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位一体”辨证的特点是强调中医临证需证、病、症三者结合。其核心是以证为本,病为枢。症为标。广义的“三位一体”辩证的“天一地一人”的三才整体模式;狭义的“三位一体”辩证是指“辩证、辩病、辩质”相结合的临床思堆模式:更狭义的“三位一体”辨证的“三脏同治”、“二脏一腑”、“三腑同治”及分期调理的辨证模式。“血三脏”属于“三位一体”辨证的“三脏同治”模式。本文重点介绍临床通过调护“血三脏”提高胃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从藏象学角度阐述它提出的科学性。从“血三脏”与胃癌术后的病机特点阐述它提出的必要性。最后。从重视七情、调理气血;顾护胃气。强调食疗这两方面来论述“血三脏”提出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三位一体”辨证的特点是强调中医临证需证、病、症三者结合,其核心是以证为本,病为枢,症为标。广义的“三位一体”辨证是指“天—地—人”的三才整体模式;狭义的“三位一体”辨证是指“辨证、辨病、辨质”相结合的临床思维模式;更狭义的“三位一体”辨证是指“三脏同治”、“二脏一腑”、“三腑同治”及分期调理的辨证模式。“气逆三脏”属于“三位一体”辨证的“三脏同治”模式。本文重点介绍临床运用“气逆三脏”辨证论治胃食管反流病,分别从藏象学和经络学的角度阐述它提出的科学性。最后,从“辨证、辨病、辨质”三位一体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肝—脾—肺”三脏分期用药这两方面来论述“气逆三脏”提出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运用“气逆三脏”辨证论治胃食管反流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位一体”辨证的特点是强调中医临证需证、病、症三者结合,其核心是以证为本,病为枢,症为标。广义的“三位一体”辨证是指“天一地一人”的三才整体模式;狭义的“三位一体”辨证是指“辨证、辨病、辨质”相结合的临床思维模式;更狭义的“三位一体”辨证是指“三脏同治”、“二脏一腑”、“三腑同治”及分期调理的辨证模式。“气逆三脏”属于“三位一体”辨证的“三脏同治”模式。拳支重点介绍临床运用“气逆三脏”辩证论治胃食管反流病,分别从藏象学和经络学的角度阐述它提出的科学性。最后,从“辨证、辨病、辨质”三位一体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肝-牌-肺”三脏分期用药这两方面来论述“气逆三脏”提出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福生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消化病专家、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从医3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疑难杂病,临证思路新颖独特,分期辨证施治得法,所创方药配伍精当,颇多心得体会,强调中医临证需证、病、症三者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三位一体”辨证思路,其核心是以证为本,病为枢,症为标。广义的“三位一体”辨证是指“天-地-人”的“三才全息”模式;狭义的“三位一体”辨证是指“辨证、辨病、辨质”相结合的临床思维模式;更狭义的“三位一体”辨证是指“三脏同治”、“二脏一腑”、“三腑同治”及分期调理的辨证模式。笔者随诊师侧,选其精髓,介绍周教授运用“血三脏”模式辨证论治糖尿病胃轻瘫的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5.
周福生教授倡导"三位一体",强调中医临证需证、病、症三者结合,其核心是以证为本,病为枢,症为标。广义"三位一体"辨证是指"天—地—人"的三才全息模式。狭义的"三位一体"辩证是指"辨证、辨病、辨质"相结合的临床模式。指出周福生运用"心—肝—肾"三位一体模式辨治更年期综合征,颇有特色;交通心肾,滋水清肝;久病必瘀,调畅气机;重视心情,心身同治。认为七情过度不仅是更年期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原因,而且与更年期综合征的发展、转归及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介绍周福生教授临床运用“三位一体”辨证论治慢性泄泻的经验。周师认为慢性泄泻辨治应强调证、病、症三者结合,三脏同治。在“辨证、辨病、辨质”的基础上“随证施食”。并且通过中药口服、中药保留灌肠、中药敷脐等多途径给药提高疗效,以肠镜为临床疗效指标。体现了周师圆融活变、三脏同治,病证结合、殊途同归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7.
周福生教授临床运用"心-肝-肾"三脏模式辨治更年期综合征.认为更年期综合征辨治应强调证、病、症三者结合,需从"心-肝-肾"模式着眼,注重"交通心肾,滋水清肝,三脏同治".以"滋阴降火、宁心安神、清肝补肾"为治疗大法,调畅气机、活血化瘀贯穿始终,使凝血化散,血脉流畅.同时重视调理七情、理气开郁并结合思想开导,体现了圆融活变、三脏同治,衷中参西、病证结合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8.
周福生  许仕杰  黄纯美 《中医药学刊》2004,22(11):1982-1984
较系统介绍几十年临床经验总结,结合“周易思维”和“脏腑关系”,提出了“三位一体”辨证新模式,阐述了“三位一体”辨证模式与“三脏一体”辨证模式的异同。将“三位一体”辨证模式的内涵和外延发挥得淋漓尽致。并重点介绍“三位一体”与“二阴一阳”、“二阳一阴”的八卦的卦象结合,揭示医易同源(脏为阴、腑为阳),初步确立“脏与脏”、“脏与腑”的三位一体的空间构模,运用“周易思维”和“干支理论”来阐述中医的“藏象学说”。  相似文献   

9.
较系统介绍几十年临床经验总结,结合"周易思维"和"脏腑关系",提出了"三位一体"辨证新模式,阐述了"三位一体"辨证模式与"三脏一体"辨证模式的异同.将"三位一体"辨证模式的内涵和外延发挥得淋漓尽致.并重点介绍"三位一体"与"二阴一阳"、"二阳一阴"的八卦的卦象结合,揭示医易同源(脏为阴、腑为阳),初步确立"脏与脏"、"脏与腑"的三位一体的空间构模,运用"周易思维"和"干支理论"来阐述中医的"藏象学说".  相似文献   

10.
系统地介绍了周福生教授凭借自身几十年丰富的临床经验,运用“太极图说”结合“脏与脏关系”提出“三位一体”模式作为脏腑辨证的一种补充,重点论述了“气三脏”、“血三脏”、“阴三脏”、“阳三脏”在辨证论治虚证中的重要意义。“气三脏”属“三位一体”的“肺—脾—肾”模式,“血三脏”属“心—脾—肝”模式,“阴三脏”属“心—肝—肾”模式,“阳三脏”属“心—脾—肾”模式。实践证明:运用“三位一体”辨证论治虚证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先进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周福生教授临床运用“三位一体”辨证论治肝硬化腹水的经验。周师认为肝硬化腹水辨治应强调证、病、症三者结合,三脏同治。注重治肝先实脾,脾胃健运,精微得以转输,达到水消胀减,同时不忘补肾;活血化瘀应贯穿始终,使瘀血化散,血脉流畅则痞块、腹水自消;同时配合行气利水,攻补兼施。并且通过中药口服、保留灌肠、敷脐等多途径给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许仕杰  黄纯美  周福生 《中医药学刊》2004,22(10):1909-1912
系统地介绍了周福生教授凭借自身几十年丰富的临床经验,运用“太极图说”结合“脏与脏关系”提出“三脏一体”模式作为脏腑辨讧的一种补充,“血三脏”模式是周师通过自己临床治疗血证的经验而提出的,属于“三脏一体”的“心—脾—肝”模式,有6种分型。通过以下几方面阐释“血三脏”模式:1)“血三脏”模式的提出;2)“血三脏”模式与“血室”的关系;3)“血三脏”模式与“血分”的关系;4)“血三脏”模式与“三焦辨证”的关系。实践证明:“血三脏”模式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先进性。对解释血证的病因病机及优化临床用药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田文敬 《河南中医》2006,26(3):76-78
朱氏在伤寒辨证论治中,注重以表里定位,以阴阳为纲,以脉证合参为据。辨别表里强调疾病的病机病理,并结合其兼证、类证、病程、病性、病势、转归等各个方面综合分析,分清疑似,灵活运用;辨别阴阳提出“七表属腑,病在于阳”、“八里属脏,病在于阴”,强调阴阳二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对疑似证的辨证强调只有详辨脉象,才不致辨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高辉远治疗老年多脏同病经验。高氏强调对于老年多脏同病要注意:①整体辨脉证,不拘于局部一脏一腑病证;②标本缓急有序,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③时时护胃气;④重视身心的调理。  相似文献   

15.
李元文教授结合中医临床体会将皮肤病的病、证、症的关系从人体气血变化与病邪相争的多维变化方面加以概括。在皮肤病的治疗过程中李教授强调疾病初期辨病为主,中期病证同治,后期辨证、识症为重。在治病和治证上有合有分,辨病贵在核心病机的把握,辨证贵在阴阳气血的调整。病和证均由症状确立,针对症状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辨证论治是传统中医诊疗的主要思维模式,在异病同治中的应用具有显著优势。然而,过度强调辨证论治,易忽略“病-症-因-机”。《伤寒杂病论》所云“但见一证便是”以柴胡证为例体现了抓主症思维在诊疗中的应用,然而直接将方与症对应有简化诊疗思维的倾向。基于此,提出“独藏”辨治理论,“独”作“单独”“独一个”之意,“藏”作“深藏”之意,通过辨识深藏在诸多症状中的独有核心症状,执简驭繁,从而实现中医辨病整体观与辨症精准化相结合。并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伏气温病、肥胖的辨识为范例,探讨以辨主症为核心,疾病为纲领,辨证为枢纽,上连审因,下达求机的“病-症-证-因机”相结合的“独藏”辨治思路,以期为现代中医诊疗思维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戴永生 《辽宁中医杂志》2012,(11):2179-2181
对心肺肾三脏病证共562例,从病例基本情况,五行辨证分类,临床病案举隅,辨证特点探析等方面进行论述,规范出心脏病证传及脾、肝、肺、肾四脏,肺脏病证传及肾、脾、肝、火四脏;肾脏病证传及肝、肺、心、脾四脏的母病及子,子病及母,母子相及,相乘、相侮、乘侮并见的中医五行辨证6种模式。提出"异病(证)同辨"和"同病(证)异辨"是其五行辨证特点。这一模式经11年实践在临床上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系统地介绍了周福生教授凭借自身几十年丰富的临床经验,运用"太极图说"结合"脏与脏关系"提出"三位一体"模式作为脏腑辨证的一种补充,重点论述了"气三脏"、"血三脏"、"阴三脏"、"阳三脏"在辨证论治虚证中的重要意义."气三脏"属"三位一体"的"肺-脾-肾"模式,"血三脏"属"心-脾-肝"模式,"阴三脏"属"心-肝-肾"模式,"阳三脏"属"心-脾-肾"模式.实践证明:运用"三位一体"辨证论治虚证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先进性.  相似文献   

19.
介绍刘新祥教授基于“病-证-症-势”辨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经验。刘老认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基本病机为脾肾阳虚、湿浊血瘀,治当补益脾肾、淡渗利湿、活血化瘀、标本同治,并自拟肾安汤经验方。中医学论治水肿重视辨证,而较少辨病、辨势。刘老通过“病-证-症-势”四位一体辨治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注重病名、病理与辨证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随症加减,在治疗过程中把握病势发展,以求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20.
癌性疼痛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虽然有不通则痛抑或不荣则痛,但其病机往往错综复杂,或在脏在腑或在气在血,各有侧重。临证不仅需要辨证论治还要结合现代医学观点辨病论治。将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有机相结合是中医药治疗癌性疼痛的有益模式,同时也是对辨证论治的进一步发展,二者在现代中医肿瘤治疗学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本文从辨证和辨病相结合角度,探讨例析脑瘤所致之头痛、肺癌所致之胸痛、乳腺癌所致之胸痛、肝癌所致之胁痛、胃癌所致之上腹痛、原发或转移癌所致之骨痛等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