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目的:探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宫颈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100例分为试验组(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50例)与对照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50例),对两组临床指标、膀胱功能恢复及预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宫旁切除长度、手术时间、淋巴结切除数量、阴道切除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尿失禁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尿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腹压排尿、膀胱功能障碍及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年,两组复发率及病死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采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可有效保护患者的膀胱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在子宫全切术中缝合(对照组)与不缝合盆腔腹膜(观察组)其术后并发症有无差异。方法:回顾半年来子宫全切术中缝合与不缝合盆腔腹膜的213例病例(手术日期适双日为观察病例),分析其术中麻醉,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发热,感染及随访性生活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其麻醉,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随访性生活感觉良好(P<0.05),自行下地活动时间,随访B超盆腔积液情况两组比较P值均接近0.05。在术后疼痛,发热,术中出血量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子宫全切术中不缝合盆腔腹膜不仅无害,且术后并发症低于缝合盆腔腹膜组,建议在子宫全切术中废除缝合盆腔腹膜的习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对腹腔冲洗液中MMP含量以及术后直肠和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该院接受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的108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观察组以及切除盆腔自主神经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腹腔冲洗液MMP含量以及直肠和膀胱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腹腔冲洗液MMP-2及MMP-9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直肠功能障碍及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MMP产生,同时避免患者术后出现直肠及膀胱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加压缝合术+宫腔镜吸宫术应用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子宫切口妊娠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吸宫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加压缝合术+宫腔镜吸宫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月经复常时间、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复常时间,术前、术后1 d应激反应(皮质醇、醛固酮)、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月经复常时间、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复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皮质醇、醛固酮水平均上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18.60%(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加压缝合术+宫腔镜吸宫术治疗子宫切口妊娠患者,可减轻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屈螺酮炔雌醇片对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及子宫内膜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进行人工流产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流产术后用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比较两组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及子宫内膜恢复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腹痛程度、阴道流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阴道流血持续时间、腹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复潮时间和经期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经量同术前的患者占比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动脉血流直播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SV)值高于对照组,频谱阻力指数(RI)、血流搏动指数(PI)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0%)显著低于对照组(34.00%)(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应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可有效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保持良好的内膜完整性和连续性,缩短阴道流血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宫颈癌根治术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宫颈癌患者术后膀胱、直肠和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宫颈癌9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观察组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宫颈癌根治术,对照组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术后膀胱和直肠功能,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6个月性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拔除导尿管时间、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残余尿量、膀胱最大容量、最大尿流率及术后住院期间消化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期间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性欲望、性唤起、性润滑、性高潮、性满意、性交痛维度评分和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相较于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宫颈癌患者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宫颈癌根治术有利于术后膀胱和直肠功能恢复,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且对患者性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降低子宫全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循证护理应用前后接受子宫全切术治疗的患者200例(应用前100例为对照组,应用后100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热、子宫残端出血、膀胱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显著降低子宫全切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双层连续缝合法辅助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应用于剖宫产产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1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两组均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对照组采用单层连续缝合法,观察组采用双层连续缝合法。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恶露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年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发生率及切口并发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恶露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腔粘连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发生率及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双层连续缝合法辅助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应用于剖宫产产妇能降低产后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发生率,改善盆腔粘连情况,降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无入路平台经脐单切口腹腔镜(TU-SILS)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20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多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无入路平台TU-SILS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1 d、3 d、5 d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后2个月时,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皮质醇(Cor)]和对切口美容满意度[采用美容量表(CS)评估]。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5 d,两组VAS评分呈下降趋势,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时点VA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时两组患者IL-6、hs-CRP、TNF-α、Cor水平均高于术前1 d,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个月时平均CS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多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相比,无入路平台TU-SILS全子宫切除术可减轻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炎症应激反应,缓解疼痛程度,促进身体恢复,且能提高患者对切口的美容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子宫内膜电切术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在子宫腺肌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 月收治的 60 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摸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对照组放置左炔诺孕酮宫 内节育系统治疗,观察组于子宫内膜电切术后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 随访 1 年,比较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 积、月经量评分、痛经程度评分以及性生活质量。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月经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P >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月经量评分较对照组低( P <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性生活质量评 分及痛经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后,观察组性生活质量较对照组高,痛经程度评分较对照组低( P < 0.05 )。结论:子宫内膜电切术后联合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症可明显改善患者子宫内膜情况,缩小子宫体积, 改善患者月经量过多、痛经等症状,提高患者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30例行腹腔镜下广泛切除子宫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子宫恶性肿瘤治疗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30例行开腹手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出血量与切除淋巴结数量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与肛门排气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下广泛切除子宫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子宫恶性肿瘤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创伤小,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保留盆腔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NSRH)和传统根治性子宫切除术(R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2期)、MEDLINE(1960~2010.3)、EMbase(1960~2010.3)、CBM(1960~2010.3)、VIP(1960~2010.3)、清华同方数据库(1960~2010.3),并手工检索与宫颈癌治疗相关的文献,收集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对照试验。数据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由两名评价员独立进行。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未获得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9个临床同期对照试验,共742例。结果显示:①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残余尿恢复的时间[WMD=–5.80,95%CI(–6.22,–5.37)]、膀胱功能紊乱的发生率[RR=0.43,95%CI(0.26,0.75)]、尿流动力学测定NSRH组均优于传统的RH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手术时间:NSRH组长于RH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37.23,95%CI(12.84,61.61)];③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WMD=19.66,95%CI(–51.57,90.90)];④术后生存率和复发率两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RR=0.79,95%CI(0.17,3.58)];⑤两组手术切除范围及术后病理的相关情况,如宫旁浸润、脉管浸润等无明显统计学差异;⑥单个研究显示NSRH组的直肠功能紊乱和性功能紊乱的发生率比RH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保留盆腔神经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与传统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相比,具有术后膀胱、直肠、性功能恢复快的优点。NSRH除手术时间长于RH外,术中出血量、术后复发率、生存率和手术切除范围两者无明显差别,有利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不明显影响手术的安全性。但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均为非随机对照试验。纳入病例数较少,一些结局指标仅单个研究报道。因此,目前还无法得到以上结论的确切疗效,有必要设计和开展大样本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宫腔镜下激光气化切除术与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接受宫腔镜下激光气化切除术治疗的45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纳入观察组,另取同期接受电切术治疗的45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2%,复发率为4.44%,均低于对照组的15.56%、20.00%(P<0.05)。结论:使用宫腔镜下激光气化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具有创口小、出血低、安全性高等优势,能够促进子宫内膜厚度改善,且复发率较低,利于预后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宫腔镜下激光气化切除术与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接受宫腔镜下激光气化切除术治疗的45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纳入观察组,另将同期接受电切术治疗的45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子宫内膜厚度变化、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22%,复发率为4.44%,均低于对照组的15.56%、20.00%(P<0.05)。结论:相较于电切术,使用宫腔镜下激光气化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具有创口小、出血低、安全性高等优势,能够促进子宫内膜厚度改善,且复发率较低,利于预后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与甲氨蝶呤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与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成功率、膨宫液用量、膨宫液吸收量、住院时间、月经恢复时间、阴道流血时间、β-HCG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膨宫液用量、膨宫液吸收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月经恢复时间、阴道流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5 d、10 d、15 d后β-HCG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溃疡、贫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与甲氨蝶呤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不仅可提高手术成功率,还可降低膨宫液用量、膨宫液吸收量,促进患者月经恢复,降低β-HCG水平,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盆腔韧带悬吊对盆底重建的影响。方法行全子宫切除术4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A组)25例,行改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盆腔韧带悬吊,对照组(B组)22例,行常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分析改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盆腔韧带悬吊对盆底重建的影响。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日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阴道长度及性生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5例术后无阴道顶端脱垂、张力性尿失禁发生.对照组22例术后一年有ll例阴道顶端脱垂,4例张力性尿失禁,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改良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盆腔韧带悬吊对于盆底重建,防止术后盆腔脏器脱垂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联合球囊压迫治疗前置胎盘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 2018 年 11 月 ~2019 年 11 月收治的前置胎盘产妇 10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照组给予 COOK 球囊压迫 联合剥离面“ 8 ”字缝合治疗,观察组给予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联合球囊压迫治疗,比较两组产妇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及母婴 结局。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 2%h 出血量、术后 24%h 出血量及术中输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05 );观察术后 切口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 ),但两组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新生儿 Apgar 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P >0.05 )。结论: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联合球囊压迫治疗前置胎盘出血,止血效果显著,且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恢复快。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1):3802-3804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宫颈癌根治术实行于宫颈癌患者中对其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我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66例,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予以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宫颈癌根治术,对照组予以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计算两组留置导尿管天数、残余尿量、手术耗时、术后肛门恢复排气用时、术前及术后最大逼尿肌压、最大尿流率、不良排尿情况。结果观察组留置导尿管天数、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耗时长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用时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最大逼尿肌压、最大尿流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张力性尿失禁例数、排尿困难例数、腹压排尿例数、尿不尽例数、排尿用时延长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患者实施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宫颈癌根治术可减少对膀胱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孕三烯酮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保守性手术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3组:米非司酮组40例,12.5mg/d;孕三烯酮组40例,2.5mg,一周2次,两组均于术后1周开始用药,疗程6个月;对照组20例,不用药物巩固治疗,定期随访。结果3组患者痛经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完全缓解率(85.O%、87,5%)明显高于对照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复发率(7.5%、5.O%)显著低于对照组(20.0%)(P〈0.05)。结论米非司酮组与孕三烯酮用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后巩固治疗,安全、有效,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颈癌采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疗效及对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8月84例宫颈癌患者,按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研究组行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膀胱功能。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阴道切除长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研究组,尿潴留率、腹压排尿率、尿失禁率、膀胱功能障碍率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颈癌采用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治疗效果确切,可减轻对膀胱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