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结膜松弛症主要形态学改变是下方球结膜过多,松弛,并堆积于眼球和下睑缘之间.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确,该病与年龄因素相关,绝大多数为老年患者.主要表现为流泪、干涩、异物感等症状.目前结膜松弛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四种:(1)结膜新月形切除术;(2)结膜缝线固定术;(3)眼轮匝肌移位缩短术;(4)结膜切除羊膜移植术.其中前两种术式操作简便、易于开展,临床较为常用.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该病成为眼表疾病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为探究不同年龄结膜松弛症选择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我们选择结膜新月形切除术(术式一)和结膜缝线固定术(术式二)两种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手术对结膜松弛症泪溢的改善效果.方法 对32例64眼球结膜松弛并有泪溢主诉患者行下方球结膜新月形切除加巩膜固定术,随访观察24周.结果 术后2、8、24周分别有33、47、47眼泪溢症状消除,23、11、11眼泪溢明显减少;术后2、8周分别有53、58眼裂隙灯检查结膜松弛完全消除.结论 结膜松弛是泪溢的原因之一,可以通过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随访结膜切除联合巩膜固定术治疗结膜松弛症的手术效果,探讨手术治疗结膜松弛症的新方法。【方法】结膜切除联合巩膜固定术治疗有异物感、泪溢症状的中、重度结膜松弛症26例48眼,术后进行症状评估、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球结膜变化。【结果】术后系统随访8周,异物感48眼中44眼(91.66%)、泪溢32眼中29眼(90.62%)明显改善;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松弛结膜完全消失45眼(93.75%)。【结论】结膜切除联合巩膜固定这一新的手术方式对治疗中、重度结膜松弛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眉下切口提眉术联合重睑成形术在上睑松弛矫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上睑松弛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重睑成形术矫正上睑松弛,观察组应用眉下切口提眉术联合重睑成形术矫正上睑松弛。患者术后均获得6个月的随访,于术前、术后6个月使用智能面部拍照仪拍摄患者面部照片并对照片进行测量分析,比较两组多处睑缘与重睑褶皱[瞳孔中点睑缘与重睑褶皱距离(MPMFD)、角膜内侧睑缘与重睑褶皱距离(MCMFD)、外眦处睑缘与重睑褶皱距离(LCMFD)]的改善距离;由未参与手术治疗的专科医师参考上睑皱纹Lemperle标准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时面部照片进行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6个月,观察组MPMFD改善量、MCMFD改善量、LCMFD改善量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上睑皱纹Lemperle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上睑松弛患者实施眉下切口提眉术联合重睑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减少上睑皱纹,改善上睑老化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指导对结膜松弛症新月形切除手术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眼科施行结膜松弛症新月形切除术的患者120例,并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眼表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详细的围术期护理指导,包括眼位训练指导心理指导、生活指导等。观察2组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眼表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护理服务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周的结膜残留、切口愈合不光滑、疤痕隆起、切除过多等并发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周眼表症状积分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膜松弛症新月形切除术患者实施的围术期护理指导,可以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眼表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雷勋耀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11):2084-2085
[目的]观察自体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对翼状胬肉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辨移植治疗翼状胬内39例54只眼,手术均在显微镜下完成.[结果]术后随访6~15个月,移植均一次成功,3只眼复发翼状胬肉,复发率5.56%.[结论]自体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术是治疗翼状胬内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结膜新月形切除联合结膜巩膜固定术治疗重度结膜松弛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11例22眼重度结膜松弛症患者,行结膜新月形切除联合结膜巩膜固定术,评价术前以及术后6月的自觉症状以及泪液动力学检查,包括泪膜破裂时间、泪河高度及完整性、荧光素活体染色.结果:手术后自觉症状消失或缓解的共20眼,约90.9%;术后泪液动力学检查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膜新月形切除联合结膜巩膜固定术治疗重度结膜松弛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激光经结膜路径睑袋整复术整复青年人睑袋应用效果.[方法] 本院拟行睑袋整复术的年轻患者66例(132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66眼),对照组行常规经结膜路径睑袋整复术,观察组行激光经结膜路径睑袋整复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消肿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术后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消肿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100.0 %,高于对照组的84.85 %,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皮肤瘀紫、下睑凹陷及硬结发生率为15.15 %、0,低于对照组的39.39 %、12.12 %,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激光经结膜路径睑袋整复术可缩短手术及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翼状胬肉手术方式进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翼状胬肉是眼科结膜变性疾患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它是在睑裂部出现肥厚的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向角膜呈三角形侵入,形似翼状而得名,以鼻侧睑裂部多见.其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主要有免疫学说、成纤维转化和结膜移行学说、角膜缘干细胞功能障碍学说等.翼状胬肉多见于中年以上的人群,常见于户外工作者.翼状胬肉是结膜常见病中最复杂、最难治疗的疾病,单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但是术后复发率较高.对小而静止期的翼状胬肉,勿需治疗.胬肉进行性增大侵及瞳孔域使视力受损时应手术治疗.目前翼状胬肉的治疗主要是探求好的手术方式以降低胬肉术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眼位训练法在结膜松弛症新月形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施行结膜松弛症新月形切除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术前1 d施行眼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指导,观察两组患者手术配合情况、平均手术时间和术后患眼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配合熟练者51例,占85.0%,对照组34例,占5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29.5±3.4)min,对照组(32.9±3.7)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患眼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眼位训练能提高患者在手术时与医师的配合,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有利于术眼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方法对全身麻醉下眼睛保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四组各30例,A组在麻醉诱导前嘱其自然闭眼,全麻后无任何眼睛护理。B组在麻醉诱导后给患者双眼涂上适量金霉素眼膏,再轻轻合上双眼,使上下眼睑闭合。C组在麻醉诱导后用3 cm×5 cm切口敷料粘贴于患者双眼睑上,确保眼睑紧闭。D组在麻醉诱导后给患者双眼滴适量(3滴)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并用3 cm×5 cm切口敷料粘贴于患者双眼睑上,确保眼睑紧闭,手术结束时再滴3滴。记录手术结束后眼结膜是否充血水肿、血丝,术后48 h内眼部症状。结果:手术结束后A,B两组眼结膜充血水肿、血丝情况高于C,D两组。术后48 h内,A,B,C三组眼睛异物感反应发生率高于D组(P<0.05);A,B两组眼睛不适感发生率高于C,D两组(P<0.05)。结论:双眼滴适量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并用切口敷料粘贴于患者双眼睑上,确保眼睑紧闭,能有效预防全身麻醉术后眼部并发症的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措施,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方法选择高龄骨科手术患者86例,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针对高龄患者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护理干预措施,防止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得分为(82.51±5.06)分,观察组满意度得分为(95.03±4.2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05,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4.7%,对照组2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12,P<0.05)。结论对高龄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危险,使患者安全地度过围术期,是术后患者康复并且恢复肢体功能状态,减少患者病残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影响盆腔脏器脱垂患者术后恢复的因素,为指导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26例接受盆腔脏器脱垂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阴道半封闭术、腹腔镜下阴道残端悬吊术、腹腔镜下保留子宫的前路子宫悬吊术、曼彻斯特手术、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子宫悬吊术、经阴道子宫全切术+自体韧带悬吊术的临床疗效,分析影响患者术后恢复的因素。结果采用腹腔镜下保留子宫的前路子宫悬吊术手术时间[(94.34±27.95)min]少于腹腔镜下阴道残端悬吊术[(155.22±46.41)min](t=6.476,P=0.000),高于阴道半封闭术[(58.38±26.2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28,P=0.005)。在术中出血量方面,腹腔镜下保留子宫的前路子宫悬吊术组(43.13±37.01)m L少于其他组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术后住院天数方面,腹腔镜下保留子宫的前路子宫悬吊术组(4.42±2.29)d少于腹腔镜下阴道残端悬吊术组(5.46±1.12)d(t=5.191,P=0.000)和曼彻斯特手术(6.50±1.30)d(t=9.370,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保留子宫的前路子宫悬吊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优于其他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对缩短白内障手术时间,加快病人周转的作用。方法将程序化护理前后,内江和雅安两地共630例白内障病人的手术时间和术后视力作对比研究,分析程序化护理对手术质量和手术速度的影响作用。结果2组病人术后平均视力分别为(0.31±0.082),(0.33±0.067),2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5,P〉0.05);实验组每台平均时间为(17.0±1.1)min,对照组为(27.2±2.9)min,程序化护理组明显地缩短了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24,P〈0.01)。结论术前准备充分,统筹安排,术中程序化操作,默契配合,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加快病人周转,提高白内障防盲手术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Roy适应模式在甲亢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我科手术治疗的甲亢患者87例作为干预组,围手术期利用Roy适应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同时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科手术治疗的甲亢患者7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对手术的认知程度、心理状态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对手术及麻醉知识五道题的回答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量表显示,干预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更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Roy适应模式能有效提高甲亢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求预防或降低乳腺癌术后发生皮瓣坏死、皮下积液、患肢功能障碍、上肢淋巴水肿的方法,评价切口不加压包扎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措施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甲乳外科行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相关措施进行干预,并随访至术后1年,对2组患者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伤口愈合、住院天数、治疗费用、患肢肩关节活动度、患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及程度等指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皮瓣坏死、皮下积液、患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并不高于对照组。上肢运功功能的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拔管时间、住院天数、治疗费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切口不加压包扎联合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应用在乳腺癌术后患者恢复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风险及管理,以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方法 将110例老年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按传统关节置换术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风险流程管理对护理风险进行预防.结果 两组患者在出院前1 d比较护理缺陷(x2=4.21,P<0.05)、患者满意度(t=11.78,P<0.01)、膝关节评分(t=20.09,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t=5.30,P<0.01)、平均住院日(t=8.01,P<0.01)、护理文书合格率(t=7.7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老龄关节置换术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流程化风险管理,可以降低护理缺陷、术后并发症发生和平均住院日,提高患者满意度、膝关节功能活动度和护理文书合格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食管癌根治术中配合法的临床意义。方法将80例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按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术中护理方法,观察组运用加速康复理念对护理方案进行调整,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日和平均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现异常6例,术后出现并发症7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5.095,P=0.000);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0.025±2.093)d,平均住院费用为(27847.3±2745.5)元,对照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3.575±3.460)d,平均住院费用为(32768.5±4925.9)元,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0223,-5.574;P=0.000)。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技术,可明显提高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手术耐受力,保障患者术中平稳过渡,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滴眼液对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角膜雾状混浊(haze)影响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0年3月行LASEK的患者45例90只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屈光度(4.68±2.30)D(1.75~6.50 D),随机分为聚乙二醇滴眼液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定期随访观察两组角膜haze形成、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视力恢复情况及屈光度。结果术后1、3、6个月,两组haze形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第1、3、5天角膜刺激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上皮愈合速度较对照组更快(P<0.05)。结论 LASEK术后应用聚乙二醇滴眼液虽然能减轻术后患者角膜刺激症状,能促进角膜上皮更快愈合,但是不能减轻haze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门诊手术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12月门诊手术病人8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舒适护理,观察两组病人焦虑发生情况,并对舒适护理病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手术部位、手术持续时间以及职业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实施舒适护理病人的焦虑情绪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手术时间与舒适护理效果密切相关(P<0.05),而手术部位和病人职业与舒适护理效果关系不大(P>0.05)。结论:进行规范和个体化舒适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