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将114例卒中后抑郁病人随机分为舒肝解郁胶囊组、西酞普兰组和疏肝解郁胶囊联合西酞普兰组(联合治疗组),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以症状量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疏肝解郁胶囊组、西酞普兰组和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2%、86.5%和97.4%。疏肝解郁胶囊组和西酞普兰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优于单药治疗组(P〈0.05)。单用疏肝解郁胶囊组未见不良反应,单用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1%,联合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9%,在不良反应方面,联合组与西酞普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疗法在抑郁症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治疗的抑郁症合并下肢静脉血栓患者86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3)和观察组(n=43)。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和HAM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和HA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60%)明显低于对照组(3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心理疗法用于治疗抑郁合并下肢静脉血栓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结果:2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AMD评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实验组90.00%,对照组6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小,起效快,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结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于8周末评价其疗效,评价指标采用24项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定.观察各量表评分相对基线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rTMS结合艾司西酞普兰组HAMD评分[(32.67±6.52)分]与艾司西酞普兰组[(30.88±6.60)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27,P=0.264);治疗第8周末,rTMS结合艾司西酞普兰组23例治愈,8例好转,3例无效;艾司西酞普兰组16例治愈,9例好转,9例无效.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43,P=0.005).治疗后rTMS结合艾司西酞普兰组HAMD评分[(12.20±8.97)分]与艾司西酞普兰组[(19.35±11.43)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P=0.006).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结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研究组)和文拉法辛组(对照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2周、4周、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研究组显效率66.7%,对照组显效率60.0%(P〉0.05)。两组治疗1周末,HAMD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1周末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其他时间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轻微,TES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安全有效,且起效较文拉法辛快,依从性好,适合对老年抑郁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究老年抑郁症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焦作市第四人民医 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 月治疗的 80 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采取艾司西酞普 兰治疗,观察组在使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良情绪、认识功能、生 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HAMA、HAMD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评分均高于治 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MOCA、GQOLI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可减轻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并改善其认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合丁螺环酮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西酞普兰联合丁螺环酮治疗,对照组仅用西酞普兰,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4周末、8周末观察组的HAMD和HAMA平均减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西酞普兰联合丁螺环酮治疗老年抑郁症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而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分析予以老年抑郁症患者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 2020 年 7 月至 2021 年 7 月在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诊疗的 178 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奇偶法进行分组,其中 89 例作 为对照组,予以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另外 89 例作为观察组,予以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 效果、抑郁情绪、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6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8.7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2 周、4 周、6 周、8 周时,观察组患者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评分均较对照组高,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独立能力、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社会关系、物质生活、总体健康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 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患者跟踪随访 6 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 结论:予以老年抑郁症患者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其 认知功能与生活质量,同时还可降低疾病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轻中度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治疗组(舒肝解郁胶囊组)和对照组(西酞普兰组),共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分别与治疗前和治疗2、4、6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症状。结果:舒肝解郁胶囊与西酞普兰治疗后HAMD、BP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两组间统计无显著差异(P〉0.05);舒肝解郁胶囊显效率为86.6%,西酞普兰为90%,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肝解郁胶囊不良反应症状较西酞普兰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18年5—10月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60例COPD合并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30例,所有入组者予COPD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综合心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2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量表评估COPD对患者健康及预后影响严重程度,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HAMA评分、HAMD评分、CAT评分,分析治疗6个月内2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率,应用TESS不良反应量表监测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HAMA评分、HAMD评分、CAT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1,3,6个月后2组HAMA评分、HAMD评分、CAT评分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干预组HAMA评分、HAMD评分、CAT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6个月内干预组患者COPD急性加重率3.3%(1/30)明显低于对照组23.3%(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0.0%(12/30)与对照组36.7%(11/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综合心理干预不仅可有效缓解COPD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可降低COPD急性加重率,且药物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住院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氟西汀组,疗程为6周,以Hamilton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疗效优于氟西汀(P〈0.05),且不良反应较少(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来士普)与氯米帕明的抗抑郁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氯米帕明组各50例,分别予相应治疗,疗程6周。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周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2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艾司西酞普兰组从治疗第1周末HAMD评分开始显著下降,氯米帕明组从治疗第2周开始显著下降;治疗6周后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84%,显效率74%,氯米帕明组分别为82%和74%。不良反应艾司西酞普兰组少于氯米帕明组。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起效快,不良反应少,而疗效与氯米帕明相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焦虑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抑郁焦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为7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抑郁焦虑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余娜  方盛  胡飘飘 《新中医》2023,55(6):145-149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分别检测2组治疗前后脑损伤相关指标[中枢神经特异性生物蛋白(S100β)和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评定抑郁状况,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检测认知功能障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记录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74.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S100β、M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100β、MB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S100β、M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HAMD、MMSE、NIHSS、FI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相似文献   

15.
孙丽霞 《新中医》2020,52(2):37-40
目的:探讨柴胡疏肝散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肝气郁结型抑郁症患者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水平、社会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肝气郁结型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应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柴胡疏肝散口服。比较2组临床疗效、抑郁状况、社会功能、血清NE及5-HT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P0.05)。治疗前,2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SF-36社会功能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HAMD、SD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SF-36社会功能因子评分较治疗前增高(P0.05);且治疗组HAMD、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SF-36社会功能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NE、5-H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NE、5-HT水平较治疗前增高(P0.05),且治疗组NE、5-H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气郁结型抑郁症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散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抑郁状况,明显提升血清NE及5-HT水平,有效促进社会功能恢复,且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青少年抑郁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4例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ICD-10)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舍曲林组,艾司西酞普兰剂量10—20mg/d,舍曲林50~150mg/d治疗6周,疗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用TESS和实验室检查评定。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88.9%,治愈率41.7%,舍曲林组有效率84.1%,治愈率36.8%,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艾司西酞普兰主要不良反应为口干、头痛、困倦、头晕、恶心等,发生头痛的不良反应与舍曲林有显著差异,其他与舍曲林无差异。试验中未发现因不良反应脱落的病例。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安全有效.疗效和不良反应与舍曲林相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分别用来士普、来士普联合针灸、针灸治疗,治疗前后比较三组HAMD评分、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第1周A、B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治疗后第2、4、6周B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A、C组(P<0.05);B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C组(P<0.05);B组显著不良反应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针灸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探讨治疗老年性抑郁症时应用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入 2016 年 6 月至 2017 年 7 月期间于三门峡市康复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 88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为 44 例。对照组行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行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治疗 1 个月之后 的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 97.72 %,高于对照组的 86.3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 组患者不良反应率(6.81 %)低于对照组(18.1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1 个月之后,观察组患者 抑郁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于老年性抑郁症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效果比 帕罗西汀更好,降低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症合并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帕金森症症合并抑郁患者共18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米替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两组患治疗前后抑郁程度,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改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肝肾功能、血尿常规检查以及血脂血糖指标、心电图检查结果等均未有异常。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症合并抑郁患者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抑郁症状明显改善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合并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4例帕金森合并抑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阿米替林,治疗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比较2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并比较2组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第1周、第2周、第4周及第6周HAMA及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2%,对照组8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第1周、第2周、第4周及第6周TE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合并抑郁临床效果显著,较阿米替林改善HAMA及HAMD评分效果更明显,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且药物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