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5 毫秒
1.
目的:考察奥硝唑注射液续接头孢曲松钠注射液后溶液的稳定性,确保临床安全用药.方法:模拟临床奥硝唑与头孢曲松钠输注给药的顺序与浓度配比,间隔一定时间,对配伍液的外观性状、pH、含量进行考察;并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观察吸收峰的变化.结果:室温下头孢曲松钠与奥硝唑的各种不同配比的配伍液在5~60 min内由微黄色变为浅粉色或粉色;各配伍液pH、奥硝唑含量基本保持不变;紫外图谱显示配伍后奥硝唑峰形和峰位没有变化.结论:为确保两药安全有效的联用,建议在头孢曲松钠输注结束时用适量0.9%氯化钠注射液或注射用水等将输液管中的药物冲洗干净后,再续接奥硝唑注射液.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找与奥硝唑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的药物。方法:收集2000~2013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关于奥硝唑注射液配伍禁忌及稳定性的文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共有34种药物与注射剂与奥硝唑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常见变色、结晶、出现絮状物或沉淀。配伍后溶液pH值的变化是出现各种反应的主要原因。结论:奥硝唑注射液pH值范围为3.0-3.5时性质稳定,超过4.0时出现不稳定现象,与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应避免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大蒜素注射液与头孢曲松钠、奥硝唑等其他7种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5℃观察大蒜素与各药物配伍后的外观、pH值变化,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蒜素、头孢曲松钠、奥硝唑等药物含量变化。结果:大蒜素注射液与药物配伍过程中,没有发现伍液颜色变化沉淀或产生气体,即没有发生化学或物理反应。大蒜素注射液与头孢曲松钠、利巴韦林、阿奇霉素、甲磺酸加替沙星配伍,在2h内稳定;与奥硝唑、维生素C及硫酸阿米卡星配伍时,含量不稳定;与其他抗生素配伍时pH在2小时内变化很小,在允许范围;而与头孢曲松钠、利巴韦林、硫酸阿米卡星配伍时,pH值是稳定的。结论:大蒜素注射液能与头孢曲松钠、利巴韦林、阿奇霉素、甲磺酸加替沙星在2h内配伍;与硫酸阿米卡星、奥硝唑及维生素C不宜配伍。  相似文献   

4.
头孢曲松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贾金芳 《中国药师》2004,7(4):275-277
目的: 考察头孢曲松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确定两者的最大吸收波长,并测定两药配伍后不同时间的含量及吸收曲线的变化情况;用酸度计测定两药配伍后pH值并观察外观变化.结果: 奥硝唑在320 nm,头孢曲松钠在241 nm处有最大吸收.混合液在8 h内外观澄明,无沉淀产生;混合液吸收曲线未发生改变,也未见其他吸收峰产生;含量、pH值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头孢曲松钠可以与奥哨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  相似文献   

5.
奥硝唑注射液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不同温度(25℃、37℃)下奥硝唑注射液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方法将临床用药量的奥硝唑注射液加到临床用药量的木糖醇注射液中,在不同温度下放置,0~8h内观察外观、测定混合液pH值、紫外分光度法测定混合液中奥硝唑的含量.结果在25℃与37℃条件下放置8h内,两种注射液配伍后的溶液的外观、pH值、奥硝唑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奥硝唑注射液与木糖醇注射液可以配伍,在8h内配伍液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药的不断出现,一些新药的配伍未列入<静脉药物配伍禁忌表>,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注射用头孢匹胺钠与奥硝唑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遵医嘱为患者联合使用这两类药物,在输完头孢匹胺钠组液体更换奥硝唑注射液时,发现莫菲滴管及输液器中出现白色絮状物,立即更换液体及输液器,观察病情变化,未发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氨甲环酸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考察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氨甲环酸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1]测定奥硝唑和氨甲环酸在生理盐水中配伍后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变化,并测定pH值。结果:室温条件下6h内配伍液的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氨甲环酸注射液无理化配伍禁忌,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与奥硝唑存在配伍禁忌的药物,查阅奥硝唑配伍方面的相关文献,并总结归纳.结果奥硝唑与临床常用的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临床应用中,与奥硝唑存在配伍禁忌的药物应序贯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奥硝唑注射液与常用注射剂的配伍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查阅奥硝唑注射液配伍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总结了奥硝唑注射液与26种常用注射剂配伍的变化情况。其中21种可与奥硝唑配伍,5种有配伍禁忌。在酸性环境中溶解度低、不稳定或药理活性下降的药物不宜与奥硝唑注射液混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注射用潘托拉唑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之间的配伍禁忌,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与结果将潘托拉唑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两种药物混合,立即出现茶色,放置2h后颜色未发生变化。结论实践证明这两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不能序贯输入。两种药物需要联合使用时,可在两药之间输注等渗盐水10~20mL,以免发生配伍反应,影响药效,甚至给患者造成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与奥硝唑注射液有配伍禁忌的药物及发生配伍变化的原因,为临床预测常见配伍变化提供询证药学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文献,对文献进行筛选、归纳、分析、总结.结果 奥硝唑注射液与阿洛西林、美洛西林、舒巴坦等β-内酰胺类药物,呋塞米、炎琥宁等强碱弱酸盐类药物,奥美拉唑等酸性条件下不稳定的药物有配伍禁忌.结论 奥硝唑注射液应避免与β-内酰胺类药物、碱性药物及酸性条件下不稳定的药物混合使用或序贯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头孢噻肟钠配伍的稳定性,旨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医院发生案例,总结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头孢噻肟钠配伍的合理性。结果与结论: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头孢噻肟钠存在配伍禁忌,临床上应分别静脉滴注,尽量避免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3.
闻俊娜  张博全  沈丽  孙静波 《中国医药》2013,8(8):1179-1180
目的 分析奥硝唑与其他药物的配伍变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查阅1994-2012年间有关奥硝唑配伍禁忌和稳定性研究文献,总结奥硝唑的剂型、联合药物类型,并分析发生配伍禁忌的原因.结果 与奥硝唑易发生配伍禁忌的药物主要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抗生素、奥美拉唑及中药.配伍变化的原因是这些药物与奥硝唑混合时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盐析现象、β内酰胺环开环裂解、析出游离单体等.结论 奥硝唑在临床应用中易与多种药物发生配伍禁忌,应避免混合使用或序贯使用.  相似文献   

14.
左氧氟沙星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谭才宏  钱小蔷 《中国药师》2005,8(3):212-213
目的:考察左氧氟沙星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0℃)条件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左氧氟沙星与奥硝唑配伍后在6 h内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变化.结果:左氧氟沙星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左氧氟沙星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在6 h内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5.
杨志海  章梅华 《中国药师》2012,15(5):690-692
目的:考察奥硝唑注射液接瓶头孢唑肟钠注射液后溶液的稳定性,确保临床安全联用.方法:模拟临床两药联用、序贯输入的给药过程,配制不同质量比的配伍液,间隔一定时间对配伍液的外观性状、pH及含量进行考察;并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观察峰形、峰位的变化.结果:头孢唑肟钠与奥硝唑质量比为0.004~0.100的各配伍液在10~55 min内由淡微黄色变为淡微粉色;各配伍液在2 h内pH及奥硝唑含量基本保持不变;紫外图谱显示2 h内峰形和峰位没有变化,但放置12 h后在波长502 nm处出现一小峰,且奥硝唑的吸收值下降.结论:为确保两药安全有效的联用,建议在头孢唑肟钠输注结束时用适量0.9%氯化钠注射液或注射用水将输液管中的药物冲净后,再换接奥硝唑注射液.  相似文献   

16.
利巴韦林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小蔷 《医药导报》2005,24(7):638-639
目的考察利巴韦林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旨在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在室温(20℃)条件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利巴韦林与奥硝唑配伍后两药在6 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变化。 结果利巴韦林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 结论利巴韦林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6 h内可以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注射用庆大霉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为临床给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注射用庆大霉素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在室温(25℃)条件下配伍的稳定性。结果注射用庆大霉素和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在常温下8h内,配伍液外观及pH值无明显变化,配伍液的紫外吸收曲线、最大波长几乎无变化,含量变化〈5%,可以配伍使用。4h后pH值随时间推移略有降低。结论临床注射用庆大霉素和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时,不宜放置过久,最好应在4h内用完。  相似文献   

18.
注射用头孢硫脒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丽萍  胡伟 《中国药师》2008,11(3):330-331
目的:考察注射用头孢硫脒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性。方法:在25℃室温条件下,模拟临床用药浓度,测定注射用头孢硫脒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8h内的含量和pH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变化。结果:配伍8h内头孢硫脒与奥硝唑的含量、配伍液pH以及外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头孢硫脒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在室温下8h内的含量、pH及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19.
徐美文 《海峡药学》2013,25(7):46-47
介绍注射用奥硝唑与呋布西林存在配伍禁忌,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与呋布西林钠配伍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20.
刘虎军 《安徽医药》2016,20(3):458-461
目的 探讨头孢噻肟钠注射液与4种常见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以期为头孢噻肟钠注射液的临床合理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 建立了头孢噻肟钠高效液相含量测定方法,考察了其与氨茶碱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和奥硝唑注射液配伍后含量、外观和溶液pH值的变化。结果 头孢噻肟钠注射液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配伍4 h 内外观、pH 值和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头孢噻肟钠与氨茶碱注射液配伍后,1 h时配伍溶液出现氨味,4 h时氨味更浓,含量也发生明显变化。头孢噻肟钠与维生素B6注射液配伍pH值虽无明显变化,但含量在2 h内就明显降低。头孢噻肟钠与奥硝唑注射液配伍后,2 h溶液外观发生了变化,在4 h时溶液变成了粉红色,含量明显降低。结论 头孢噻肟钠可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配伍使用,与维生素B6注射液和氨茶碱注射液不宜配伍使用,若必须与奥硝唑配合,宜在配伍后1 h 内滴注完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