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燕  王娟  陆帅  邢寅 《实用全科医学》2011,9(2):251-251,322
目的了解上海市崇明地区8~12岁儿童尿碘水平,推测崇明地区居民碘营养状况,为进一步调整崇明碘盐政策提供理论和指导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收集崇明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的5所小学中三~五年级各一个班级的8~12岁学生共725份尿样,采用武汉众生生化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尿碘快速定量检测试剂盒(热消解)进行尿碘检测,采用曲线化为直线的回归方程法计算尿碘含量,采用触诊法检查甲状腺大小,并进行分析。结果725名儿童尿碘水平为(229.5±108.1)μg/L(29.2~660.6M/L),中位数为217.7μg/L,其中尿碘〈100μg/L59人占8.2%,100—199μg/L252人占35%,200—299μg/L255人占35.2%,〉300μg/L154人占21.4%。触诊检查发现甲状腺I度肿大11人,Ⅱ度肿大10人,甲肿率为2.9%。结论上海市崇明地区现阶段儿童碘摄入量基本可以满足机体的生理需要。不需要采用特别补碘措施。崇明东部沿海地区儿童尿碘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对尿碘舍量偏高儿童,应指导其合理调整饮食.定期监测尿碘。  相似文献   

2.
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及甲亢性心脏病(甲亢心)患者进行脑钠肽检测。甲亢心患者血浆脑钠肽浓度高于甲亢与健康对照者,分别为(433±141)μg/L,(110±38)μg/L和(10±3)μg/L(P均〈0.01)。甲亢患者治疗3个月后,脑钠肽浓度显著下降(42±36)μg/L(P〈0.01);9例(32%)高脑钠肽患者发生甲亢心,低脑钠肽者无甲亢心发生(P〈0.05)。在评价甲亢预后与甲亢治疗反应中脑钠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聊城地区尿碘水平与甲状腺疾病的关系。方法测定聊城地区甲状腺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TSH、FT3、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B超及尿碘。结果正常对照组的尿碘中位数为108μg/L,甲状腺功能异常及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尿碘中位数为263μ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甲状腺功能异常和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尿碘浓度〉300μg/L者超过50%,高于对照组的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碘与甲状腺功能(FT3、FT4、TSH、TPO、TGA)及甲状腺结节之间无明确的相关性(P〉0.05)。结论聊城地区属碘充足地区,碘过量会增加甲状腺疾病发生率,尿碘测定有助于指导个体化补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广西地区实行全民普遍食盐加碘(universal salt iodization,USI)10年前后不同碘环境下甲状腺疾病谱变迁的特点,探讨碘与广西甲状腺疾病谱变迁的关系。方法分别选取南宁、桂林、百色及北海4城市的解放军三0三、一八一医院、右江民族医学院及北海市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甲状腺疾病5998例(疾病组)与1000例甲状腺正常人群(对照组),对其尿碘水平行对照分析。结果USI后2组的尿碘水平均较USI前增高;疾病组尿碘水平高于对照组,其中,在USI前、UAI后5年及USI后10年3个阶段,结节性甲状腺肿尿碘分别为[(56.7、26.4、275.3)μg/L,P〈0.05]、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228.3、245.6、289.7)μg/L,P〈0.05]、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268.4、358.5、346.8)μg/L,P〈0.05)]、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323.5、384.7、357.6)μg/L,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315.8、380.6、378.2)μg/L尿碘水平较USI前明显增高;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构成比呈递增趋势(4.8%、6.25%、7.59%,P〈0.05);甲状腺乳头状癌在甲状腺癌构成比(USI前/USI后10年:77.59%/88.45%;P〈0.05)及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构成比较USI前增高(USI前/USI后5年:3.35%/5.41%,P〈0.05;USI前/USI后10年:3.35%/6.61%,P〈0.05),USI后10年结节性甲状腺肿构成比较USI前下降(USI前/USI后10年,70.54:65.83%,P〈0.05)。结论USI10来,广西甲状腺疾病谱发生明显变化,碘过量可能是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甲状腺结节与尿碘的相关性,为甲状腺结节的病因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甲状腺结节178例及无甲状腺结节160例的尿碘含量(μg/L),对2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组尿碘测定:甲状腺结节178例尿碘中位数为116.2μg/L,无甲状腺结节160例为217.2μg/L;92例结节〉10mm尿碘中位数为125.6μg/L,86例结节〈10mm为136.4μg/L。说明尿碘水平在有无结节组比较,及尿碘与结节大小、性别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碘与甲状腺结节及性别无相关关系,男女甲状腺结节患者无需限制碘摄入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用碘盐对碘缺乏地区学龄儿童碘营养的改善效果。方法于2007年对某碘缺乏地区居民加强碘盐,随机抽取其中300例8~10岁儿童作为对照组;于2011年再随机抽取其中8~10岁儿童300例作为实验组,对两组儿童进行碘营养调查,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儿童尿碘平均为(100.36±29.98)μg/L,实验组儿童尿碘平均为(261.03±23.03)μg/L,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碘缺乏地区加强碘盐供给有助于提高学龄儿童的碘营养,可以预防缺碘导致的甲状腺肿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海南省重点人群碘营养水平及其甲状腺功能状况,以评价近年的防治效果,为今后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海南省东、中、西部和海口及周边4个区域作为调查地区,选择8~10岁儿童、18—45岁育龄妇女两类重点人群作为调查对象;随意采集他们1次尿样、静脉血及家中食用盐,用直接滴定法检测盐碘,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尿碘,用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甲状腺功能[血清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血清促甲状腺素(TSH)]。结果调查地区碘盐覆盖率为98.33%(590/600),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7.33%(584/600);育龄妇女和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71.1μg/L和195.4μg/L;育龄妇女亚甲亢的检出率为9.0%(30/330),亚甲低的检出率为1.2%(4/330);8~10岁儿童亚甲亢的检出率为013%(1/330)、亚甲低的比例为0.9%(4/330o结论调查地区育龄妇女和8~10岁儿童碘营养适宜,近年来的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山西吕梁市重点地区碘缺乏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吕梁市重点地区的碘缺乏病流行状况,完善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防治策略。方法按山西省卫生厅下发的《山西省重点地区碘缺乏病调查方案》要求进行调查。结果无新发克汀病人;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为3.13%;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84.4μg/L,尿碘〈50μg/L的儿童占1.05%;碘盐覆盖率为99.31%;育龄期妇女尿碘中位数为283.2μg/L;儿童智商平均水平为(109.25±14.00)。结论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儿童尿碘中位数和合格碘盐食用率3项指标均达到碘缺乏病消除标准。今后工作重点为继续加强食盐加碘防治措施的落实,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乙肝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血府逐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后两组HBV-DNA及肝纤维化指标(HA、LN、PⅢP、IVC)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HV、LN、ⅣC、PⅢP分别为(221.89±73.34)μg/L、(149.25±26.40)μg/L、(102.12±20.44)μg/L(172.14±46.35)μg/L;治疗后为(106.47±88.45)μg/L、(86.41±41.27)μg/L、(61.23±16.58)μg/L、(89.52±55.48)μ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HV、LN、IVC、PⅢP分别为(219.76±101.13)μg/L、(156.46±24.71)μg/L、(124.80±19.17)μg/L、(145.42±40.45)μg/L,治疗后为(136.57±103.24)μg/L、(115.58±17.31)μg/L、(89.28±16.21)μg/L、(129.57±45.76)μ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ALT、AST、TBL、ALB、MG分别为(213.6±77.8)U/L、(198.7±76.5)U/L、(33.8±10.6)μmol/L、(38.6+5.2)g/L、1.45±0.36;治疗后为(60.5±22.8)U/L、(46.9±26.6)U/L、(16.6+4.4)μmol/L、(41.3±4.3)g/L、1.53±0.137;对照组治疗前为(207.8±78.5)U/L、(201.5±73.4)U/L、(32.9±12.8)μmol/L、(37.5±6.1)g/L、1.42±0.37,治疗后(66.7±30.7)U/L、(54.9±305)U/L、(17.1±5.2)μmol/L、(40.2±5.9)gm、1.51±0.36,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可以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指标。  相似文献   

10.
不同碘摄入量对农村学龄儿童甲状腺疾病及智商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目的 了解不同摄入量地区儿童甲状腺功能和智商水平,探讨高碘对儿童的影响。方法 在低碘报 量的辽宁盘山地区[尿碘中位数(MUI)为99μg/L],中度碘摄入量的辽宁彰武地区(MUI为338μg/L),高碘摄入量的河北黄骅地区(MUI为631μg/L)分别选择190、236和313名儿童进行中国联合型瑞文智力测验,对其中的116、110和112名儿童进行甲状腺功能,甲头腺自身抗体(TAA)和尿碘测定。结果 盘山、武、黄骅地区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亚临床甲亢和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甲减)患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但是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黄骅和彰武亚临床甲减患病率分别是盘山的4.76倍和3.37倍,所有这些亚临床甲减病人血清TAA除1例阳性外,其他均为阴性。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率3个地区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黄骅地区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值显著高于其他2个地区(P=0.0157),彰武高于盘山,但差异无显著意义。黄骅儿童智商值明显高于彰武(P=0.0012),盘山儿童智商值高于彰武,低于黄骅,但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高碘摄量使儿童患亚临床甲减的危险性增加,高碘地区儿童亚临床甲减多数是非自身免疫源性的。未发现高碘对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遵义市居民碘营养水平,为碘盐浓度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PS)抽取5个市(县、区)碘缺乏病病情进行监测,在每县抽取8~10岁儿童40名和孕妇、哺乳期妇女各15名作为监测对象,采用B超检测法检测儿童甲状腺肿大情况并测定其尿碘以及家中食用盐的含碘量,同时采用3日称量法测算其食盐摄入量。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检测其尿碘浓度。未被抽取的9个市(县、区)各抽取100名8~10岁儿童尿碘进行监测。结果共检测200名8~10岁儿童的甲状腺,甲状腺肿大率为2.0%(4/200);共检测200份盐样,居民户碘盐覆盖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为100.0%(200/200)、98.0%(196/200);共检测儿童尿碘980份,尿碘中位数为323.2ug/L,检测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尿碘150份,尿碘中位数为230.3ug/L,60名学生家中食用盐摄人量平均值为11g/d。结论建议根据人群碘营养水平适时调整盐碘浓度,对特殊人群可采取多种补碘方式来避免碘缺乏病的危害,真正做到科学补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五华县碘缺乏病各项防治措施落实情况及防治效果,为完善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技术指标评估采用抽样调查,全县按地理位置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随机抽取1个乡镇的居民和小学,调查居民食用碘盐情况、儿童尿碘中位数、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和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管理指标评估采用查阅相关防控部门档案的资料及文件.结果 抽查8~10岁学生家庭食用盐和尿碘各200份,碘盐覆盖率100%,合格碘盐食用率97.5%;尿碘中位数为136.0μg/L,低于50μg/L的比例为4.0%.检查400名儿童的甲状腺肿,校正甲状腺肿大率3.1%.300名五年级学生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问卷平均得分4.93分(满分5分);100名家庭主妇的碘缺乏病防治知识问卷平均得分4.43分(满分5分).综合管理指标评估得分94.36分.结论 五华县落实了碘缺乏病的各项防治措施,而且防治效果非常显著.其中综合管理指标达到考评标准80分以上;碘盐覆盖率、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8~10岁儿童尿碘水平及甲状腺肿大率均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确认五华县已经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区居民的碘营养水平、甲状腺结节患病与尿碘等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嘉定区居民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家庭食用盐检查,以及尿碘含量测定。结果嘉定区抽取4个镇共8个居委会(村)104户居民14周岁及以上居民,尿碘中位数(MUI)为122.8g/L,其中城镇居民115.30g/L,农民126.26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居民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22.88%,男性及女性患病率分别为15.95%、2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市嘉定区居民碘营养适量,碘摄入与居民甲状腺结节之间的关系需作进一步的研究,是否实施全民食盐加碘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苏州市吴江区2001~2011年碘缺乏病监测情况,掌握动态变化趋势,评价防治效果,为持续消除碘缺乏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省市有关碘盐监测和调查评估方案,采用碘盐监测、病情监测及综合监测方法.结果 2008~2011年的碘盐覆盖率≥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2007年以后碘盐合格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8~10周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0.83%(均<5%),2007年、2009年出现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8~10周岁儿童尿碘100 μg/L以下的比率在6.25%~16.66%(<50%)、尿碘50μg/L以下的比率在0~3.00%(<20%);特需人群的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尿碘中位数为181.40μgL,尿碘150 μg/L以下的比率占42.86%.结论 吴江区盐碘、尿碘及甲状腺肿大率3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的标准.11年的监测结果显示,全区碘缺乏病的防治成果得到了进一步巩固.今后应加强特需人群的碘营养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现行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措施下碘缺乏病病情势态及重点人群碘营养状态进行分析,科学地指导和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式,监测对象为儿童和加工/批发及居民户食盐,监测指标包括甲肿率、尿碘、盐碘等。结果8~10岁儿童甲肿率6年来最高为2.82%,尿碘中位数在192.66—274.491μg/L之间;加工层次碘盐或批质量合格率达到93.28%~100%;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近二年均在90%以上。结论台州市碘缺乏病病情呈稳定势态,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良好,现行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措施行之有效,盐碘浓度适合台州市现状,今后应继续加强碘盐监测和管理,大力开展防治碘缺乏病宣传教育工作,巩固消除成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碘盐食用率不同地区的8-10岁儿童碘营养水平,为采取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选择碘盐食用率在90%以下和以上的乡村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其8-10岁学生(283名)及其家庭(83户)的甲状腺肿大、尿碘、血色素、碘盐食用情况、饮用水碘含量及饮食习惯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两组学生甲状腺肿大率和贫血率均在5%和2%以下,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33.1μg/L和192.7μg/L,有统计学意义(χ^2=42.4,P〈0.05)。碘盐食用率分别为52.4%和95.0%,有统计学意义(u=3.43,P〈0.05)。饮用水碘中位数分别为32.1μg/L和63.2μg/L,有统计学意义(χ^2=28.1,P〈0.05)。结论碘盐食用率不同地区居民的碘营养水平适宜,碘盐、饮用水碘含量和饮食习惯可能是影响儿童碘营养水平的共同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重庆市荣昌区居民碘盐普及情况和碘营养水平,为调整碘缺乏病相应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2018和2019年,按照《重庆市碘缺乏病监测方案》抽取一定量的8~10岁学龄儿童和孕妇,对其家庭盐碘、即时尿样碘含量进行监测,同时对8~10岁学龄儿童检查甲状腺容积(2018年未检查该项目)。结果 2016—2019年,共采集食用盐954份,其中碘盐948份,合格碘盐890份,非碘盐6份,平均碘盐覆盖率为99.4%(948/954),平均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3.3%(890/954)。尿样共监测8~10岁学龄儿童654人,平均尿碘中位数为221.5 μg/L,2018年碘适量所占比例高于2016年(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和2019年 (Fisher精确概率法,P<0.05),小于100 μg/L所占比例有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5.896,P<0.05);孕妇300人,平均尿碘中位数为204.5 μg/L。儿童甲状腺容积检查共454人,检出肿大人数10人,平均甲状腺肿大率为2.25%。结论 重庆市荣昌区碘盐普及程度较高。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学龄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但学龄儿童碘适宜水平比例有起伏,碘营养不足比例有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强其监测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2004~2011年海南省碘缺乏病防治进展情况,为今后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海南省2004~2011年监测的居民户食用盐、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尿碘、智商及18~40岁育龄妇女尿碘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04~2011年海南省居民户食用盐平均碘含量在22.0 ~ 31.8 mg/kg之间,2009年后保持在31.5mg/kg左右,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由66.98%上升到94.79% (x2=435.1,P<0.01);8~10岁儿童和育龄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在92.2~202.5μg/L和71.9~ 170.7μg/L,分别提高了110.3μg/L(F=175.1,P<0.01)和98.8μg/L (F=173.2,P<0.01);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在0.1%~5.9%,下降了5.74%(x2=184.5,P<0.01);儿童智商在89 ~ 95.结论 2004~2011年,海南省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2009年后各项指标达到碘缺乏病消除标准,儿童碘营养处于适宜水平,智力水平逐年提高;妇女碘营养虽达到适宜水平,但接近下限,今后仍需加强这组人群的宣传和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碘缺乏病防治效果,掌握消除碘缺乏病工作进程。方法综合评估各级政府部门执行和落实碘缺乏病防治的政策措施情况;全省18个市(县)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各抽取1个乡镇进行盐碘、尿碘、甲状腺肿等指标的分析。结果省级管理指标得分90分,各市(县)级管理指标得分均大于80分;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92.5%,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B超为0.2%,触诊法为1.3%,8~10岁尿碘中位数190.0μg/L,尿碘含量小于50μg/L的比例5.0%。结论海南省达到省级实现2010年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有15个市(县)达到县级实现2010年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