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了解胸外科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有效咳痰依从性的现状,分析其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3例置入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进行有效咳痰依从性调查。结果完全依从有效咳痰方法行咳痰训练者43.4%,部分依从49.1%,不依从7.5%;坚持有效咳痰的困难主要为咳嗽时疼痛(58.5%)、疲乏(37.7%)等;有效咳痰的依从性与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史、有效咳痰知识、有效咳痰认知、他人对患者有效咳痰的影响有关(P<0.05,P<0.01)。结论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有效咳痰依从性较差,受多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深入了解患者有效咳痰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强化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有效咳痰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应用同伴教育法对职业人群进行健康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 探索对职业人群开展有效的健康管理方法 .方法 选取功能社区98名体重指数(BMI)≥25的在职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8人)和对照组(50人).对照组采用集体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等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管理,采用授课、座谈、知己能量监测仪等进行为期1年的饮食和运动干预.观察两组人群BMI、腰围,每日有效运动量、时间和次数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BMI、腰围显著降低(均P<0.05),每日有效运动热量消耗、有效运动比、有效运动时间和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应用同伴教育法对职业人群进行健康管理,可以使他们长期坚持有效运动,降低BMI、腰围.  相似文献   

3.
目的:监测183例次住院患者血药浓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技术(MEIA)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对183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以0.8~2.0ng·ml-1为地高辛安全有效血药浓度.地高辛血药浓度测定值在安全有效浓度范围123例次(占67.21%),低于此浓度范围下限(<0.8ng ·ml-1)33例次(占18.03%),高于安全有效浓度范围上限(>2.0ng·ml-1)27例次(占14.75%).结论:通过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实行个体化给药,可以安全有效的使用地高辛,为临床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4.
鼻内镜显像系统在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切除的手术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在支撑喉镜声带息肉切除术中运用鼻内镜帮助暴露. 结果 128例中,100例(78.1%)治愈,28例(21.9%)有效.Ⅰ型50例中治愈43例(86%),有效7例(14%);Ⅱ型40例中治愈38例(95%),有效2例(5%);Ⅲ型38例中治愈19例(50%),有效19例(50%).Ⅰ、Ⅱ型治疗效果明显优于Ⅲ型(χ2=13.442,20.057;P=0.000).随访5个月~4年,平均2年,无复发和并发症. 结论在支撑喉镜声带息肉手术中运用鼻内镜能减轻对患者创伤性操作,并缩短治疗时间,避免或减少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器官移植术后预防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器官移植术后,有效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同时,出现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机会感染,在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后再治疗较困难,并增加抗排异的难度。故如何有效的预防CMV感染尤为重要,能提高器官移植术后的生存率。现对目前有效预防CMV感染的方法作综述。  相似文献   

6.
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评估退行性颈椎管狭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应用新的X线片测量方法测量颈椎管率及有效颈椎管率,确定诊断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的敏感指标。方法取100名不同年龄段的无症状的成年人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颈椎管矢状径(a)、椎体中矢径(b)、退变椎体矢状径(c),计算颈椎管率(a/b)、有效颈椎管率犤(a b-c)/c犦,分性别、年龄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不同年龄组的颈椎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不同年龄组的有效颈椎管率其差异在C3、C7节段无统计学意义,而在C4~C6节段有非常显著性(P<0.01)。(3)男女之间的颈椎管矢状径差异无显著性,而椎体中矢径及退变椎体矢状径差异有显著性,颈椎管率和有效颈椎管率男性小于女性(P<0.01)。结论(1)颈椎管率是诊断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指标,有效颈椎管率是诊断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的指标。(2)有效颈椎管率低于0.6时,应考虑退行性颈椎管狭窄。(3)40岁以上患者在X线侧位片上除外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后,还应考虑是否存在退行性颈椎管狭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5-氟脲嘧啶加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皮肤肿瘤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对9种皮肤肿瘤,共41例患者在其瘤体基底部每周一次交替注射5-氟脲嘧啶和干扰素3×106U.治疗前后观察测量患者病灶情况,4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本组41例患者中,完全有效(CR)18例(44%),部分有效(PR)15例(37%),无效(NR)8例(19%),疾病进展(PD)0例(0%).总有效(CR+PR)例数共33例(81%).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6%,有统计学差异(χ2=21.52,P<0.01 ).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严重毒副反应.结论:5-氟脲嘧啶联合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皮肤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当前版本华西肠癌数据库(Database from Colorectal Cancer,DACCA)中结直肠癌数据的分期策略。方法本次数据分析选取的DACCA版本为2020年4月16日更新版,其中数据项目包括术中分期、cpi综合分期、TNM分期、T病理分期、T影像分期、神经受累、肛门病理分期、肛门临床分期、肛门影像分期、系膜病理分期、系膜临床分期、系膜影像分期、N病理分期、N影像分期、阳性淋巴比、癌结节、M分期、癌栓、血管病理分期、血管临床分期、血管影像分期、沾染和高危因素,并对提取的数据项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符合筛选条件的数据病案(数据行)总量为6 474条,其中TNM分期的有效数据共4 511条(69.7%),术中分期的有效数据共5 684条(87.8%),cpi综合分期的有效数据共4 045条(62.5%),术中分期和TNM分期符合的数据共有1 540条(41.6%),cpi综合分期和TNM分期符合的数据共有2 884条(76.7%)。从T、N和M分期的众多参数来看,病理T4a期的患者比例最高(40.5%),其次为T3期(24.8%);影像上T4a期最多(31.9%),其次为T4b期(28.7%)。病理N分期中有淋巴结转移者占41.9%(N1和N2),影像学N分期中淋巴结转移者占51.4%。M分期一栏的有效数据共4 745条(73.3%)。神经受累一栏的有效数据共4 313条(66.7%),其中可疑受累和确认受累分别为691条(16.0%)和253条(5.9%)。肛门病理、临床及影像分期的有效数据分别为4 115条(63.6%)、599(9.3%)和598条(9.2%),其中肌肉受累的数据分别有30(0.7%)、8(1.3%)和13条(2.2%)。系膜病理、临床和影像分期的有效数据分别是732(11.3%)、589(9.1%)和592条(9.1%)。阳性淋巴比一栏的有效数据共4 458条(68.9%),癌结节一栏的有效数据共2 908条(44.9%)。癌栓一栏的有效数据共4 286条(66.2%)。血管影像分期中,肿瘤周围血管增加数据244条(41.1%),血管临床分期中血管增生样改变数据274条(46.4%),而血管病理分期中血管增生仅1 063条(27.7%)。沾染一栏的有效数据共3 865条(59.7%),高危因素一栏的有效数据2 753条(42.5%)。结论通过对DACCA数据库的精细分析,有希望建立更为完善和准确的肿瘤严重程度评估体系,且高危因素可以对判断预后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
陈玲  侯芳 《护理学杂志》2001,16(7):440-442
为探讨有效的出院指导对病人远期手术效果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对 10 0例帕金森病 (PD)病人实施系统有效的出院指导 (指导组 ) ,内容包括服药、饮食及功能锻炼 ,并与对照组 (10 0例 )进行 Wester症状评分及进步率比较。经过 1~ 12个月随访 ,指导组与对照组比较 ,Wester积分明显降低 ,进步率明显提高 (均 P<0 .0 5 )。提示有效系统的出院指导可使病人手术远期效果及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当前版本华西肠癌数据库(Database from Colorectal Cancer,DACCA)中结直肠癌手术的特征。方法本次数据分析选取的DACCA版本为2020年4月16日更新版,其中数据项目包括时机、手术名称、手术性质、保肛、造口、还瘘日期、手术路径、扩大切除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类型,增设数据项目包括还瘘间隔,对所选的数据项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符合筛选条件的数据病案(数据行)总量为11 757条,其中手术时机的有效数据共2 729条(23.2%),手术名称的有效数据共11 389条(96.9%),手术性质的有效数据共4 255条(36.2%),保肛的有效数据共3 803条(32.3%),造口的有效数据共4 377条(37.2%),还瘘日期的有效数据共989条(8.4%),手术路径的有效数据共4 418条(37.6%),扩大切除的有效数据共3 941条(33.5%)、ISR类型的有效数据共1 156条(9.8%)。手术时机中,发现后及时或新辅助完成后立刻手术占比最多(915条,占33.5%)。手术名称中超低位前切除术(ULAR)、右半结肠切除术(RHC)和低位前切除术(LAR)条数在前3位,分别有1 986(17.4%)、1 412(12.4%)和1 041条(9.1%),且在结肠癌手术和直肠癌手术中,RHC(50.0%)与ULAR(26.0%)分别占比最高,扩大切除分别有172条(26.1%)和815条(27.9%)。ISR手术中以ISR-2居多(741条,占64.1%)。手术性质中R0数据行数最多,共2 575条(60.5%)。保肛中积极和理性的数据行数最多,分别有1 811条(47.6%)和1 440条(37.9%)。造口中未造口的有2 628条(60.0%),有造口的有1 749条(40.0%),其中以回肠右下腹造口术最多(612条,占35.0%)。还瘘间隔的最小值为0 d,最大值2 678 d,中位数为112 d,还瘘时间随年份变化的趋势不明显(P=0.07)。在手术路径中,结构化显示为标准的数据行占绝大多数(72.0%),共3 182条。结论在DACCA数据库中,直肠癌手术仍然是最主要的外科手术,并且超低位手术是最主要的类型;扩大手术的应用无论是对结肠癌还是对直肠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造口相关数据有多元化的数据特征,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