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诊科124例自杀患者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目前我国城市综合医院就诊自杀患者的特征,为早期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急诊科2002年1月~12月就诊的124例自杀患者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自杀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其比例为女∶男=4.6∶1;21岁~30岁年龄组人数最多,为64例(51.6%).服毒是最常采用的自杀方式,占总例数的94.4%;总死亡率为4.03%,男性占60%.多次采取自杀行为者占5.6%;求助于精神心理帮助者只占总例数的3.2%.结论:自杀已成为综合医院急诊抢救患者中常见的问题,急诊工作者应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早期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我国城市综合医院就诊自杀患者的特征,为早期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155例自杀患者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自杀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其比例为女∶男=3.7∶1;2130岁年龄组人数最多(82例,占52.9%)。服毒是最常采用的自杀方式,占总例数87.1%;总致死率为3.87%;多次采取自杀行为者占6.1%;求助于精神心理帮助者只占总例数的2.9%。结论:自杀已成为综合医院急诊抢救患者中常见的问题,急诊工作者应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早期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3.
150例自杀者原因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150例自杀者的原因和特征,为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重塑他们的健康人格。方法调查分析我院急诊观察区自杀者150例的自杀原因及相关因素。结果150例自杀者中男66例(44.00%),女84例(56.00%),低学历和15~45岁者占多数;自杀原因家庭关系问题占54.66%,疾病占22%,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占6%,恋爱问题占4%;自杀方式主要是服药。结论分析自杀者不同的自杀原因和特征,有利于对自杀者进行危机干预,重塑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就诊的自杀患者的基本特征,为自杀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某医院急诊科2006—2008年收治的426例(死亡23例、未遂403例)自杀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自杀患者中女性(287例),男性(139例),男女比例1:2.1;口服药物是最常见的自杀方式(275例,占64.5%)。结论急诊自杀病例中以20~39岁女性、农民、初等文化程度者为主,口服药物是主要自杀手段,关注高危人群,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农药的管理,对自杀高危人群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并增加社会支持力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自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急诊中毒自杀9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中毒自杀的流行病学规律以及救治情况,为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一年内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所有急性中毒自杀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在调查期间内共收治中毒患者304例,其中自杀病例95例(占31.25%)。男性16例(16.84%),女性79例(83.16%),男女性别比为1:4.93;95.79%为本院初诊病例;20%病例使用了救护车;61.05%为本地自杀病例。自杀病例的平均年龄为26,29岁,自杀年龄主要集中在15~34岁之间。大多数病例能在1小时内送往医院接受抢救(51.58%);前三位职业排序为服务业(21.05%)、待业(21.05%)和家务(15.79%),平均自杀平均为20.53岁;药物(78.95%)和农药(12.63%)是自杀的主要毒物;经急诊处理后继续留观和住院的患者占52.63%;死亡1例。结论:青年人是急性中毒自杀的高危人群;经消化道摄入毒物是最常见的中毒自杀方式;为急诊科医生提供了有关综合性医院急诊中毒自杀特点的基本资料。  相似文献   

6.
宁波市镇海区1999~2003年67例自杀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分析宁波市镇海区居民自杀行为的状况,为制定防止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镇海区1999~2003年居民病伤亡死因报告卡(死亡医学证明),卡片经区疾控中心核实后作统计分析。结果 67例自杀者中男性占49.25%,女性占50.75%;农民占52.24%,工人占16.42%,无业者占11.94%;65岁以上老人占32.84%,单身者占40.30%。自杀方式以服毒为主,占67.18%;文化低层次人群更易自杀。结论 防止措施应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①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②加强社区建设,关爱老人、独身者的生活质量;③加强农药及安眼类等药物管理;④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7.
分析服毒自杀者的自杀原因,帮助他们渡过心理危机期,重塑健康人格。通过对汉源县九襄中医院172例服毒患者系列的观察,发现他们服毒原因有其特殊性,表现为:下午6~9时服毒者占56.4%;女性自杀者占82%;25~35岁占75%。针对不同的自杀原因制定心理护理目标,并用相应的方法实施心理护理有助于消除自杀者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我国城市综合医院收治的自杀患者的心理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早期心理危机干预方法.方法 对本院急诊科从2010年3月-2011年11月收治的50例自杀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自杀患者中,女性自杀患者居多,男女自杀比例为1:4.5;21-30岁是自杀的高峰年龄,本次研究有26例,占52%;服用毒物是自杀患者最常使用的自杀方式.结论 自杀患者在我国城市综合医院急诊抢救中较为多见,急诊科的医护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对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并采取适宜的抢救方法,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9.
15000例院前急救病例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院前急救的病种分布及其特点,为进一步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奠定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2月在我院急诊科院前出车急救的15000例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急救的性别分布特点、年龄分布特点、不同年龄组急诊病种的构成特点及死亡病因。结果:15000例中,男性9840例,占65.6%,女性5160例,占34.4%,P〈O.05,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20岁者1600例,占10.7%;21~40岁者7130例,占47.5%;41~60岁者3226例,占21.5%;年龄〉60岁者3044例,占20.3%。院前急救前5位病种依次是创伤、心血管急症、脑血管急症、中毒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原因前5位是心血管急症、脑血管急症、外伤、猝死及中毒。结论:院前急救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且以21~40岁者居多;创伤,心脑血管疾病均为疾病的重要病种及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沙县区域近年来恙虫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对沙县区域78例恙虫病就诊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8例恙虫病多数症状典型,以高热、皮肤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为主,并发心肌炎28例,占35.90%:死亡1例,病死率为1.28%。就诊流行病学特征为:病例中男多于女;以15—24岁组高发,占总例数的38.46%;病例来自沙县高桥、夏茂等6个乡镇;以农民高发,占总例数的74.36%;2000—2002年就诊病例较多;夏秋季为发病高峰。患者均有野外活动史,误诊率为8.97%。患者对红霉素、氯霉素、强力霉素有良效。结论:恙虫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并发心肌炎率高。容易误诊漏诊.建议流行区省份纳入地方法定监测报告管理,以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合并症;加强社会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自我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1.
我科1996-01~05共收治急诊洗胃患者58冽,男性24例,女性30例,小儿4例。其中安眠药中毒23例.占总数40/;有机磷中毒12冽,占21%;酒精中毒5例,占9%;食物中毒2例,占3%;其它16人,占27%。经洗胃治愈53例,治愈率92%。死亡5人,死亡率8%。现就急诊洗胃护理进行探讨。1服毒病人的心理特点:由于服毒病人的年龄不同,轻生的因素也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大多心胸狭窄.在社会、工作‘家庭中受到一些挫折.便产生轻生的念头。待被送到医院后,神志清醒者又大都产生悲观,忧郁羞辱心理。所以,我们护理人员要根据其特点掌握好交谈的技巧…  相似文献   

12.
2006-2008年某院自杀就诊患者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综合医院就诊的自杀患者的基本特征,为自杀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医院急诊科2006-2008年收治的426例(死亡23例、未遂403例)自杀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自杀患者中女性(287例),男性(139例),男女比例1:2.1;口服药物是最常见的自杀方式(275例,占64.5%).结论 急诊自杀病例中以20~39岁女性、农民、初等文化程度者为主,口服药物是主要自杀手段,关注高危人群,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农药的管理,对自杀高危人群积极进行心理疏导并增加社会支持力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自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诺氟沙星葡萄糖液是一种新型合成吡酮类抗生素,抗菌谱广,临床应用日见增多。但对静脉有一定的刺激性,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普遍反应穿刺处血管疼痛,如果用法不当,极易发生静脉炎。我科于1995年元月至1996年7月共应用100例,发生静脉炎16例,占14.3%,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资料,本组100例,男占60例,女占40例;年龄16至78岁,平均年龄13.6岁。用药时间最长14天,最短3天,静脉炎发生率总计为13.8%。发生率与性别有关系。男性、发生例数4例,未发生例数58例,发生率6.30%,女性,发生例数9例,未发生倒数28例,发生率25%。2发生静…  相似文献   

14.
自杀是一种较常见的社会现象,国内报道仅见于精神病患者及域市自杀病例。我们处理了地处沪州市农村地区某综合医院1989年至1995年自杀病例,近6年有严重自杀行为者176例。并对其中治愈IO5例进行了本人及家庭随访,详细了解自杀前后各种心理社会因素及性格特征,总结经验,探寻防治措施,进一步开展和加强农村地区自杀的预防及抢救工作。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1.1性别男性63人,女性113人,男:女一1:1.8。1.2年龄最小14岁,最大69岁,平均41.5岁。ZO岁以下16人(9.l%),ZI-30岁88人(50.0%),31-40岁组46人(历.l%),41-…  相似文献   

15.
头皮裂伤合并颅脑损伤683例急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0年~2001年我院683例头皮裂伤合并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的急诊救治分析:单纯头皮裂伤515例,占75.4%;合并颅脑损伤者168例,占24.6%;进一步分析在处理头皮裂伤时应考虑到合并其它各类颅脑损伤的可能性,并引起足够的重视。根据头皮裂伤合并颅脑损伤的情况严密观察意识变化,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分析不同病例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10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张家口地区乳腺癌的发病规律。方法:对我科2001~2002年收集的106例乳腺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55岁者占70%以上,26岁以下和66岁以上患者极少;浸润性导管占75.47%,淋巴结总转移率为40.6%。结论:乳腺肿物早就诊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与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刘雅东  伏军贤  郭媛  韩英  杨萍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1):2938-2940
目的:研究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急诊进行积极有效处置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02年9月以来急诊接诊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28例,按照急诊处理原则,积极纠正呼吸系统、循环系统障碍,维持有效生命体征,监测颅内压,保持内环境稳定,采用脱水、降颅内压、亚低温、改善脑循环等综合手段,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尽可能使患者安全渡过急性期。结果:通过上述方法的采用,本组5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为13.6%,远低于国外文献报道;147例高颅压脑疝患者手术治疗126例,死亡25例,病死率19.8%,而非手术治疗21例,死亡19例,病死率90.5%;5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死亡72例,其中伤后1周内死亡55例,占76.4%,1周~3周死亡14例,占19.4%,3周以上死亡3例,占4.2%,均与文献报道接近。结论:急诊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处置可降低该类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临床资料:27例中男性5例,占18.5%;女性22例,占81.5%,男:女=1:4.4。年龄24~68岁,其中25~45岁18例,占66.7%。工人8例占29.6%;农民10例占37%;会计5例占18.5%,渔民1例占3.7%;教师2例占7.4%,无业人员1例占3.7%,工人、农民合计18例占66.7%。7月发病4例占14.8%;8月8例占29.6%;9月13例占482%;其他月份2例占74%.死亡数:共6例占22.2%,其中男性《例,女性2例。现经随访至目前为止,21例均住在,抢救成功率77.8%。哮啥发作持续时间:最短为8小时,最长为126小时,持续时间最短的已死亡,最长的经抢…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心理干预对儿童心理问题的有效性。方法:对115名存在心理问题的儿童进行心理干预。结果:经干预,显效14例,占12.1%;改进88例,占76.5%;无效13例,占11.3%;总有效率为88.7%。结论:心理干预是处理儿童心理缱康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早期梅毒29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早期梅毒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92例早期梅毒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92例早期梅毒男性占53.4%,女性占445.6%;性接触传播占95.2%;大专及以下学历占84..9%;一期梅毒38例,二期梅毒162例。早期潜伏梅毒92例;临床表现呈多样化,治疗以苄星青霉素的效果最好,临床治愈100%,血清学治愈88.4%。结论早期梅毒以性传播为主,男女发病率相似,临床表现呈多样化,青霉素类药物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