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分析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控烟"微信公众号传播情况,为提升控烟主题的微信公众号宣传效果提供经验。方法收集"天津控烟"微信公众号的后台数据,利用Excel 2007软件对微信用户基本情况、微信发布文章阅读和分享情况以及信息传播方式进行分析。结果 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天津控烟"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逐步增长,共1 868人,发布109篇微信文章,总阅读量为88 531次。阅读次数及分享次数最多的微信文章题目是《150秒完整展现PM2.5侵入人体全过程》,阅读量为4 190次,分享转发次数为521次。阅读和分享次数居于前10位的微信文章表现形式主要为视频或图片,内容以烟草危害和互动性活动为主。信息传播方式以从朋友圈转发打开居多,共46 213次(52.20%)。结论以控烟为主题的微信公众号微信文章形式要以视频和图文为主,内容以权威知识为主,并经常性开展互动性活动方能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状况及传播效果,为下一步健康传播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微信公众平台的后台数据库,对2014年6月12日至2018年12月31日平台关注人数、文章发布及传播情况进行整理和分析。采用Excel 2016对数据库进行核查,用SAS 9.4软件对数据进行进一步清理和统计分析。结果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微信公众平台关注人数为63 793人,平台关注人数的逐年上涨趋势比较明显。公众平台发布文章题材包括图文和音视频,2014年发布了374篇文章,2015—2018年公众平台每年文章发布量范围为590~702篇。随着平台关注人数的上涨,文章送达人数也呈现较快上升,2018年平台文章累计送达人数超过3 000万。2016—2018年文章的阅读人数上升幅度相对较小,但转发或收藏人数仍在大幅增加,2018年每篇文章平均有593人进行了转发或收藏。自平台开通以来有25篇热点文章的阅读人数在2万人及以上且转发或收藏人数在2 000人及以上。热点文章以纯图文题材(21篇)和生活方式宣传教育(20篇)为主,其中12篇文章直接以高血压、糖尿病和肿瘤等慢性病为标题。结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微信公众平台稳步发展,传播效果逐年提升,以疾病为切入点可能会提高健康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广东省疾控中心"广东疾控"微信公众号2017年度发布信息特点和传播效果,为科学有效地利用微信开展健康传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12月"广东疾控"微信公众号推送的571篇文章,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阅读量和点赞数的影响因素和程度。结果 2017年"广东疾控"总阅读量3 083 125次,平均阅读量5400次,总点赞数25 694个,平均点赞数45个。8月平均阅读量和平均点赞数最高,分别为8727篇和117个;周三平均阅读量最高7834篇,周日最低2465篇。原创类文章的平均阅读量9653篇和点赞数78个均高于非原创类文章;头条图文平均阅读量和平均点赞数最高,分别为9186篇和70个。健康科普类文章平均阅读量最高(6085次),工作动态类文章平均点赞数最高(69个)。多因素分析影响阅读量的主要因素为图文位置(OR=43.904)、科普类型文章(OR=17.308)和原创类文章(OR=2.962)。点赞数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图文位置(OR=20.209)和原创类文章(OR=4.121)。结论健康传播类微信公众号在发布文章时,应重点考虑文章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目前关注人及潜在受众的接受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微信公众平台在北京市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现状。方法对北京市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微信公众平台应用基本情况问卷调查,同时检索认证公众号,对各区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推送的结核病防治相关信息的多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市16家区级结防机构,15家已开通微信公众平台,11家账号主体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4家为结核病防治所。其中,丰台区CDC的关注人数最多,平谷结防所推送的信息量最多,怀柔区CDC的总阅读量和平均阅读量最高。不同类别信息平均阅读量从高到低依次为:传播活动类、政策宣传类、健康科普类、行业新闻类。经秩和检验,信息阅读量在不同机构类型、信息类型、运营方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独立结防所的信息阅读量高于独立结防所,传播活动、行业新闻、健康科普、政策宣传类信息间的阅读量存在差异,第三方运营公司、疾控中心其他科室和结防所运营的信息阅读量之间也存在差异。各区公众号信息平均阅读量与年平均关注人数经相关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核病防治机构应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高效传播的优势,发挥CDC的传播优势,结合传统媒体,加强机构传播能力建设,提升整体健康传播水平与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中华医学会主办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情况,以期了解医学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规律,为医学期刊更好地利用微信公众号提升影响力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分层系统随机抽样方法从中华医学会主办的109种期刊中抽取30种为研究对象,通过期刊官网获取其微信公众号信息,并关注公众号,检索推文信息,分析其微信公众号自开通以来的发文情况,将微信公众号整体传播力、篇均传播力、头条传播力、峰值传播力以及微信传播指数作为评估指标,分析医学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情况。【结果】 各公众号的总推文量、总阅读量、总推送次数、篇均阅读量、总在看数、总评论数均整体呈每年上升趋势(P均<0.05)。其中,文献类型为标准·指南·共识的推送内容的阅读量及点赞数都居前列。通过热词分析发现,出现频次最高的词语均为该专业的主流研究方向及行业热点,聚集性明显。【结论】 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应努力发掘好的文献内容作为传播素材,丰富推文形式,加强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与维护,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群体的多元化需求,助力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疾控"及"武汉疾控健康宣传"微信公众号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推送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防控相关信息,为提高疾控机构微信公众号的健康传播效果提供实践与思考。方法收集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武汉市疾控中心2个微信公众号推送的COVID-19文章发布情况、阅读量和用户群体相关数据,通过计算微信传播指数(WCI)分析其运营现状。结果 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武汉市疾控中心运营的2个微信公众号共推送COVID-19相关文章119篇,总阅读量529 972次,月均阅读量44 164.33次;健康科普类102篇、疫情公告类13篇、推广活动类4篇,篇均阅读量4453.55次;全年WCI均值582.31,1月和11月WCI值达高峰;关注用户总数160 604人,新增关注用户39 999人,女性比例更高,36~60岁年龄段近8成。结论疾控机构应通过把握用户特征以找准公众号定位,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热点及最新进展为切入点,灵活运用多媒介传播形式,推送科学实用兼有趣的内容,同时利用线上线下多渠道推广,从而提升公众号关注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疾控机构)微信公众号2020年1月20日—2月5日推送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相关信息,为提高疾控机构微信公众号的健康传播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日—2月5日浙江省疾控中心和11个地市疾控中心负责的微信公众号推送的COVID-19相关信息,对信息数量、内容和阅读量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微信公众号新增关注人数和微信传播指数(WCI)评价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效果。结果 2020年1月20日—2月5日浙江省疾控机构负责的12个微信公众号共推送COVID-19相关信息629条,总阅读量为3 713 428次,每条信息平均阅读量为5 903.70次;总关注人数为633 008人,新增关注人数为110 341人,关注人数增长率为21.11%;微信公众号WCI值平均为677.81,其中8个微信公众号的WCI值500;"浙江健康教育"的WCI值最高,为1 021.95。每日阅读量在1月20日、21日、25日和31日出现高峰值。阅读量排名前十五位的信息中,疫情公告类信息7条,科普知识类信息3条,行为干预类信息5条。结论浙江省疾控机构微信公众号推送的COVID-19相关信息与COVID-19疫情进展、公众需求较为一致,关注度较高,传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某妇幼保健院的微信公众号为例,分析健康科普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该微信公众号2021—2022年发布的科普类文章266篇,分析其标题句式、阅读量、点赞数、在看数等信息,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健康科普传播的影响因素。结果 结果显示,此微信公众号的平均阅读量为(2 182.2±3 675.9)次,平均点赞数为(7.3±12.8)次,平均在看数为(2.9±4.2)次。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头条文章、原创文章、使用网络化标题策略文章、视频类型是阅读量的影响因素(均P<0.05)。疑问句式的标题文章、使用主观情感标题策略、一图读懂的文章更易获得点赞量(均P<0.05)。疑问句式的标题文章、头条文章、使用权威身份的标题更易获得在看数(均P<0.05)。结论 应重视头条的位置优势,善于运用标题策略和疑问句式标题,丰富文章内容,创新科普形式等举措,以扩大健康科普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罕见病健康信息环境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我国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罕见病健康信息环境的现况。方法 以"罕见病"和住院例次处于我国前30位的罕见病名称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结合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公众号,并对纳入公众号的文章进行等距抽样,评估每个公众号和推送文章的基本信息。结果 研究所关注30种罕见病中,有14种未发现相关公众号。患者及患者组织发起的公众号占主要部分(52.17%)。中医类和非中医类公众号在发文数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中医类公众号每月发文频数高于非中医类公众号(P<0.001),而阅读量却低于非中医类公众号(P<0.001)。近80%的公众号设置有菜单栏,且这类公众号的文章平均累计阅读量高于未设置者。文章总数量位于前3的分别是罕见病诊疗相关知识(46.00%)、罕见病公益活动(12.81%)、非罕见病相关的具体内容(8.65%),而文章阅读量前3位的类别是前沿资讯、罕见病公益活动和患者故事。结论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罕见病健康信息传播模式已初具规模,但仍处于发展期,在罕见病覆盖范围、推送频率、内容和形式方面仍存在可完善之处。我国急需建立或改造出一些高质量的专业微信公众号,加强精准化信息供给,促进罕见病防治。  相似文献   

10.
怎样增加推文的阅读量、转发量,是微信公众号发挥自身媒体属性、维护与订阅人关系的主要问题。该文对健康类微信公众号的信息传播展开探究,对其开展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方式等特征加以认识,并与影响其传播效果的原因相结合,给出一些可行性意见,以期能增强其平台传播健康类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微信公众号运营以来20个月的情况和传播力进行分析,探索新媒体传播方式在应急救护领域的作用。方法借助微信公众平台的数据收集和统计功能,分析微信公众号发表第1篇文章以来20个月(2016年12月5日—2018年8月5日)的运营数据。结果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持续增加,截至2018年8月5日共计3 822人,其中男女各半。共发布图文65篇,总阅读量为21 780人;图文累积阅读人数和净增关注人数高度相关;最受关注的内容是专业原创图文。结论有规律、持续地更新微信公众号图文,提高专业原创图文的更新频率,有利于提升公众号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影响"洛阳疾控"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的因素,为同类公众号文章的改进方向提供参考建议。方法记录"洛阳疾控"公众号自2015年10月30日至2018年1月29日共295篇文章的后台数据,应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的因素。结果 295篇文章中,阅读量>1 000人次的占16.9%,热点话题相关占5.8%,原创占79.3%,包含有奖问答文章占4.1%。单因素分析显示:标题字数、文章内容、原创、热点话题、有奖问答、图片对信息传播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信息传播的因素按照影响大小依次为热点话题(OR=82.34,95%CI:11.13-609.46),原创(OR=21.79,95%CI:2.72-174.67),有奖问答(OR=8.79,95%CI:2.24-34.41),文章内容中疫苗与疫苗可预防疾病(OR=8.76,95%CI:2.14-35.91)。结论"洛阳疾控"同类公众号文章可参考此研究结果,应坚持原创、抓住热点相关话题、关注疫苗相关内容,适当多开展有奖问答,以提高信息传播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大数据分析研究影响我国感控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的因素及其内在规律,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方法记录五个公众号从其创立之日到2016年12月1日的平均阅读量和文章推送频率(即每月推送文章篇数)并计算两者间相关系数;对五个公众号所有文章的阅读量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分别记录其排名前10名的热门文章的阅读量和标题字符数;计算每一类文章的累计阅读量。结果感控微信公众号文章推送频率与其平均阅读量并无直接相关性;感控微信公众号热门文章的标题字符集中于21~30个,且有很多文章标题配以设问、质问的词汇来吸引读者;不同内容性质的感控微信公众号文章阅读量有显著差别,其中科普、评选与指南三类性质的文章传播热度最高。结论感控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文章标题字符数应控制在20~30个,并配以问号、感叹号等带有强烈引导性质的标点符号才能吸引更多用户的兴趣;在推送文章内容性质方面要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发挥运行团队的力量,多推高品质的科普类文章和多开展形式新颖的线上线下用户互动活动才能吸引更多的关注和转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三甲公立医院微信公众号传播力影响因素,为改进传播策略及提高运维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探索医学科普新模式,提升公民健康素养。方法 收集并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微信公众号的用户信息、菜单使用、推文内容、阅读量、微信传播指数(WCI)等相关数据。结果 截至2022年3月31日,用户达369 074人,菜单点击数为11 038 264次。推文总数545篇,阅读量751 428次,月均WCI为509.07。结论 智慧医疗服务功能、推文内容符合用户需求和保证持续更新的运维能力是公众号提升传播力的有利影响因素。公立医院公众号应拓展微信智慧医疗服务功能,提升公众就医舒适度。同时结合用户需求推送有质量的健康教育类推文,发挥微信健康教育传播优势,提高公众号传播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健康中国"政务新媒体发布信息进行内容分析,为提高政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健康传播能力提供依据。方法以2020年1月1日—4月8日"健康中国"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推送的各2481、2292条信息为研究对象,按照信息的发布内容、疫情发展的阶段等对其进行分类分析,比较微信和微博的信息发布特点和影响力。结果疫情期间,"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信息发布量(≥19条/日)均较高于平时发布量。在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微信与微博的发布量也具有差异(χ~2=53.23,P0.001)。将信息分类,微信在"典型人物和事迹"着墨更多,高于微博(43.4% vs 37.1%);"科普"内容相对较少,低于微博(19.4% vs 24.6%)。结论 "健康中国"政务新媒体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根据不同阶段发布不同类型的健康信息,满足了公众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对于健康信息的需求,同时也发挥了社会动员作用,并能及时为公众解读政策,为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某公立医院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 为提升公立医院微信公众号在健康领域舆论引导力提供参考。方法获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018—2021年微信公众号所有推文的传播数据, 将推文阅读次数作为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的评价指标, 将推文的分享次数、标题字数、标点数量、首发平台和内容类型等作为可能影响阅读次数的因素, 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共纳入推文1 102篇, 平均阅读次数为10 670次, 平均分享次数为411次, 阅读次数排名前10的推文的主要聚焦在重大疾病救治、突发事件、常见误区和健康科普方面。分享次数和加入手绘与阅读次数呈正相关(P<0.05), 标题字数、标点数量与阅读次数呈负相关(P<0.05), 不同标题句式、首发平台、来源科室和内容类型的推文阅读次数不同,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享次数、加入手绘、标题句式和内容类型是公立医院微信公众号推文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某公立医院微信公众号阅读次数较高的推文聚焦在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 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较多。笔者建议, 公立医院微信公众号应以百姓需求为导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健康教育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更好进行肿瘤患者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06/12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肺内科40例住院治疗肿瘤患者纳入微信组,采取配对研究设计,按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肿瘤类别等因素以及1∶1比例配对常规组,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微信组在其基础上使用微信公众平台,配对比较2组基线情况、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配对资料均数检验采用t检验。结果干预后,微信组QLQ-C30中情绪功能(70.62±8.03)分、认知功能(71.39±7.85)分、整体生活质量(70.12±7.83)评分高于常规组(66.14±7.85)分、(61.35±7.12)分、(58.37±6.42)分,疲乏(30.12±3.82)分、疼痛(19.24±2.58)分、恶心与呕吐(26.24±3.01)分、便秘(35.28±4.23)分、睡眠障碍(36.07±4.68)分、食欲丧失(31.75±4.06)评分低于常规组(35.24±4.05)分、(23.65±2.75)分、(29.13±3.08)分、(40.03±4.85)分、(42.08±5.12)分、(40.38±4.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健康教育是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淮安疾控"微信公众号关注人群分布及各类健康主题关注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16年10月27日至2018年10月27日期间微信公众号运营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年间公众号发布各类健康主题信息350条,图文总阅读量为152 817次,平均每月为6 367次;平均关注率为7.53%,传染病防制最高(10.19%),健康生活方式最低(5.08%),其中热点"淮安疾控回应:淮安没有涉事批次疫苗,所用疫苗没有发现质量问题"阅读频次、转发次数最高。2016年11月-2018年3月关注人数呈现缓慢上升趋势,至2018年4月增长迅速,增长约28倍,2018年5月起关注人数呈现稳定状态。结论公众号应关注社会热点健康问题,制作符合公众喜好形式的内容,增强互动性,提高公众号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三明市市区居民对健康类微信公众平台的关注情况,为探索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三明市市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校大学生和社区成年居民共计300人,应用"健康类微信公众号关注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健康类微信公众号的关注率为67.4%。本科及以上学历用户的关注率(89.6%)高于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关注率(52.7%)(P0.05);45~59岁组用户的关注率最高(90.0%),其次为30~44岁组(73.0%),18~29岁组最低(52.1%)(P0.05)。用户关注健康类微信公众平台的主要原因是"健康消息内容精彩、实用性强"(79.6%)。在关注"人人健康"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中,以单位活动扫描二维码加入本微信群为主(52.4%),形式以图文并茂、内容以健康养生最受欢迎,分别占64.6%、86.6%。结论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传播健康知识是目前乃至今后开展健康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在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后,应加强宣传与推广,扩大平台的阅读群,不断创新形式与内容,提高健康微信信息的科学性、真实性和艺术性,以达到提高公民健康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国家卫生计生委"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的受众阅读情况。方法以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健康中国"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的514条信息为研究对象,按照信息内容进行分类,分析并对比不同类别信息的阅读量。结果 2015年度发布信息总阅读量为242.58万次,平均阅读量为4719.5次。其中,健康科普知识阅读量最高,平均为8427.3次;典型人物和事迹阅读量最低,平均为817.1次。在政策解读类信息中,问答式解读的平均阅读量最高,为2776.5次;可视化图解阅读量最低,平均为740.6次。结论内容是政务新媒体发展的第一需求。在加强内容建设的同时,适应受众阅读习惯、以易于接受的形式发布切近受众生活的信息是政务新媒体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