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驻粤边防武警战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做好部队的心理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为工具,对驻粤4个地区7个支队136名边防战士进行了心理测试,与军人常模及全国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边防武警战士SCL-90除躯体症状外,其余8个因子均低于军人常模与全国常模。结论驻粤边防武警战士心理整体健康水平高于军人常模与全国常模,但个别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疫区血吸虫病患者与当地未患血吸虫病的居民(以下简称当地居民)的心理状态,为开展血吸虫病患者心理卫生保健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株洲市东北近郊新发现血吸虫疫区的血吸虫病患者和当地居民进行评定,并结合中国常模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患有血吸虫病患者SCL-90总均分高于当地居民和中国常模。抑郁、焦虑因子分高于当地居民和中国常模,恐怖因子分高于中国常模。当地居民的躯体化、焦虑因子分高于中国常模。结论:血吸虫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当地居民和中国常模存在差异,特别是焦虑与抑郁心境受到影响。在今后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应加强心理卫生保健服务,保护血吸虫疫区患者和当地居民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徐松  付春安  徐佳  向靓  贾涛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3):2832-2833
目的:研究军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某院171名军人作了心理问卷调查,对有效答卷输入到惠诚心理测验综合软件系统5.0版作了统计分析,然后分别与军人常模和中国常模比较。结果:有效问卷EPQ:170份,SCL-90:171份;其中EPQ-N〉60占19%,EPQ-P〉60占14%,P、N两项均小于军人常模和中国常模(P〈0.01),SCL-90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小于中国常模(P〈0.01),而SCL-90各项因子均小于军人常模(P〈0.01)。结论:该院军人具有良好的个性特征及良好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盐城卫生学校学生心理研究课题组对本校 98级护理、社区医学、医学影像和药剂专业 5 13名学生和 97、 98年级成人脱产医疗专科班 83名学生进行MMPI测试 ,并与中国男女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1)普通班男女生Hy、Pt两个量表分高于中国常模 ,Si量表分低于中国常模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 )成教男生组Pd、Pt两个量表分高于中国常模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测试结果提示 :我校普通班学生心理上普遍不够成熟 ,情绪不稳定 ,对新环境适应力较差 ,往往感到孤独、烦恼和焦虑。成教班学生心理相对比较成熟 ,但心理变化由简单趋于复杂 ,表现心理压力比较大 ,时有焦虑 ,抑郁症状。结果还提示 :对于同一所学校的不同学生群体心理健康存在差异 ,需探索不同的心理教育方法 ,帮助每一位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电图”  相似文献   

5.
某部375名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新兵入伍初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部队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陆军某部375名新兵进行心理测试,并将结果与国内青年常模和中国新兵常模进行比较。结果:375名新兵的SCL-90总分为150.01±44.8,阳性数目数为37.7±21.2。除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怖外,其它因子分都显著高于国内青年常模(P<0.01);除恐怖外,其它因子分都显著高于中国新兵常模(P<0.05或P<0.01)。结论:新兵心理健康水平较低。连队应加强心理辅导,使新兵尽快适应部队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对野外驻训官兵应付方式的影响。方法将野外驻训官兵480人随机分为团体心理训练组与对照组各240人,进行3个月的团体心理训练与部队常规管理教育,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对两组野外驻训官兵进行训练前后的测评对比,并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结果团体心理训练组训练后解决问题、求助的因子分高于训练前;自责、幻想、退避的因子分低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对照组训练后解决问题、求助两项因子分高于训练前;退避因子分低于训练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团体心理训练组训练后解决问题、求助两项因子分高于对照组;自责、退避两项因子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训练前的求助因子分低于中国军人常模;退避的因子分高于中国军人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团体心理训练组训练后解决问题、求助的因子分高于中国军人常模,自责、退避的因子分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对照组训练后解决问题的因子分高于中国军人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心理训练改善野外驻训官兵应付方式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野外驻训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野外驻训官兵1 248人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并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结果士兵组、士官组、军官组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高于中国军人常模,尤以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野外驻训官兵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应对野外驻训官兵进行有针对性地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8.
女通信兵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女通信兵群体心理健康状况,探讨提升该群体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某通信部队122名女通信兵进行测试,并与中国女军人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女通信兵的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评分及总分均高于中国女军人常模(P〈0.01);偏执、精神病性因子的评分高于中国女军人常模(P〈0.05);恐怖因子分与中国女军人常模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本组女通信兵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中国女军人平均水平,应结合其特定心理基础和环境压力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9.
某部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及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军胜  吴凯  王家同  肖玮 《医学争鸣》2009,30(11):1045-1047
目的:了解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新兵适应性间的关系.方法:2007-01,应用SCL-90量表对某部325名新兵进行心理测试分析.结果:新兵SCL-90各因子得分显著低于中国人(18~29岁)常模、中国军人常模和中国新兵常模,各因子得分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兵的适应性受新兵的文化程度、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收入水平及训练成绩影响.结论:新兵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经过心理检测的新兵整体适应性明显好于往年未经过心理检测的新兵.  相似文献   

10.
军校学员体育活动倾向性与心理健康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研究军校学员体育群体与非体育群体的体育活动倾向性和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和体育行为倾向性强度自评表 ,对某军医大学 2 2 0名军校学员进行测试 ,将结果与中国常模、军人常模及军校学员进行比较。结果 ①男子体育群体的比率 ,研究生和本科生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女子体育群体的比率 ,研究生和本科生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②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 ,体育群体的体育行为倾向性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非体育群体 (P <0 .0 5 /0 .0 1) ;③体育群体SCL 90各因子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军人常模和军校学员 (P <0 .0 5 /0 .0 1)。结论 体育教育在培养军校学员心理、身体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应加强军校体育教育在培养军校学员心理素质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环球航行船员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目的 了解参加环球航行船员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 ,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②方法 对2 93例出海船员进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 (MMPI)和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测试 ,并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③结果 船员MMPI中的Q、L、F、K等 4个效度量表和 1 0个临床量表的得分值与中国常模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t=3.0 5~ 36 .4 6 ,P <0 .0 0 1 )。船员躯体化、忧郁两项因子分与中国常模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t =4 .2 8、7.81 ,P <0 .0 5 )。④结论 环球航行船员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水平整体较佳 ,但部分船员需要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2.
某预备役部队军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预备役部队军人心理健康状况,检验多元团体心理服务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及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某预备役部队199名军人进行心理健康调查,采用t检验方法对调查结果与中国成人常模、边防部队军人心理状况进行比较,了解预备役部队官兵心理健康水平;采用多元团体心理干预方法,了解心理干预对官兵心理健康维护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除精神病性因子分与中国成人常模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外,预备役部队军人SCL-90的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及其它因子分均低于中国成人常模水平(P〈0.01)及某边防部队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P〈0.01);预备役部队官兵对小团体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心理辅导等心理服务模式更易认可。结论预备役部队军人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较好,对多元小团体心理服务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对野外驻训官兵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野外驻训官兵720人随机分为团体心理训练组与对照组各360人,进行3个月的团体心理训练与部队常规管理教育,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野外驻训官兵进行训练前后的测评对比,并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结果野外驻训官兵两组训练前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高于中国军人常模,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训练后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低于训练前,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团体心理训练组训练后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团体心理训练组训练后各项因子分、阳性项目数及总分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对照组训练后各项因子分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团体心理训练提高野外驻训官兵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军校学员体育群体与非体育群体的体育活动倾向性和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体育行为倾向性强度自评表,对某军医大学220名军校学员进行测试,将结果与中国常模、军人常模及军校学员进行比较.结果①男子体育群体的比率,研究生和本科生差异非常显著(P<0.01);女子体育群体的比率,研究生和本科生差异不显著(P>0.05);②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体育群体的体育行为倾向性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非体育群体(P<0.05/ 0.01);③体育群体SCL-90各因子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军人常模和军校学员(P<0.05/ 0.01).结论体育教育在培养军校学员心理、身体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应加强军校体育教育在培养军校学员心理素质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职业应激现状及其与心理韧性、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 于2021-12月选取作者医院305名在职女性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调查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护士工作职业应激源量表(nurse job stressors scale, NJSS)评估护理人员职业应激水平,心理韧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评估护理人员的心理韧性水平,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 SCSQ)评估护理人员面对生活或工作事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护理人员职业应激与心理韧性、应对方式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护理人员职业应激现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305名护理人员职业应激总分、工作负荷、工作期望、工作性质、人际关系以及病人相关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P<0.05),家庭/工作平衡维度得分与全国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5名护理人员心理韧性总分(75.16±7.49)分,其中坚韧(41.19±5.35...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心理健康量表2005年修订版(Mental Health Scale-revised version 2005,MHS V2005)山东区域性常模.方法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抽取山东省六个有代表性的市共1183名被试作为常模样本,其中女性584名,男性599名,年龄15~88岁.MHS V2005进行施测.结果 (1)年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在11个不同的年龄组中,一阶因素冲动/易怒、健康关注、猜疑、焦虑/抑郁、主观认知能力、心理偏离、自制力和情绪失控,二阶因素心理问题与障碍、健康与认知关注量表总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0.01);(2)性别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女性组的F5(焦虑/抑郁)、F7(主观认知能力)、F8(自卑)、F9(心理偏离)、F11(情绪失控)因子分高于男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分别建立了山东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MHS V2005常模.结论 建立了MHS V2005的山东地区常模.  相似文献   

17.
驻岛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马海鹰  肖蓉  张小远  张毅林 《医学争鸣》2004,25(22):2068-2071
目的:研究上岛新兵的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为其心理卫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6名上岛新兵进行心理评估,并与中国新兵常模进行比较,分析其心理健康状况特点,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简易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自尊量表、自编的生活事件量表进行社会心理影响因素分析。结果:上岛新兵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中国新兵常模,而且在强迫、人际敏感、焦虑、敌意、精神病性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SCL-90总分及阳性项数也有极其显著差异,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其人格的神经质与精神质维度、消极应对方式、生活事件均呈显著的正相关,与自尊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上岛新兵心理健康状况普遍低于中国新兵常模,其影响因素依次为生活事件、神经质、消极应对和内外向。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该院临床医学研究生在工作期间的职业倦怠现象进行调查,并探讨分析其心理状况。方法选择在该院工作的1 220例临床医学研究生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其采用职业倦怠调查问卷与心理状况自评量表进行自测,将其与全国常模青年及马斯拉奇常模做比较。结果与全国常模青年在躯体化得分情况中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等其他项目的得分情况中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马斯拉奇常模在情绪耗竭得分情况中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倦怠总分的得分情况中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工作倦怠普遍存在于临床医院的研究生中,可以针对易发生工作倦怠的人员提前干预,减少医院中工作倦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心理常模对识别和处理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作用。方法收集某综合大学、医学院校和高职院校共12 710名学生SCL-90的结果作为常模,以3所学校2017级5 874名新生为研究对象展开相关分析。结果 (1) 2017级大学新生总体上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只有人际关系敏感和焦虑平均得分与常模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2)心理不健康检出率17.43%,仅1.36%的学生需要心理干预;(3)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建立大学新生心理测验常模对识别和处理大学新生心理不健康具有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新兵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SCL-90量表,每项症状的严重程度按1-5分五级评分,以团体测试的方法进行。结果 受测新兵的测试结果与中国成人常模比较,总分,阳性项目数,强迫症状,忧郁,焦虑,恐怖,偏执等项目等分差异无显著性,阳性项目分,躯体化,人际关系,敌对,精神病性等项目得分明显低于常模,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躯体化,焦虑等项目得分差异无显著性,其余项目得分明显低于常模。各因子≥3分结果显示,在1.83%-5.66%之间,均未超过10%的划界分。结论 新兵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建议新兵心理健康教育要抓住班长这个关键点,心理医生的咨询要主动靠上去工作,合理安排心理训练,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