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5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尿微量白蛋白(mAlb)将糖尿病患者分为大量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和无蛋白尿组,比较三组人群尿微量白蛋白、尿糖、尿糖联合尿微量白蛋白检测阳性率。结果大量蛋白尿组和微量蛋白尿组三种检测方法阳性率均较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053-4.054,P0.05);无蛋白尿组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尿微量白蛋白、尿糖检测阳性率(χ~2=29.681,P0.05)。结论尿糖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液指标(血清胱抑素C、β_2-微球蛋白和C-反应蛋白)和尿蛋白指标(微量尿白蛋白、尿转铁蛋白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单一或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按尿白蛋白排泄量/肌酐比值(UAC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64例)、微量蛋白尿组(51例)和大量蛋白尿组(45例),并选取50例健康成年人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上述6指标的差异,并分析单一诊断和联合诊断时糖尿病肾病的检出情况。结果:4组对象血清胱抑素C、β_2-微球蛋白、C-反应蛋白、微量尿白蛋白、尿转铁蛋白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血液3指标联合诊断阳性率可达82.4%和91.1%,尿液3指标联合诊断阳性率分别达80.4%和86.7%,将Cys C、β_2-MG、MA和TRF4指标联合诊断,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阳性检出率分别达88.2%和93.3%。结论:血液指标血清胱抑素C、β_2-微球蛋白、C-反应蛋白和尿液指标微量尿白蛋白、尿转铁蛋白、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多指标联合诊断能提高灵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对诊断2型糖尿病肾病的意义。方法:将127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A组)、微量蛋白尿组(B组)和临床蛋白尿组(C组)3组,并选择同期的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两点速率法、固定时间法、终点法检测并分析四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指标。结果:糖尿病组(A、B、C组)Cys-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增高,均有明显升高,Cys-C水平也随之增高;在微量蛋白尿组(B组)Cys-C、BUN、Scr的阳性率分别为58%、18.9%、12.7%,经X2检验,血清Cys-C检测阳性率与BUN、Scr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Cys-C可用于诊断糖尿病肾病,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损害的程度,Cys-C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al-binding protein,RBP)、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测62例糖尿病病人和30例健康体检者的尿视黄醇结合蛋白、脑钠肽和同型半胱氨酸值。结果:糖尿病大量蛋白尿组(尿白蛋白/尿肌酐≥300μg/mg)、微量蛋白尿组(30μg/mg≤尿白蛋白/尿肌酐<299μg/mg.)和健康体检组RBP、BNP和Hcy浓度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微量蛋白组和大量蛋白尿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尿组和正常组比较,阳性率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尿RBP、BNP和Hcy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尿微量蛋白测定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尿微量蛋白在糖尿病肾病(DN)的意义。方法:用美国Beckman公司生产的Array360system免疫发光仪测定105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含量。结果:无蛋白尿组、蛋白尿组α1-MG、β2-MG、Alb均升高(P<0.05。结论:联合检测可以判断肾脏受损程度,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4,(10):1388-1390
目的:探讨血糖控制水平、血糖波动幅度与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按24h尿蛋白排泄异常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无微量蛋白尿组(n=26)和微量蛋白尿组(n=32),每组患者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血脂、24h尿蛋白检测,每例患者均行72h动态血糖监测进行相关对比分析。结果:72h动态血糖监测期间微量蛋白尿组平均血糖水平高于无微量蛋白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年龄、体质指数及病程后,按HbAlc(<7.0%:0,≥7.0%:1)分层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平均血糖水平是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微量蛋白尿的影响因素。结论:日平均血糖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及其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将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微量白蛋白尿组(<25 mg/L)2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5~200 mg/L)38例和大量白蛋白尿组( >200 mg/L)44例,另选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均进行CysC及Hcy的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微量白蛋白尿组与大量白蛋白尿组血清CysC及Hcy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两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 血清CysC及Hcy联合检测有助于及时、准确地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在糖尿病肾病(DM)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2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分为三组,并抽选3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四组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Cys C水平差异。结果:与对照组和正常蛋白尿组相比,微量蛋白尿组Scr、BUN水平改变不明显,而Cys C水平在DM发展各阶段均有显著性变化(P<0.05)。早期糖尿病肾病Cys C的阳性率明显高于Scr、BUN指标的阳性率(P<0.05)。结论:血清Cys C对诊断DM早期肾损伤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TGF-β1在各期糖尿病肾病中的变化及在糖尿病肾病进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67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三组: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糖尿病组和2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TGF-β1水平。结果:糖尿病组血TGF-β1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微量蛋白尿组血TGF-β1较正常蛋白尿组明显增高(P<0.05),临床蛋白尿组血TGF-β1较微量蛋白尿组明显增高(P<0.05)。③血TGF-β1与UAER呈正相关(r=0.674,P<0.01)。结论:①TGF-β1可能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②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血TGF-β1即升高,血TGF-β1可能成为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对监测肾病进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穆卫国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2):1013-1013
目的检测分析101例糖尿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方法日立7170S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法检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结果101例糖尿病患者中,男59例,有31例检测尿微量白蛋白阳性,阳性率为52.54%;女42例,有28例检测尿微量白蛋白阳性,阳性率为53.85%。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与性别无关,但随病程延长而增加。结论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测是早期诊断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与左室重量的相关性。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56例,按有无微量蛋白尿分为两组,每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测,按Derveux校正公式计算左室重量,比较两组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正常蛋白尿组左室重量为(125±32)g,微量蛋白尿组左室重量为(160±39)g,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尿蛋白对左室重量存在影响,微量白蛋白尿可能是预测心血管重构的危险因子,在糖尿病时相关性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早期胱抑素C(Cys-C)、尿Ⅳ型胶原(CⅣ)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87例,按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正常蛋白尿(NA)组、微量蛋白尿(MA)组、临床蛋白尿(CDN)组及40例体检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析三项指标的浓度变化以及单项检测、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肾病患者胱抑素C、尿Ⅳ型胶原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MA组与CDN组的Cys-C、尿CⅣ和mALB的含量均高于NA组;CDN组中的mALB含量明显高于MA组;三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价值明显提高。结论:Cys-C、尿CⅣ及mALB联合检测在诊断糖尿病肾病肾损伤中有临床意义;Cys-C、mALB含量的增高反应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尿内皮素(ET-1)、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NAG酶(NAG)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8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测定结果将其分为无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白蛋白尿组,选取同期门诊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间ET-1、Cys-C、RBP和NAG的水平变化。结果:糖尿病肾病组患者ET-1、Cys-C、RBP和NAG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白蛋白尿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无蛋白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白蛋白尿组的各项指标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ET-1 86.2%、Cys-C 79.3%、RBP 89.7%和NAG 93.1%,阳性检出率的升高与蛋白尿的排泄增多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ET-1、Cys-C、RBP和NAG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中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早期实验室检测指标与病程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早期实验室监测指标及其与糖尿病病程的关系。方法对306例糖尿病不同病程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者尿蛋白定性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微球蛋白(-m)和免疫球蛋白G(IgG)定量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方法:对306例糖尿病不同病程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者尿蛋白定性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微球蛋白(-m)和免疫球蛋白G(IgG)定量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DM)组尿蛋白定性及尿微量白蛋白(mAlb)、-微球蛋白(-m)、和免疫球蛋白G(IgG)定量检测异常结果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中,尿蛋白定性阳性率22.5%;尿mAlb、-m、IgG阳性率分别为54.9%、63.7%、和22.7%;尿mAlb和尿-m联合检测总阳性率为75.5%,且糖尿病患者随病程进展尿mAlb和尿-m水平不断升高,尿蛋白定性、尿mAlb和尿-m阳性检出率不断增高。结论:糖尿病患者尿蛋白定性阴性不能排除早期肾损伤,尿mAlb和尿-m检测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和病程监测的灵敏指标。对于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尿mALB和尿-m指标的单项或联合检测,可以早期发现患者肾功能改变,有利于防止和延缓的糖尿病肾病(DN)发生。  相似文献   

15.
赵丽娜  崔巍巍  李艳玲 《吉林医学》2013,(30):6232-6232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受检者尿清蛋白水平(UAER)将4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三组,即正常组、微量组、大量组,对420例糖尿病患者和18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同时进行了CysC、β2-MG、尿素(Urea)、肌酐(Cr)4个项目进行检测,并作对比分析。结果:微量组和大量组CysC、β2-MG项目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的增高,正常组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组CysC、β2-MG阳性率分别为100%、100%;微量组阳性率CysC(99%)>β2-MG(87.5%)>Cr(49%)>Urea(32.5%)。结论:在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对血清CysC、β2-MG检测可以更准确的检测出阳性率,对及早判断糖尿病肾病起到关键,为患者和医护人员争取到了时间,可以推广到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113例不同程度的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测分析,主要检测项目有尿微量白蛋白(MALB)、α1-微球蛋白(α1-M)、β2-微球蛋白(β2-M)、转铁蛋白(TRF)和免疫球蛋白(IgG),并将检测结果与49例健康者进行对照统计分析.结果113例患者尿检各个指标的阳性率分别是尿MA为54.87%(62/113)、α1-M为65.49%(74/113)、β2-M为26.55%(30/113)、TRF为58.41%(66/113)、IgG为23.00%(26/1113).正常对照组的蛋白含量阳性率基本趋于0.糖尿病患者组尿蛋白定性及尿微量蛋白检测结果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86例为尿MA与α1-M联合检测呈现阳性,总的阳性率为76.1%;27例患者在尿MA与α1-M联合检测后呈现阴性,总阴性率为23.9%.结论尿蛋白定性阴性不能排除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检测尿微量蛋白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损伤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患者尿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尿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改变,探讨检测VEGF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和评价糖尿病肾病进展中的价值.方法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6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采用ELISA等方法检测尿中VEGF、尿白蛋白(ALB)、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等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各组尿VEGF水平明显增高(P值均<0.05).尿VEGF在微量蛋白尿组较正常蛋白尿组增高,临床蛋白尿组最高,糖尿病3组间尿VEGF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值均<0.05).尿VEGF水平与尿白蛋白、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尿VEGF水平异常增高,检测尿VEGF的变化可能对监测肾病进展有重要意义.VEGF增高可能也反映糖尿病肾小管-间质病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尿微量蛋白在糖尿病肾病(DN)的意义.方法用美国Beckman公司生产的Array360 system免疫发光仪测定105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含量.结果无蛋白尿组、蛋白尿组,α1-MG、β2-MG、A1b均升高(P<0.05).结论联合检测可以判断肾脏受损程度,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盐酸沙格雷酯治疗糖尿病合并微量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2011年期间住院的糖尿病合并微量蛋白尿患者17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8例,对照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微量蛋白尿排泄率?结果:治疗组2周后微量蛋白尿有下降趋势,对照组无下降,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12周后较对照组微量蛋白尿排泄率明显下降(P < 0.001)?结论:沙格雷酯长期应用对治疗糖尿病微量蛋白尿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0.
何丽芬  张辉  翟飞  王军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5):2046-2047
目的:观察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hs-CRP)的含量变化。方法:分别检测43例健康体检者,77例T2DM患者(37例微量白蛋白尿组,40例正常白蛋白尿组)血清hs-CRP、MALB与血脂水平。结果:T2DM患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微量白蛋白尿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结论:hs-CRP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关。检测T2DM患者的hs-CRP对其早期预防及病情分析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