人工流产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人工流产者120例完全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口服妇科再造胶囊,6粒/d,2次/d,连续服用10 d;对照组患者术后服用益母草膏,10 g/d,2次/d,连续服用10 d.10 d后观察患者术后出血量、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术后15 d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手术前及术后15 d WBC及Hb的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出血量为少量的患者例数,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3%(56例)比21.7%(13例),P<0.01].观察组患者平均出血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1.2)d比(5.3±1.3)d,P<0.01];观察组患者平均月经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0±2.1)d比(35.0±5.1)d,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15 d平均子宫内膜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3±0.07)cm比(0.63±0.08)cm,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Hb和WB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b:(121±13)g/L比(121±14) g/L;WBC:(5.5±1.8)×109/L比(5.6±1.7)×109/L,均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Hb和WB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b:( 122±14) g/L比(122±13)g/L; WBC:(5.3±1.2)×109/L比(5.5±1.2)×109/L,均P>0.05].服药期间,2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结论 人工流产后口服妇科再造胶囊能减少阴道流血量、缩短阴道流血时间和月经恢复时间,值得在人工流产术后运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CSII)联合动态血糖监测仪(CGMS)(双C)在1型糖尿病(T1DM)儿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T1DM患儿72例,在每日8次微量血糖仪血糖监测下采用CSII治疗.其中,25例加用CGMS(A组),47例未用CGMS(B组).比较两组血糖稳定达标时间、低血糖事件(血糖<3.9 mmol/L)发生次数和住院时间间的差异;分析两法所测血糖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组血糖稳定达标时间明显短于B组[(3.96±1.02)d vs.(5.60±1.17)d](P<0.05);A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B组[(6.44±0.96)d vs.(7.79±1.33)d](P<0.05);发现低血糖事件A组高于B组[(2.60±1.19)次vs.(1.17±0.70)次](P<0.05).CGMS所监测血糖值与手指血微量血糖仪所测血糖值呈正相关(r=0.905,P<0.01).结论 CGMS和微量血糖仪均能指导CSII治疗儿童T1DM.采用双C指导治疗临床达标时间、住院时间短,但易发现低血糖事件.  相似文献   

15.
治疗肺栓塞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铭阁  丁永斌  张济  夏建国  张苗  王海宁 《江苏医药》2013,39(13):1539-1541
目的 总结不同治疗方法对肺栓塞(PE)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PE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介入碎栓、溶栓+滤器置人(A组,11例)、抗凝+滤器置人(B组,20例)、抗凝(C组,30例)、静脉溶栓+滤器置人(D组,9例)、静脉溶栓+抗凝(E组,4例)五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临床改善时间较D组明显缩短[(1.64±0.05)d vs.(3.22±1.30) d](P<0.05);B组临床改善时间较C组缩短[(2.15±0.87)d vs.(6.50±2.74) d](P<0.05);D组临床改善时间较E组缩短[(3.22±1.30)d vs.(8.25±5.32) d](P<0.05).结论 介入溶栓效果优于静脉溶栓,滤器置入较抗凝或无滤器置入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相关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以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15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出血是否与肠溶阿司匹林相关分为肠溶阿司匹林组(71例)和非肠溶阿司匹林组(79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等进行分析并加以比较.结果 肠溶阿司匹林组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年龄高于非肠溶阿司匹林组[(66±12)岁比(56±1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溶阿司匹林组的急性胃黏膜病变的发生比例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比例均高于非肠溶阿司匹林组[18.3%(13/71)比3.8% (3/79),26.8%(19/71)比12.7%(10/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 ±22)g/L比(90 ±25) g/L,P>0.05].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肠溶阿司匹林组明显长于非肠溶阿司匹林组[分别为(2.4±0.9)d比(1.7±1.3)d,(13±4)d比(10±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溶阿司匹林组中服用肠溶阿司匹林不足1个月的患者较服用时间>1个月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低,止血时间较长,住院时间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5±20) g/L比(86±20) g/L,(3.8±1.7)d比(2.2±0.6)d,(17.3±1.8)d比(12.3±3.6)d,均P<0.01].结论 口服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可增加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且胃黏膜损伤较常见,患者出血量较大,预后较差.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的高危患者服药前应评估其风险,清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加用抗溃疡药物可降低其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患者应用三种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循环功能、内环境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本院收治105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吸入七氟烷+丙泊酚+罗库溴铵,B组吸入七氟烷+瑞芬太尼+丙泊酚+罗库溴铵,C组吸入七氟烷+丙泊酚+罗库溴铵+连续硬膜外麻醉,比较三组患者循环功能、内环境及麻醉质量等.结果 C组患者SBP、DBP及HR在各麻醉各时间点均稳定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血pH值、PaCO2、PaO2水平在各麻醉时间点均稳定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拔管时间短于A、B两组[(9.47±3.46)minvs.(17.51±8.64) min,(9.47±3.46) min vs.(18.27±7.23) min;P<0.05].A组苏醒时间短于B组[(21.60±9.34) min vs.(25.35±8.90) min,P<0.05],C组苏醒时间短于A、B两组[(14.01±5.42)min vs.(21.60±9.34) min,(14.01±5.42)min vs.(25.35±8.90)min;P<0.05].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腹部手术麻醉质量最好,为首选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术后镇痛对炎症反应和术后感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更富  姚前进  张江锋 《江苏医药》2013,39(13):1545-1547
目的 探讨新生儿术后镇痛对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120例行开腹手术新生儿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术后输注芬太尼6-8μg/kg+0.9%氯化钠45 ml;B组舒芬太尼0.6-0.8tg/kg+0.9%氯化钠45 ml;C组给予0.9%氯化钠45 ml.持续输注24 h.记录术后新生儿疼痛评分(NIPS).检测术前及术后24 h时外周静脉血白细胞(WBC)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比较术后感染发生率.结果 A、B组术后镇痛效果均满意.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C组[15.0%、5.0% vs.35.0%],抗生素使用时间短于C组[(10.68±1.13)d、(7.22±0.46)d vs.(13.87±3.79) d](P<0.05).术后,A、B组WBC计数低于C组[(10.93±5.08)×109/L、(8.83±2.98)×109/L vs.(13.97±5.96)×109/L],血清CRP低于C组[(38.52±20.31) mg/L、(27.67±16.50) mg/L vs.(67.44±24.82) mg/L],IL-6低于C组[(198.46±35.16)pg/ml、(156.94±15.08)pg/mlvs.(379.47±54.35) pg/ml],B组WBC计数、血清CRP和IL-6表达明显低于A组,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亦短于A组(P<0.05).结论 新生儿术后用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尤其是舒芬太尼镇痛,可减轻炎症反应和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陈杰  王彬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1):3316-3318
目的 对应用铝镁加与艾普拉唑联合对患有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84例患有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2例.A组患者采用艾普拉唑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铝镁加与艾普拉唑联合进行治疗.结果 B组症状控制效果(有效率95.3%)明显优于A组(71.4%)(x2=6.44,P<0.05),内镜检查总有效率(95.2%)明显高于A组(78.6%)(x2=6.09,P<0.05),症状缓解时间[(7.69±3.48)d]明显短于A组[(15.82±4.73)d](t=13.2957,P <0.05),停药后病情复发率(71.5%)明显低于A组(28.6%)(x2=5.29,P<0.05).结论 应用铝镁加与艾普拉唑联合对患有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0.
何晶 《中国医药》2012,7(9):1145-1147
目的 比较局部注射和肌内注射庆大霉素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4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12例患者为前列腺内直接注射给药,庆大霉素80 mg,1次/2 d;B组12例患者为肌内注射给药,庆大霉素80 mg,1次/d.A组患者给药3次后,B组患者给药6次后,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前列腺液和血清中庆大霉素浓度,同时测定前列腺液pH值.结果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0% (12/12),B组总有效率33.3% (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1、4、24h和1周后,A组患者前列腺液庆大霉素浓度均比血清中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 h:(14 833±10 684) μg/L比(3267±1105) μg/L;4 h:(11 208 ±5675) μg/L比(1257±335) μg/L;24 h:(1554±696)μg/L比(272±97) μg/L;1周:(487±127) μg/L比(0±0) μg/L,均P<0.01];B组患者前列腺液庆大霉素浓度均比血清中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1 h:(217±213) μg/L比(2643±811) μg/L;4 h:( 700±244) μg/L比(1170±256) μg/L;24h:(206±118) μg/L比(766±234) μg/L;1周:(39±7) μg/L比(23±9) μg/L,均P<0.01];A组患者前列腺液中庆大霉素浓度与B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前后,A组患者前列腺液p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2.2)比(6.3±1.8),P<0.05];B组患者前列腺液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2.4)比(8.1±2.1),P>0.05].结论 局部注射庆大霉素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较肌内注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