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实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缺血/再灌注条件下心肌组织内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含量,并用放色法测定了大鼠心肌组织内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的含量。结果表明:缺血30min和缺血40min组AT-Ⅱ明显高于缺血15min组(P<0.05),再灌后AT-Ⅱ含量进一步升高,此变化与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的高能磷酸化合物改变恰好相反。在缺血40min再灌20min组的灌流液中预先加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巯甲丙脯酸,则心肌中磷酸肌酸(PCr)、三磷酸腺苷(ATP),TAN(AMP+ADP+ATP)与能荷E(1/2ADP+ATP/TAN)均非常显著高于未加巯甲丙脯酸组(P<0.001),可见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高能磷酸化合物含量的变化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关系密切,两者呈显著负相关(r=-0.83)。抑制AT-Ⅱ的生成能有效地保护缺血心肌的能量贮备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13例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手术患者用温血逆灌进行心肌保护,以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高能磷酸化合物及其某些降解产物,证明ATP和PCr含量均呈复跳20分钟(Ⅳ)<复跳立即(Ⅲ)<缺血40分钟(Ⅱ)<停跳立即(Ⅰ)的趋势。ADP、AMP和HYPO具有与上述相反的变化趋势,而NAD含量则稍有增高。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温血逆灌的心肌中,高能化合物(ATP、PCr)合成比作者以前用低温高钾稀释血灌注时(正灌^(1  相似文献   

3.
预处置对急性缺血再灌注心肌的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Wistar雄性大鼠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为模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反复三次缺血10min再灌5min(预处置)后再血40min再灌注20min,对心肌高能磷酸化合物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预处理后缺血40min再灌注20min,心肌组织磷酸肌酸,三磷酸腺苷。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7例进行换瓣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采用冷钾稀释血冠状静脉窦逆行灌注方法保护心肌,同时利用HPLC检测了手术不同时点心肌能量有关物质的变化,并以此为指标评价顺灌与逆灌的保护效果。结果提示,逆灌较顺灌保护效果好。表现为逆灌时,手术过程中各时点(除停跳立即外,缺血40分钟,复跳立即,复跳20分钟)PCr检测表观值各时点比顺灌时高;ATP检测表观值在复跳20分钟时逆灌明显高于顺灌,ADP和NAD检  相似文献   

5.
16只成年杂种犬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模型。分为地奥心血康治疗组(DAXXKG)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CG)。差速离心分离心肌细胞质膜,无机磷法测定心肌细胞膜Na ̄+,K ̄+-ATP酶活性,荧光法测定心肌细胞膜与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结果表明:(1)DAXXKGNa ̄+,K ̄+-ATP酶活性明显高于NSCG(P<0.01);(2)血清LPO含量,随着再灌时间延长,NSCG呈上升趋势,DAXXKG略下降,再灌240min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心肌细胞膜LPO含量,DAXXKG低于NSCG(P<0.05);(3)心肌细胞膜Na ̄+,K ̄+-ATP酶活性与LPO含量呈明显负相关(r=-0.83,P<0.01)。这些结果提示DAXXK可通过抗脂质过氧化而实现其保护心肌细胞膜的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OPH是本研究所合成的创新化合物 ,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活性。以往的研究显示它对冠脉阻断 -再灌或全心停灌 -复灌所致心肌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为探讨其作用的生化机制 ,研究OPH对再灌注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大鼠Langendorff氏心脏 ,K -H液灌流 1 0 0min作为正常对照组 ;平衡 30min后 ,停灌 40min -复灌 30min作为再灌注损伤组 ;给药组于停灌前 5min至停灌前及复灌期灌注含OPH的K -H液。取复灌 30min时的心脏 ,液氮保存 ,用酶学法测心室肌ATP ,PCr与Pi含量。结果 :停灌 -复灌…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进一步探讨丹参滴丸对缺血 /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技术 ,制备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模型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 (HPLC)测定离体大鼠心肌组织中的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含量变化。本实验共分 6组 :正常对照组 :大鼠心脏离体后 ,接在灌流装置上持续灌流 75min。单纯缺血再灌组 :先预灌 1 5min ,然后停止灌流 ,保持心脏温度恒定在 37℃ ,在无氧 ,无灌流液的条件下旷置 40min ,再恢复灌流 2 0min。丹参滴丸前保护组 :预灌时加丹参滴丸 ,后处理同单纯缺血再灌组。丹参…  相似文献   

8.
用兔冠脉前降支结扎缺血再灌模型,观察粉防己碱(Tet)对心肌顿抑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分析其作用机理。结果示:①顿抑心肌收缩舒张功能明显降低,心电图ST段抬高,血清LDH水平升高,左室湿重增大,Tet可减轻缺血及再灌后心肌功能的损害,降低血清LDH水平与心肌湿重;②顿抑组血清NO水平略升高,Tet组血清NO无明显变化;③顿抑组心肌Na^+-k^+-ATP酶及Ca^2+-ATP酶活力均明显下降,Tet组T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在在体大鼠模型上原位观察比较了经典缺血预处理对缺血 /再灌注大鼠心肌有关酶活性的影响 ,以期进一步探讨预处理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将 2 4只体重 2 0 0~2 5 0 g的雄性SD大鼠分为 4组 ,即 :Ⅰ组 ,假手术组 ;Ⅱ组 ,缺血 /再灌注组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使心肌缺血 30min后恢复再灌 2 0min ;Ⅲ组 ,经典缺血预处理组 ,按Mur ry法进行 ;Ⅳ组 ,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组 ,在缺血前 15min开始由舌静脉在 5min内缓慢滴入NE 1.6 μg。再灌结束后原位观察过氧化氢酶、5’ 核苷酸酶及Ca2 ATP酶活性及琥珀酸脱…  相似文献   

10.
氟烷和七氟醚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和氧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15肺泡最小浓度(MAC)的氟烷和七氟醚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和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应用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逆行灌注模型研究15MAC的氟烷、七氟醚对心肌缺血前后心功能的影响,测定缺血前、缺血10min、复灌30min3个不同时间的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七氟醚不同程度地抑制心肌收缩功能。缺血10min时,七氟醚组SOD酶活性明显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缺血25min复灌30min后,二药均能促进心肌功能和SOD酶活性恢复,抑制MDA生成,其中七氟醚的作用较为明显。结论:二药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七氟醚优于氟烷。  相似文献   

11.
杂种犬随机分为地奥心血康治疗组(DKG)及生理盐水对照组(CG)。应用荧光法测定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定时测定平均动脉压(MBP),心输出量(CO),计算总外周血管阻力(TPVR),心脏指数(CI)。结果显示:(1)再灌后的MBP在DKG与CG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再灌240min时,DKG中CI值高于CG(P<0.01);NE值与TPVR值明显低于CG(P<0.05,P<0.01);(3)DKG中NE与CI无相关性,CG中二者呈负相关,r=-0.6831,P<0.01;(4)两组CI与TPVR均呈负相关,r_(CG)=-0.7783,P<0.001,r_(DKG)=-0.5218,P<0.001。  相似文献   

12.
16只成年杂种犬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模型。分为地奥心血康治疗组(DAXXKG)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CG)。差速离心分离肌细胞质膜,无机磷法测定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活性,荧光法测定心肌细胞膜在清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结果表明:(1)DAXXKG Na^+,K^+-ATP酶活性明显高于NSCG(P〈0.01);(2)血清LPO含量,随着再灌时间延长,NSCG呈上升趋势,DAXXKG  相似文献   

13.
目的和方法:用Wistar大鼠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P,5mg/kg)诱导心肌缺血模型。观测心肌线粒体(Mit)中丙二醛(MDA)含量、Ca2+-Mg2+-ATP酶和Ca2+-ATP酶活性及牛磺酸(Tau)的影响。结果:缺血组大鼠心肌Mit中MDA升高8783%、Ca2+-Mg2+-ATP酶和Ca2+-ATP酶活性分别降低3756%和5020%(P<0.01)。Ca2+-Mg2+-ATP酶活性与MDA含量也呈显著负相关(r=-0.87,P<0.01)。Ca2+-ATP酶活性与MDA含量也呈显著负相关(r=-079,P<0.01)。在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P)前30min腹腔注射Tau(200mg/kg)则Mit中MDA含量、Ca2+-Mg2+-ATP酶和Ca2+-ATP酶活性均未见显著异常改变。结论:Tau可能通过抑制MDA的生成实现其保护Ca2+-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脂质过氧化物和心肌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测定,评价同种异位鼠心移植模型做为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的可行性。方法取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组Ⅰ:为缺血心肌组,供心缺血40分钟,组Ⅱ:为缺血再灌注心肌组,供心主动脉及肺动脉分别与受体腹主动脉征腔静脉吻合,取复跳后40分钟的供心。结果:组Ⅱ的MDA含量高于组Ⅰ而SOD活性低于组Ⅰ,组Ⅰ的ATP、CP含量高于组Ⅱ。结论同种异位鼠心移植模型与临床体外循环手  相似文献   

15.
离体大鼠心脏经10min左冠状动脉缺血加30min再灌注后,心肌中Na^+,K^+-ATP酶的活力显著降低,Ca^2+,Mg^2+-ATP酶的活力稍上升。离体心脏经3次3min全心缺血加5min再灌注的缺血预处理后,显著减轻随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Na^+,K^+-ATP酶活力降低,并有进一步增高Ca^2+,Mg^2+-ATP酶活力的趋势。缺血预处理也显著减轻缺血-再灌注时的心肌收缩力下降和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6.
冬虫夏草醇提取物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过程心肌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和方法:观察冬虫夏草对缺血再灌注过程心肌保护作用。采用Langendorf非循环式离体心脏灌流方法,与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组、刺五加注射液用药组相对比,研究了冬虫夏草醇提取物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和腺嘌呤核苷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冬虫夏草醇提取物显著降低了再灌注心肌的MDA水平(P<0.01)及显著提高了心肌中腺嘌呤核苷酸含量(P<001)。结论:冬虫夏草可通过改善心肌的能量代谢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明显优于刺五加注射液  相似文献   

17.
四逆汤改善缺血心肌能量代谢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24  
目的:探讨四逆汤改善缺血心肌能量代谢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垂体后叶素性小鼠心肌缺血模型,四逆汤(浓度103g生药/L)灌胃,剂量01mL/20gwt·d-1,心肌超微结构用电镜观察分析,心肌ATP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乳酸浓度用常规生化方法测定。结果:与缺血组相比,四逆汤组缺血心肌线粒体损伤显著减轻(P<005),糖原消耗显著减少(P<005),乳酸浓度显著下降(P<005),心肌营养血流量显著上升(P<001),氧自由基浓度显著降低(P<001)。结论:四逆汤具有显著改善缺血心肌能量代谢的作用,该作用与其增加心肌供血和清除氧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旨在探讨缺血预适应(IP)心肌保护效应是否与其防止中性粒细胞(PMN)CD11b/CD18分子的表达有关。采用犬衣降支动脉(LAD)建立IP模型,在长缺血前各5min血和再灌注,反复4次,于基础、缺血前、缺血1h、再灌注0.5和2h分别采集冠状窦血作式细胞仪分析PMNCVD11CD18的表达,并一单纯IR组比较。IR组在心肌缺因与再灌注各时点PMNCD11b/CD18表达均显著增加,而IP组除  相似文献   

19.
离体大鼠心脏经10min左冠状动脉缺血加30min再灌注后,心肌中Na+,K+-ATP酶的活力显著降低,Ca2+,Mg2+-ATP酶的活力稍上升。离体心脏经3次3min全心缺血加5min再灌注的缺血预处理后,显著减轻随后缺血-再灌注引起的Na+,K+-ATP酶活力降低,并有进一步增高Ca2+,Mg2+-ATP酶活力的趋势。缺血预处理也显著减轻缺血-再灌注时的心肌收缩力下降和心律失常的发生。在体大鼠心脏缺血预处理对这些酶活力的影响与离体缺血预处理的结果相似,表明缺血预处理对这些酶活力的影响是作用于心脏本身所致。  相似文献   

20.
肥大细胞在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观察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过程中是否有肥大细胞参与。方法应用自发性卒中型高血压大鼠(SHRsp,S组,6只)及年龄匹配的WKY(W组,5只),用Mason染色及图像分析方法,电镜及Toluidineblue染色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染色观察心肌间质纤维化的程度、肥大细胞和细胞增殖。结果S组较W组肥大细胞数增加39倍,PCNA阳性细胞(PCNAP)增加39倍,肥大细胞与心肌间质胶原容积百分比(ICVF),血管周围胶原面积比(PVCA/VLCA)及PCNAP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7,P<005;059,P<0001及068,P<0001)。电镜示心肌间质增生胶原间的肥大细胞呈特征性的缓慢脱颗粒,异于过敏反应中的一次性脱颗粒。结论肥大细胞在高血压心肌间质纤维化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