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综述了垂盆草化学成分、临床应用和药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垂盆草在我国分布广泛,在民间用于治疗肝炎;垂盆草中含有氰苷、黄酮类、甾醇类和三萜类等化合物;临床应用显示有显著的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作用;药理研究表明其有保肝以及免疫抑制等作用.  相似文献   

2.
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是我国临床常用的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有着保肝、抗肿瘤、抗纤维化、抗氧化、抑制脂质积累、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因其降酶保肝效果显著,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类肝炎。垂盆草含有的黄酮类、megastigmanes类、生物碱类、甾醇类、三萜类等化学成分是其发挥药理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该文综述了垂盆草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垂盆草研究现状及研究方向,以期为垂盆草的进一步合理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垂盆草总黄酮的保肝降酶作用及其化学成分的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进一步验证垂盆草总黄酮的保肝降酶作用,鉴别并确证垂盆草总黄酮的化学组成,为垂盆草药材质量控制指标的确认和质量标准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CCl4造模,考察垂盆草总黄酮对小鼠血清转氨酶的影响及对肝脏的保护作用.采用HPLC法,通过与各对照品对照,确证垂盆草总黄酮的化学组成.结果 垂盆草总黄酮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ALT和AST,并对肝脏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垂盆草总黄酮中至少含有槲皮素、山柰素、木犀草素等8种黄酮类化合物.结论 垂盆草总黄酮是垂盆草中重要的保肝降酶活性部位之一,垂盆草总黄酮中至少含有槲皮素、山柰素、木犀草素等8种黄酮类化合物.这为确认垂盆草药材的质量控制指标以及制定科学的质量标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垂盆草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 (SedumsarmentosumBunge)的新鲜或干燥全草 ,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民间用于治疗各种肝炎、咽喉肿痛、水火烫伤、蛇虫咬伤。临床应用表明 ,垂盆草能显著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 1979年方圣鼎等从水溶性部位分离到一种氰苷类成分 :2 -氰基 - 4 -O -β-D -葡萄糖反丁烯 - 2 -醇 ,命名为垂盆草苷 (sarmen tosin) ,并指出其为抗肝炎活性成分〔1〕。为使大家对该成分的化学性质和药理活性有更全面的了解 ,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垂盆草苷的化学、药理等进行综述。1 化学结构将新鲜垂盆草 6 0℃干燥后粉碎 ,用 95 %乙…  相似文献   

5.
垂盆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梁侨丽  徐连民  庄颖健  吴铁军 《中草药》2001,32(4):305-305,325
中药垂盆草 Sedum sarmentosum Bunge为景天科景天属多年生草木植物 ,我国分布广泛。它具有清热解毒 ,抗菌消炎作用 ,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咽喉肿痛、热淋、疔痈、水火烫伤、蛇虫咬伤及各种急慢性活动性肝炎[1] 。广泛的临床应用已证明垂盆草及其制剂具有显著的抗肝炎作用。为了广泛筛选该中药中抗肝炎活性成分 ,为药材和制剂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奠定基础 ,我们对垂盆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 ,从中分得 5个化合物 ,经化学反应和光谱分析鉴定为 δ-香树酯酮 ( δ- amyrone) ,β-谷甾醇 ( β- sitost-erol) ,胡萝卜苷 ( doucosterol) ,苜蓿苷 ( …  相似文献   

6.
景垂片系垂盆草甙制剂,临床应用有降低肝炎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的作用。本实验用四氯化碳(CCl_4)造成急性肝损伤的方法,研究景垂片对肝细胞损伤后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变化,以阐明景垂片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1971年,上海静安中药切制厂,从本市万年红草药店采用民间验方新鲜垂盆草治疗肝炎,取得较好疗效一事中受到启发,开始研制垂盆草冲剂,并于1972年起正式生产供应。1985年5月上旬,由名老中医董建华教授主持,在北京召开了垂盆草冲剂临床应用经验推广座谈会。会上吕炳奎、方药中、王绵之、颜振华、方祖谦、赵绍琴、谢海洲、冷方南、田德荫等京津地区的中医专家,根据垂盆草冲剂临床观察的详细数据,对它的功效、主治及制作工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认为这种冲剂性能稳定,疗效显著,服用方便,无副作用,可以广泛应用于肝病的临床。为此现将有关情况述之如下。一、品种鉴定决定生产之前,先往浙江、江苏、安徽等地采集标本,专程送请植物分类专家鉴定,然后再确定收购加工生产的基地。当时先后采集到垂盆草原植物有宽叶、狭叶、小叶和佛甲草(Sedum Tineare Thunb)四种,无论从表型,还是从生态偏爱和物候学特征来看,宽叶、狭叶、小  相似文献   

8.
垂盆草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垂盆草 Sedum sarmentosum Bunge是历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中药之一 ,又称卧茎景天 ,为景天科景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味甘、淡、性凉 ,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排脓生肌之效 ,主治丹毒溃疡 ,小便不利及急慢性肝炎等。化学研究表明 ,垂盆草主要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糖类、黄酮类、三萜类及垂盆草苷类。据有关文献报道 [1] ,垂盆草具有抑制炎性渗出 ,减少肝细胞损伤的作用 ,可使血清谷丙转氨酶降低。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国内外学者就开始对垂盆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随着分离、分析手段的进步 ,对其研究进展较快。为了寻找…  相似文献   

9.
自拟五草汤(夏枯草、垂盆草、龙胆草、白花蛇舌草、金钱草等)治疗以“肝胆湿热型”为主的病毒性肝炎100例,总有效率95%,HBsAg 转阴率50%。临床验证本方有抗病毒、退黄疸作用。  相似文献   

10.
垂盆草(Sedum larmenfolum Bunge)系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全草一般多鲜用。又名三叶佛甲草、狗牙齿、半枝莲、地蜈蚣、鼠牙半枝莲等,是近年来较常用的中草药。味甘、淡、微酸,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及河北、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四川等地区。生长于山坡岩石、山沟边、路旁、河边,野生或栽培。垂盆草临床应用广,疗效较可靠,据笔者多年用药经验作了小结,介绍如下: 一、毒蛇咬伤有较好的疗效,符合简、验、便、廉的原则,对火毒者(蝮蛇、蝰蛇、竹叶青、五步蛇等)则以清热解毒为主,配方  相似文献   

11.
<正> 护肝宁片是由灵芝、垂盆草等四味中药材制成的片剂。治疗病毒性急性黄疸型、无黄疸型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疗效显著,还对HBsAg阳性阴转有一定疗效,多年来临床应用无副作用。为控制本品质量,我们根据处  相似文献   

12.
垂盆草冲剂是上海静安中药切制厂根据民间验方制成。七月十三日召开的上海市各大医院肝科专家、医师的座谈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垂盆草冲剂用于治疗肝炎已有15年历史,对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有特效,对肝细胞有保护作用,长期服用无副作用。近一年多来,该厂科研人员对原来生产的垂盆草冲剂工艺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3.
<正> 自1960年以来,国内先后有使用垂盆草、五味子等治疗肝炎,降低血清G. P. T的报告。1974~1976年,我们学习兄弟单位的经验,应用垂盆草、五味子治疗肝炎,疗效不甚满意,“反跳”与复发率较高。1977年以后,我们改用垂盆草、丹参、小田基黄等药制成降酶糖浆,治疗病毒性肝炎88例,降低血清G. P. T比过去疗效显著。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崔炳权  郭晓玲  林元藻 《中成药》2008,30(7):1044-1047
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unge),又名卧茎景天,系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新鲜或干燥全草,是《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中药之一。此中药味甘、淡、凉,归肝、胆、小肠经。其清热利湿,用于小便不利,痈肿疮疡;主治急、慢性肝炎。药理学研究表明,垂盆草具有免疫抑制,保护肝细胞,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抗菌等作用。关于垂盆草的化学成分已有报道,主要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糖类、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为提高垂盆草产量和质量进行了施肥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山地黄泥土壤中,以氮、钾肥配合对垂盆草产量和质量的作用较为显著,尤其是有机氮肥与钾肥配施,大大提高了垂盆草的鲜草产量、清膏出率和亩出膏总量。  相似文献   

16.
垂盆草水提物的急性毒性实验和保肝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垂盆草水提物(ESB)的急性毒性反应及其对乙醇致小鼠肝损伤动物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经预实验,垂盆草水提物以最大浓度及最大给药体积的药液连续给小鼠灌胃2次,间隔7 h,继续观察14天,记录小鼠毒副反应情况,计算最大耐受量及耐受量倍数;采用乙醇灌胃造成乙醇型肝损伤小鼠模型。取垂盆草加水煎煮得水煎液分得水提高、低剂量两组,以联苯双酯为阳性对照,连续灌胃给药10天,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肝匀浆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垂盆草水提物的MTD为206.892 g/kg.d-1,该剂量相当于人体推荐服用量344.82倍;垂盆草水提物能抑制乙醇所致的ALT及AST活性的升高,降低乙醇所致的MDA含量的升高(P0.01),扭转乙醇所致的小鼠肝脏SOD活性的降低。结论:垂盆草提取物无明显毒性,临床常用量安全,并对乙醇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垂盆草降谷丙转氨酶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垂盆草是通过保护肝细胞来降ALT,还是仅仅是ALT 活性抑制剂?以鸭乙型肝炎自然感染模型作为实验对象,采用垂盆草有效片段提取物,观察了垂盆草对鸭肝脏病理的影响、对肝细胞脂肪变性的影响及降ALT 的作用特点。认为垂盆草不是单纯的ALT 活性抑制剂,对DHBV 无抑制作用,对肝细胞脂肪变性无治疗效果,对肝细胞无直接的保护作用。垂盆苹使血清ALT 下降,是通过抑制炎性渗出、减少肝细胞损伤来实现的,证实了垂盆草“清热、解毒、消肿”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中草药在保肝降酶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和潜力。本文着重从有效成分、提取工艺、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等角度对垂盆草、五味子、水飞蓟及甘草四种有明确保肝降酶作用的单味中草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垂盆草系景天科植物垂盆草Sedum sarmentosum Bunge的新鲜或干燥的全草,味甘、淡、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排脓生肌之效。垂盆草主要含有糖类、黄酮类[1]、生物碱类[2]、氰苷类成分[3]。垂盆草具有抑制炎性渗出,减少肝细胞损伤的作用,能显著降低肝炎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  相似文献   

20.
49 穿破石,为桑科植物小柘树Cudrania cochinchi-ensis(Lour)kado et Masam.或柘树Cudrania tric-uspidata(Carrr.)Bur.的根皮。全年可采。性味:淡、微苦、凉。功能:祛风利湿,活血通经。临床应用:涂久安氏报道陈茂梧氏经验方(穿破石、芦竹、白花蛇舌草、黄毛耳草、半枝莲、丹参、虎杖、虎刺)治疗11例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偏热型者,除1例配合西药外,均用本方治愈。50 垂盆草为景天科景天属植物垂盆草SedumSarmentosum sunge全草入药,四季可采,但以十月采集为佳。性味:甘、淡、凉。功能:清热解毒消肿。临床应用:上海市中医研究所等单位用垂盆草治疗急、慢性肝炎1000例,其降低SGPT显效率达73.6%(其中顽固性迁、慢性肝炎显效占7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