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柿叶总黄酮对糖尿病小鼠降血糖降血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柿叶总黄酮对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小鼠的降糖降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四氧嘧啶诱导制作糖尿病小鼠模型。给予柿叶总黄酮50、100、200 mg/kg灌胃治疗,连续2周,取血清,测定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SOD、MDA含量。灌胃期间,第7、14天分别称其体重。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中、高剂量的柿叶总黄酮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提高血清中SOD活性,降低TG、TC、MDA的含量。结论柿叶总黄酮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具有降血糖和血脂的作用及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元七胶囊对失眠小鼠睡眠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内在作用机制。方法 将15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元七胶囊低剂量组、元七胶囊中剂量组和元七胶囊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4组正常昆明小鼠采用对氯苯丙氧酸(PCPA)法制备成失眠模型小鼠。造模成功后,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元七胶囊低剂量组灌胃元七胶囊0.39 mg/g,元七胶囊中剂量组灌胃元七胶囊0.78 mg/g,元七胶囊高剂量组灌胃元七胶囊1.56 mg/g。灌胃5 d后进行戊巴比妥钠睡眠实验,并采用ELISA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血清中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和脑组织中GAB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元七胶囊低剂量、中剂量以及高剂量组小鼠的睡眠潜伏期变短,睡眠持续时间延长,同时血清中GABA含量升高,脑组织内GABA表达增加。结论 元七胶囊可以改善PCPA模型小鼠的睡眠,其治疗失眠的机制可能与调节GAB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尼克酰胺核糖(NR)对2型糖尿病(T2DM)小鼠模型的血糖调节能力的影响。方法 29只雄性C57BL/6J小鼠分为对照组(n=8)、模型组(n=6)、低剂量NR组[400 mg/(kg·d)](n=8)、高剂量NR组[800 mg/(kg·d)](n=7)。对照组全程饲喂对照饲料,后三组利用高脂喂养和多次低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共同诱导2型糖尿病模型,在造模成功后,NR/生理盐水每日通过灌胃的方式给予。采用糖耐量实验(IPGTT)、胰岛素抵抗实验(IPITT)、空腹血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反映小鼠的血糖调节能力。结果 NR组小鼠体重低于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鼠与低剂量NR组和高剂量NR组小鼠的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耐量实验的数据显示,低剂量NR组和高剂量NR组小鼠糖耐量实验血糖曲线下面积(AUC)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胰岛素抵抗实验中,低剂量NR组和高剂量NR组与模型组的血糖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胰岛素检测结果显示,低剂量NR组和高剂量NR组的空腹胰岛素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R对T2DM小鼠的糖耐量受损有一定改善作用,可能是通过修复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在某种程度上提高空腹胰岛素的水平发挥其保护效应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蒲公英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与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的方式建立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蒲公英黄酮高剂量组和低剂量,另选健康大鼠为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一次性给予蒲公英黄酮混悬液300、150 mg/kg灌胃,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检测并比较四组大鼠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丙氨酸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称量体重、肝脏湿重并计算肝重指数,检测并比较四组大鼠肝脏组织中盐诱导激酶1(Salt-inducible kinase 1,SIK1)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1c,SREBP-1c)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体重、肝湿重、肝重指数、FBG、FFA、ALT、AST、TG、TC和SREBP-1c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SIK1蛋白质水平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大鼠的体重、肝湿重、肝重指数、FBG、FFA、ALT、AST、TG、TC和SREBP-1c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SIK1蛋白质水平明显升高,且高剂量组各指标水平优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公英总黄酮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变。  相似文献   

5.
王瑾  陈耀金  王宫 《西部医学》2018,49(1):32-33
目的研究沉水樟芝的降血糖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将60只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10只,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予沉水樟芝药液灌胃,二甲双胍组予二甲双胍药液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共灌胃干预30 d,观测干预15 d、30d后小鼠血清葡萄糖(Glu)及游离脂肪酸含量(NEFA),并比较4组小鼠干预30 d后葡萄糖耐量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Glu、NEF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P<0.05),葡萄糖耐量水平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Glu、NEF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P<0.05),葡萄糖耐量水平明显改善(P<0.01,P<0.05)。结论沉水樟芝能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且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组(30例)和糖尿病合并并发症组(30例),以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并对各组间Hcy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组Hcy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并发症组与糖尿病组相比亦显著升高(P<0.01)。结论 高Hcy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明显相关,其机制可能与血管内皮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菊米对高脂血症小鼠模型血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模型对照、阳性对照、菊米提取物高剂量组(100g/kg)、菊米提取物中剂量组(50g/kg)、菊米提取物低剂量组(25g/kg),除正常对照组外,其它5组小鼠连续高脂饲料喂养造模10天,各组小鼠分别灌胃不同药物连续灌胃35天,灌胃期间除正常组喂养普通饲料外,其它5组继续喂养高脂饲料,末次给药次日测定小鼠空腹血脂(TC、TG、HDL-c、LDL-c)水平。结果:阳性对照组、菊米提取物高剂量组(100g/kg)、菊米提取物中剂量组(50g/kg)、菊米提取物低剂量组(25g/kg)均可降低小鼠血清TC、LDL-c水平(P<0.05)。菊米提取物中剂量组(50g/kg)、菊米提取物低剂量组(25g/kg)均能降低小鼠血清TG水平(P<0.05)。结论:菊米水提取物可以一定程度上预防高血脂小鼠模型空腹血脂水平的升高,具有降血脂保健功效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初步探讨外源性5'-核苷酸对小鼠非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75只雌性ICR小鼠根据体质量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核苷酸组、中剂量核苷酸组、高剂量核苷酸组和空白对照组。经口给予外源性5'-核苷酸(40、160、640 mg/kg),实验持续30 d。于实验第30天将各组动物隔夜禁食16 h,模型对照组及各剂量组动物经口一次性给予1% 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模型,空白对照组给玉米油,受试组继续给予受试样品,次日处死动物,测定血清转氨酶并取肝脏做病理。结果 受试物组小鼠血清转氨酶活性低于模型对照组,同时肝细胞坏死程度减轻,各种类型病理变化的总评分低于模型组。结论 外源性5'-核苷酸对小鼠非酒精性肝损伤具有潜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的糖脂代谢及CRP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中药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以高脂高糖饲料联合STZ诱导糖尿病模型。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西药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中药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低、高浓度的金匮肾气丸灌胃。治疗4周后,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血脂及CRP等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西药对照组、中药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高血糖素、TG、TC、LDL及CRP显著降低(P<0.05);中药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肾气丸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与血脂,下调CRP,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黄素改善KKAy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SPF级KKAy小鼠50只按血糖值随机分为模型组,大黄素低、中、高治疗组按12.5、25、50mg/(kg·d)剂量灌胃,吡格列酮治疗组按1.95mg/(kg·d)剂量灌胃,并选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8周.8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 大黄素可以降低KKAy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FA、hs-CRP及TNF-α,并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结论 大黄素能降低血糖及肿瘤坏死因子-α并改善KKAy糖尿病小鼠的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低氘白酒干预对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和胰岛细胞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 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糖尿病Wistar大鼠模型,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糖尿病大鼠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饮用普通水)、低氘水组(低氘水灌胃,饮用低氘水)、普通白酒组[1个单位(低量)或6个单位(高量)白酒+蒸馏水灌胃,饮用普通水)、低氘白酒组(低量或高量白酒+低氘水灌胃,饮用低氘水),每组10只;以10只未造模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饮用普通水);各组大鼠每日灌胃液体量均为0.01 mL/g.于干预后4周末,各组大鼠经眼眶静脉采集血样后颈椎脱臼处死,摘除并制备胰腺组织标本.葡萄糖氧化酶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胰腺组织标本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胰岛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空腹血糖水平,普通白酒高量组〉模型组>普通白酒低量组〉低氘白酒高量组〉低氘水组〉低氘白酒低量组,其中低氘水组和低氘白酒低量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胰岛素水平,低氘白酒低量组〉低氘白酒高量组〉普通白酒低量组〉低氘水组〉普通白酒高量组〉模型组;除普通白酒高量组外,其余各组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胰岛组织学观察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普通白酒组大鼠的胰岛细胞数量减少、体积增大、胞质呈空泡状,细胞排列紊乱,低氘水组和低氘白酒组胰岛细胞受损程度较轻.结论 低氘白酒干预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空腹血糖水平,提高血浆胰岛素水平;减轻因过量饮酒导致的胰岛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2.
马莹莹  武改  曹琳洁 《中医学报》2021,(5):1042-1046
目的:基于糖尿病并发症探讨紫荆花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药效作用研究。方法:采用喂养高脂高糖饲料4周加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菌素(65 mg·kg-1)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一周后测定空腹血糖值,选取血糖值在16.7~21.0 mmol·L-1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组(0.35 g·kg-1)、紫荆花总黄酮(高、低剂量)(200 g·kg-1、100 g·kg-1)组,另设空白组,各组大鼠连续给予相应药物灌胃30 d。每2周测定空腹血糖值;腹主动脉取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糖化血清蛋白(glycated serum proteins,GSP)、胰岛素(insulin,INS)、胰岛素自身抗体(insulin autoantibody,IAA)、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酯甘油(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全血检测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紫荆花总黄酮组均可不同程度降低模型大鼠空腹血糖值;降低血清GSP、IAA、TC、TG、LDL-C、MDA水平,升高INS、HDL-C、SOD、T-AOC水平;对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结论:紫荆花总黄酮可有效调节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血脂水平紊乱,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有效降低空腹血糖值,达到良好降糖效果。  相似文献   

13.
枸杞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及TNF-α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枸杞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胰岛素、血脂及血清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8周联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未予上述处理的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成模大鼠按血糖再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枸杞多糖(LBP)低、中、高剂量干预组和二甲双胍组,药物干预6周后,处死动物取血测定血脂、空腹血糖,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空腹胰岛素及血清TNF-α水平。结果LBP中、高剂量干预组及二甲双胍组空腹血糖水平较糖尿病对照组降低(P〈0.05,P〈0.01),较正常对照组高(P〈0.05);LBP高剂量干预组及二甲双胍组ISI较糖尿病对照组升高(P〈0.05);LBP中、高剂量干预组血清TC水平较糖尿病对照组降低(P〈0.05),LBP各剂量组血清TNF-α水平较糖尿病对照组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血清TNF-α水平较糖尿病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LBP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血脂水平,增加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紊乱及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黄芪发酵粉对糖尿病大鼠一般状况、血糖、血脂等生物效应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对照组(DM组)、盐酸二甲双胍片组、黄芪低剂量组(ASl组)、黄芪中剂量组(AS2组)和黄芪高剂量组(AS3组)。给药4 w后,观察动物的一般状态、体重、摄食量和饮水量;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大鼠眼眶后静脉丛取血,测各组大鼠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DM组大鼠体重明显低于NC组(P0.01),盐酸二甲双胍片组、ASl组、AS2组、AS3组大鼠体重明显高于DM组大鼠(P0.05)。与NC组比较,DM组大鼠血糖、血脂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01);与DM组比较,盐酸二甲双胍片组、AS1组、AS2组、AS3组大鼠血糖、血脂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黄芪发酵粉具有调节脂代谢、降低血糖的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荷叶总黄酮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糖、血脂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和高能量饲料诱导T2DM大鼠模型,以荷叶总黄酮低、中、高剂量持续给药30d后测空腹血糖(FBG)、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胰岛素(Ins)的含量及口服糖耐量实验。结果:荷叶总黄酮可显著降低T2DM模型大鼠的FBG、Hb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及糖耐量实验(OGTT)中糖负荷后120min血糖水平,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和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水平。结论:荷叶总黄酮能有效地降低T2DM模型大鼠的血糖,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纠正脂代谢紊乱,调节血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凤尾草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 以正常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n=10),将四氧嘧啶诱导成功的糖尿病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10)、凤尾草大剂量组(n=10)、凤尾草小剂量组(n=10).正常对照组及生理盐水组均给予生理盐水自饮,凤尾草大、小剂量组分别给予凤尾草汤剂自饮,大剂量组凤尾草汤剂浓度为20 g/L,小剂量组凤尾草汤剂浓度为10 g/L,连续给药8天,测定给药前后小鼠空腹血糖值.结果 3组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值均下降(P<0.01),但凤尾草大、小剂量组用药后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值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 凤尾草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有显著的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朝医方清肺泻肝汤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的影响及其量-效、时-效关系.[方法]取链脲佐菌素所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给予清肺泻肝汤小、中、大剂量(0.66,1.32,2.64g/mL)治疗,治疗1,4,8周时测定空腹血糖.12周时处死,取血清测定血糖及血脂水平.[结果]各组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均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明显升高(P<0.01),清肺泻肝汤小、中、大剂量组血糖值较糖尿病组(DM组)降低,其中中剂量组(MD组)与DM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时,DM组大鼠血清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水平均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水平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组TG,TC,LDL值均明显下降,HDL值明显升高,与DM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朝医方清肺泻肝汤中剂量治疗12周较其他给药方法降低血糖、调节血脂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青钱柳叶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将5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青钱柳叶低、中、高剂量组,模型组在高热能饲料喂养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0.8mg/kg腹腔注射造模,青钱柳叶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0.06g/(kg·d)、0.3g/(kg·d)、0.6g/(kg·d)剂量灌胃,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丙二醛明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丙二醛明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剂量增加,降低趋势明显,但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青钱柳叶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保护机体免受自由基伤害,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