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通过探讨影响医务人员工作能力的职业紧张因素,为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职业紧张测量问卷和工作能力指数调查表对深圳市龙岗区社康医院276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优、良、中、差的分布比例分别为43.5%、41.3%、14.5%、0.7%。与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力指数呈负相关的因素是物理环境、缺乏社会支持、缺乏提升机会、缺乏参与机会、工作前景、工作危险、工作冲突、工作负荷(P<0.01)。引入逐步回归方程的4个因素是工作负荷、缺乏社会支持、工作危险和缺乏参与机会。结论多种职业紧张因素可降低社康医院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该区各医疗机构应尽量降低医护人员的职业紧张程度。  相似文献   

2.
护理人员工作适应性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护理人员工作适应性的因素.方法 采取职业紧张测量问卷和工作能力指数调查表对某医院545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工作适应性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导致护理人员工作适应性下降的影响因素是年龄、职称、超时工作、通勤时间、工作冲突、心理需求、物理环境、工作危险、工作负荷、工作前景、缺乏提升机会、缺乏参与机会(P<0.05,OR=1.030~2.237);增强护理人员工作适应性的因素是社会支持(P<0.01,OR=0.912).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的5个因子是超时工作、心理需求、社会支持、物理环境和工作危险.护理人员工作适应性预测方程为:Logit(P)=-11.357+1.011x1+0.335x2-0.076x3+0.260x4+0.129x5.结论 影响护理人员工作适应性下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有针对性地调整各项应激因子,降低危险因素,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某医院护士职业紧张和职业心理相关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职业紧张和职业心理因素,为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职业紧张与职业心理测量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医院545名护士进行调查,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相关与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与护士SCL-90呈负相关的因子是心理满足、信心充足、心情平静和工作满意感(P〈0.01);呈正相关的因子是工作冲突、心理需求、物理环境、工作危险、工作负荷、工作前景、缺乏提升机会、缺乏参与机会、缺乏社会支持(P〈0.05)。引入逐步回归方程的6个因素为心理满足、信心充足、工作危险、心情平静、缺乏社会支持和工作满意感。结论: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职业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因素为心理满足、信心充足、工作危险、心情平静、缺乏社会支持和工作满意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学教师职业紧张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关系. [方法]采用职业紧张量表修订版(OSI-R)、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根据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中学在职任课的3500名教师进行现场问卷调查. [结果]中学教师职业紧张水平与中国西南地区职业紧张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间消极应对方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民族教师间应对方式比较,除解决问题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高中教师间应对方式比较,除求助和退避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人口学特征教师社会支持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紧张水平间教师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解决问题因素对职业紧张反应影响较大(P<0.01). [结论]中学教师职业紧张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有关,应鼓励教师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及增加教师社会支持度来降低中学教师职业紧张,提高生命及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热电厂工人自尊感与职业紧张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某热电厂875名工人进行调查,用职业紧张测量工具、工作内容问卷和付出-回报失衡问卷等测试电厂员工的自尊感、职业紧张因素、紧张反应、个体特征、应付策略和社会支持。[结果]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吸烟、饮酒、年龄和工龄组间自尊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自尊感与提升机会、决定水平、工作稳定、回报、心理卫生、正性情绪、工作满意感、上级支持及同事支持呈正相关(P〈0.01或P〈0.05),与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工作前景、躯体需求、负性情绪、抑郁症状、每日紧张感和工作心理控制源呈负相关(P〈0.01或P〈0.05)。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自尊感评分低、中、高水平组间提升机会、决定水平、工作稳定性、回报、心理卫生、正性情绪、工作满意感、上级支持、同事支持、控制策略和支持策略、角色冲突、角色模糊、工作前景未知性、躯体需求、工作心理控制源、抑郁症状、负性情绪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自尊感可减少心理健康不佳、抑郁症状和每日紧张感的发生(OR值=0.162~0.340)。[结论]自尊感与职业紧张因素、缓解因素和紧张反应的感知有关,增加自尊感可减少职业紧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专业外科医生的职业紧张。方法采用职业紧张测量工具测量职业紧张因素、紧张缓解因素和紧张反应,并调查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情况。数据分别进行χ2检验、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紧张因素中工作冲突、工作危险、工作控制和工作角色,缓解因素中应对策略、自尊感,在不同专业外科医生中得分均不同(P0.05);不同专业外科医生紧张反应中工作满意感、心身症状、日常紧张感得分不同(P0.05)。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医院等级、工作冲突、与工作无关活动、外科专业、工龄、周工作时间等;工作危险、工作前景、工作角色、工作班、物理环境、应对策略是影响心理卫生的主要因素;社会支持、提升与参与机会、工作前景、物理环境、外科专业、工作角色、工作控制、工作班是影响心身症状的主要因素:工作角色、工作前景、工作危险、性别、行为方式、社会支持、周工作时间、物理环境、应对策略和工作单调性是抑郁症状的主要影响因素;社会支持、工作需求、工作单调性、工作角色、工作危险、物理环境和工作控制则是日常紧张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不同专业外科医生职业紧张分布不同,要切实降低其职业紧张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护士职业紧张对其血清中多巴胺(DA)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的影响. [方法]运用职业紧张指数量表对23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测定其血清中DA及NE浓度. [结果]不同年龄、工龄、文化程度的护士之间,其血清中NE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龄、文化程度的护士之间,其血清中DA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决策控制、工作单调性、每日紧张感进入了回归方程,是血清中NE浓度的预测因子(R2=0.130,P<0.0l);工作前景、每日紧张感可预测血清中DA的浓度,其中与工作前景呈负相关(P<0.01),与每日紧张感呈正相关(P<0.01). [结论]护士职业紧张对血清中NE、DA水平有影响,职业紧张程度越高,血清中NE、DA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环境紧张因素对中小学教师工作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新疆乌鲁木齐市11所中小学教师851人作为对象,采用综合性工作能力指数(CWAI)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工作紧张因素测试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综合分析环境紧张因素对中小学教师工作能力的影响.结果 不同年龄段教师工作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越大,工作能力越低(20~,30~,>40岁的CWAI得分分别为47.62±5.46)、(45.45±5.96)、(42.61±6.51)分,(P<0.01);工龄越长工作能力越低(P<0.01);初级教师的工作能力(47.67 ±5.50)高于中级(44.96±5.98)和高级教师(44.27±6.73)(P<0.01);未婚教师的工作能力(47.25±6.08)高于已婚教师(45.17±6.19) (P<0.01);经济收入越高,工作能力越低(P<0.01);女性工作能力(45.20±6.19)低于男性(45.81±5.57,P<0.01),汉族高于少数民族(P<0.01);学历越高,工作能力越强(P<0.01);影响中小学教师工作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社会生活紧张因素、工作紧张因素、民族、支持利用度、性别(P<0.01).结论 低学历、女性、负性生活事件、工作紧张因素以及支持利用度缺乏均为中小学教师工作能力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职业紧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clean's工作紧张问卷和紧张反应量表对434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职业紧张评分与A型行为总分,男性分别为30.35±4.21分、21.95±2.23分,女性分别为29.12±4.52分、20.98±2.08分(P0.01);文化程度高者职业紧张因素总评分、工作压力、工作满意感评分(反向赋分)高于文化程度低者,应付能力总评分、了解自己、反应性评分低于文化程度低者(P0.01或0.05)。男性或女性,均随着职业紧张强度的增加应付能力、工作满意感减弱(P0.01或0.05),其中应付能力总评分与工作满意感评分,高度职业紧张组最高,男性与女性分别为55.73±4.97和58.00±2.89,33.96±4.82和35.17±2.69分;低度职业紧张组最低,男性与女性分别为46.08±7.31和44.88±7.35分,27.54±5.80和26.84±5.84分。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兴趣、工作压力是心理卫生的主要预测因素,尊重别人、主动性和创造性、工作压力、与领导关系、总工龄、忍耐性进入了工作满意感的回归方程。[结论]随着职业紧张强度的增高,机关、事业单位职业人群的应付能力、工作满意感程度下降。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既有职业紧张因素,也有个体特征、应付能力、总工龄、性别等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某油田工人工作满意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某油田工人工作满意感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职业紧张测量工具对某油田作业工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0岁组油田工人的工作满意感、工作组织满意感、工作本身满意感评分(分别为45.69±10.98、22.63±6.16、23.07±5.39)低于≥30岁组(分别为49.34±10.12、24.60±5.40、24.74±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工龄组间工作满意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为5~10年的工人工作满意感得分最低,分别与工龄<5年和>10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油田工人的性别、受教育程度及婚姻状况对工作满意感无明显影响.工作满意感与心理卫生、工作心理控制源、应对策略、情绪平衡、社会支持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工作满意感为应变量,以个体统计学特征资料、职业应激因素、个性特征和应付策略变量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工作心理控制源、情绪平衡、社会支持、心理卫生、应对策略5个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结论 油田工人的工作满意感水平受年龄、工龄、社会支持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职业紧张与工作能力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工作能力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工作能力指数量表和职业紧张量表,对2041名不同职业劳动者进行问卷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职业紧张与工作能力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影响工作能力自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是任务不适、心理紧张反应、躯体紧张反应、业务紧张反应。理性处事、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休闲和自我保健对工作能力有一定的正向影响,而年龄、工龄、任务模糊、工作环境对工作能力有一定的负向影响。结论体力劳动者可以通过调整职业心理紧张反应和改善工作适应状态来提高工作能力,结构方程模型适用于职业医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某钢铁集团自备矿山工人职业紧张现况,分析影响矿山工人职业紧张的可能因素。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759名矿山工人,利用基本情况调查表和职业紧张问卷(OSI-R)对当班工人进行调查和测评。结果中度、高度职业紧张者占34.9%,中度、高度紧张反应者占80.1%,中、高度应对资源缺乏者占24.4%,职业任务得分(179.9±23.6)、紧张反应得分(98.4±15.3)均高于西南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应对资源得分(122.8±18.5)低于西南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多因素分析发现,职业紧张受工作强度、接触噪声、性别、有无职务、体质指数、家庭人口数、体育锻炼等因素影响。结论该集团工人职业紧张明显,作业环境噪声、工作强度等是矿山工人职业紧张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武汉市三甲综合医院护士抑郁症状的检出率及其与职业紧张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武汉市3家三甲综合医院384名护士自填完成一般情况问卷、工作内容问卷和中文版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结果]样本自评抑郁症状的检出率(95%可信区间)为54.7%(49.7%,59.7%)。轮班制岗位类别、合同制聘用、工作要求高、自主程度低和社会支持低是护士抑郁的危险因素,其比值比(OR)分别为1.44、2.53、3.39、2.78和2.23(P〈0.05)。[结论]不良的职业、社会、经济因素和职业紧张可能增加护士抑郁症状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不同个体特征职工职业紧张和工作能力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不同个体特征职工发生职业紧张和工作能力的变化。方法 采用职业紧张量表 (OSI R)和工作能力指数法 (WAI)测试 2 2 70例职工的职业紧张、紧张反应、应对资源和工作能力变化。结果 不同性别 :职业紧张、紧张反应男性高于女性 ,而应对资源女性高于男性 (P <0 0 1) ;而工作能力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不同年龄 :≥ 5 0岁年龄段紧张程度较<30岁年龄段得分高 (P <0 0 5 ) ,而应对资源低于其他年齿 (P <0 0 5 ) ;工作能力随年龄增高呈下降趋势 (P <0 0 5 ) ,4 0岁年龄段开始下降明显。不同文化程度 :职业紧张、紧张反应及工作能力总均分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主要紧张源是任务冲突及责任感 (P <0 0 5 )。不同婚姻状况 :职业紧张、应对资源及工作能力总均分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已婚、离异职业任务及躯体、心理紧张反应显著高于未婚 (P <0 0 5 ) ,而应对资源未婚者显著高于已婚、离异 (P <0 0 5 )。工作能力分级为好者 ,紧张反应显著低 (P <0 0 5 ) ,而应对资源显著高 (P <0 0 5 )。工作能力与职业紧张、紧张反应呈明显负相关 (P <0 0 1) ,而与应对资源呈正相关 (P <0 0 1) ;职业紧张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年龄、休闲、自我保健、社会支持、理性处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ICU护士工作压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减轻ICU护士工作压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10月,对唐山市工人医院13个重症监护室的20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工作轻度压力41人,占20.1%;中度压力144人,占70.6%;重度压力19人,占9.3%。多元回归分析发现,ICU护士工作压力受医院待遇满意度、对工作环境满意度、社会支持和患者病情的影响(P〈0.05)。结论 ICU护士工作压力呈中度水平,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吴晓娟  沈霖 《职业与健康》2014,(20):2875-2877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心理授权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心理授权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对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的107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心理授权和职业倦怠在学历、职称、人事状况方面存在差异;临床护士心理授权各维度与其工作倦怠各维度间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r=-0.51,P〈0.01),其中自我效能和工作影响对职业倦怠的相关系数较为突出(r值分别为0.47,0.42,P〈0.01)。结论临床护士职业倦怠感较重,护理管理者应该采取适当的管理模式,创建有效的授权环境,提高临床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减轻临床护士的职业倦怠,利于护理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