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外伤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66例外伤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乌司他丁40万U溶于3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2次/d;血必净注射液100 ml加0.9%生理盐水100 ml静脉点滴,2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 d。对比两组疗效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水平。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显72.73%,观察组96.9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703.7±62.2)、(670.0±61.1)ng/ml]与实验组[(432.3±63.6)、(488.7±55.8)n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外伤后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肺癌患者并发早期放射性肺炎采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8例肺癌并发早期放射性肺炎患者,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均34例,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均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TNF-α(肿瘤坏死因子)、IL-6(白细胞介素-6)、IL-10(白细胞介素-10)以及CRP(C反应蛋白)等指标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并发早期放射性肺炎采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其免疫功能,抑制炎症递质合成,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血症患者炎症因子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首诊脓毒血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参照治疗指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治疗7d时,两组脓毒血症患者的APACHE II、Mashal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时,观察组APACHE II、Mashall评分(13.63±2.64)分、(6.80±2.35)分低于对照组APACHE II、Mashall评分(15.46±3.75)分、(7.96±2.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时,两组脓毒血症患者的IL-6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时,观察组IL-6水平(54.35±26.72)pg/ml低于对照组IL-6水平(73.52±28.0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d及7d时,两组脓毒血症患者的CRP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时,观察组CRP水平(35.64±11.67)mg/L低于对照组IL-6水平(90.65±16.5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脓毒血症疗效可靠,能有效改善脓毒血症患者外周静脉血IL-6及CRP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6年10月诊断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指南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检测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抗生素使用时间、使用费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血清IL-6、CRP水平改善幅度[(10.93±2.17)ng/ml、(10.84±2.42)mg/L]高于对照组[(19.74±2.06)ng/ml、(16.80±3.8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较对照组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治疗费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6.54±2.87)d、(9.87±1.26)千元、(14.79±3.27)、(14.87±2.56)d]明显低于对照组[(10.9 3±3.28)d、(12.47±1.78)千元、(18.76±3.61)、(19.80±2.5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以辅助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抗生素素使用时间以及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39例行肾移植术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在原治疗基础上采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同时对患者的肾功能和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对患者血常规、尿常规、X线胸片和痰涂片进行复查.结果 39例患者经血必净治疗后痊愈33例,痊愈率84.6%,临床有效率97.4%;治疗后白细胞总数为(7.3±1.7)×109/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3.7±2.9)×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7,P<0.05),氧分压指标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为(38.2±3.3) mm Hg和(83.1±5.4) 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75,P<0.05).结论 血必净中药注射液可以改善患者的微循环,并可减少炎症相关因子的释放,调节免疫功能,对感染肺组织具有良好的保护和修复功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肺部感染中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及瘦素(LP)的变化,以期为冠心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提供临床治疗指导。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冠心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85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住院冠心病患者85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入院时血气指标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及炎性因子IL-6、LP、PCT;治疗1疗程血气指标与治疗1周后临床效果与炎性因子的关系。结果入院时观察组PaCO2(60.24±12.24)mmHg高于对照组(40.12±7.03)mmHg,PaO2(61.53±8.64)mmHg、SaO2(5.51±3.08)%低于对照组(75.62±6.84)mmHg、(95.64±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aCO2低于入院时,PaO2及SaO2高于入院时(P0.05);炎性因子IL-6(10.48±1.72)pg/ml、LP(11.56±3.42)ng/ml、PCT(11.52±2.03)μg/ml高于对照组(9.68±1.76)pg/ml、(8.73±3.61)ng/ml、(1.54±0.37)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项炎性因子指标均低于入院时(P0.05),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肺部感染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检测IL-6、LP、PCT水平,判断抗感染治疗效果,且可预测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合分析血必净联合抗菌药物治疗ICU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治疗ICU重症肺炎患者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ICU 130例重症肺炎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5例;治疗组患者应用血必净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对照组仅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ICU重症肺炎各项指标的变化及疗效,数据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8%、对照组为80.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在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以及临床肺炎评分(CPIS)等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抗菌药物治疗ICU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联合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指标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从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治疗的脓毒症患者84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血必净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5 d。对比两组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指标变化。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CRP、CD_3~+、CD_4~+含量对比差异显著,而治疗后实验组的CRP、CD_3~+分别是(124.3±23.5)mg/L、(22.3±4.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7.7±25.6)mg/L、(25.4±3.9),而CD_4~+为(46.8±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9.6±3.4),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IL-6、TNF-α以及WBC水平对比差异显著,治疗后实验组的IL-6水平和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WBC含量减少,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实验组28 d病死率为26.2%,低于对照组的40.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联合血必净能有效改善脓毒症患者炎性因子含量以及免疫指标水平,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预后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持续性肾脏替代联合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脓毒症患者8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血必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各项免疫指标水平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RP、CD3+较对照组含量均明显降低,CD4+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炎性因子水平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L-6、TNF-a以及WB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持续性肾脏替代联合血必净能有效改善患者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功能,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必净与前列腺素E1联合应用治疗176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4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17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联合应用血必净与前列腺素E1进行治疗;以同期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单独应用前列腺素E1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血尿素氮、肌酐、血糖、血脂等结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指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白蛋白排泄率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与前列腺素E1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肾功能指标,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015年-2019年老年大肠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9年12月泉州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收治的398例老年大肠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情况,评估手术前后血清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IL-1、IL-4、IL-8、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学检测诊断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最佳临界值,分析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398例老年大肠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64例,总感染率16.08%,肺部感染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32,P=0.821);肺部感染组与非肺部感染组术前PCT、CRP、IL-6、TNF-α、IL-1、IL-4、IL-8、IL-1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 d肺部感染组PCT、CRP、IL-6、TNF-α、IL-1、IL-4、IL-8、IL-10水平均高于非肺部感染组(P0.05); 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显示:年龄75岁、开腹手术、手术时间3.5 h、术后PCT1.13 ng/ml、术后TNF-α33.10 ng/L、术后IL-6145.32 ng/L、术后IL-1β8.57 ng/L均是老年大肠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后早期血清学检测可作为老年大肠癌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预测肺部感染的指标,且高龄、开腹手术、手术时间过长者均易发生肺部感染,临床应针对高危人群给予相应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必净联合乌司他汀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为今后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92例在医院诊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观察,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血必净联合乌司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PiCCO测量指数变化(CO、CI、SVR、EVLWI)与血浆脑型利钠肽(BNP)、降钙素原(PCT)以及IL-6浓度,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iCCO测量指数变化,包括:心输出量(CO)、心排血指数(CI)、体循环阻力(SVR)、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BNP、PCT、IL-6变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2.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乌司他汀治疗感染性休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TCE)药疹样皮炎并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6例TCE药疹样皮炎并发SIRS患者随机分为血必净组(7例)与对照组(9例),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及护肝等对症支持治疗,血必净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比较两组病例甲泼尼龙初始使用剂量、总剂量、治愈时间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 两组病例均全部治愈.治疗7d后血必净组TNF-α水平[(8.98±1.58)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13.88±1.2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必净治疗组甲泼尼龙使用总剂量[(3882.8±223.3)mg]、治愈时间[(90.3±5.9)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甲泼尼龙使用总剂量:(4221.7±222.8)mg,治愈时间:(109.7±9.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TCE药疹样皮炎并发SIRS,可明显减少患者甲泼尼龙使用剂量,缩短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及IL-10基因多态性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的早期干预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4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患者54例、未感染组患者92例。分析两组患者营养状况评分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并检测患者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基因多态性。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以及平均透析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组患者营养状况评分(18.94±3.42)分高于未感染组,血清白蛋白水平(23.47±4.29)g/L低于未感染组(均P0.05)。两组患者IL-10 rs1554286位点基因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组患者IL-10 rs1554286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未感染组(P0.05)。肺部感染组患者IL-10 rs1518111位点基因型与未感染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患者IL-10 rs1518111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肺部感染患者营养状况差、血清白蛋白水平低,此外肺部感染的发生与患者IL-10基因多态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头孢吡肟联合替加环素治疗肝硬化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白三烯B4(Leukotriene B4,LTB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衢州市人民医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肝硬化晚期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60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上,试验组患者给予替加环素和头孢吡肟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头孢吡肟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细菌清除率、炎症因子恢复时间、血清PCT及LTB4水平以及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结果经两周治疗,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5.00%高于对照组46.67%(χ~2=19.611,P<0.001);试验组患者的细菌清除率78.33%高于对照组41.67%,试验组患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降钙素原恢复时间、超敏C反应蛋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血清LTB4和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头孢吡肟联合替加环素可有效治疗肝硬化合并肺部感染,降低患者炎性反应恢复时间,降低患者血清PCT及LTB4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利福昔明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肝性脑病(H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沈阳市某医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60例肝硬化HE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利福昔明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进行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血氨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TBIL,ALT及血氨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TBIL,ALT及血氨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福昔明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硬化HE,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神经功能、凝血功能和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医院住院治疗的126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神经功能、凝血功能和炎性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7%(χ~2=7.385,P=0.007);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升高(P<0.05),GCS评分明显下降(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升高(P<0.05),D二聚体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1β、IL-6、IL-8、IL-10和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凝血功能状态,同时抑制炎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刘爱国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8):1572-1573,1575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心功能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住院患者98例,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血必净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50),所有患者在应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血必净静脉滴注。检测发病后d 3、d 7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含量,1个月时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1个月内随访主要临床心血管事件。[结果]血必净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左室射血分数(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血清MMP-2和MMP-9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再次发病住院治疗和死亡的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够显著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MMP-2和MMP-9,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达格列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辽宁省某医院2019年1-10月收治的129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训练联合rh-BNP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预后情况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清指标、6 min步行试验距离、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63/65),高于对照组的85.94%(55/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9,P0.05)。2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介素-6(IL-6)、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6 min步行试验距离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12个月再次入院治疗发生率为29.69%(19/64),低于对照组的12.31%(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86,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rh-BNP+达格列净治疗CHF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质量且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中成药血必净注射液对颅脑损伤后大鼠和人的炎症反应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动物实验:选择28只SD大鼠,并分成3组,1组正常对照组,另两组用改进Feeney氏法制作脑挫伤模型,然后分别分为血必净注射液A组与腹腔注射等渗盐水B组12 h/次共10次,6 h、24 h、3 d、5 d、7 d断尾取血,测S100B蛋白与IL-6含量;临床试验:GCS≤8分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60例,分两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50 ml 3次/d,连续7 d,在1 d、4 d、8 d采血,检测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分析软件,运用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动物实验:脑外伤后血清S100B含量在各时间点达到(26.25±16.35)pg/ml、(38.31±8.89)pg/ml、(35.61±18.40)pg/ml、(28.91±13.65)pg/ml、(26.82±10.58)pg/ml,IL-6含量在各时间点达到(46.77±14.30)pg/ml、(55.96±37.81)pg/ml、(59.14±36.60)pg/ml、(55.22±22.22)pg/ml、(46.73±13.52)pg/ml,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792,P0.001);应用血必净能抑制其升高,与等渗盐水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336,P0.001);临床试验:治疗组HLA-DR、CD3~~+、CD4~~+在第8天分别达到(57.10±7.09)%、(55.09±3.15)%、(29.68.±3.16)%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74,P0.05)。CD8~~+在第4天、8天分别为(21.33±2.42)%、(23.30±3.35)%,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35,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应用于颅脑外伤早期,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与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有望改善重型颅脑外伤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