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CAG在全国第三次脾胃病学术会议认为CAG,辨证可以归属于“胃痞”证。CAG在临床上多以脾胃虚弱型为常见,因脾胃为仓禀之官,主受纳和运化水谷,若饥饱失常,或劳倦过度,或久病脾胃受伤,或外邪入侵等,均易致脾胃受损,日久即导致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而脾胃虚弱,又易致外邪入侵,且病不易恢复;又因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虚弱则气血不足,胃络失养,萎弱不荣,亦易致胃气虚弱之象。因此,脾胃虚弱是CAG好发病根本原因。在治疗脾胃虚弱型CAG病时多采取补气健脾为主法,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笔者总结探讨了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病机及治法,认为GERD以气机郁滞,脾胃升降失调为主要病机,脾胃虚弱为本、痰湿、食积、瘀血等病理因素为标,病程中可出现虚实互见、寒热错杂、多脏腑同病等复杂病机。治疗以调气化滞为基本治疗法则,从“补、虚、降、化、清、通”着手治疗,使气机得畅、积滞得化则疾病向愈。  相似文献   

3.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中医药治疗凸显出一定的优势和特色。刘万里教授对难治性胃食管交流病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本病以脾胃虚弱为本,气滞、郁热、痰浊、血瘀等有形之邪所致胃气上逆为标,虚实夹杂,不断变化。治疗应以培本固护脾胃为主,降逆调气、疏肝清热、理气化痰、化瘀通络等多法并用,重视预防与调护,从而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疾病,与"肝脾胃"等脏腑相关,临床上多从脏腑角度论治本病。本文从虚实角度分析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辨证治疗规律,指出虽然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与诸多因素有关,但不外乎虚实两端,虚以脾虚为主,实则以肝气犯胃多见。以虚实辨证为纲系统阐述了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病机、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中医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5.
总结姚乃礼治疗脾胃病的经验。脾胃虚弱是脾胃病的发病之本,治疗时强调以补益脾胃为本。脾胃病多与情绪相关,擅用和法调和肝脾,治疗脾胃病。脾胃居中焦,治中焦如衡,纠正阴阳、虚实、寒热、燥湿等偏盛偏衰。符合络病的发病特点则从络病论治,如萎缩性胃炎及癌前病变、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病毒性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重视舌脉在辨证中的作用,主张在宏观辨证的基础上,结合胃镜下的微观表现辨治。  相似文献   

6.
疑难杂症多属虚实夹杂,其病机皆因久病致虚,伤及脾胃,使元气无以滋养,正虚受邪,从而百病丛生。且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李东垣日“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使春夏之气不升,五脏之气不生”,张机《金匮要略》有“四季脾旺不受邪”。故临床治疗上注重顾护脾胃。兹就用培中升清治疗疑难病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尚云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四十余年,对脾胃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老师认为胃痞之病辨证以脾胃为主线,病因有气滞、食滞、痰湿、湿热等,病机为中焦脾胃虚弱,气机不利,升降失常,虚实寒热夹杂。以半夏泻心汤方寒热并用、辛开苦降,佐以益气健脾,治疗胃痞临床效果良好。现对尚云老师运用半夏泻心汤辨治胃痞病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刘晨萍  李毅平  李勇 《河南中医》2016,(9):1513-1515
李毅平主任医师认为慢性胃炎的病因与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不畅,脾胃虚弱等有关,其病位在脾胃,与肝关系密切,病机多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李毅平老师将该病分为脾胃虚弱型、胃阴不足型、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等四型,辨证施治,随证加减,并重视中西医结合治疗、调畅情志、预防保健、注重调摄等。  相似文献   

9.
胃食管反流病多因饮食不节、七情失和、素体禀赋虚弱等原因,导致脾胃受损,土壅木郁,肝胃不和,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出现反酸、烧心、嗳气、胃胀等症状。其发生与肝、脾、胃密切相关,气机逆乱,胃失和降是其基本病机。由于本病病程较长,病情易反复发作,易成为顽固性胃食管反流病。而顽固性胃食管反流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是指因疾病反复发作所导致的脾胃虚弱,标实是指由于脾胃虚弱、脾失健运、土壅木郁、气机不畅所导致的痰湿、气滞、热郁、血瘀等实邪。最后结局是痰气郁(瘀)交阻,脾胃升降失司,胃气上逆,从而引起反酸烧心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纵观核心病机,乃"气郁"、"痰阻"导致的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治疗顽固性胃食管反流病时宜"从气而治""从痰而治"。  相似文献   

10.
反酸,中医称之为"吐酸",泛指胃内容物流入食管、咽喉或口腔,病人自觉酸水上泛的症状。其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多因脾胃虚弱,胃失和降,肝郁气滞,木盛乘土,从而导致肝胃不和,胃中酸水上泛。故治疗反酸应运用疏肝和胃法,疏肝解郁,和胃降逆。在治疗反酸的同时还应固护脾胃,标本兼治。刘华一教授为天津市名中医,在治疗脾胃病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刘师巧用疏肝和胃法治疗反酸,取得独特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