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雅芳 《中国药业》2013,22(5):63-64
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吸痰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异丙托溴铵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对照组予以单纯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均每日2次,连用1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的变化,并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结果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和PEFR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或P<0.05),且观察组改善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10,P<0.0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异丙托溴铵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COPD的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安全性较好,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房》2014,(48):4566-4568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异丙托溴铵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3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休息、抗感染、低流量吸氧、祛痰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2 ml+异丙托溴铵2 ml+0.9%氯化钠注射液l ml雾化吸入,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血清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VE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血清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异丙托溴铵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有较好疗效,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VEGF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方异丙托溴胺气雾剂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共6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复方异丙托溴铵和氨溴索联合吸入。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值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异丙托溴胺气雾剂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16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给予对照组65例患者常规临床治疗(吸氧、抗感染、祛痰、镇咳、解痉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99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滴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1.54%,治疗组有效率为95.96%,两组疗效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χ2=7.60,P<0.01),两组肺功能指标FVC(L)、FEV1(L)、FEV1/FVC%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两组均未有明显副作用。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抗感染、止咳、对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异丙托溴铵水溶液(可必特)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 180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水溶液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连用7~10d。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值升高和动脉血CO2分压(PaCO2)值降低较对照组显著,治疗组在治疗后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提高较对照组显著,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对缓解COPD急性加重期是一种安全、快捷的方法,能有效地缩短病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阿莫西林联合氨溴索治疗的效果。方法择取2018年3月~2019年5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开展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开展阿莫西林+氨溴索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肺功能指标和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和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血气指标中的血氧分压(PaO2)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氨溴索联合方案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修复患者受损肺功能,改善其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7.
朱勇  张浩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12):1937-1941
目的探讨固肾定喘丸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葛洲坝集团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 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00 m L,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固肾定喘丸,2 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第1秒时间肺活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16)、降钙素原(PCT)、p H值、血氧分压(p O2)以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_2)。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9%,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1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 H值、p O2均明显升高,而pCO_2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EV1、FVC和FEV1/FVC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升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P-D、CC16、PCT、IL-8、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上述指标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固肾定喘丸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并降低机体炎性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盐酸氨溴索氧驱雾化吸入方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92例处于急性加重期的COPD老年患者随机分成联合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盐酸氨溴索氧驱雾化吸入方案,联合组采用噻托溴铵+盐酸氨溴索氧驱雾化吸入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及6 min步行试验(6 MWD)、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估结果变化差异,记录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①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PaO2水平及6MWD评估结果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且PaCO2水平和SGRQ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其中联合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②两组患者用药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且轻微不良反应(6.5%vs.4.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噻托溴铵+盐酸氨溴索氧驱雾化吸入方案应用于老年COPD患者中,疗效确切且治疗安全性突出,于患者预后提升有利.  相似文献   

9.
王晓强  郑玄  赵鑫鑫  郑晶晶  杨斌 《中国药业》2020,(4):95-96,F0003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脓肿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肺脓肿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术后予常规机械通气辅助,观察组患者加予静脉滴注及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速(PEF)、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8.60%比11.63%,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脓肿,能改善肺功能、血气指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异丙托溴铵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7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采用异丙托溴铵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异丙托溴铵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9%)高于对照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托溴铵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辅助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能较好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疗效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联合盐酸氨溴索应用于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噻托溴铵治疗组(A组)、盐酸氨溴索治疗组(B组)和联合治疗组(C组)。对照组给予抗炎、化痰、止喘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药物治疗,按照方案连续治疗1周后对比观察各组FVC、FEV1与FEV1/FVC肺功能指标变化、血气分析PaO2和PaCO2结果、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及总治疗有效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三组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血气分析及CAT评分均有明显改善,联合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单独治疗组;在治疗有效率上,三组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明显高于单独治疗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噻托溴铵与盐酸氨溴索联合治疗能明显改善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疗效比单独用药更佳,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9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盐酸溴己新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O2升高,PaCO: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异丙托溴铵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肺功能、动脉血气指标、临床症状量表评分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肺功能、动脉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临床症状评分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肺功能、动脉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托溴铵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能够改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盐酸氨溴索与布地奈德混悬液单用或联合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优化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08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盐酸氨溴索组、布地奈德组和联合用药组各36例。三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抗感染、止咳、镇静、吸痰等),同时给予相应的药物雾化吸入辅助治疗,观察三组患儿用药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变化情况、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用药组治疗后第3天SpO2、PaO2升高,PaCO2降低,与盐酸氨溴索组和布地奈德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联合用药组咳嗽、气促、喘鸣音、湿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盐酸氨溴索组和布地奈德组(P均<0.05);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高于盐酸氨溴索组和布地奈德组(P均<0.01)。结论:盐酸氨溴索与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优于单用一种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 mg,2次/d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气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盐酸氨溴索静脉用药辅助治疗AECOPD疗效显著,药物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张敏  胡岩  黄锦翔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3049-3050
目的:观察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给氧(NCPAP)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血气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采用NCPAP给氧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NCPAP给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情况及疗效.结果:观察组经NCPAP给氧联用盐酸氨溴索冶疗后PaO2较治疗前升高(P<0.05),PaCO2较治疗前下降(P<0.05),pH较治疗前上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血气指标也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PaO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H和PaCO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CPAP给氧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NRDS患儿能纠正严重低氧血症,改善血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的效果。方法48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联合氨溴索治疗,连用1~2周。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PaO2值升高和PaCO2值降低较对照组显著,治疗组在治疗后FEV1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提高较对照组显著,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喜炎平联合氨溴索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脾多肽注射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AECOPD患者11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及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观察组患者加用脾多肽注射液。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 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 14%(P <0. 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D3+和CD4+水平及CD4+/CD8+均显著升高,CD8+水平及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均显著降低(P <0. 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0. 71%比7. 14%,P> 0. 05)。结论脾多肽注射液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AECOPD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多索茶碱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9月住院的2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其中对照组给予抗炎、止咳及多索茶碱治疗,治疗组除给予抗炎、止咳及多索茶碱治疗外,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咳嗽缓解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和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4.35±0.51,5.11±0.49和3.96±0.32d)显著低于对照组(8.10±0.61,9.21±0.62和7.93±0.61d),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60.21±5.36和62.10±4.98)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4.15±4.62和52.91±5.97),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高于治疗前,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低于治疗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索茶碱与盐酸氨溴索联合在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上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随机分组法将78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前列地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凝血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SaO2、PaO2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FEV1、FEV1百分率、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PT、APTT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D-二聚体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心病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