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口腔综合保健对儿童少年口腔卫生及行为改善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口腔综合保健措施对儿童少年口腔卫生及行为的影响,我们于2000年9月至2003年5月先后对3岁、12岁、15岁组儿童少年进行口腔健康知识教育,行为调查和进行口腔卫指导,同时进行口腔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绵阳市5岁儿童患龋情况及家长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方法: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的标准,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5岁儿童和家长进行儿童龋齿的流行情况调查和家长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的调查.结果:绵阳市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54.9%,城、乡患龋率分别为51.4%和5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7,P>0.05),男女患龋率分别为55.5%和5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P>0.05),大多数家长认识到儿童口腔健康的重要性,但基本口腔卫生知识缺乏.结论:绵阳市5岁儿童患龋率高,应加强儿童家长口腔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甘肃省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5岁儿童龋齿的流行状况及相关口腔卫生行为,分析龋齿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制订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的5岁儿童和家长,应用2005年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奁制定的口腔健康调查标准、方法、问卷及调查表进行口腔卫生知识及行为调查.结果 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和龋均东乡族为76.47%和3.89.裕固族为66.89%和3.16,保安族为56.36%和2.42;3个民族5岁儿童每天进食含糖食品的比例较高,睡前有吃甜点或喝甜饮料行为的也占一定比例;保安族从不刷牙儿童占79.79%,东乡族占50.00%,裕固族占1.72%.结论 喜甜食、有效刷牙率低是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5岁儿童的主要口腔卫生问题.应加大口腔保健知识宣传,进行口腔卫生习惯和口腔保健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4.
程妙 《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2):1499-1500
了解口腔疾病综合干预项目提高凯里市儿童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及正确刷牙率的效果,为有效预防龋病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凯里市城区19所小学一~三年级7~9岁儿童进行口腔流行病学筛查及口腔健康教育宣传及促进,通过建立有效的组织机构管理及宣传动员、健康干预,采用口腔健康知晓率指标对项目进行评估.结果 凯里市城区7~9岁儿童口腔卫生知晓率平均仅为49.83%,每天二次刷牙率平均为39.79%,明显低于国家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要求.健康教育干预后,学生口腔保健知识、态度和行为等正确率明显高于健康教育前.结论 凯里市的口腔健康教育滞后,应进一步加强儿童口腔知识的教育,提高社会及家长的口腔教育意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昆明市官渡区儿童青少年口腔卫生知识、行为及态度现状,以便今后采取针对性的口腔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控制和口腔健康教育。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抽取幼儿园3~5岁,小学6~11岁,初中12~15岁儿童青少年共1 800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口腔卫生知识、口腔健康行为以及态度等。结果调查对象对六龄牙知识、牙菌斑知识和正确的保健牙刷知晓率相对较高,分别为66.48%、63.79%和58.97%;对应选择含氟牙膏的知识知晓率最低,为19.67%。儿童、青少年对牙刷专用、牙痛的医院检查和牙龈出血的处理正确行为率相对较高,分别为98.26%、87.84%和74.50%;对常见的口腔不良行为习惯正确行为率最低,为31.28%。结论昆明市官渡区儿童、青少年口腔保健知识、行为与态度尚有欠缺。有必要加强儿童青少年及家长接受多层次口腔健康知识和对口腔健康有积极态度及具有良好口腔健康行为,帮助和引导儿童、青少年建立正确口腔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6.
了解安徽省12岁农村留守儿童口腔卫生健康知识以及行为现状,为基层口腔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及理论依据.方法 设计制定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调查问卷,对多阶段分层整群抽取的安徽省360名12岁留守儿童进行口腔问卷调查,同时随机选取相应年龄段的农村非留守儿童360人为对照.结果 留守儿童对口腔卫生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普遍低于非留守儿童,其中“细菌可引起龋齿”知晓率为29.44%,“细菌引起牙龈出血”知晓率为44.44%,“吃糖容易致龋”知晓率为60.55%,“含氟牙膏”知晓率为18.05%,“刷牙出血非正常”知晓率为48.61%,与非留守儿童组调查情况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口腔卫生行为中,留守儿童组保证每天刷牙2次以上的仅占12.50%,经常或偶尔使用牙线的占3.61%,54.17%的留守儿童经常吃糖,与非留守组儿童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曾有口腔科就医行为的留守儿童占35.56%,9.72%认为牙疼后需要找医生诊治,1.39%的留守儿童有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的习惯,均低于非留守儿童组(P值均<0.05).结论 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的口腔卫生知识匮乏,口腔卫生保健行为较差.政府、基层卫生部门、留守儿童家长及学校应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做好留守儿童的口腔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的口腔健康知识及行为状况,为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河南省农村12岁留守儿童和对照儿童各1 440名作为调查对象,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设计的12岁儿童问卷,对受检儿童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 49.49%的留守儿童知晓刷牙出血是不正常的,29.44%的留守儿童知晓龋齿是由细菌引起的;仅有13.61%的留守儿童每天刷牙2次,4.31%的留守儿童经常饭后漱口,24.44%的留守儿童使用含氟牙膏;仅有0.14%的留守儿童是因为接受预防去就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对口腔健康知识的认识不够理想,口腔健康行为、就医行为不容乐观,应抓好农村留守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掌握常州市金坛区12岁学生口腔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学生口腔健康的主要因素.方法 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卫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2018年对金坛区12岁学生进行口腔健康调查,包括口腔健康检查和问卷调查,分别获取龋齿患病情况及口腔健康知识、口腔卫生行为等信息.结果 口腔健康检查3 624人,龋患率为29.25%,龋均为0.5...  相似文献   

9.
12岁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口腔健康教育对12岁儿童口腔健康知识、态度、行为以及口腔卫生的影响. [方法]选择小学6年级12岁儿童共12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60名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并课间在学校老师监督下用BASS法刷牙1周,对照组60名不作任何口腔健康教育及刷牙指导,两组均在干预前后行口腔健康问卷测试、菌斑染色测试和菌落计数. [结果]在口腔卫生知识和行为方面,实验组在关于牙龈炎和龋齿的病因、含氟牙膏的作用和使用率、刷牙的频率等回答正确率都有明显的提高,尤其对含氟牙膏的作用认识升高了67.7%.实验组的菌斑指数在干预后下降了2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菌数在干预后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口腔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儿童的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有效改善儿童口腔的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集体儿童口腔卫生保健的对策。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郑州市 3~ 5岁集体儿童和家长进行口腔卫生知识及行为的调查。结果 :儿童乳牙患龋率 77.35 % ,乳牙龋齿填充率 4 .3% ,幼儿及家长口腔卫生知识偏低 ,幼儿的口腔卫生行为与幼儿的口腔卫生意识和家长的口腔卫生知识水平及行为有关。结论 :开设幼儿及家长口腔卫生课堂 ,老师及家长共同指导监督幼儿口腔卫生行为 ,建立幼儿口腔健康档案 ,定期检查 ,实施氟保护 ,及时治疗龋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珠海市12岁儿童恒牙龋病状况,分析儿童患龋的相关因素,为儿童龋病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以及有针对性的口腔健康教育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珠海市3个区3所小学633名12岁儿童为调查对象,对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 633名受检儿童中,恒牙的患龋率为37.3%,龋均0.87。男、女患龋率分别为34.0%、42.0%。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独生子女、母亲的文化程度、刷牙的频率、刷牙的时间与儿童龋病密切相关;定期口腔检查非常必要、学校开展口腔健康宣教是龋病的保护因素;睡前吃东西、吃糖果/巧克力、喝碳酸饮料是龋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珠海市12岁儿童存在不良口腔卫生行为和饮食习惯,加强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将口腔健康宣教落实到学校,提高在校儿童口腔保健知识水平,促进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和饮食习惯,提高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了解河南省12~15岁青少年牙周状况及相关口腔健康知识、口腔卫生行为,为青少年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河南省4个县/区选取12所中学12~15岁学生3 786名,按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和标准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 青少年牙周健康检出率为6.08%,牙龈出血检出率为93.92%,牙石检出率为90.99%.青少年刷牙率为77.79%,每天刷牙≥2次青少年报告率为17.56%,使用牙线率为4.57%.有刷牙行为、使用牙线的青少年牙周健康检出率高于无刷牙行为、不使用牙线的青少年(x2值分别为10.81,5.96,P值均<0.05).牙周相关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为62.31%;除“细菌可引起龋齿”外,其他相关牙周疾病知识知晓率均超过50.00%.结论 河南省12~ 15岁青少年牙周状况不容乐观,牙周健康相关知识认知不足,口腔卫生行为正确率低,应加强青少年口腔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3.
郭洪菊  张佩如  罗敏  陈华  罗磊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9):4567-4569
目的:了解绵阳市5岁儿童口腔健康行为现状和口腔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为口腔卫生保健工作规划和口腔卫生服务项目效果评估提供信息支持。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不等比、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绵阳市5岁常住人口734名,采用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问卷调查方案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了解5岁儿童的饮食行为、口腔卫生行为以及利用口腔医疗服务行为。结果:每天进食至少1次的食品主要是新鲜水果、甜点心和糖果/巧克力,72.5%的儿童有睡前吃甜点或喝甜饮料的行为,近80%每天刷牙1~2次,含氟牙膏使用率仅为15.9%。42.5%的儿童近2年未接受口腔检查。城乡5岁儿童相比,睡前吃甜点、开始刷牙年龄、刷牙频率、家长帮助刷牙和家长检查刷牙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绵阳市儿童口腔健康行为有待改善,有必要加强对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促使儿童树立正确的口腔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解甘肃省藏族青少年牙周状况以及为开展牙周病预防工作提供资料,我们对甘肃省的藏族青少年进行了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对甘肃藏族聚集区学校内12岁、15岁及18岁3个年龄组藏族青少年共1039人的牙周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受检儿童12岁牙龈出血率21.4%,牙石检出率24.8%;15岁牙龈出血率19.8%,牙石检出率41.8%;18岁牙龈出血率23.9%,牙石检出率60.7%,小于全国各年龄组牙龈出血及牙石检出率的平均水平。讨论:藏族少儿牙周病发病率较低,但我们仍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使他们提高口腔保健意识,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才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提高少数民族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河南省12岁农村留守儿童口腔健康知识、观念及行为现状,为其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河南省农村740名12岁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并以非留守儿童作为对照。对受检儿童采取集体答卷方式,当场收回问卷。结果留守儿童中每天进食1次以上甜点、糖果/巧克力、糖水、碳酸型饮料和加糖果汁的比例分别为39.3%、32.7%、23.7%、27.8%和27.5%;不是每天刷牙或从不刷牙的留守儿童比例为42.6%;留守儿童的牙线知晓率、使用率和含氟牙膏使用率极低;留守儿童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大多数留守儿童认同口腔健康的重要性;留守儿童1年内就医比例为26.4%,半数以上是因为牙疼就医。结论河南省农村12岁留守儿童口腔健康知识较贫乏,口腔健康行为、就医行为不容乐观,存在知识和行为的不统一。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处于恒牙萌出、乳牙依次替换的混合牙列阶段,此时恒牙易患龋,同时也是牙龈炎的发病高峰.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儿童牙龈炎的患病率达55%,12岁年龄组的牙结石检出率为50%以上,处世界较高水平[1].而国内多项调查研究也表明,儿童、青少年人群的口腔卫生习惯差,口腔知识贫乏[2-3].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系统的口腔健康教育对维护儿童口腔卫生效果的影响,以提高家庭成员口腔保健意识,特别是对孩子口腔健康的关注程度和能力,推动全社会关注儿童口腔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渭南市学龄前儿童患龋现况及口腔卫生习惯,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了解家长口腔卫生知识知晓情况,以期通过健康教育使儿童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12所幼儿园在园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对家长进行口腔卫生知识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调查儿童783名,龋患率为14.94%;农村及4~5岁儿童龋患率较高;学龄前儿童未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家长口腔卫生知识普遍缺乏。看护人、年龄、居住地区、饮食习惯等因素对龋患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刷牙方法、刷牙时段、漱口等因素对龋患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渭南市学龄前儿童龋患率较低; 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农村和4~5岁儿童;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东北地区12岁儿童口腔健康知识、行为现状,为东北地区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按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对东北9个城市、9个农村地区部分12岁学生进行集体自答式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1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2岁学生每天刷牙率为74.7%,城市高于农村(P0.01),女生高于男生(P0.01)。每天进食含糖食品的比例为62.1%,城乡之间、性别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口腔卫生知识及含氟牙膏知晓率偏低;获取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途径主要通过媒体;过去12个月口腔科就诊率为54.2%,农村(60.8%)高于城市(47.2%)(P0.01),就诊的主要原因是急慢性牙痛和其他口腔问题绝大部分12岁学生对自己的牙齿、牙龈和口腔卫生状况表示满意。大部分学生认为定期口腔检查非常必要,但实际接收定期检查的学生只占1/3。结论学生口腔保健的基本知识尚不普及。应加强口腔保健知识特别是有效刷牙的宣传教育,促进儿童尤其是农村儿童建立口腔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习惯,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指导.方法对来该院口腔科就诊的3~6岁儿童牙病患者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共356名.结果口腔健康行为中3岁以前开始刷牙占21.7%,每天2次及以上刷牙占29.5%,未进行任何口腔卫生预防措施的占82%.结论家长对学龄前儿童口腔保健意识有待提高,口腔健康教育工作需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儿童口腔健康知识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儿童对口腔健康的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下一步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科学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15-01/12到无锡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共计460名儿童,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儿童对口腔健康相关知识和口腔卫生行为信息。结果调查男童258例,女童202例,平均年龄(7.65±2.15)岁,城市户口262例,农村户口198例;农村儿童的龋齿、牙菌斑、牙结石的发生率高于城市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儿童对口腔疾病自我诊断、预防牙菌斑的方法、预防龋齿的方法、含氟牙膏的好处、正确的刷牙方法的知晓率高于农村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儿童的早晨刷牙、睡前刷牙、每次刷牙3 min、每3个月更换牙刷、顺牙缝竖线方向刷牙的行为明显优于农村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龄儿童的早晨刷牙、睡前刷牙、每次刷牙3 min、顺牙缝竖线方向刷牙的行为明显优于低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每3个月更换牙刷的行为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儿童口腔牙齿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口腔预防保健知识知晓率较低,口腔卫生行为习惯较差,尤其是农村儿童,卫生行政部门、专业技术机构、学校应加大家长及儿童口腔健康保健宣传教育的力度及深度,让其认识到口腔健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