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脑出血又称为脑溢血,是指原发性脑实质内的大量出血,主要由于高血压病引起,在高血压病的发生过程中,引起脑内动脉及小动脉发生硬化,引起脑组织缺血,脑软化和脑出血,多发生在内囊和基底核附近,脑出血发病快,病情危重,短时间内可发生急骤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关凤华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4):3169-3169
脑动脉硬化性精神障碍多发于50岁以后,由于脑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精神障碍,多因脑动脉硬化影响脑组织血液供应,促使血管周围的脑细胞坏死,脑组织呈慢性缺血、缺氧、变性状态,出现以记忆力、智能减退为主要症状的精神障碍。脑动脉硬化是本病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脑出血是指脑内小动脉、毛细血管破裂等原因所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主要特征为突然发病,头痛、呕吐、偏瘫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该病起病急聚,病情凶险,病死率非常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4.
脑出血是指脑内小动脉、毛细血管破裂等原因所引起的脑实质内出血,主要特征为突然发病,头痛、呕吐、偏瘫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该病起病急聚,病情凶险,病死率非常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5.
脑出血是指非创伤性脑实质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死亡率高,系指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病变引起的出血.常见的原因有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动脉瘤、血液病等.  相似文献   

6.
脑出血病人的家庭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出血见于原发性或自发性高血压病及颅脑外伤后,如脑挫裂伤及颅内血肿。原发性脑出血多指颅内血管病变破裂而引起的出血,绝大多数是高血压病并发脑小动脉病变,在血压骤升时发生。脑出血多数发生在大脑半球深部基底神经节,其次在桥脑、小脑等:自发性脑出血一般在体力或脑力紧张活动时容易发病,如用力抬举重物、心情激动、用力排便等。脑  相似文献   

7.
脑动脉瘤是脑动脉上的异常膨出部分,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最常见原因.脑动脉瘤破裂后可发生脑内血肿,脑血管痉挛,脑缺血和脑积水等一系列病理改变,死亡率和致病率很高.  相似文献   

8.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脑实质内的血管自发性破裂出血,是神经内科多发性疾病。该病主要发生在高血压(包括原发性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的病人中,有资料表明80%以上的脑出血病人有高血压病史。由于高血压及脑动脉硬化引起血管破裂,而表现急性意识障碍,发病急骤,可导致急性脑功能衰  相似文献   

9.
<正>癫痫是慢性反复发作性短暂脑功能失调综合征,是以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反复痫性发作为特征。痫性发作是癫痫的特征性临床表现,是脑神经元过度同步放电引起的短暂脑功能障碍,通常指一次发作过程。癫痫持续状态是急症,若不及时  相似文献   

10.
<正>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多种病因引起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导致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又称为原发性或自发性SAH,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急诊疾病之一[1]。此病发病突然,病情重,短时间内可发生急骤变化,死亡率高。而头痛是SAH患者的主要症状,由脑水肿、颅内高压、血液刺激脑膜或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引起。对  相似文献   

11.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神经系统结核病最常见的类型,是由结核杆菌侵入蛛网膜下腔引起软脑膜、蛛网膜进而累及脑血管及部分脑实质病变的疾病.结核性脑膜炎在我国仍为常见病.由于病变所在部位及病理变化,致使结脑死亡率高、致残率高,是一严重的结核病.结脑的发病率与整个结核病的发病情况有关.我国幅员广大,各地发病率有所不同.总的特点为儿童发病高于成年入,农村高于城市,北方高于南方.  相似文献   

12.
<正> 妊高征是引起母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抽搐是妊高征发展到最严重阶段的临床表现,其基本病理生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痉挛。因心、脑、肾、肝等处的血管持续性痉挛,引起心、脑、肝、肾等器官严重的病理生理变化,产生局部肌肉抽搐甚至全身抽搐,如抢救及时,抽搐在短时间内可制止,预后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主要是脑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循环障碍和以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损害.我国的脑卒中发病率有快速的上升趋势,致残率约为87%[1].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亦称脑血管意外,是指突然发生的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或全脑功能障碍,持续时间超过24h或引起的临床症候群。脑卒中是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病死率极高的疾病。脑卒中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似文献   

15.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多发病之一,约占脑血管疾病的5%~10%,是指脑底或脑表面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组织通过植物神经的作用,可引起广泛的脑动脉痉挛而致微循环障碍,脑组织缺氧或引起梗死,从而出现偏瘫等相应的病灶的症状和体征;血液刺激引起无菌性脑膜炎,可出现激烈的头痛.只有及时地控制出血降低颅内压,才能缓解脑水肿,使病人的病情逐渐减轻乃至康复,但易复发,因而做好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癫痫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综合症,是脑细胞异常的过度放电引起的发作性、暂时性脑功能紊乱.表现为意识丧失、肢体抽搐等.癫痫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儿童以原发性多见,发作类型有大发作、小发作、局限性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我科2009年2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16例癫痫患儿,通过对这16例患儿的护理观察,浅谈一下自己的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17.
脑栓塞是指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系统使血管腔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由栓塞造成的脑梗死也称为栓塞性脑硬死,约占脑硬死的15%。我科收治1例少见的左大脑中动脉主干栓塞患者,按护理程序护理,患者住院87d,护理效果良好,现将护理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刘珊珊 《吉林医学》2007,28(6):779-779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其主要症状多由出血引起,部分因瘤体压迫、动脉痉挛及栓塞造成.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Stroke)是脑中风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相似文献   

20.
颅内压增高综合征(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 syndrome)可由神经系统多种疾病所引起,系因颅内容物(脑组织、脑脊液和脑血容量)的体积增加或颅内占位性病变等所引起.颅内压大于200mmH2O(1mmH2O=0.0098kPa)即为颅内压升高,并常以头痛、呕吐、视盘水肿为主要表现.颅内高压的不良后果是去皮质状态与脑死亡,或脑移位与脑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