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纤维支气管镜辅助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 traacheostomy,PDT)的护理方法。方法56例行机械通气抢救的呼吸衰竭患者均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下PDT。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结果5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出血量4~10mL,切口愈合时间3.5~5d,未发生黏膜损伤及瘘道等并发症。结论行机械通气抢救的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下PDT是一种简便、有效、安全的方法,且护理参与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纤维支气管镜在口腔颌面外科困难插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在口腔外科全麻过程中插管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使用Olympus P30型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结果 15例盲插失败或插管困难的病例均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快速顺利成功插入气管导管,且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几乎无创伤,操作时间短;避免了气管切开插管对患者产生的恐怖感和由此可能产生的各种并发症以及术后各种繁杂的护理工作,同时为颈清扫或颈部手术创造无污染、无障碍的手术环境,也避免了盲插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损伤出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需行气管切开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RDT),对照组采用无纤维支气管镜辅助经皮钳扩气管切开术(PDT),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均P0.05。结论:与经皮钳扩气管切开术相比,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经皮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及并发症少,在重症监护病房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诊疗术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行纤支镜诊疗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本组1例术中出现心律失常中断操作,给予退镜和对症处理后好转,其余均操作顺利,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良好的围术期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纤支镜并发症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纤维支气管镜辅助下经皮旋转气管切开的手术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非纤维支气管镜辅助下经皮旋转气管切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有效围术期护理方法。结果:手术均在较短时间(5~10 min)内顺利完成,出血5~15 ml、平均10 ml,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充分术前准备、熟练术中配合、术后加强气道管理和切口部位护理对于缩短经皮旋转气管切开术的操作时间、减小创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对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Halo-vest装置固定下急性颈椎损伤病人手术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 107例急性颈椎损伤病人手术先在局部麻醉下行Halo-vest装置固定后,采用慢诱导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中麻醉维持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结果 107例中105例(98.1%)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成功,2例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插管操作过程及围术期生命体征平稳。9例病人高位截瘫呼吸无力术毕行气管切开,其余病人术毕均顺利拔管,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急性颈椎损伤术前应进行充分的评估和严格的处理,麻醉时保持颈椎的稳定性,以保证病人麻醉手术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监视下经皮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tomy,PDT)在急诊重症病人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23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成传统气管切开组(surgical tracheotomy,ST)(65例)、常规经皮气管切开置管(PDT)组(78例)和超声定位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监视下PDT组(80例),分别给予传统气管切开术、常规经皮气管切开术和超声定位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监视下经皮气管切开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三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超声定位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监视下PDT组80例手术成功,常规PDT组75例手术成功。结论:超声定位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监视下PDT术在减少操作的盲目性,提高安全性方面的效果显著,值得在有条件的急诊领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人工气道病人在床旁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BAL)的配合与护理管理.方法 分析总结38例呼吸科人工气道病人在床旁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的配合与护理过程.结果 38例患者经采用BAL术及配合相应护理措施和治疗后,体温均恢复正常,咳嗽、咳痰等症状明显减轻,34例患者拔除气管插管,病情好转出院;2例患者因病情危重,最终临床死亡;2例患者仍予气管切开接呼吸机辅助通气,继续治疗与护理.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娴熟的术中配合、精心的术后监护是BAL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包行气管切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2例行气管切开的危重患者,使用改良经皮气管切开包组(改良PDT组)125例和使用Portex套具组(PDT组)87例.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费用、出血量、拔管后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拔管后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良PDT组手术费用明显降低(P<0.01).结论 改良经皮扩张气管切开包使用效果确切,在手术操作简便易行性、创伤性等方面达到与Portex套具相当的性能,且手术费用明显减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兰兰 《全科护理》2010,8(28):2558-2559
[目的]总结急慢性呼吸衰竭病人行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的护理。[方法]对23例急慢性呼吸衰竭病人行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同时加强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结果]本组病人本组23例病人经鼻气管插管均一次成功,插管时间为30s至5min,未发生喉痉挛、严重心律失常、心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加强围术期的护理及配合是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规范化护理流程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总结分析我科275例(367次)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的护理过程.结果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具有快速准确、损伤小、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的优点,本组275例(367次)均一次插管成功.结论插管前周密的准备、术中熟练的配合,可有效的缩短插管时间,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急慢性呼吸衰竭病人行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的护理.[方法]对23例急慢性呼吸衰竭病人行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同时加强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结果]本组病人本组23例病人经鼻气管插管均一次成功,插管时间为30 s至5 min,未发生喉痉挛、严重心律失常、心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加强围术期的护理及配合是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纤维支气管镜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评价经口纤维支气管镜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全麻手术前困难气管插管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方法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经口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全部成功,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对预测存在困难气管插管的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能提高插管成功率,减少插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晶  姜学革 《现代护理》2004,10(7):635-636
目的 探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规范化护理流程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分析我科275例(367次)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的护理过程。结果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具有快速准确、损伤小、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的优点,本组275例(367次)均一次插管成功。结论 插管前周密的准备、术中熟练的配合,可有效的缩短插管时间,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扩张术联合气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良性气管狭窄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1年9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扩张术联合气管球囊扩张术的12例良性气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方法。结果12例患者术后气管平均直径由术前的(5.7±1.2)mm增加到术后的(12.2士2.1)mm,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术前及术后周到的护理措施和术中默契的医护配合是保证患者安全、有效预防并发症及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ICU护士在经皮穿刺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中的配合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气管插管辅助下应用经皮穿刺旋转扩张气管切开术(PDT)的初步经验及ICU护士的配合及护理。[方法]做PDT术的病人先行气管插管术,在第2气管软骨环和第3气管软骨环之间正前方皮肤做1.0cm~1.5cm的横切口,仅切开皮肤,然后将气管插管导管拔出至门齿18cm~20cm处,经气管穿刺针导入套管,经套管置入导引钢丝,用扩张器和特殊尖端带孔的扩张钳顺导丝扩张颈前部组织和气管前壁,沿导丝导入吸痰式气管导管,拔出套管管芯,接上密闭式吸痰管,配合使用人工鼻和呼吸过滤器。[结果]102例病人行PDT术成功率100%,手术平均时间9.8min,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DT术用于急危重病人,用时短,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气胸、皮下气肿以及纵隔气肿等手术初中期并发症,减少了气管狭窄、气管软化、气管内肉芽肿、纵向瘢痕明显等远期并发症,配合严密的术后护理,提高了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ICU危重患者经皮气管切开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床旁行微创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施行床旁经皮气管切开术的重症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20例患者行PDT成功率100%,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PDT术用于危急重患者,用时短、操作简单、定位准确,配合严密的术后护理,可提高危急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经皮扩张气管置管术(PDT)的应用及管理.方法 将40例需气管切开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PDT组(20例)和传统气管切开组(20例).PDT组行经皮气管置管术,传统气管切开组行气管切开插管.观察2组的操作时间、切口大小、伤口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PDT组手术操作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和气管导管拔除后切口愈合时间明显低于传统气管切开组(P<0.001).PDT组有1例皮下气肿,传统气管切开组有1例皮下气肿、1例切口感染,2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T创伤小,手术有效、快速、安全,在EICU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叶涛  余追 《临床医学》2013,33(9):23-24
目的探讨经口气管插管与经鼻气管插管在ICU留置时间,比较两组气管插管后行气管切开的比例。方法将42例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经口气管插管组24例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插管留置时间及插管后再行气管切开率。结果经鼻气管插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经口气管插管,经鼻气管插管后行气管切开的比例明显低于经口气管插管。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ICU是有效的,插管留置时间更长,部分经鼻气管插管患者避免行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纤维支气管镜下经鼻气管插管抢救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呼吸衰竭行纤维支气管镜下经鼻气管插管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均插管成功,其中1例病人先后5次插管均获成功.[结论]护理配合是呼吸衰竭病人行纤维支气管镜下经鼻气管插管成功的重要保证,从而为进一步治疗赢得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