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窥镜直视下鼻中隔偏曲畸形矫正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鼻中隔单纯偏曲伴下鼻甲肥大100例,偏曲合并畸形160例,均在鼻内窥镜直视下行矫正术。结果:260例患者术后鼻中隔矫正均取得满意效果,无一例出现鼻中隔穿孔、血肿、粘连,鼻中隔软弱等并发症。结论:鼻内窥镜直视下鼻中隔矫正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术中视野清楚,不用完全分离右侧黏软骨膜,简化了手术方式,可最大限度保留鼻中隔软骨,防止术后出现鼻中隔穿孔、血肿、感染坏死、黏膜粘连、鼻中隔软弱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鼻中隔偏蚺为耳鼻喉科多发病,而鼻中隔矫正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偏曲类型的不同,手术治疗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特别是对于棘状偏曲的患者,则更易出现穿孔、血肿、鼻腔粘连、黏膜肥厚等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3.
脑内血肿可通过穿刺引流或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但穿刺过程中不可视性的操作,往往造成重要功能区和血管损伤;开颅血肿清除术创伤大,继发性脑损伤重,手术并发症多。2001年12月至2003年4月我科对20例脑内血肿病人采用神经内镜下行脑内血肿清除术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神经内镜辅助治疗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1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是IJ缶床常见病,以往多采用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由于手术不能在直视下进行,因此,术中可损伤脑组织引起颅内血肿、感染等并发症;同时由于不能将血肿腔内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完全清除,从而术后复发率较高。利用神经内镜辅助下钻孔引流慢性硬膜下血肿。可以彻底清除血肿,减少术后并发症,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蔡华芳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8):1179-1181
腹腔内粘连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指壁层腹膜与脏层腹膜、脏层腹膜与脏层腹膜之间的异常粘连。因腹部手术、创伤、炎症、出血、异物等引起,严重时需再次手术治疗,其时又会产生新的粘连,反复发作。因此是临床外科的一大难题。多年来外科医生及科研人员致力于寻找有效方法,为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临床采用抗菌素或结合激素术后腹腔冲洗治疗、活血化瘀中药经胃或直肠灌注治疗、腹腔内生物材料屏障疗法等方法进行防治,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脑疝是外伤性颅内血肿最严重的并发症,我院近8年对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患者119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999年1月以后对68例先实行颅骨钻孔手术抽出部分血肿,再行常规开颅清除血肿疗效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慧  牛延军  王玮景 《新疆医学》2006,36(6):109-110
睑球粘连是眼部酸碱烧伤、铁水、铝水等烧伤及复发性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严重并发症。手术是唯一的治疗途径。笔者把1998年起采用的险球粘连分离+假性胬肉切除+羊膜移植术的手术方法治疗睑球粘连。术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唐灵芝 《华夏医学》2002,15(5):581-583
目的:针对立体定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H)的疗效与死因,以寻找最佳护理对策。方法:用CT引导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治疗HiH68例,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和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结果:术后一月内ADL1 8.8%,ADL2 20.6%,ADL3 33.8%,病死率11.8%。术后并发症20.6%,其中术后再出血5.9%。55例随访2-36个月,ADL1 20.0%,ADL2 34.6%,ADL3 27.2%。结论:立体定向是治疗HiH的有效手术方法;高龄、血肿量大小和部位及术后并发症仍是手术死亡的主要原因;准确配合医师确定血肿部位及血肿部位及血肿量,做好HiH患者意识状况的分级,完成各种相关检查等手术前准备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前提,积极有效地预防术后再出血、消化道出血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降低死死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病例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选择慢性鼻窦炎全部Ⅰ型1,2期和Ⅱ型Ⅰ期及部分Ⅱ型2期病例行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并对所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选择手术共106例(192侧),发生并发症有眼睑血肿6例、眼睑血肿和气肿2例、视力下降1例、中等量出血3例、泪道损伤1例、鼻腔粘连26例。并发症发生率36.8%,手术有效率86.8%。结论:在基层医院开展鼻内窥镜手术,应严格选择不太复杂的病例,同时对并发症进行正确的防治,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优点。方法对高血压性脑出血符合条件的患者早期诊断并开始定位和手术。结果显著提高了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取得了令人满意疗效。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创伤小、血肿清除效果好、意识恢复早、发生肺部感染和尿路感染等并发症也明显减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