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三联疗法联合乳腺中频仪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36例乳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给予自拟疏肝消瘀汤及桂枝茯苓胶囊口服、中药外敷三联疗法,同时联合乳腺中频仪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三联疗法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激素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5.59%)明显高于对照组(85.29%)(χ2=4.167,P0.05);肿块数量、肿块直径、VAS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t=2.0472~2.628,P0.05);FSH、LH、E2、T等激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709~6.324,P0.05)。结论:中药三联疗法联合乳腺中频仪有助于缓解乳腺增生患者临床症状,调节激素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室2009年1月-2011年1月间收治的76例乳腺增生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短刺法针灸治疗.结果:短刺法治疗乳腺增生疗效显著,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背俞穴刺络拔罐疗法对乳腺增生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探讨疗效好、副作用小、有效提高生活质量的乳腺增生的针灸治疗方法。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选膈俞、肝俞、脾俞三穴均单侧交替刺络拔罐,对照组行口服中成药。4周1个疗程之后统计分析患者乳痛、乳块和全身兼证评分变化。结果:综合疗效:治疗组25例中,治愈2例,显效5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25例中,治愈0例,显效0例,有效2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00%。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乳痛、乳块和全身症状均改善明显(P0.01),而治疗组效果更优(P0.01)。结论:背俞穴刺络拔罐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肯定,对缓解患者乳房疼痛等临床症状尤其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手法治疗乳腺增生的效果。方法:乳腺增生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予乳腺推拿治疗,治疗组予针灸治疗,均治疗1个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疼痛与肿块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相对于推拿,针灸治疗乳腺增生能有效缓解症状,提高预后疗效。  相似文献   

5.
李冬波  范波鸥 《新中医》2017,49(2):135-137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叩刺拔罐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RA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联合叩刺拔罐法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9%高于对照组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个数少于对照组,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RF、抗CCP抗体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叩刺拔罐能缓解RA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RF、抗CCP抗体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乳癖理气散结膏外敷联合疏肝调神针法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乳腺增生症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实验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行疏肝调神针法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乳癖理气散结膏外敷。观察对比两组症状、体征积分及治疗效果。结果:疗程结束后,对照组疼痛程度、乳腺质地及肿块大小积分均较实验组高(P 0. 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70. 00%较实验组93. 33%低(P 0. 05)。结论:疏肝调神针法联合乳癖理气散结膏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症,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体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邓可斌  雷西熙 《新中医》2017,49(10):120-122
目的:观察咽部刺营法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肥厚性咽炎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咽部刺营法(针刺患处放血)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地尼胶囊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2疗程,观察2组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各项症状体征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改善上述症状体征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咽部刺营法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疗效确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8.
潘桂兰 《光明中医》2012,27(5):912-913
目的 观察逍遥散结汤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8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分为治疗组75例和对照组73例,两组分别采用逍遥散结汤内服外敷和乳癖消、逍遥丸口服治疗,均治疗3个周期,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结果 治疗者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9.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各临床症状与体征均较治疗前明显缓解(P<0.01);对照组治疗后乳房疼痛、乳房肿块和腺体水肿均较治疗前缓解(P<0.05);治疗组乳房疼痛、乳房肿块和腺体水肿等症状的缓解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 逍遥散结汤内服外敷治疗乳腺增生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观察组(n=44例)和对照组(n=41例),对照组给予颈复康颗粒口服配合手法推拿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头晕、颈部僵痛等症状缓解及消失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服中成药基础上,采用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皮内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采用耳穴贴压配合皮内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5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贴压配合皮内针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刺络放血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电针疗法,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刺络放血法.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痊愈26例,显效3例,无效3例,有效率占90.63%;对照组痊愈18例,显效8例,无效6例,有效率占81.25%.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配合刺络放血治疗乳腺增生具有起效快而痛苦短暂、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推拿联合温针灸鱼际穴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温针灸鱼际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内分泌激素水平[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及孕酮(P)]。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21/30)(P0.05);两组内分泌激素水平(P、HCG、E2)均下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使用推拿联合温针灸鱼际穴治疗效果显著,改善内分泌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3.
王剑静  谭安源 《四川中医》2020,38(3):186-189
目的:观察特定电磁波谱(TDP)中药渗透配合温针灸"腰三针"治疗肝肾两虚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肝肾两虚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在常规治疗上予以中药渗透配合温针灸"腰三针"治疗)和对照组(n=45,在常规治疗上予以温针灸"腰三针"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评估两组疗效,分别以日本整形外科协会制定的腰椎疾病治疗评分系统(JOA)、简化McGill疼痛量表(SF-MPQ)、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其症状积分改变水平、腰椎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结果:观察组91.11%(41/45)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6%(34/45)(P0.05);治疗后,两组JOA评分各维度(主观体征、客观体征、日常活动受限、膀胱功能)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JOA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应值(P0.05);治疗后,两组SF-MPQ各维度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SF-MPQ各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应值(P0.05);治疗后1疗程、2疗程后,两组患者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1疗程和2疗程后的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应值(P0.05)。结论:TDP中药渗透配合温针灸"腰三针"可有效改善肝肾两虚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症状,缓解腰椎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刺络放血治疗乳腺增生病(HDBA)效果及对乳腺肿块、疼痛和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28例HDB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4)和观察组(n=64),对照组给予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电针联合刺络放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乳腺肿块、疼痛和血清激素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乳房肿块、乳房经前肿痛及伴随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31%和86.38%(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肿块最大直径、腺体厚度及导管直径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佳(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雌二醇(E_2)、泌乳素(PRL)、水平明显下降(P0.05),孕酮(P)水平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体生存质量及健康状况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佳(P0.05)。结论:电针联合刺络放血辅助西医治疗HDBA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乳腺肿块、疼痛症状,有效调节血清性激素水平紊乱,利于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微波加金黄膏外敷结合月经周期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的效果。方法将88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分别于排卵及经前期给予微波及乳核散结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金黄膏外敷治疗,2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患者乳房自发痛、乳房触痛、肿块大小、肿块质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微波加金黄膏外敷结合月经周期疗法治疗乳腺增生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疼痛,缩小肿块,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核消饮方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清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将初诊乳腺增生女性患者2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121)和对照组(n=119),对照组给予三苯氧胺联合维生素E治疗,研究组给予乳核消饮方加减治疗,30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经期停止用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情况,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乳房疼痛、腰酸乏力、月经不调、心烦易怒、畏寒肢冷等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泌乳素(prolactin,PRL)和雌二醇(estradiol,E_2)水平及E_2/P、E_2/T比值均降低(P0.05),血清孕酮(progesterone,P)和睾酮(testosterone,T)水平升高(P0.05),且研究组降低血清PRL和E_2水平及E_2/P、E_2/T比值、P和T水平升高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核消饮方加减可提高乳腺增生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助于保持机体内分泌激素水平的稳态,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滋阴、祛风泻火法在气虚血热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44例气虚血热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样法将其分成研究组(n=72)和对照组(n=72)两组。对照组采用口服氯雷他定片方案,研究组采用西药联合益气滋阴、祛风泻火疗法。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记录其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分析其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差异。结果:1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1%(P0.05);2研究组皮疹、瘙痒及刺麻感等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其中研究组降幅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为期3个月的随访中,研究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气虚血热型慢性荨麻疹患者予以益气滋阴、祛风泻火疗法,可有效缓解其瘙痒、皮疹、刺麻感等常见症状,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金胶囊联合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小金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较观察组明显更低(83.67%VS 95.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乳房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乳房肿块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金胶囊联合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疗效确切,能明显减轻乳房疼痛,缩小乳房肿块,促使早日恢复健康,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2013年6月—2014年5月期间因乳腺增生需治疗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分别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和传统西医治疗(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指标和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时间短于对照组,乳房肿块小于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临床效果好,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围刺配合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将7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围刺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乳癖消胶囊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肿块缩小程度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对缩小乳腺增生肿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围刺配合电针是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