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淼  刘敬华  潘运波 《现代保健》2014,(12):102-104
目的:研究基于QQ平台的社区年青高血压患者管理模式,以便建立一种适合年青高血压患者经济、简便及有效的管理模式,规范各类QQ平台下的管理行为,创建各种问题模板,进一步在社康中心推广,从而提高社区年青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市四家社康中心2013年1月-2014年1月管理的35岁及以下高血压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75例愿意参加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取QQ平台管理,对照组61例不愿意参加研究,依然采用常规电话及门诊随访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管理效果,包括管理前后防治知识知晓率、规范服药率、血压控制良好率。结果:试验组管理后防治知识知晓率、规范服药率、血压控制良好率均有明显提升,相较于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管理前后(除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后,试验组防治知晓率为90.67%、规范服药率为92.00%、血压控制良好率为78.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2.13%、70.49%、29.51%,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社区年青高血压患者采取基于QQ平台的社区管理模式管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防治知识知晓率、规范服药率、血压控制良好率,并且该管理模式简便、经济,值得社康中心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社区卫生服务站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管理效果,探讨有效的健康干预措施。方法对南宁市北宁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健康档案的419例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管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行为干预、药物治疗和定期随访。结果社区管理2年后,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下降;1级高血压的构成比例明显上升,由56.32%上升至81.38%;2级高血压比例由26.25%下降至12.41%;3级高血压比例由17.42%下降至6.20%。老年高血压的控制率情况:血压控制率由管理前的46.54%提高到管理后的87.7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卫生服务站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管理后,能显著提高老年高血压的控制率和二级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自我管理联合对高血压患者干预效果。方法:对某社区确诊的122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单、双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按常规社区管理模式干预,观察组采取医院-社区-自我管理联合的模式进行干预。干预6个月后,比较干预前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该类患者的建档率、规范管理率;两组患者对疾病知晓率、血压控制率等指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建档率、总规范管理率提高,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45、37.99,P < 0.05)。观察组规范管理率、血压达标率、知识知晓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4、31.404、14.39,P < 0.05)。结论:采取医院-社区-自我管理联合对高血压患者干预,可以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建档率、规范管理率、提高患者知识知晓率、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规范化运作健康管理家园-社区慢性病一体化管理平台,探讨其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的影响.方法 签约全科医生的300名高血压患者进入健康管理家园-社区慢性病一体化管理平台,由全科医生进行全方位健康管理,半年后对比血压变化及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情况.结果 进入一体化管理平台后,高血压患者血压较前明显降低(P<0.01),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均较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 健康管理家园-社区慢病一体化管理平台可为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管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相关知识、信念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397名建有慢性病管理档案的社区高血压或(和)糖尿病患者,分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性的健康教育和常规随访管理,干预组进行自我管理专题讲座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观察一年后两组知、信、行及血压、血糖控制率等方面变化。结果:干预组实施一年个体化健康教育后在正常BMI值、推荐盐摄入量、高血压诊断标准、危险因素、损害和糖尿病危险因素、并发症等方面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坚持控制饮食的自我效能提高,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控制饮食、有效运动、自我检测血压方面的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血压控制率为85.9%,血糖控制率为85.5%,均高于对照组(56.4%、6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和随访干预,对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及血压、血糖控制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益田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适合社区的高血压综合防治方案。方法对益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登记的51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主要包括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药物治疗,并跟踪随访,人均随访次数〉1次/月。结果综合防治3a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显著提高,由34.1%提高到78.0%(P〈0.01);血压平均水平下降,与综合防治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不良行为如吸烟、过量食盐、缺乏体力活动的比例下降(P〈0.05)。结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实施高血压综合防治方案,对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社区高血压管理效果评估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高血压控制率、血压水平以及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 [方法]对深圳市某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登记的513名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比较干预前后血压控制率、血压、知晓率及行为的改变率. [结果]综合干预措施后,血压控制率由17.93%提高到42.11%(P<0.01),血压平均水平下降(P<0.01),有不良行为如吸烟、过量饮食、缺乏体力活动的患者比例下降(P<0.05). [结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实施高血压综合防治方案,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汽南社区高血压患2年强化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对所管居委会按随机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健康教育-高血压知晓率提高-知识知晓提高-行为改变-管理率,控制率,规范服药率提高-健康状况改善的强化管理方法;对照组采用门诊随访的管理方法;通过前瞻性研究观察干预组和对照组自身前后及在各时间点组间比。结果:干预组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站全科医生的管理,高血压知晓率由36.89%达到98.93%,管理率由30.64%提高至98.93%,控制率由16.16%提高至85.52%,规范服药率由31.4%,提高至97.2%,SBP净降27.77mmHg,DBP净降7.29mmHg与对照组及自身干预前比较差异有十分显性(P<0.01)。结论: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社区人群以高血压知晓率提高为突破点的综合防治更能有效提高管理率,控制率,使高血压患健康状况改善,降低人群心脑血管病事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及有效性。方法按照《浙江省社区健康管理行为干预指导手册》要求对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强化干预(观察组),并与一般干预的60例高血压患者(对照组)进行干预效果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方式评分,体重指数、血压、血糖和廊脂等指标以及血压控制率方面均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控制率为75.00%,对照组为55.9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生活方式评分,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以及血压控制率也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管理,能优化患者生活方式,改善各项生化指标及有效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血管病的社区综合性管理与控制。方法:利用所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对社区居民进行综合性管理。结果:高血压患知晓率由原23.35%提高到75.76%,管理率由原45.80%上升至82.32%,控制率由原18.80%达到60.85%,规律服药率由原20.10%提至72.63%。结论:1.社区人群中高血压晓晓率,控制率,服药率低;2.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高血压综合干预可显提高居民高血压知晓率,控制率,服药率;3.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高血压综合干预使慢性病综合防治的四个转变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某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正规降压治疗和高血压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对照组仅接受正规降压治疗。结果健康教育前后干预组的血压控制率提高了24.62%,健康教育12个月后干预组比对照组的血压控制率高16.92%(P=0.048),收缩压及舒张压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除低盐饮食习惯外,其他生活习惯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社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及改善其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城乡结合地区高血压管理的模式,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2011年1—3月组建社区管理团队,实行人员分片包干制,对南海区桂城街道平洲地区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所管辖的2 456例已建档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规范管理,了解规范管理率、血压控制率、生活行为方式改变率及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1年的高血压规范化管理,规范管理率(92.30%)、血压控制率(88.40%)、生活行为方式改变情况(吸烟19.26%、喝酒4.15%、缺乏运动41.98%、喜咸食8.39%、心理不平衡21.21%)及相关知识知晓率与管理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管理团队,对城乡结合地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是有效且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合作管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永宁 《中国健康教育》2007,23(10):761-763
目的通过“合作管理”模式探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的效果,为今后在社区中开展高血压防治与管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在北京市西城区复兴医院社区中,按照随机抽样方法选取401例高血压病患者,由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全科医生对其实施一对一的互动式“合作管理”模式,包括提供健康教育、戒烟、减重、平衡膳食、有氧运动、心理调试等非药物治疗及合理用药治疗等综合干预的措施,每月定期随访,为期一年。结果采用“合作管理”模式干预后较干预前,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了17.0%(P〈0.01)。高血压患者在限盐、运动、减肥、知晓血压值等方面分别提高了19.8%、11.9%、21.1%和14.2%(P〈0.01)。在控酒和戒烟方面略有提高,但差异不明显。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的比例干预后比干预前增加了34.1%,有统计学差异。在老年组高血压患者中家族史、高血脂、糖尿病及肥胖危险因素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合作管理”模式在社区高血压病的综合干预防治的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综合干预效果。方法以乌鲁木齐市卡子湾街道办事处育林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为期2年的健康教育,对其中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年共9次的随访干预,对其中100名愿意进行血生化检测的患者进行了干预前后的血糖和血脂检测。结果干预后,调查对象高血压相关知识得分由3.89±2.40分提高到8.40±1.03分(P〈0.01)。干预后,调查对象测过血压的比例由89.0%提高到95.7%,运动参与率由44.2%提高到74.6%,膳食清淡率由28.6%提高到3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由70.3%提高到90.3%(P〈0.01),控制率由32.9%提高到62.6%(P〈0.01)。进行了血生化检测的高血压患者,其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干预前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综合干预成效明显,应研究有效提高良好行为形成率的措施,进一步控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社区高血压患者综合干预效果。方法:对自愿加入综合干预组的无锡市华庄社区8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综合干预,开展问卷调查、持续强化高血压相关知识健康教育、体格检查、个体化用药指导、定期血压监测以及血生化检查等指标,比较干预前后患者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结果:干预后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5.93±11.63)mm Hg和(86.12±9.36)mm Hg,均低于干预前的(145.01±12.58)mm Hg和(93.16±8.38)mm Hg(P〈0.001);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81.71%、90.24%和84.15%,较干预前的62.20%、71.95%和63.41%提高(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可以使患者血压水平控制良好,提高患者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促进患者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坚持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可使高血压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慢病管理模式对辖区内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研究其效果.方法 采取以政府为主导、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方案模式,对辖区内9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慢病管理和重点监控,在他们出现靶器官损害或并发症前采取早期、系统性干预和治疗,对干预前后血压控制情况、高血压知识知晓率、生活方式改变情况、药物治疗依从性等进行对比.结果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慢病管理模式干预,可有效的提高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病管理模式干预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不仅可以提升对高血压的认识,血压控制率,改善高血压的预后,同时可以有效降低医疗费用,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结合全科医生家庭责任制,运用社区高血压监测平台系统,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三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的高血压患者按照团队划分选出高血压患者402例,其中2个团队共202例由全科医生通过高血压监测平台实施规范化管理,与另2个团队共200例采用传统社区高血压管理的患者进行血压控制率比较。结果通过社区高血压监测平台管理的患者,血压控制率为92.57%,高于传统管理组患者86.00%的血压控制率(χ2=4.547,P=0.033)。结论社区高血压监测平台作为现有社区高血压管理模式的补充和完善,对社区高血压有效管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有效应用于社区高血压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方法对11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以健康教育为主的护理干预,并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的调查。结果干预后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分别由20.17%、14.03%提高到62.27%、56.11%。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黄石街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属地管理前后高血压病人管理情况,探讨影响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的因素,为进一步优化社区卫生服务属地管理对高血压病人的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对社区高血压病人进行随机抽样并开展问卷调查.结果 黄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属地管理前后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率、建档率和高血压知识知晓率均有统计学差异.影响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的因素包括病人按时服药、社区医生定期随访和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降低血压的健康生活方式包括坚持运动、限钠控脂、戒烟、保持良好心态和自我监测血压等因素.结论 实施社区属地管理对提高社区高血压病人控制率起到积极作用.但如何更好地发挥属地管理的优势,需要我们在不断推进新医改过程中做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内蒙古通辽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了解高血压患者治疗率和控制率。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通辽市抽取4个社区作为研究现场,对社区内30岁以上常住人口进行体检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社区居民1048人,有效样本840人。共检出高血压患者366人,高血压患病率为43.6%,其中男性高血压患病率为51.3%(196人),高于女性的37.1%(170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文化程度高者,高血压患病率低(P〈0.01)。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P〈0.01)。366名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知晓率为88.0%,治疗率为43.2%,控制率为18.4%。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高血压患者在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0~70岁年龄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较高(P〈0.05)。结论防治高血压必须以社区为基础,提高社区居民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和控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