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省玉溪地区附红细胞体感染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附红体)是寄生在人畜红细胞表面、血浆和骨髓中的一群微生物,能引起人畜患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附红体病)。近年来,附红体的危害性已日益受到我国医务界兽医界的关注〔1,2〕。为了解玉溪地区附...  相似文献   

2.
附红细胞体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10,自引:3,他引:10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附红细胞体病研究进展尚德秋附红细胞体病(简称附红病)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简称附红体)感染机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国外曾有人以黄疸贫血病和类边虫病描述过此病。附红体是寄生于人畜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中的一群微生物。1928年...  相似文献   

3.
人类附红细胞体三种临床检验方法的比较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自1992年报告人类附红细胞体病(下简称附红体病)以来〔1,2〕,对附红细胞体(下简称附红体)的研究日益深入,尚德秋等连续进行了3年的调查。证实附红体在我国人兽中广泛存在感染。笔者所在的附红体调查研究小组,自1992年以来,连续参加了全国的调查研...  相似文献   

4.
附红细胞体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海蓉 《职业与健康》2008,24(24):2717-2719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简称附红体(EPE)病,是由附红细胞体感染机体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又称红皮病、黄疸性贫血、类边虫病、赤兽体病。按其主要特征应属于血液病。Schilling于1928年,Dinger于1928、1929年首先在实验室和野生小鼠中发现了附红体的存在,1986年Puntaric等才正式描述了人类附红体病。目前世界上已有30个国家和地区报道发生过本病,但多数为动物及家畜感染,我国对此病的认识及正式报告人兽的感染是近10年的事。  相似文献   

5.
中国附红细胞体与附红细胞体病研究近况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sis)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感染机体后,寄生于人或动物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等处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以发热、贫血、黄疸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被发现后,国内外正式报告人体的附红细胞体病是比较晚的[1,2],我国对此病的认识及正式报告人兽的感染是近10年的事[3].目前世界上已有30个国家和地区报道发生过本病,但多数为动物及家畜感染[4].由于附红细胞体病的传播之广及其对畜牧经济所造成的危害之大,越来越引起全世界畜牧兽医界、外贸检疫界的重视,对人体的危害也已逐渐引起医学界注意.本报告我国附红细胞体与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及其近况,以期引起重视并促进对它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附红细胞体病(简称附红病)是由附红细胞体(简称附红体)感染机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我国1981年首次报告在家兔中发现附红体〔1〕。1993~1996年我国对本病进行了较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2~4〕。我县1998年对城区食品行业进行了附红体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1)调查对象:本县城区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从业人员。(2)方法:按文献方法〔2〕。鲜血压片计数20个视野,染色血片计数200个RBC或20个视野,凡在血浆中或RBC上查到1个附红体即判为阳性。结果 (1)感染与性别…  相似文献   

7.
小儿附红细胞体动物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附红细胞体(Epeythroann,简称附红体)是寄生于人及动物血浆和红细胞上的一种单细胞原生物,至今在分类学上尚无准确位置。它可引起人畜共患病一附红细胞体病(Erytl:lro_dsis,简称附红体病)。自1992年以来,我国先后报告了5例人类附红体病患者(冯立明、裴标、尚德秋等)。我们在研究了小儿附红体病过程中,除应用电镜、光镜研究外,还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现将动物实验结果观察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接种材料作者1992年发现的附红体病小儿患者,无菌静脉取血4wb左右。12接种动物选择经连续三次检查无附红体感染的幼龄兔3只,2只…  相似文献   

8.
阜阳市人畜附红细胞体病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附红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感染人畜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自1928年schilling和Dinger等从啮齿类动物中查到附红细胞体后,我国也相继在绵羊、牛和猪等家畜中证明有此类病原体感染〔1〕。为了摸清附红细胞体在阜阳市辖区范围内的人畜感染情况,我们于1998年1~12月份进行人畜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调查,初步发现了人畜中存在附红细胞体的严重感染。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健康人群取自在校学生、饮食服务行业人员(从业人员)、工厂工人,对就业前后健康体检者化验肝功能、乙肝表面抗原的同时取血制片。病人取…  相似文献   

9.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感染人或动物机体引起的以发热、贫血、黄疸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人畜共患感染性疾病,目前我国对本病研究起步较晚,因此对本病感染和发病的状况了解不多,为预防控制该病提供信息,现将河北卢龙地区首次发现的1例附红细胞体病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秋瑾  田红 《中国公共卫生》1997,13(12):714-714
兰州市献血员及母婴附红细胞体感染的调查兰州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兰州730020)李秋瑾,田红,刘兴发,孙朝霞,杨卫华,候顺利,藏荣鑫,赵卫平附红细胞体(Epcrythrozoon)是寄生于人和畜红细胞表面、血浆、骨髓中的一群微生物,由该病原体感染而引...  相似文献   

11.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sis,附红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附红体)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1].2008年天津市首次报告一例8岁病例,来自辽宁省某地农村.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病例的父母、姐姐也息有附红体病,并得知当地农户以养殖牲畜为主.为了进一步了解该病特征,本研究开展协作对病例原籍所在地人、猪附红体感染状况以及蚊种密度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2.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sis,附红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附红体)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1].2008年天津市首次报告一例8岁病例,来自辽宁省某地农村.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病例的父母、姐姐也息有附红体病,并得知当地农户以养殖牲畜为主.为了进一步了解该病特征,本研究开展协作对病例原籍所在地人、猪附红体感染状况以及蚊种密度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3.
附红细胞体病是附红细胞体感染人和动物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附红细胞体是一群寄生于红细胞、血浆、骨髓的一群微生物。按伯杰氏细菌学鉴定手册列为立克次体目、无形体科、血虫体属。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感染率非常高的人畜共患病,目前在临床上还没有普遍引起重视,关于此病的报告还不多见。本人对1000例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同时进行附红细胞体的调查,检出12例附红细胞体,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随机抽样1000例患者检查的血常规。1.2 方法 常规方法检查血常规。附红细胞体检查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sis,附红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附红体)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1].2008年天津市首次报告一例8岁病例,来自辽宁省某地农村.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病例的父母、姐姐也息有附红体病,并得知当地农户以养殖牲畜为主.为了进一步了解该病特征,本研究开展协作对病例原籍所在地人、猪附红体感染状况以及蚊种密度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5.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我国于1981年由首次报道在家兔中发现此病,以后相继在内蒙古、江苏、河北、广东、青海等地报道了人畜间的附红细胞体感染[1].附红细胞体病在我国分布范围广、人畜感染率高、危害性大.为了解山东省泰安市该病的流行状况,自2005~2007年,对泰安市5个县区附红细胞体人群感染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人兽医工作自1980年就开始对人畜附红细胞体感染进行研究。先前认为附红细胞体(简称附红体)不感染人而未见报告。1986年,国外Puntarlc等正式描述人类的附红体病。之后,国内才陆续有报告。现就在广东南海市发现的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阜阳市附红细胞体病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附红细胞体病(简称附红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简称附红体)感染人畜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以涂片染色法、压片法镜检,在阜阳市所辖范围内,对包括健康人、病人在内的人群及包括家畜(禽)、鼠在内的动物,进行附红体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在1301例中,阳性442例,阳性率33.97%。其中服务员、工人、学生、聋哑学生、奶牛饲养员、病人的阳性率分别为:27.55%、19.39%、31.25%、30.0%、90.0%和47.63%;467只(头)动物中,206只(头)阳性,阳性率44.1%。其中猪、奶牛、鸡、鼠的阳性率分别为49.2%、95.55%、26.51%和5.0%。对12例确诊重型附红体病病人的临床观察证明,发热、黄疸、疲劳、纳差、贫血、肝、肾、心脏损害明显,极易误诊。确诊后选用庆大霉素、四环素族、喹诺酮类,甲硝唑中的二种药物并用或选用口服加静脉途径用药,取得显著的疗效。作者强调普及附红体病知识,进一步开展附红体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及治疗的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附红细胞体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附红细胞体病(以下简称“附红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Eperythmzoon)附着在血液里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贫血或黄疸等症状为主要特征。虽然许多医务工作者对这个疾病都比较陌生,其实早在1928年,Schilling和Dingen等就已经在啮齿类动物中查到这类球状血虫体,  相似文献   

19.
陈强 《肉品卫生》2005,(12):38-39
附红细胞体病(EPeythroZoonsiBEHS简称附红体病,俗称血虫病),是由附红细胞体(EPeIy出 DMn,简称附红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以贫血、黄疽和发热为主要特征。国外早发现于1928 年。我国许耀臣(1992)首次报道猪的红皮病就是猪附红细胞体(EHBuis)病,晋希民(1981)首次报道兔  相似文献   

20.
我们利用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混悬注射液对猪附红细胞体病进行了临床疗效试验,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混悬注射液组的死亡率、有效率、治愈率与感染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复方磺胺间甲氧嘧啶钠混悬注射液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