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1990年以来,我院采用闭合折骨、小夹板合平衡固定牵引架外固定治疗陈旧性股骨干骨折127例,经临床随访观察,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27例中,男115例,女12例;年龄最大55岁,最小17岁;工人35例,农民69例,其它23例;上1/8骨折27例,中1/3骨折87例,下1/8骨折13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时间最短6周,最长20周,平均10周;闭合复位后畸形89例,开放复位后畸形38例;单纯成角畸形73例,重叠畸形12例,既成角又重叠39例;成角畸形最大34°,最小12°,平均19.8°;重叠最大5.2cm,最小1.7cm,平均3.1cm。2 适应症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自 1993年以来,作者采用骨圆针钻孔、撬拨折骨配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陈旧性骨折 3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 35例,男 23例,女 12例;年龄最大 65岁,最小 16岁;病程最长 9月,最短 25天,平均 56天;向掌侧成角畸形 32例,其中 10°~ 15°者 6例, 16°~ 25°者 21例, 26°~ 35°者 5例,向背侧成角畸形 3例均为 20°;远折端向背侧移位最多达 1/2,向桡侧移位最多达 1/3,以向背侧嵌插移位为主,桡偏多不明显。所有病例均经 X线摄片确诊,用单纯手法折骨不成功后采用本方法治疗。 2治疗…  相似文献   

3.
儿童桡骨颈骨折在临床上经常可遇见。X片显示患儿骨折或骨骺呈“歪戴帽”状 ,手法整复通常不能完全复位 ,常主张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我科自 1990~ 2 0 0 1年间诊治此类骨折 4 8例 ,采用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两种方法 ,配合早期功能锻炼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 4 2例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4 2例中 ,男 2 3例 ,女 19例 ;年龄 4~ 16岁 ,平均 9.5岁 ;移位10 %以内或成角 10°以内 ( 型 ) 12例 ,移位 10~ 5 0 %或成角 10~ 4 5°( 型 ) 2 1例 ,移位 5 0 %以上或成角大于 4 5°( 型 ) 9例。2 治疗方法2 .1 非…  相似文献   

4.
李俊锋 《中医正骨》2003,15(3):38-38
桡骨颈骨折为儿童常见的损伤 ,对于严重移位及成角的骨折 ,传统的整复方法难以达到良好复位。自 1993年以来 ,作者利用自行研制的撬拨复位器治疗该病 6 0例 ,疗效颇佳。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6 0例 ,男 4 3例 ,女 17例 ;年龄最小 4岁 ,最大 14岁 ,平均 10岁 ;桡骨颈骨折 39例 ,桡骨小头骨骺分离 (Ⅱ 型 ) 2 1例 ;合并肱骨内上髁撕脱骨折者 3例 ,尺骨鹰嘴部骨折者 4例 ;桡骨小头“歪戴帽”征象者倾斜角度在 30~ 90°之间 ,皆系跌伤所致。伤后至就诊时间 1小时~ 5天。2 治疗方法2 .1 器械结构 由直径 2 .5mm不锈钢针制成 …  相似文献   

5.
儿童肱骨外科颈骨折常伴前成角畸形 ,按成人骨折的治法难以奏效 ,易遗留永久性畸形。自 1992~ 1998年 ,作者根据杠杆原理 ,采用前臂贴胸内收位固定法治疗该类患者 30例 ,收到了满意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并浅谈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0例中男 2 2例 ,女 8例 ;年龄 6~ 15岁 ,平均 10岁 ;车祸伤 3例 ,坠落伤 6例 ,骑自行车摔伤 6例 ,平地摔伤 15例 ;伤后至就诊时间 1~ 92小时 ,平均 2 5小时 ;初诊者 13例 ,经院外治疗者 17例 ,经正位加穿胸侧位片检查 ,3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前成角畸形 ,其中 10~ 2 0°9例 ,2 1~ 30°10例 ,31~40°7例…  相似文献   

6.
跟骨骨折为跗骨骨折中最常见的骨折。作者自 1996年 8月以来采用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张春建等〔1〕研制的经跟距反弹固定器 (由河南省洛阳市正骨研究所生产 )治疗跟骨骨折 7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例 (其中 1例为双侧 )均为男性 ,年龄 35~ 5 1岁。均为新鲜骨折 ,均于伤后 7天内就诊。按 Essex- L oprestip分类法〔2〕皆属舌状骨折。伤后 Bohler角 ,<10°者 2例 ,11~ 2 0°者 4例 ,2 1~ 30°者 1例 ,无负角者。2 治疗方法患者侧卧于治疗床上 ,患侧在上 ,屈髋屈膝各 45°,并与对侧下肢 (呈伸直位 )错开摆…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自行研制的抓复固定器的临床疗效,对60例鹰嘴骨折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显示,用该固定器固定后患肘关节即刻可以屈伸130°以上者47例,占78.33%;3日内可主动屈伸肘关节130°以上者54例,占90%;1周内可屈伸肘关节130°以上者58例,占96.67%;治疗优良率达98.94%。认为与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及手术复位内固定疗法比较,抓复固定器治疗鹰嘴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可免于或少用X线透视、不需其他辅助设备、创伤小、固定后骨折稳定、可即刻或早期进行患肘关节活动等诸多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过去认为桡骨颈骨折成角超过45°以上者需手术治疗。几年来,我们运用手法或针拨法,对桡骨颈骨折移位型成角在60°以上者7例,进行闭合整复均告成功。简介于下,以供参考。一、病例分析:本组男4例,女3例。年龄除5岁和31岁各1例外,其余5例均为10~14岁。就诊时间在伤后1天者6例,9天者1例。X线所见,属骨骺滑脱(歪戴帽)60°1例,90°4例;嵌插移位70°和90°各1例。二、治疗方法: 1.手法闭合整复:患者仰卧位,在臂丛麻醉下,肘关节伸直,一助手握上臂,另一助手握前臂,对抗牵引,并前后旋转前臂。术者面对牵引前臂者,用一  相似文献   

9.
自 198 6~ 1997年 ,作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内服 ,自拟接骨散外敷 ,配合杉树皮小夹板外固定的方法治疗下肢骨折延迟愈合12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2例中 ,男 8例 ,女 4例。年龄 35~ 45岁。车祸伤 10例 ,坠落伤 2例。左股骨中段骨折 2例 ,右股骨中段骨折 1例 ,左胫腓骨骨折 5例 ,右胫腓骨骨折 4例。行钢板内固定者 10例 ,髓针内固定者 2例。X线片示内固定钢板均有不同程度弯曲或成角 ,髓内针弯曲 1例 ,折断 1例。骨折成角 2 2~ 36°,平均2 8°。病程最短 12个月 ,最长 2 0个月 ,均有再次手术史。2 治疗方…  相似文献   

10.
刘平  于淑琴  安杰  姜红江 《中医正骨》2000,12(11):27-28
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骨折 ,提高复位质量和疗效越来越受到重视 ,手法复位内固定作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已受到很多学者的肯定。我们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 ,自 1997起采用新的闭合穿针方式对 2 1例以桡骨远端短缩为主要骨折病变的病例进行了治疗 ,经过 6个月至 2年的随访 ,收到良好效果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1例 ,男 11例 ,女 10例 ;年龄最小 18岁 ,最大 6 6岁 ,平均 38岁 ;累及桡骨远端关节面者 7例 ;掌倾角平均 10°(- 30~ 2 6°) ,尺偏角平均 8°(- 7~ 15°) ;桡骨短缩 5 mm以上9例 ,余者均短缩大于 3mm;就诊时间最短 1…  相似文献   

11.
更年安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更年安7g、3.5g/(kg.d)灌服小鼠,连续30d,能抑制动物脑、心、肝组织内和血清中过氧化脂质及脑、心、肝组织内脂褐质的生成,并提高小鼠红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对小鼠全血中谷胱甘让过氧化物酶活性也有升高作用。上述结果说明,更年安有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2.
恶性肿瘤患者甲床紫晕与舌下络脉变化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靳士英  王苏 《中医杂志》1997,38(7):426-428
甲床紫晕指甲半月远侧甲床上的紫色晕带,宽约2mm以上。伴指压反应延迟者,多见于肺癌、肺转移癌、肝癌、全身转移癌等重症肿瘤及肺心病、支气管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等阻塞性肺疾患,辨证均属血瘀证。铸型标本显示甲床有三级血管弓,第一级弓发出直行血管,血流为瀑布样直流,不易瘀滞;第二级弓发出的微血管互相交叉吻合形成网眼,血流变缓,其弓正当甲半月远侧,在气滞血瘀微循环障碍时易形成甲床紫晕。通过与吉下络脉同步观察,认为两者均可作血瘀证体征。  相似文献   

13.
中药外敷治疗恶性胸水50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亚声 《中医杂志》1993,34(9):545-546
应用中药外敷治疗恶性肿瘤胸水50例,取得胸水完全吸收10例,部分减21例的良好疗效,该方法对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存质量也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14.
心肌康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艳丽  刘秀芬 《中医杂志》1993,34(9):537-539
一文报告应用心肌康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证119例的临床结果,并随机设对照组86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表明,心肌康疗效满意,对3种病疗效优于对照组,尤其在治疗和改善心气阴两两虚证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通过心肌康的药效学实验,说明该药对大鼠实验性钴心肌病模型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疗作用,通过急,慢毒安全性实验评实其无任何毒性,临床应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LC/MS/MS法鉴别神速宁胶囊中添加的盐酸氯丙嗪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神速宁胶囊中非法添加盐酸氯丙嗪成分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C18(250mm×2.0mm);乙腈-10mmol.L-1醋酸铵-三乙胺(65∶35∶0.5)(用醋酸调pH6.2)为流动相;流速:0.2mL.min-1;电喷雾离子化(ESI)扫描方式;二级质谱母离子m/z319,碰撞能量15V。结果: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光谱、质谱中,样品出现与盐酸氯丙嗪成分一致的色谱峰、光谱图、质谱峰。结论:本方法简单可行,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神速宁胶囊中添加盐酸氯丙嗪成分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并比较密花石斛、马鞭石斛药材不同部位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UV与HPLC/MS技术对二药的不同部位(茎、根、苗)进行色谱指纹图谱研究.结果:建立了密花石斛茎、根、苗与马鞭石斛茎、苗的HPLC/UV指纹图谱,并用HPLC/MS对其色谱峰进行了初步归属.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密花石斛、马鞭石斛茎、根、苗指纹图谱的测定,并为其全面质量控制及化学成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叶紫薇叶和果实中三萜酸的HPLC/UV/MS指纹图谱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纵伟  夏文水 《中成药》2005,27(7):754-756
目的:采用HPLC/UV/MS对大叶紫薇叶和果实中三萜酸类成分指纹图谱进行了比较.方法:采用LunaC18柱(2.6mm×250 mm,5μ);乙腈与0.1%甲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结果:大叶紫薇叶和果实中都含有2α-羟基熊果酸和2α-羟基齐墩果酸,大叶紫薇叶中含有熊果酸,而果实中含有齐墩果酸.结论:本方法可用于大叶紫薇叶和果实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芍药甘草汤配伍意义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给予芍药、甘草单方或合剂芍药甘草汤后,动物血浆中芍药苷、甘草次酸的药动学参数,探索芍药甘草汤配伍的合理性。方法:将芍药、甘草及芍药甘草汤制成水煎液,分别灌胃给予SD大鼠,采用H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芍药苷、甘草次酸的血药浓度,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与单方相比,给予芍药甘草汤后大鼠血浆中甘草次酸的达峰时间提前,峰浓度增加;芍药苷达峰浓度提高、相对生物利用度增加;两成分均出现半衰期缩短现象。结论:臣药甘草促进了君药芍药中芍药苷的吸收,提高了它的体内浓度与含量,这可能是复方芍药甘草汤解痉、镇痛、镇静等功效强劲有力的体内药动学依据。君药芍药提前助燃了臣药甘草中甘草次酸在体内出现的时间和数量,这也可能是复方芍药甘草汤抗溃疡、解痉、抗炎等功效迅速高效的体内药动学依据。本实验从药动学角度证明了芍药甘草汤配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龙胆苦苷尿药浓度的液质联用测定方法(LC/MS/MS).方法以咖啡因作内标,固相萃取法处理尿样.色谱柱:RESCEK C8柱(150 mm×2.1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10 mmol·L-1醋酸铵缓冲液(pH=6.5)-乙腈(50:40:10),流速为0.2 mL·min-1.样品经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化后,通过三级四极杆串联质谱仪,采用多反应离子监测方式测定龙胆苦苷(m/z 374.1→195.2)和咖啡因(m/z 195.2→138.2)浓度.结果尿液中龙胆苦苷在30~9000 n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0),方法回收率为91.10%~96.21%,提取回收率为100.52%~103.83%,日内、日间精密度均<10%.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快速、特异性强.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泻热通瘀、逐水扶正法对实验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造成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分别以生理盐水、加减陷胸桃承汤、加减陷胸桃承汤合参麦注射液预处理动物,观察各组动物血气分析、肺组织Bax和Bcl-2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PaCO2明显升高,PaO2明显降低,Bax/Bcl-2比值显著升高,与假手术组有显著性差异;参麦组、桃承组、合方组Bax/Bcl-2比值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其中以合方组和参脉组最明显.结论:泻热通瘀、逐水扶正法对实验性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促细胞凋亡因子Bax和升高抗凋亡因子Bcl-2及抑制肺组织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