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9,(19):2727-2731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使用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肺癌患者致不良反应中的作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针对3例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肺癌致不良反应的典型病例,临床药师从安罗替尼的使用、患者用药教育、不良反应防治措施等方面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协助临床医师处理安罗替尼相关咯血、肝损伤、血压升高、蛋白尿等不良反应。结果:对1例安罗替尼致咯血患者,临床药师分析咯血程度较轻,建议停用安罗替尼,并给予止咳、止血对症处理,必要时加用垂体后叶素,控制咯血后可继续服用安罗替尼,临床医师采纳,患者用药期间未再出现咯血。对1例安罗替尼致肝功能损伤患者,临床药师分析为轻度的胆汁淤积型,建议无需停用安罗替尼,给予腺苷蛋氨酸治疗,临床医师采纳,治疗5 d后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后期未见明显肝功能损伤。对1例安罗替尼致血压升高伴蛋白尿患者,由于患者有高血压病史,针对高血压临床药师加强了对患者的用药教育,指导患者调节饮食、适当活动、减轻精神压力以及监测血压等,通过心理干预等非药物降压效果不佳后,临床药师建议为患者修改降压治疗方案,临床医师采纳,将既往的降压药尼群地平更改为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缬沙坦,治疗2周后血压恢复正常;针对尿蛋白临床药师建议停用安罗替尼,2周后尿蛋白恢复正常,临床药师建议下调安罗替尼剂量继续治疗,临床医师采纳,后期复查尿蛋白未发现异常。结论:临床药师应积极对安罗替尼治疗的肺癌患者开展药学监护,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教育,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盐酸安罗替尼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81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盐酸安罗替尼治疗前后的甲状腺激素(TH)水平.针对盐酸安罗替尼治疗后TH下降的患者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晚期肿瘤患者安罗替尼治疗后,53例(65.43%)出现TH异常[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安罗替尼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二线及以上治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40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安罗替尼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安罗替尼组每日口服安罗替尼12 mg,用药2周后停药1周,21 d为1个周期,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无法耐受的不良反应.对照组接受最佳支持治...  相似文献   

4.
1例57岁男性患者因肺腺癌根治术辅助化疗后出现脑转移接受安罗替尼12 mg口服、1次/d(用药2周、停用1周)+替莫唑胺150 mg口服、1次/d(用药3周、停用1周)联合抗肿瘤治疗。治疗5个月后, 患者出现咳嗽、胸闷、劳力性呼吸困难等症状, 且进行性加重。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等未见明显异常, 胸部CT检查示两肺出现间质性肺水肿, 考虑与安罗替尼有关。停用安罗替尼与替莫唑胺, 给予糖皮质激素和对症治疗。5 d后, 患者胸闷、咳嗽等症状缓解, 换用贝伐珠单抗联合替莫唑胺抗肿瘤治疗, 未出现不适。1个月后复查胸部CT, 两肺间质性水肿较前吸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安罗替尼三线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肿瘤科接受12 mg安罗替尼三线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癌胚抗原、血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指标以及影像学变化,评价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期,分析安罗替尼的临床疗效。结果纳入的37例肺癌患者中,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2例,疾病进展13例,疾病稳定22例,客观缓解率为5.41%,疾病控制率为64.86%。安罗替尼的安全性方面,发生率较高的不良反应为高血压1例,乏力3例,甘油三酯升高1例,出血1例,胃肠道不适4例,诱发癫痫1例。结论安罗替尼用于晚期肺癌三线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安全性可接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安罗替尼联合吉非替尼对HCC827、HCC827GR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加入任何药物),吉非替尼组(1 000 nmol·L-1吉非替尼处理),安罗替尼组(2.0μmol·L-1安罗替尼处理),联合组(先加入2.0μmol·L-1安罗替尼,6 h后再加入1 000 nmol·L-1吉非替尼)。以细胞计数法-8(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用流式细胞术及Transwell法测定对HCC827、HCC827GR细胞凋亡、侵袭的影响,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HCC827细胞中,对照组、非替尼组、安罗替组尼和联合组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97.43±1.65)%、(50.78±2.30)%、(52.54±3.66)%和(35.47±2.55)%;吉非替尼、安罗替尼均能明显降低HCC827细胞增殖,且两者联合使用抑制作用更明显。对耐药的HCC827GR细胞,对照组、非替尼组、安罗替组尼和联合组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97.16±2.74)%、(94.14±3....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安罗替尼对鼻咽癌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为临床应用安罗替尼治疗鼻咽癌提供可靠的实验证据.方法 通过CCK-8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不同剂量梯度安罗替尼对鼻咽癌细胞6-10B和SUNE-1的细胞活性、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Transwell和划痕实验分析安罗替尼对鼻咽癌细胞侵袭及迁移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盐酸安罗替尼治疗老年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9月该院收治的98例老年晚期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1例(口服盐酸安罗替尼胶囊+静脉滴注复方苦参注射液)和对照组47例(仅口服盐酸安罗替尼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卡诺夫斯凯计分(KPS)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患者脱落1例,完成观察46例;治疗组患者因其他原因中断和退出3例,完成观察48例。经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缓解率为19.6%(9/46),疾病控制率为60.9%(28/46);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缓解率为41.7%(20/48),疾病控制率为83.3%(40/48),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KP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体力状态提高11例,对照组提高3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1%(25/48),低于对照组的71.7%(33/4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晚期肺癌患者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盐酸安罗替尼胶囊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贝伐珠单抗与安罗替尼分别联合化疗药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获得性耐药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2021年10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84例EGFR-TKI获得性耐药晚期肺腺癌患者资料,按用药的不同分为化疗组(32例)、安罗替尼联合化疗组(24例)和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组(28例)。化疗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卡铂注射液,并对症治疗不良反应;安罗替尼联合化疗组患者在化疗组用药的基础上,于化疗第1天口服盐酸安罗替尼胶囊10 mg,每日1次,连续用药14 d,停药7 d;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组患者在化疗组用药的基础上,于化疗前1 d给予贝伐珠单抗注射液15 mg/kg,静脉滴注。3组患者均以每3周为1个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比较3组患者的总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治疗前后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1年的生存率。结果 治疗4个周期后,两个联合化疗组患者的ORR、DCR均显著高于化疗组,mPFS均显著长于化疗组,且安罗替尼联合化疗组患者的D...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分析安罗替尼治疗不同部位鼻咽癌转移病灶的疗效,为优化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将单独服用安罗替尼维持治疗的鼻咽癌转移患者纳入研究,经筛选共99例。收集患者服用安罗替尼前后的CT检查结果,比较不同转移病灶的体积变化,以Recist1.1为标准计算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病情进展(PD)、客观缓解(ORR)、疾病控制(DCR)等患者比例。结果 相对于远处器官转移,安罗替尼对于仅有颈部和咽后淋巴结出现转移的患者疗效较好,ORR为39.29%,DCR为78.57%,病灶体积得到控制的患者比例较高,颈淋巴结为78.12%,咽后淋巴结为83.33%。结论 安罗替尼对于仅出现头颈淋巴结转移NPC患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在晚期胰腺癌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31日至2021年2月28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及海安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治疗的6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按照患者的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药吉西他滨治疗,试验组给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与吉西他滨作为主化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了明确癌症患者应用安罗替尼后高血压发生率和发生风险,同时比较安罗替尼与其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抑制剂之间高血压发生率的差异。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ASCO、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数据库,收集与安罗替尼相关的前瞻性Ⅱ期和Ⅲ期且有准确记录高血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临床试验,采用R软件(3.6.0版本)对安罗替尼高血压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发生风险进行Meta分析,使用SPSS软件(26.0版本)比较安罗替尼与其他VEGFR抑制剂之间高血压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来自13项研究的1387名癌症患者被纳入Meta分析。使用安罗替尼的高血压总发生率约为47.1%(95% CI: 37.7%~56.6%),高等级高血压发生率约为10.6%(95% CI: 7.4%~14.2%),与安慰剂相比,安罗替尼可显著增加高血压发生风险(RR=5.58, 95% CI: 2.29~13.60, P<0.01)以及高等级高血压发生风险(RR=27.78, 95% CI: 3.56~216.86, P<0.01)。另外,安罗替尼高等级高血压发生率与阿昔替尼(RR=0.79, 95% CI: 0.61~1.02, P=0.066)和卡赞替尼(RR=0.87, 95% CI: 0.67~1.13, P=0.290)相似,其余均高于其他VEGFR抑制剂。结论 在使用安罗替尼的癌症患者中,高血压发生率较高,且显著增加发生高血压风险,建议临床对血压进行密切监测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3.
Cholestasis is a main clinical feature of biliary atresia (BA), which leads to liver fibrosis (LF). The focus of BA treatment is preventing and slowing the progress of LF. This study reports the improvement effect of anlotinib on common bile duct ligature (BDL)-induced LF in young rats. The BDL young rats were treated with anlotinib and the serum levels of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bumin, and total bilirubin were determined. Histological staining was performed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liver tissue were observe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α-SMA, collagen I, CD31, TGF-β1, phospho-VEGFR2, phospho-4E/BP1, and phospho-S6K1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nlotinib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liver function and histopathological injury of BDL rats, inhibited the deposition of collagen and hepatocyte apoptosis, and downregulated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α-SMA and collagen I. Furthermore, anlotinib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microvascular formation in the liver and down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phospho-VEGFR2, thereby suggesting that the antifibrosis effect of anlotinib may be achieved by antiangiogenesis. In addition, anlotinib down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phospho-S6K1 and up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phospho-4E/BP1, two downstream proteins of th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 pathway. MHY1485, an agonist of mTOR, significantly reversed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anlotinib on angiogenesis and LF but did not influence the effect of anlotinib on the downregulation of phospho-VEGFR2 expression. Together, the above-mentioned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ffect of anlotinib on BDL-induced LF involves at least antiangiogenesis regulated by the VEGFR2/mTOR signaling pathway.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安罗替尼血药浓度的方法,探讨安罗替尼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血浆样品采用乙腈沉淀蛋白进行前处理,以[D5]-氘代安罗替尼为内标;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50 mm,1.7 μm);流动相:0.01%氨水-甲醇;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1;柱温40 ℃;进样量0.5 μL;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方式,多反应监测模式。对UPLC-MS/MS进行方法学考察,将其用于测定肺癌患者血浆中安罗替尼浓度,收集相关病例的不良反应信息,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血浆中安罗替尼在5~250 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为5 ng·mL-1,标准曲线为y=0.007 2x+0.004 9(r=0.999);批内和批间精密度、提取回收率及稳定性考察均符合要求。共测定了51例患者血浆中安罗替尼的稳态谷浓度,其中8 mg组27例患者的平均质量浓度为(29.08±8.35)ng·mL-1;12 mg组24例患者的平均质量浓度为(40.79±23.91)ng·mL-1。发生高血压、蛋白尿、手足综合征或促甲状腺激素升高的患者平均血药浓度均高于未发生相关不良反应患者的平均血药浓度(P<0.05),相关风险的阈值浓度分别为31.22,23.13,43.15 ng·mL-1和45.59 ng·mL-1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肺癌患者体内安罗替尼的血药浓度。较高的安罗替尼稳态谷浓度会增加患者高血压、蛋白尿、手足综合征和促甲状腺激素升高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黄薇  王燕  韩美玲 《肿瘤药学》2023,13(3):313-318
目的 了解安罗替尼(AL3818)的安全性,以便更好地应用该药,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收集安罗替尼在临床应用中的常见不良反应信息,结合现有的临床数据,对比安罗替尼与同类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类型及发生率的差别。结果 安罗替尼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食欲减退、乏力、蛋白尿、血尿、腹痛、呕吐、腹泻、高血压和手足综合征等,其中1级、2级不良反应78例(96.30%),3级不良反应3例(3.70%)。与同类抗肿瘤药物相比,安罗替尼的出血、高血压、蛋白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阿帕替尼和贝伐珠单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安罗替尼胶囊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安罗替尼在经过多线化疗后进展的晚期卵巢癌治疗中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5例经病理确诊的经过至少3个方案的化疗后进展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给予安罗替尼治疗。统计分析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末次随访时间为2019年7月6日,部分缓解(PR)3例,疾病稳定(SD)6例,疾病进展(PD)6例,总有效率(ORR)为20.0%,疾病控制率(DCR)为60.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3.5个月, 95%CI=(2.4, 4.5),总生存期(OS)未达到。15例患者中疲劳和食欲减退的发生率均为100%, 2例达3级,减量至8 mg/d后降至1级;有2例2级患者要求减量至10 mg/d,减量后降至1级。高血压的发生率为33.3%,均为1、2级。肢体疼痛、口腔黏膜炎、腹泻和谷丙转氨酶(ALT)增高的发生率分别为13.3%、13.3%、6.7%、13.3%。结论安罗替尼对多线化疗后进展的晚期卵巢癌有一定疗效,通过调整剂量,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