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SPR生物传感器研究纤维蛋白原在生物医用材料表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材料表面对血浆蛋白的吸附特性,是研究和评价生物医用材料血液相容性的重要依据。本文用自制的表面等离激元(SPR)传感器,测量了金膜、磷脂DSPC膜、成都科大Ⅱ型聚氨酯、Pellethane2363-55D)聚氨酯及有机玻璃膜表面对纤维蛋白原的动态吸附特性,在纤维蛋白原溶液浓度为5mg/ml的相同条件下,磷脂DSPC膜表面吸附纤维蛋白原的速度最低,饱和吸附浓度也最小(表面浓度为1ng/mm^2)。其次  相似文献   

2.
应用实验室自行研制的自动扫描式表面激元共振(SPR)生物传感器对三种聚氨酯材料进行了血液蛋白质吸附实验,以传感片上的金膜作为对照材料。同时应用原子力显微镜对金膜和聚氨酯材料的超微结构与材料表面上所吸附的蛋白质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显示,四种材料对纤维蛋白原和IgG的吸附量顺序均为:金膜>H50—0>H50—50>H50—100。T—检验结果表明,金膜对纤维蛋白原和IgG吸附量与三种聚氨酯材料均有显著差别。该结果表明聚氨酯材料的血液相容性明显好于金膜对照材料。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研究了嵌段聚醚型聚氨酯在纯纤维蛋白原溶液中和稀释血浆中的表面纤维蛋白原吸附性规律,考察了聚醚型聚氨酯的特性粘数及溶液体系中的NaCl浓度对材料表面纤维蛋白原吸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聚合物特性粘数的增大,材料表面的纤维蛋白原吸附量呈降低的趋势;溶液体系中盐浓度的降低导致纤维蛋白原凝固性增强,在纯纤维蛋白原溶液中,材料表面纤维蛋白原的吸附量相应增多,而在稀释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的吸附量相应减少,在达到最低值后又有上升的趋向,表明纤维蛋白原在材料表面的吸附还受血浆中其它大分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纳米碳改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表面抗凝血性能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纳米碳改性聚氨酯聚合材料表面的血液相容性。将经过表面处理的纳米碳分散到聚氨酯体系中,制成聚氨酯/纳米碳复合薄膜。通过血小板荧光标记人全血灌注实验和羊全血体外循环等实验,观察和测定血小板在材料表面的粘附作用以及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纤维蛋白原浓度的变化,探讨纳米碳对聚氨酯抗凝血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聚氨酯/纳米碳表面血小板的粘附明显低于单纯聚氨酯对照组:体外循环4h后,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纤维蛋白原浓度的变化程度减小。表明纳米碳与聚氨酯的复合可以提高材料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等离子体表面接枝改性技术在涤纶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材料表面接枝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 (PEG) ,从表面能与界面自由能的角度分析了血浆蛋白 (纤维蛋白原和白蛋白 )在材料表面的竞争吸附关系 ,结果表明接枝了 PEG长链分子的 PET材料具有优先吸附白蛋白的性质 ,其中接枝 PEG6 0 0 0的 PET优先吸附倾向最明显。预接触白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 PET材料表面的血小板黏附实验表明 :吸附白蛋白的表面能够显著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 ,表现出好的血液相容性 ,而吸附了纤维蛋白原的材料表面具有降低血液相容性的性质。  相似文献   

6.
在探讨血液与医用材料之间的反应和研制与血液相容的医用材料中,研究蛋白质的吸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众所周知,纤维蛋白不但是一种具有高度表面活性的蛋白质,而且也能产生瞬间粘附作用,即“vroman效应”。作者研究已报道具有较好血液相容性的氟化聚氨酯(Pu-PFDA)、聚环氧乙烷(PEO)接枝的聚氨酯(Pu-PEO)以及进一步硫化的Pu(Pu-PEO-SO_3)等材料表面的纤维蛋白原吸附现象。将Pu材料浸入内含14C-标记纤维蛋白原的牛血浆中,拿起后先用PBS缓冲液冲洗,然后再用2%SDS溶液冲洗。采用放射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制造出表面光滑的高质量人工心脏血泵内表面,获得更好的抗血栓,性能作者对几种目前血泵研制中实验应用和准备应用的高分子材料的表面形态特征作扫描电镜观察,观察对象为PU-BD,Jm80,Pellethane2363-80A,和Pellethane2363-80AE等四种聚氨酯,以及Dow Corning3140硅橡胶和Silastic734硅橡胶,研究结果表明:四种聚氨脂材料表面光滑,但也有少量微缺陷,征的影响不明显,DowCOrning3140硅橡胶表面光滑,很少表面缺陷,但用DowCorning3140其中Pellethane材料更少些,干燥温度对聚氨酯表面形态特稀释溶液涂层的表面上缺陷明显增多,其中30%溶液涂层的表面奶粗糙,缺陷已呈蜂窝状,缺陷直径约2u,SIlastic734硅橡胶表面较粗糙,不宜用于血液接触面材料,本研究结果将对血泵研制的质量控制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单壁碳纳米管无纺膜表面的PEG修饰及蛋白质吸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碳纳米管是一种纳米尺度的新型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近年来,碳纳米管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已经引起科学界和产业界的极大兴趣与关注。与蛋白质分子的非特异性结合是碳纳米管应用于生物系统中必须考虑的基本问题之一。本研究应用扫描电镜和酶联免疫法作为评价方法,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了血浆中重要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在单壁碳纳米管薄膜表面的非特异性吸附行为;同时,采用聚乙二醇(PEG)分子对单壁碳纳米管薄膜(SWNT膜)进行了表面修饰,通过x.光电子能谱(XPS)对材料表面的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并初步探讨了PEG修饰对纤维蛋白原分子在SWNT膜表面非特异性吸附的阻止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纤维蛋白原分子在SWNT膜表面有强烈的非特异性结合,吸附于薄膜表面的纤维蛋白原分子仍然保有自身的免疫原性。SWNT膜表面可以被PEG分子修饰,连接在薄膜表面的PEG分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一定浓度范围内的纤维蛋白原分子的非特异性结合。  相似文献   

9.
该文研究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可降解的丝素纤维人工韧带材料,并对其进行了表面改性和细胞相容性研究。以丝素纤维为原材料编织仿生结构的人工韧带,对其材料表面进行低温氧等离子体处理,再通过EDC/NHS接枝I型胶原蛋白。同法接枝人纤维蛋白原和转化因子TGF-β1结合肽到材料表面。对材料的细胞相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经过等离子体处理和生物活性分子接枝后,细胞相容性有了进一步提升。成纤维细胞在接枝了人纤维蛋白原的材料表面活性更高。  相似文献   

10.
过去认为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发展分为二个方面,一是药物活性剂的结合,如肝素(抑制纤维蛋白形成),或其它活性剂进入材料内部;二是引起材料表面最小有害的血液相互作用或产生蛋白吸附的有利因素。后者提出了许多假设,血液与血管内膜之间界面自由能为零的设想提出了对水凝胶的研究。表明了一种在水中低界面自由能的生物材料是一种非血栓形成材料,因此本文作者设想了水合聚乙二醇(PEG)的动力学特性及肝素处理改变聚乙烯醇(PVA)血液相容性,降低纤维蛋白,提高血小板相容性。选用PE管(内径1.67mm  相似文献   

11.
基于法矢量低通滤波的三维数据等值面平滑显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以前的三维显示研究中,采用表面矢量平滑的方法对三维重建后的数据显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产生了表面特征和特征角等有用信息丢失的问题。现通过把表面法矢量视为离散矢量信号,引入信号处理中滤波器的方法平滑表面法矢量。相对于三维表面数据场的平滑,不仅平滑迭代次数更少,而且更好地保留了有用的表面特征信息。  相似文献   

12.
利用流动渠道技术测量红细胞变形过程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底部附着法测量红细胞的变形过程,具有直观及一些其它方法不能替代的优点,笔者设计成一流动渠道技术系统,用于该方法的测量。本文着重介绍了系统的构成及测量原理,并给出了初步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3.
几种简单的分离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地介绍了几种比较常用的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筛选方法,列出了每种方法的主要步骤并作了讨论。在实验中可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选择不同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神经氨酸酶对红细胞微观流变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生物化学方法,即用不同剂量的神氨酸酶(唾液酸酶)作用相同的时间,和用相同剂量的神经氨酸酶作用不同的时间分别对红细胞进行处理,以达到以不同程度地去掉其表面电荷,测量处理过的血液的粘度,血沉、红细胞聚集及各样本红细胞的DI、(DI)or、(DI)d在不同切变率下的变形曲线,即DI-γ、(DI)or-γ和(DI)d-r曲线及电泳率,并与正常对照组红细胞的相应参数及曲线作比较,发现两者之间的粘度、血沉、红细胞聚集及各种曲线及电泳率,并与正常对照组红细胞的相应参数及曲线作比较,发现两者之间的粘度、血沉、红细胞聚集及各种曲线存在明显差异。由此表明,红细胞表面电荷的多少直接影响血粘度、血沉及红细胞聚集与红细胞变形性等流变特性,有力地证明了在低切变率下血液粘度与血沉主要反映红细胞的聚集行为,而在高切变率下的血液粘度则主要反映红细胞的变形行为。  相似文献   

15.
普氏立克次体120kDa表面抗原C段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PCR方法 ,从普氏立克次体基因组中扩增出 1 2 0kDa表面抗原C段基因片断 ,并将其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QE30 ,构建重组质粒pQE30 6 7,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M1 5 ,用IPTG诱导大肠杆菌内的目的基因表达。SDS PAGE分析发现重组质粒转化菌产生了一 6 7kDa重组蛋白 ;在免疫印迹分析中 ,该 6 7kDa重组蛋白与普氏立克次体免疫血清发生特异反应 ,显示 6 7kDa重组蛋白具有普氏立克次体 1 2 0kDa表面抗原特性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应用自行研制的微机激波信号采集系统,同步多点采集了激波管内规则反射区中狗胸廓周围的压力分布,主要结果如下:1反射区中机体的荷载过程不同于自由场中机体的荷载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类似于自由场的一次绕流、拖曳荷载,方向与入射波一致;(2)由挡板反射回来产生的二次绕流、拖曳荷载,方向与入射激波方向相反;在这两个阶段中,体表不同部位的压力荷载有较大差异。(3)等压荷载阶段,机体不同部位受到的压力荷载大小基本一致,持续时间接近于自由场的相应阶段。这三个阶段中,一次及二次绕流、拖曳荷载的时间较短,仅为2~3ms。2规则反射区内,狗体表不同部位的荷载有显著的差异,特别是在一、二次绕流荷载、拖曳荷载的过程中。在冲击伤研究中应注意到这一点,以避免由于机体表面各点受激波压力均匀作用的假定可能带来的误差。由于不同部位的荷载差异,机体结构(如胸、腹壁)不同部位的动力学响应测试以及测试结果的解释也应注意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17.
温血动物组织的过冷特性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温血动物抗冻能力时发现,兔耳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过冷现象。实验表明,相同条件,降温速率越慢,过冷点越低;过冷点还与兔品种有关,我国东北地区繁殖的黑银狐兔耳过冷点明显低于新西兰白兔。动物组织的过冷现象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抗寒特性,除受外界环境影响外,还和组织的物理化学性质相关。  相似文献   

18.
利用激光衍射法测量红细胞膜的剪切弹性模量和表面粘度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本文提出了采用新型激光衍射法测量红细胞膜剪切弹性模量(E)和传统激光衍射法测量红细胞膜面粘度(μm)的新方法,我们首先通过红细胞膜在剪切流场中的受力分析,推导出了采用激光衍射法测量这两个参数的理论公式,并采用这一方法测量了红细胞膜弹性模量(E)为4.4×10-3dyn/cm,膜粘度(μm)为6.5×10-4dyn·s/cm,与国外文献所报道的用微吸管法测量的结果相一致,实验证实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同时,本文还采用生化手段改变红细胞膜结构,用这一新方法测量得到的、膜结构已改变后的膜剪切弹性模量(E)和表面粘度μm不同于对照组,且表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显示出这种方法的灵敏性。  相似文献   

19.
郑婵颖  杨巍  罗建红 《解剖学报》2005,36(6):613-616
目的研究NMDA受体NR2A亚单位羧基末端(以下简称为C末端)不同部位缺失对该受体表面表达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GFP-NR2A为起始质粒构建了4个依次缺失部分c末端的GFP标记的NR2A亚单位表达载体:NR2A-ΔC1(缺失897L至1017S)、NR2A-ΔC2(缺失1024D至1142P)、NR2A-ΔC3(缺失1149D至1347G)及NR2A-ΔC4(缺失1354S至1464V);通过活细胞免疫化学染色分析这些载体与NR1-1a亚单位共转染后在HEK293细胞和海马神经元的表面表达,并通过电生理检测转染HEK293细胞NMDA受体的功能。结果当NR2A-ΔC1、NR2A-ΔC2、NR2AΔC3、NR2A-ΔC4分别与NR1-1a共转染HEK293细胞时,均可获得细胞膜表面表达,其表面染色阳性的细胞在绿色荧光蛋白细胞中的百分比与共转染NR1-1a/GFP-NR2A时的百分比相比均无显著性降低;并且NR1-1a/NR2A-ΔC2或NR1-1a/NR2A-ΔC4转染的HEK293细胞均能记录到谷氨酸诱发的NMDA受体通道电流。在海马神经元中,当转染NR2A-ΔC1、NR2A-ΔC2或NR2A-ΔC3时,单位长度树突表面表达的受体簇数量均显著低于转染GFP-NR2A的神经元,而转染NR2A-ΔC4的树突表面表达的受体簇数量却无显著性降低。结论在HEK293细胞中,C末端部分缺失的NR2A亚单位不影响含NR2A亚单位的NMDA受体在膜表面表达;而在海马神经元中,含NR2A的NMDA受体的表面表达数量受NR2AC末端的调控。  相似文献   

20.
细胞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固定细胞ELISN,间接免疫光和SPA花环三种方法同时检测抗白血病细胞表面抗原单克隆抗体.结果证明固定细胞ELISA法阳性率最高.SPA花环法较低,间接免疫荧光法是筛选细胞表面单抗的最好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杂交瘤上悬液中免疫球蛋白分泌情况。结果提示双抗体夹心法阳性者用三种筛选方法证明可为阴性.提示这种抗体可能是非特异性抗体.不与细胞表面抗原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