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四肢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组织因急性严重缺血而发生的一系列病理改变,主要为不同程度的肌肉与神经变性,从而引起相应的症状或体征,若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可迅速发展为坏死或坏疽,造成肢体残废,甚至危及生命。2005年2月-2008年5月本科收治伤后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29例,经精心治疗与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状和体征 ,如不及时处理常导致肌肉坏死、神经麻痹 ,甚至造成肢体残疾 ,危及生命 ,故早期诊治、细致护理尤其重要。现将我院 10年来 16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6例 ,男性 12例 ,女性 4例 ;年龄 15~ 5 8岁 ,平均37岁。发生部位 :小腿 11例 ,大腿 1例 ,前臂 4例。骨折后并发者 13例 ,其中 7例合并血管神经损伤 ,肢体挤压引起者 3例。本组手术治疗 14例 ,保守治疗 2例。2 讨论2 .1 骨筋膜室综合征成因及诊断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原因分为两…  相似文献   

3.
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筋膜间室综合征 (compartmentsyndrome) ,系肢体创伤后发生在四肢特定的筋膜间室内进行性病变 ,即由于间室内容物的增加 ,压力增高 ,致间室内容物主要是肌肉与神经干发生进行性缺血坏死[1 ] 。临床上尤以前臂、手及小腿最为常见。对骨筋膜室综合征如能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 ,并能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 ,则可中止病变进一步发展 ,挽救肢体 ,减少或防止肢体功能障碍的发生。反之 ,轻者导致肢体功能受限 ,形成特定的畸形 ,重者病变范围内肌肉广泛坏死 ,由于毒素的吸收 ,可出现挤压综合征 ,危及患者的生命。我们在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4.
阳爱芳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4):2201-2202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四肢损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延误诊断或处理不及时可造成严重后果。轻者肌肉挛缩,神经功能损伤,重者肢体坏死、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现将1999年10月-2008年10月收治32例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骨筋膜室综合征足指四肢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发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如不及时诊断和抢救可迅速发展为坏死,导致肢体残废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其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现将我院近几年来收治的16例急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马珍珍  刘艳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2):117-118
骨筋膜室综合征系肢体创伤后发生在四肢特定的筋膜间室内进行性病变,即由于间室内容物的增加,压力增高,致间室内容主要是肌肉与神经干发生进行性缺血坏死.临床上尤以前臂、手及小腿最为常见.对骨筋膜室综合征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能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加之有效的护理,则可中止病变进一步发展,挽救肢体,减少或防治肢体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李龙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3):3677-3678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因骨折出血血肿形成及肌肉肿胀引起四肢骨筋膜腔室内压力急骤增高,压迫肌肉、神经组织的毛细血管,造成组织缺血、坏死,临床表现为剧烈疼痛、相应肌肉功能丧失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候群[1]。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时,如果诊治不及时或处理不当,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轻者造成患肢功能障碍,重者致残,甚至继发肾衰竭而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本院收治的四肢骨折患者中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4例,经及时诊断及处理,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将救治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黄晓 《现代临床医学》2004,30(3):137-137
骨筋膜室综合征包括缺血性挛缩、胫前肌综合征、急性肌肉缺血坏死等,最常发生于前臂掌侧和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由于病情严重、进展快,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严重后果.我院1999年3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骨筋膜室综合征47例,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骨筋膜室综合征又称筋膜间区综合征,是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状和体征,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当发生各种病变如肢体创伤等时,会导致四肢特定的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肌肉与神经干进行性缺血坏死,形成本病,它属于基层医院的常见病,其早期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误治,造成严重后果。笔者对本院2年来100例骨筋膜室综合征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诊治教训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黄晓 《成都医药》2004,30(3):137-137
骨筋膜室综合征包括缺血性挛缩、胫前肌综合征、急性肌肉缺血坏死等,最常发生于前臂掌侧和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由于病情严重、进展快,处理不当容易造成严重后果。我院1999年3月至2003年12月共收治骨筋膜室综合征47例,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系肢体创伤后发生在四肢特定的筋膜间室内的进行性病变 ,即由于间室内容物的增加 ,压力增高 ,致间室内容物主要是肌肉与神经干发生进行性缺血坏死 [1 ] 。这是一种具有恶性循环、进行性坏死的疾患 ,严重者 2 4小时即可形成 ,如无及时正确处理 ,将导致肢体残废 ,甚至危及生命。我院自 1985年以来共收治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患者 13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11例 ,女 2例 ;年龄 16~ 6 3岁 ,平均 32岁。1.2 部位 :上肢前臂 3例 ,手掌 1例 ,下肢小腿 9例。1.3 病因 :肢体挤压伤 3例 ,砸伤 3例 ,…  相似文献   

12.
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系肢体创伤后发生在四肢特定的筋膜间室内的进行性病变,即由于间室内容物的增加,压力增高,致间室内容物主要是肌肉与神经干进行性缺血坏死。医源性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是指因医疗护理操作不当造成的骨筋膜间室综合征。近年来,关于医源性骨筋膜间室综合症的报道日趋增多,现就其发生原因与预防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骨筋膜室综合征即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最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确诊和治疗,可迅速发展成为组织坏死或坏疽,造成肢体残废,甚至丧失生命。恰当的治疗及科学的护理可以降低这一并发症带给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现将我科一例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骨筋  相似文献   

14.
杨晓 《现代临床医学》2002,28(2):105-105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四肢的一个或多个骨筋膜室内的组织压在致病因素的影响下 ,升高到足以阻断室内肌肉和神经的血液系统的一系列早期症状和体征。如能及时诊治 ,则可完全或基本恢复患肢的功能 ;如诊治稍晚或失误 ,则将会发展为肌肉、神经的坏死 ,其结果是坏死肌肉的瘢痕挛缩及神经的麻痹。从而影响肢体的功能 ,甚者导致室内肌肉组织或肢体坏疽 ,除非大量彻底清除坏疽组织或截肢 ,否则将危及生命。1998~ 2 0 0 1年 ,本院收治挤压伤至足部骨筋膜室综合征共 18例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18例 ,最大年龄 78岁 ,最小年龄 4岁 ;…  相似文献   

15.
干红梅  鲁雪春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2):3488-3489
骨筋膜室综合征又称急性筋膜间室综合征、骨筋膜间隔区综合征,是由骨、骨筋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常发生于前臂掌侧和小腿,是四肢骨折发生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3].笔者对42例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并制定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余姚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42例,其中男31例,女11例;年龄19~68岁,平均(48.2±12.1)岁;致病原因:肢体挤压伤25例,车祸伤14例,跌伤3例;其中开放性13例,闭合性29例.损伤部位:单侧胫腓骨骨折37例,双侧胫腓骨骨折5例.就诊时间为伤后1~10 h,其中有18例入院就已经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16例在入院1~2 h内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8例在入院后48~72 h内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  相似文献   

16.
孙云 《中国实用医药》2007,2(33):171-172
骨筋膜室综合征(OCS)是肢体骨筋膜间隔区肌肉、神经、血管等组织因急性严重缺血造成的一种早期综合征,是临床常见且较严重的创伤并发征。若不及时诊断和处理,可迅速发展为坏死或坏疽,造成肢体残废,甚至危及生命。这对我们医  相似文献   

17.
李玉雷  邓进  罗城 《贵州医药》2007,31(9):844-845
骨筋膜室综合征和血管损伤、血栓形成,肢体都会出现肿胀、疼痛,感觉减退,皮肤苍白,皮温降低,严重时可造成肢体缺血坏死,最终截肢导致残废。两者都是创伤并发症,单独出现时容易诊断及早期及时处理,如同时出现,则往往只重视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处理而忽视血管损伤,从而造成漏诊,使患者留下残疾。现将2001年6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胫腓骨上段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和血管损伤28例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9例,女9例;年龄22~56岁,平均39.5岁。交通伤12例,压砸伤16例。1.2治疗方法经脱水、消肿等治疗,肢体肿胀无法消除,行骨筋膜室切…  相似文献   

18.
姜红仙  严姗妹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4):2231-2232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骨折后经常出现的并发症,是早期综合征的一种,是由于骨筋膜室内的神经组织、肌肉以及血管等急性供血不足而导致[1].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病程发展快,且病情十分严重,若未能及时治疗,将会导致肌肉坏死、畸形、肾衰竭、神经麻痹等症状,影响腿部功能,病情严重者可导致截肢,甚至死亡.笔者对35例胫腓骨骨折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进行了观察和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对近3年来收治的四肢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共12例早期采用切开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减压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导致神经、肌肉和皮肤坏死,也未合并创面感染。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能高效地对骨筋膜室进行减压,减轻局部组织水肿和有效防控创面的感染,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肢体骨筋膜间隔区肌肉、神经、血管等组织因急性严重缺血造成的一种早期综合征,是临床常见且较严重的创伤并发症。我院2004年,共收治骨筋膜式综合症患者46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